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开局就是元神老怪 > 第六章、地仙界局势新,斜月宗旧人游

王朝末年,劫气冲人气,助涨妖魔气。

各家仙宗自封山门,不与新汉朝廷交往,更不图谋力挽狂澜,救下这倾颓将塌的新汉江山。

朝廷腐朽衰败,各地举旗, 到如今,便有十八路反王纷纷自立。

然,非千年小劫,神庭仍可干预人间,因此,世上并无妖魔立国, 意图吞天食地, 残害生灵。

魔门修士也大多被遣送出地仙界,如今只余下诸多小魔头残存人间, 四处躲藏,隐蔽自身,不敢有泄露身份。

但旁门左道之士却愈发猖獗,他们不似魔门魔头那般伤天害理,却也会拿生灵性命献祭自身以作修行资粮。

且旁门左道之士未曾折损天地气数,损公私肥,所以神庭也不好派下天兵天将来剿。

也就那些自诩正道之士会去追杀这些旁门左道。

只是在这乱世,旁门左道之士尤为厉害,种种血腥禁术在他们手中多有异彩,尤其是今日那个反王乱战,战场折损千八百人,旁门左道之士便可借着这战场血腥残灵之气来祭炼法术,甚至强壮根本。

因此,那些旁门左道之士皆投身军阀反王营帐中,为他们出谋划策, 施展妖术异术,甚至还会鼓动反王们大肆杀戮, 征伐各处,所以备受反王们欢迎。

可是那些“正道之士”却会多加劝阻反王行使那癫狂杀戮之事,所以多被反王们厌弃,来了愿意高高供起,但若谈和平休养之事皆不予理会。

“正道之士”自然受不了这等鸟气,可有不能打杀了这些反王,因这些反王皆聚众而起,身有人道之气,杀害后反而会反噬“正道之士”。

“正道人士”求助仙宗大派,然而各家仙宗早便封了山门,只因那新汉的太祖皇帝当年不做好事,竟在靠着各家仙宗的全力支持,以及神庭的帮扶下登上皇位,立下新汉后,竟然意图设下人道法网,破山伐庙,将其在天外施行的法网规矩在地仙界施展,若非其背后另有大能,即使其为道果老祖,也将被神庭拿下,压入九幽地府十八层地狱去,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结局。

当然,这位太祖皇帝最后也被打散现世之身,灵归天外,其设下的法网亦被打散。

这位新汉太祖开了个不好的头,其后代子孙竟然也继承其思想,意图绝地天通,破山伐庙,但后来的新汉皇帝大多命薄,皆活不长久,二三十岁便驾崩于朝堂上。

当今皇帝倒知趣了,没在想着做这等事,但新汉的国祚已被前几任皇帝祸害殆尽,毕竟要设那人道法网需得消耗好多天材地宝,建设许多浩大建筑奇观,甚至还要设下那位新汉皇帝在其天外洞天炼制的十二金人大像,这之中所要损耗的人力物力那是不可计数的,尤其是一次次的不成功,这就足以将新汉朝廷的财库拖垮,赋税次次加重,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怎能不反。

这十八路反王中有七位都是寻常百姓揭竿而起做成的。

雁荡群山间亦有一伙反贼,准确来说是反王的反贼,而非朝廷的反贼,江南一带如今已然糜烂,脱朝廷管辖,有七路反王在此裂土封疆,江南万里之地处处烽火,如雁荡山这等偏僻之地乃鹿王地盘。

