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882章 美利坚的变局,全面竞争开始

“曹总,现在不少媒体都在找我确认明年的发射计划。”

“有些媒体自己直接就写了预计启明星科技2014年的发射次数超过100次。”

“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宣传机会,把大概的计划次数透露出去,应该也没有什么关系。”

赵思宇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

作为新晋院士,最近可是有不少媒体采访他。

启明星科技又放出那么大一个卫星,不仅火爆全国,还火爆全球。

“今年发射了64次已经给很多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刺激了,这要是把我们明年准确的发射计划给公布出去,估计更多人要跳脚了。”

曹阳快速权衡了一下这个事情,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能公布的。

现在公布出去,可以让启明星科技从年头火到年尾。

像是一些物流公司,如果发射卫星的成本不高的话,肯定会考虑自己去发射。

“没问题,那我等会就把这個消息安排人在官微上进行发布。”

“要不然用我们自己的火箭去发射,成本太高了。”

启明星科技的出现,可以说是给这些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在全球运力都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要不是那种特别的侦察卫星之类的,像是星链卫星,大规模量产之后成本都能做到几十万人民币。

……

曹阳可不会浪费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东西要说没用吧,可能也确实是没有什么用。

“今年我们发射了64次,那我们现在对外宣传就说明年要发射128次,最终肯定大差不差了。”

火箭最主要的用处就是发射卫星,单论卫星本身的生产成本,其实不见得很好。

单说火箭技术,启明星科技除了可回收利用这个技术比较厉害,其他方面的火箭其实谈不上多么的先进。

所以别看128次只是比120次多了8次,在宣传上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的。

在赵思宇眼中,现在能够配得上跟启明星科技当对手的,也就是美利坚、北极熊和华夏的航天科技了。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随便一家公司都是能够接受卫星的生产成本的。

但是要说真的一点没用,肯定也不是。

等到自己发布的消息传开来了,启明星科技那边再发一个类似的官宣内容,就显得进退有余了。

比如要是上市的话,就能享受到许多无形的好处,到时候申购数量很值得期待。

120次的发射次数虽然很夸张,但是绝对没有直接翻一番来的更加刺激人。

但是在之前,发射火箭的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是你花钱都不一定有机会、有运力给你发射。

有些无形的东西是非常难量化的,但是影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其他的机构压根就不需要特别的去关注。

“其他的机构会怎么样还不好说,不过美利坚那边肯定是有不少企业不想看到我们那么火爆的场景的。”

投资者肯定很愿意花费这样子的成本。

不少自媒体看到了启明星科技的流量之后,不给钱也会帮忙写各种相关的吹嘘文章。

启明星9号也好,MAX也好,本身并没有使用特别多的新技术。

但是这就是启明星科技的厉害之处,人家能够用成本很低的方式大规模的生产出好用的火箭。

到时候哪怕是发射次数比128次少一些,也没有关系。

像是这种预测的数据,自己发会比启明星科技官宣要更合适。

“德米特利,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接下来的星链发射的任务都交给启明星科技来做?”

“美利坚越是不想看到这样子的局面,我们就越是要让它们难受。”

甚至就是自己关注的那些对手,单单从火箭发射次数上面,也都是没有办法跟启明星科技相提并论的。

毕竟不管是什么公司,对外宣传有自己的卫星系统,都会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曹阳绝对是很懂宣传的。

所以很多公司都放弃了打造属于自己的卫星的想法。

“按照我们现在的计划,明年发射火箭的次数肯定是超过100次的,把给欧洲航天局等其他客户发射的火箭次数也计算上去的话,基本上可以达到120次的水平。”

赵思宇听了心中大喜,128次,这个宣传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我先在微博上发一些吧,然后你们再官宣。”

那样子对于物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对于股价的刺激作用会更加明显。

就像是后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人家一文钱都没有给过华夏的各路自媒体,但是吹捧它们的文章却是遍地都是。

到时候启明星科技就真的算是在科技圈出名了。

“你们又迟迟不把可回收利用的型号给生产出来。”

