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454章 简单粗暴用钱砸,大力出奇迹

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半导体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员工数量不多,里面都是高技术人才。

这句话,后半句没有问题,但是员工数量不多却是完全不对的。

像是英飞凌,在后世有约56000名员工。

意法半导体约有50000名员工。

恩智浦有大约30000名员工。

德州仪器有约30000名员工。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英特尔,更是有约13万名员工。

哪怕是大家不是很熟悉的美光,全球也有差不多10万名员工。

这些企业的员工里头,研发人员的数量占比一般都超过了20%。

可以说,半导体企业是一个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企业,门槛不是一般的高。

缺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

很显然,章京说至少需要1000名技术人员,已经是往小里说了。

南山集团要想把半导体事业做大做强,需要的员工数量可远远不止1000人。

哪怕是前期的研发人员,也得准备个两三千人才能做出点成绩出来。

后面再加上工厂的员工的话,轻轻松松就突破了1万人的大关。

甚至将来成为南山集团里面员工数量最多的公司也不奇怪。

曹阳能够理解这些,自然就不会因为章京提出的1000名高收入技术人员的成本支出而有什么不同意见了。

“老章,南山半导体很烧钱,这个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你放心好了,我已经准备了500亿人民币用来发展南山半导体,哪怕是一年烧掉100个亿,也能先坚持个五年。”

“你就按照一年100亿的预算去花,尽快的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把相关的人才都给吸引过来。”

“时间不要拖得太长,面对这么严峻的局面,各国肯定也会有一些刺激的政策和救市的措施出来。”

“到时候指不定各行各业很快就可以开始走出危机,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那个时候再想快速的招募到大量的人才,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曹阳是知道再过两个月四万亿的救市方案就要出来了。

华夏率先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重新恢复了快速发展。

而伴随着华夏的恢复,其他国家的许多产业也快速的复苏。

甚至一些行业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新局面。

这个情况,现在肯定是没有谁敢相信的。

所以曹阳想在今年之内就把相关的人才招聘给落实了,赶紧把人给搞回来。

至于花钱?

在美利坚金融市场前前后后捞了差不多100个亿美元,除掉购买捷豹路虎的23亿之外,还有差不多80亿美元。

这笔资金用来支持南山半导体的发展,绝对是足够了。

至少在五年内是足够了。

“曹总,我们真的一年就有100亿人民币的预算吗?”

章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有点目瞪口呆的看着曹阳。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

这可是2008年的100亿人民币。

这个时候,羊城的房价普遍都还没有过万,帝都市区一万多块一平的房子还有一大把。

猪肉也才**块钱一斤,大学生的工资,普遍也就是三千元一个月左右。

曹阳一口气给章京许诺了500亿的投资,还可以再5年内把它花完。

放眼整个华夏,绝对找不到比这更加土豪的老板了。

“章总,现在的南山集团,除了星辰汽车之外,南山发动机和南山变速箱是非常核心的两个公司,为集团贡献了大量的营收和利润。”

“但是十年之后,南山半导体在集团内的地位,绝对是超过南山发动机和南山变速箱,甚至比星辰汽车的地位都还要高。”

“我对南山半导体是有很高的期待的,要不然也不会想着拿500亿元的资金出来搞半导体。”

“当然了,这个数字你我心中有数就行了,现在暂时不需要对外去宣传。”

“反正招聘人员的时候,大胆的去招就行了。”

“像是东瀛瑞萨电子、NEC电子、罗姆、尔必达等公司的员工,只要愿意来羊城或者魔都上班,那么他们现在享受的一切福利待遇,我们都可以同样给他。”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甚至还可以给他们的工资翻一番,给他们安排免费的住房。”

“不要看他们现在随便一个人的年收入就有五六十万人民币,翻一番之后特别的夸张。”

“到时候我们可以同步的招募华夏本土员工,让他们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最快速度的培养本土人才。”