作为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负责人,格罗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星链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他们公司还有大量的其他科研项目。

虽然星链也很重要,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这个项目上,需要尽可能的节约经费。

北极熊这边的科研经费,可没有美利坚那么多啊。

就算是美利坚那边经费充足,人家NASA也承受不住,为了降低成本扶持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起来呢。

“格罗京,可回收利用火箭要想搞好,还真是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之前是生产的类似航天飞机的可回收利用火箭,但是这种火箭的研发难度非常的高,要实现多次可回收利用,对于各种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很高。”

“至于现在公司考虑扶持一些民营企业去搞类似于启明星9号的火箭,其中大部分的零件都可以搞定,但是跟可回收系统相关的那部分东西,门槛还是很高的。”

“哪怕是启明星科技那边跟我们合作之后,愿意转让相关的一些技术,或者深入的合作,但是最终我们的生产成本还是比它们高很多。”

“所以我也是同意星链卫星交给启明星科技来发射。”

“不过我希望把节约下来的经费放在重型火箭的研发上面,把类似于启明星科技正在研究的星舰可回收利用火箭给研发出来。”

德米特利也是一个懂的取舍的人。

启明星9号和猎鹰9号都已经大规模的开始发射星链卫星了。

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同类型火箭却是迟迟没有办法量产。

按照现在的情况,明年虽然可以进行发射,但是性能大概率达不到竞争对手的水平。

最关键的是他知道公司的经费确实是比较紧张。

如果继续把钱花在这个项目上,那么后面更加重要的项目的经费就会受到影响。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一点,把这个项目停掉,全力去开发重型火箭。

这方面北极熊还是有技术优势的。

就连启明星科技那边也是购买了它们的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回去研究,将来启明星的星舰大概率会使用类似的发动机。

所以德米特利觉得在这款火箭上面,他们还是有希望完成超越。

哪怕是超越不了,至少不会被拉的太远。

“你能想通就好,我们找启明星科技利用启明星9号来发射星链卫星,卫星也是它们生产的,整体的成本应该是比我们自己去搞要便宜了一半以上。”

“到时候节约的经费,全部都可以用来研究重型火箭。”

看到德米特利没有太过纠结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格罗京的脸色也是好看了很多。

很快的,他们就开始跟启明星科技联系,沟通卫星发射的事情。

而美利坚那边,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了。

“大卫,我已经跟波音的一些董事沟通过了,你们自己的星链项目,没有必要继续下去。”

“把这个资金投入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边,大家尽快的把猎鹰重型和更加先进的可重复利用火箭给研发出来,意义会更加的大。”

格里芬作为NASA的局长,自然是需要统筹考虑整个美利坚航天工业的发展情况。

虽然NASA自己已经慢慢的放弃了一些技术的研发,开始往管理方面靠拢。

但是他肯定还是希望美利坚在这方面能够取得全球领先的成绩。

结合这段时间启明星科技的发展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格里芬也是没有闲着。

之前他就想要说服波音这家美利坚重要的航空航天企业也加入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发展步伐之中,但是对方拒绝了。

现在局面变化很快,格里芬显然是找到了更好的方式去说服波音的董事会成员。

“启明星科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星链卫星的频率太高了,我们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了。”

“董事会都有意向放弃自研星链卫星项目,我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大卫说出这话的时候,长舒了一口气。

今年波音可是没有少在可回收利用火箭上面花钱,但是按照现在的进度,最快也要明年底才能进行首次的发射。

要到后年才有希望进入到大规模的发射当中。

但是按照现在的节奏,后年的时候星链卫星系统的格局已经完全不同了。

启明星科技那边现在就已经开始组建了第一代的星链卫星系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边预计明年也会开始组建。

等到后年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哪怕是头铁的波音,也开始改变主意了。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董事会那边已经有人同意了格里芬的建议,要不然大卫也不敢轻易的同意。

毕竟钱都已经花出去不少了,现在说停止项目,基本上就意味着之前的投资打水漂了。

在欧美企业里头,这种打水漂的事情,往往都是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不能简单的一句交学费了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是NASA出面做工作,放弃这个项目的责任就不需要谁去承担了。

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这个项目相关的资源转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项目上面。

“你能理解这个事情,那就最好不过了。”

“启明星科技那边现在已经官宣明年要发射128次火箭,这几乎是我们NASA过去五年的发射数量的总和。”

‘如果没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话,那么启明星科技明年将会完成全球70%以上的航天发射任务。’

“这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边已经制定了目标,在2015年的时候,要在发射次数上跟启明星科技持平。”

“到时候两家的发射次数可以占据到全球90%以上,完全颠覆过往的航天格局。”

格里芬把自己已经跟相关方讨论好的一些规划跟大卫进行了共享。

波音不仅在商用客机方面的技术很先进,在航天领域的实力一样不差。

甚至波音生产的一些弹道导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之一。

这种情况下,有他们一起参与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型火箭项目当中,自然是很有好处的。

到时候在启明星科技的星舰项目成功之前,率先的完成同类型火箭的发射,立马就可以扳回之前的不利局面。

“可回收利用火箭的出现,确实是完全改变了过往的火箭发射局面。”

“传统的火箭除了在少数特殊用途的发射任务当中能够发挥作用,已经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

“我相信在波音加入之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发展必然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大卫对自家公司的技术实力还是非常的有信心的。

在他看来,NASA和波音,还有其他一系列公司一起投资推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发展,这铁定是远超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

到时候,大家可以再一次的看到美利坚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盛况。

以前提出来的“太空竞赛”的火爆场面,大家又可以再次看到了。

很快的,搞定了波音之后,相关的信息就正式的对外发布了。

而这些消息,自然是很快就传回了华夏。

“曹总,波音已经放弃了自己搞星链项目的计划了,它们现在也开始投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看来是准备在可回收利用火箭领域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跟你们打擂台了。”

航天科技的钱俊峰第一时间就给曹阳打了个电话。

虽然启明星科技不归航天科技管理,但是这个时候跟美利坚那边竞争,已经不是企业跟企业之间的竞争了。

要是启明星科技败给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丢的不仅仅是启明星科技的脸面,丢的是华夏的脸面。

同样的,损失的也是整个华夏的利益。

这个情况,钱俊峰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波音放弃是必然的事情,之前听说它们自己要独立去搞星链项目,我就觉得不靠谱。”

“别看波音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底蕴很是深厚,但是它们过好日子过习惯了,研发出来的可回收利用火箭,成本不可能很低。”

“至于它们生产的卫星,动不动就是以亿美元为单位的高端侦察卫星。”

“现在就算是让它们自己去生产星链卫星,顶多也就是把成本降低到以千万美元为单位。”

“要是发射几颗卫星,这个成本也能接受。”

“但是要发射几千颗、几万颗卫星,这个成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了。”

曹阳知道前世波音就半途而废,没有把自己的星链系统搞出来。

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变快了,波音就更加不可能那么快就搞定这方面的东西了。

启明星科技这边2013年发射64次火箭,2014年要发射128次。

这算是压垮了波音星链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对方要是还那么头铁的去搞星链项目,曹阳倒是乐见其成。

花费那么大的资金到没有前途的项目上面,必然是会影响其他的项目的开发。

到时候启明星科技要追上波音这个巨无霸就更加容易了几分。

“是啊,所以美利坚那边现在大家都参与到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项目之中了。”

“虽然启明星科技现在是走在了前面,但是美利坚的航天技术还是不容小觑的。”

“多方合作之下,猎鹰重型火箭的研发速度肯定会加快很多,甚至到时候它们在新项目上还能实现弯道超车。”

“启明星内部可能也是要加快一下星舰项目的研究进度了。”

钱俊峰这一次是真的出于好心来提醒曹阳了。

星舰项目的难度很高,看上去很是科幻。

正常来说肯定是没有那么快搞出来的。

但是现在各方的压力比较大,投入的资源比较多,一切也都值得期待。

将来要是启明星科技真的把星舰搞出来了,那么对于整个华夏的航天事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用星舰去运输货物,一次性就能搭建一个空间站出来。