“今年内完成人才的招募,明年一季度开始结合星辰汽车和南山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开始修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半导体封装工厂,甚至是晶圆工厂。”

“现在全球经济很不景气,并且大家普遍认为未来的环境会更差。”

“不少半导体企业都取消或者开始延迟相关工厂的建设,但是一些设备之前是已经订购了。”

“有些公司宁愿付违约金也不愿意继续要那些设备,对于光刻机等价格很高的设备厂家来说,肯定也是很头疼这样子的局面。”

“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去找人家购买设备,不仅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价格上面还能有比较大的优惠。”

“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就没有那么好的时机了。”

“.

现在提前布局,到时候也不至于被人打蒙了。

“曹总,你放心!”

“公司如此信任我,如此重视南山半导体,我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它搞好。”

“等会我就开始给以前的同学、朋友联系,看看能不能尽可能多的拉人来到南山半导体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有六七百人的团队,以这个为基础,在今年内将公司的员工数量扩大到2000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争取在明年一季度的时候,把公司员工的数量增加到3000人,到时候就可以开始将落实一些工厂的布局了。”

章京显得非常激动。

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居然有机会在那么大的舞台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放开手,大胆的去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也会尽可能的把精力放在南山半导体上,跟大家一起努力。”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曹阳的这个觉悟,还是非常到位的。

而就在曹阳和章京在商量着半导体事业的同一天,田荣人才技术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头,合伙人岳瑞愁眉苦脸的跟老板田荣吐槽着现在的困境。

“田总,这生意没法做了啊。”

“几个月前谈好的人才需求,我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筛选到了合适的人才给客户推荐过去,结果人家却是突然冒出来说今年取消人员招聘了。”

“要是一个客户那边碰到这样子的情况就算了,接连好几家客户都是这样子,搞得我们最近一周一张单子都没有出。”

对于猎头公司来说,主要的收入就是给客户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只要招聘到一个人才,往往就能获得这个人年薪20%~30%的服务费。

这可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生意好的时候,这么一家只有几十个人的猎头公司,一月的净利润都能超过100万元。

这可是除掉了人员成本、房租等各种开销之后的净利润。

但是生意不好的时候,那就惨了。

每个月亏个几十万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今年上半年,行情都还算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进入到下半年之后,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特别是雷曼破产这个事情突然冒出来之后,好几家公司立马就果断的停止了人才招聘。

岳瑞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公司跟风取消今年的招聘计划。

市场都没有了,猎头公司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了。

“今年的情况确实是有点麻烦,我们可能得考虑减少一部分员工,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要不然的话,不用半年时间,公司就得考虑关闭的问题了。”

田荣对公司是有感情的,但是感情不能当钱用。

如果感情和钱发生冲突了,他肯定是选择钱的。

“每一个老员工背后都有一系列的人脉资源,我们要是裁员了,以后重新招募新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上手呢。”

岳瑞不担心裁员裁到自己身上,但是他还是不大希望公司采取裁员的措施的。

这样子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也把公司的未来给毁掉了。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活下去。”

“上个月就没有盈利,这个月铁定是要亏本了,下个月继续亏下去的话,你觉得还能坚持亏损到什么时候?”

田荣的话说的也是很不客气。

岳瑞也是公司的合伙人,亏钱也有他的一份子。

不过,就在岳瑞纠结着应该怎么跟田荣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手机响了。

跟老板谈话的时候,要是一般的电话,岳瑞肯定是不接的。

但是他瞄了一眼来电显示,立马就跟田荣示意了一下,然后按下了接听键。

伴随着电话那边的声音响起,岳瑞的表情很快就有了变化。

“人数不限?”

“待遇不限?”

“越快越好?”

岳瑞的表情很快就变得丰富了起来。

前一分钟还头疼欲裂,不知道怎么面对公司业务下降的困局。

现在却是开始要为如何联系上更多的潜在招募对象而发愁了。

“怎么了?”