到时候月球基地、火星基地,都不是梦想了。

钱俊峰也是很希望在自己的任上能够看到华夏航天产业发展到这种程度。

“钱总,我们也想加快进度,资金方面已经开始安排了,问题不大。”

“不过高端的人才方面,其实还是比较紧缺的。”

“如今我们集团内部也搞起了人才内推,一部分专家也是推荐了航天科技下属的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到时候还请伱多多包涵,让他们能够尽快的入职咯。”

钱俊峰都送上门来了,曹阳肯定不会客气了。

这个时候不多挖几个人过来,还等什么时候呢?

华夏国内的火箭人才,大部分都还是在航天科技下属的企业里头。

要挖人,肯定还是绕不过钱俊峰的。

毕竟不少人才涉及的项目都是有保密级别的,如果航天科技那边不放人,启明星科技这边就算是开出再好的条件,也是没有用的。

“曹总,还挖人啊?”

“再挖我们的很多专家都要被你们挖空了!”

此时此刻,钱俊峰仿佛化身为怨妇。

这几年,启明星科技还真是没有少从中航和航天科技挖人。

要不然怎么可能有那么快的发展速度?

“哈哈,都是为了华夏航天事业,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曹阳打了一个哈哈,跟钱俊峰开始闲聊了起来。

反正这个事情打过招呼之后,启明星科技那边就可以大胆的动起来了。

……

“曹总,你们的这个新产品,相关部门已经同意你们在下周进行试飞了。”

“不过最终拍摄的纪录片是不是适合那么快就对外公布,目前还在讨论之中。”

启明星科技现在是当红炸子鸡。

里面进行的各种项目数不胜数。

像是鲲鹏重型运输机,现在就是隔三差五都会下线一架,然后立马就有相关部门的人过来把它给飞走。

而作为启明星科技真正进军军工产业的第一款重量级产品,大型隐身无人轰炸机项目,意义自然是非同寻常的。

虽然之前的双尾蝎无人机也有一定的隐身性能,但是由于机体结构的问题,隐身效果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为此,曹阳也是亲自启动了一款全新的项目。

经过了差不多两年的准备,样机现在也是准备开始试飞了。

以前华夏搞军工产品,往往都是量产装备很多年之后才会对外披露。

这个做法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你的实力不够强的时候,保持适度的神秘感是很有必要的。

让竞争对手搞不清楚你的情况,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包括华夏在内,北高丽和波斯等国都在采取的方案。

反观美利坚那边,做法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新项目都还没有正式的搞出来,各种宣传报道就已经铺天盖地的来了。

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们准备研发一款全球最先进的产品出来。

这两种做法之间,不好说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

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启明星科技作为华夏的一家民营企业,曹阳是希望采取一点不一样的做法的。

虽然不至于产品还没有开始研发就嚷嚷的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样品已经出来的情况下,他是不打算藏着掖着的。

有的时候,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一方面保持神秘感,一方面又把一些高端的装备给展示出来,能够起到的效果也许更好。

比如启明星的这款产品展示出来之后,一些人可能就会觉得华夏肯定还有更加先进的装备是没有展示出来的。

那么衡量华夏的实力的时候,就会多掂量掂量,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局面,自然是华夏希望看到的。

所以曹阳跟潘军沟通了一番之后,潘军把这个观点带回来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最终基本上是按照曹阳的想法在走。

“没关系,先把纪录片拍好再说。”

“到时候大不了就先对外公布几张外观图,让各方紧张一下。”

“最终再看看是不是公布更多的消息。”

“反正最终这些纪录片肯定是能够派上用场的,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

“指不定将来这个纪录片甚至会成为一个经典的存在。”

曹阳倒是没有指望相关部门那么痛快的就全部都同意了自己这边的要求。

这么敏感的事情,纠结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就在启明星科技这边不断的吸引大家关注的时候,其他兄弟企业也是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惊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