“哪个客户要招人?”

几分钟之后,岳瑞放下了手机,田荣立马就迫不及待的追问了起来。

“田总,我们有救了!”

“我们的公司要发了!”

“南山半导体要招人了!”

“现在不需要考虑裁员的事情,而是需要考虑增加人手了。”

岳瑞的心情变得非常的好。

这可是公司成立至今,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大单啊。

关键是对方招聘的都是高技术人才,哪怕是提成的比例低了一点,一个人头下来,猎头费也是非常的可观。

“南山半导体?”

“他们之前不是找我们合作招募了一部分人员吗?”

“怎么现在又突然要大规模的招人了?”

作为南山集团主要的合作猎头公司的总经理,田荣对于南山集团的情况自然是比较熟悉的。

这可是公司最大的客户。

“南山半导体让我们去挖东瀛瑞萨电子、NEC电子、尔必达等半导体企业的研发人员,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公司的研发人员也可以。”

“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不管是研究存储器的研发人员,还是研究微处理器或者逻辑芯片的,他们统统都要。”

“如果我们能够从英飞凌、美光、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芯片巨头那边挖到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他们也都统统都要。”

“这一次,他们没有给人才设定薪酬的限制,直接看对方之前的年薪,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谈判。”

“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们帮忙招募100人不嫌少,1000人不嫌多。”

“田总,我们要发了!”

岳瑞说到这里,整个人都要颤抖了。

他们之前是跟南山半导体合作过的,有半导体行业的不少人才资源。

甚至他们的人才库里面,就有不少半导体的人才。

现在南山半导体放开来招募人马,他的好日子立马就要来了。

“马上通知下去,今天所有的人都加班,一个都不许走。”

“所有能够联系上的半导体人才,我们全部都要联系一遍。”

“像是美利坚和欧洲那边有时差的,大家就等到半夜去联系。”

“总之这一次谁要是敢掉链子,我就跟谁不客气!”

“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跟钱过不去,能不能在一个月内挣到一年的钱,就看大家是否够努力了。”

听了岳瑞的话,田荣自然也能意识到这一次的机会对自己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只要这一次协助南山半导体把事情办的漂亮了,以后跟南山集团的合作就更加紧密了。

今后甚至只要靠着南山集团吃饭,公司就能活得很不错了。

而伴随着猎头公司的动静,行业内一些企业自然也能感受到南山半导体带来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比亚迪微电子了。

它们跟南山集团可是成立了比亚迪南山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一部分难度不是那么高的芯片。

公司现在也有七八百号人员,算是慢慢的进入到了正轨。

但是现在看南山半导体的动作,显然是要在合资公司的基础之上,大力的发展半导体事业了。

“曹总,现在的经济形势那么的恶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半导体产业,以内存为代表的配件,价格大幅度的下跌,各个厂家都在亏损,并且还是巨亏的那种。”

“这种情况下,南山半导体大量的从各个国际巨头那边挖人的话,是不是风险太大了?”

王福听到相关的消息之后,忍不住给曹阳打了个电话。

比亚迪也是很重视半导体事业的发展,早在2004年的时候就专门成立了比亚迪微电子。

但是到现在为止,比亚迪微电子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还是非常的低。

那像是南山半导体,一出手就要震惊同行。

“王总,星辰汽车已经公布了未来的FHEV战略,到时候许多零件上都需要使用到芯片,我们不能一直都从外面购买。”

“将来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上需要使用到的芯片数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为了让南山集团能够一直稳定的发展下去,实现零部件的彻底国产化就非常有必要。”

“到现在为止,星辰汽车上的零件,除了半导体元器件之外,大部分都已经实现国产化了。”

“这最后一根硬骨头,我们不可能不去啃的。”

“如今半导体的市场确实是很不景气,听说有些企业今年估计会亏损上百亿人民币,甚至几百亿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公司的从业人员,自然也会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对于我们的招聘来说,这是最好的时机。”

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曹阳直接就跟王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时候,阳谋是最难破解的。

我就算是告诉你了我的想法,你也很难去跟风。

特别是半导体这个领域,那真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的领域。

动不动就上百万年薪从海外挖人,对于目前的华夏企业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承受。

也就是南山投资刚从金融市场捞了一把,要不然也经不起这样子烧钱。

会心疼的!

毕竟之前挣得都是辛苦钱啊。

“你这个做法,倒是跟三星电子有那么几分相似。”

“他们如今也是在逆势扩张,通过其他产业的利润来弥补半导体事业的亏损,想要在这场危机之中,彻底的超越一大批的对手。”

王福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句。

不过他却是不敢轻易的表态自己是否要跟随这种扩张的步伐。

“王总,以后汽车上也好,其他一些产品上也好,对芯片的需求肯定是越来越旺盛的。”

“到时候芯片问题迟早会成为困扰车企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比亚迪和南山集团都有自己扩大生产新技术零件的想法,我觉得芯片相关的投入,也有必要加强。”

“甚至到时候我们各自生产的一些芯片,如果有互补性的话,完全可以彼此进行产品共享。”

“比如南山半导体生产了内存,比亚迪微电子生产了功率元器件,比亚迪南山半导体生产了二极管,这些不同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元器件,都可以装在同一辆车上来。”

“现在国内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慢慢的提升,将来迟早会有一波红利等着我们去吃。”

“现在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之后,对你们的估计和融资都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

“我觉得你们也可以进一步的加大半导体产业的投入。”

芯片产业链很长,芯片种类很多。

南山集团是不可能把所有的芯片都自己生产的。

所以让更多国家的厂家去进入到这一个赛道,就是一个利大于弊的事情。

“曹总,半导体部件的研究和开发,比亚迪一直都在做。”

“F3DM上面使用的一些半导体元器件就是比亚迪微电子自己生产的。”

“不过,我们国内的这个产业跟国际巨头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不少车企来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发芯片,不如直接从市面上购买。”

“我们公司内部对于是否要加大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也是有不同的声音。”

王福看到曹阳在劝说自己投资半导体,倒也比较坦诚的跟他交流了起来。

半导体产业很重要,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敢往这个行业内真金白银的投钱的企业,却不是那么多。

一般的小企业,也根本经不起这种折腾。

“你说的没错,不过汽车上使用的芯片,大部分都不是先进制程的高端芯片。”

“甚至比电脑上使用的芯片落后个两三代都没有关系。”

“车规级芯片更加在乎的是稳定性,我们先把这种技术不是特别先进的车规级芯片搞出来,然后再慢慢的提升技术水平。”

“只有将来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后,高算力芯片对芯片制程技术的要求才会比较高。”

“但那至少都是五六年以后的事情了。”

曹阳继续劝说着王福。

这么一个烧钱的大行业,得多拉几个同行一起搞才不会那么的孤单。

要不然车规级芯片种类那么的多,南山半导体什么都搞的话,搞不过来啊。

到时候,100%的国产化,就是一个伪命题了。

“曹总,你就不怕搞半导体之后,把公司每年的盈利都给烧光了?”

王福显然还是有点纠结。

比亚迪发展的不错,但是盈利能力谈不上多强。

真的要大力搞半导体的话,每年的财报可就不好看了。

“我已经做好了南山半导体五年内巨额亏损的准备了。”

“但是我相信迟早也有盈利的一天,将来可能一年挣的钱,就把前面几年的亏损都给挣回来了。”

曹阳满是自信的给出了回复。

这让王福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最终比亚迪微电子也不敢跟南山半导体那样,以每年100亿的节奏去烧钱。

而是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方式,适当的扩大了规模。

对于这个情况,曹阳倒也可以理解。

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从金融市场获得意外之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