只是这鹿王残暴无道,暴虐如虎,虽不食人,却爱率兽食人,豢养大虫十只,黑熊九只,金钱豹三只,青狼三十只。

鹿王常大索“鹿城”(原金陵),抓捕城外百姓,后驱赶往一处三百亩的林地,让百姓与这些恶兽搏斗。

如此倒行逆施下,鹿王所统辖之地自然多有叛乱,鹿王称王的一年间便有十九次大乱,其中有九次更是他手底下的兵卒叛乱,着实是受不了这家伙的不做人行为了。

只是鹿王手下却有恶毒之士许多,众多旁门左道之士云聚其手下,为他驱策,为他出谋恶计,残害生灵,修习恶术,为他平定了诸多反叛。

虽然反叛中亦有正道人士,但左道势大,且得了鹿王的气运相助,邪术妖术亦更为强大,正道人士不敌。

而今藏身在雁荡山中的这伙叛军亦有正道人士相随,乃是百年前立派于雁荡山之中的一家门派,名叫飞沙门,有门人十八个,其中有三人死于与鹿王身边的左道妖人的斗法之下,如今只余下十五人。

而这批人近些日子便在筹谋一件大事。

此事由飞沙门门主飞沙道人计划而定。

此时他们就在一间营帐中会晤此事。

飞沙门的飞沙道人乃旧时秀才,为了给老娘治病,听闻雁荡山中有仙人,便往雁荡山中寻找,找寻三日,却不曾找见一个仙人,但却于雁荡山中寻得一门仙法,这门仙法繁复杂乱,但却成了体系,经飞沙道人三年整理后,终于窥见门路,但可惜他娘却没坚持到他修行有成。

飞沙道人恸哭七日,守孝三年后,便舍了全数家业,换来雁荡山内一座道观,后便于道观中修行,修行十年后,他的小儿寻入山中,拜他为师,而后,又有诸多人拜入他门下,渐渐地,就有了飞沙门。

飞沙道人依照那门仙法炼了一件法器,为采星葫芦,本意为采炼星铁,炼就星铁飞剑,只是飞沙道人修行未能大成,只得采来雁荡山旁的河沙来炼法。

但飞沙道人好琢磨,且也算聪慧,那河沙经过他的法力洗炼多年,竟也成了件上好法器,可打人肉身,亦可亏人魂魄,更能结作小阵,还弥漫数里地,迷人肉眼怎么也走不出这数里地的范围。

正因为这飞沙葫芦,飞沙道人才有了此名,而他也暗暗接了下来,并立下这个飞沙门。

营帐中,飞沙道人坐于左侧第一位,仅次于那位叛军统领张西士之下。

因物资欠缺,众人的桌前都只摆了几碟菜肴,连酒水都没摆,菜肴只能就着山间泉水来吃。

不过他们此刻都没动筷吃饭,只听飞沙道人述说一事。

“大帅,可知雁荡山中除了我们飞沙门外,尚有一家门派?”飞沙道人悠悠说道。

张西士出身不高,本对这修行界的事知晓不多,但近些年投军后,又叛出鹿王军,却是知晓这世上的神仙异事并非传说,而是真的存在,只不过修行者甚少,且多闭关潜修,这就使得普通人究其一生可能都见不着一个修行者,至多就在路边瞧见个连门槛都没跨过的变戏法的人,然后引为仙人罢了,亦或者将那些游走于乡间田野欺世盗名的神婆巫师为仙神。

而如今乱世,天地元气受杀戮劫气污浊,使得这些仙人不得不出山,他才有幸见到这些本高高飞于青天之上的仙人,且还请来了这些位有着真本事的仙人。

尤其是这位飞沙道人,一手飞沙走石的法术当真厉害,抵得过千人兵马。

“还请道长赐教。”张西士说道。

飞沙道人回了一礼,然后才说道:“这雁荡山本非我飞沙门之所在,古时曾是一家仙宗山门所在,大帅可能不知,我们修行界中有一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唯有真仙坐镇的门派才可称为仙宗,而这家仙宗便有着真仙坐镇。”

“但这家仙宗后来犯了杀劫,遭得大难,举派倾覆,连真仙亦陨于大战之中,最后门中只余下两三人,守于门派故地中。”

谷蘭

“贫道当年所得宝经便也得传自这家仙宗,且还不是门中正法,不过偏门小法。”

在场人一听这话,皆露出惊异之色。

谁能想到这小小雁荡山,也不过是山清水秀了些,除此外就无甚惊艳之色,竟想不到还有此等旧事,当真是“海水不可斗量”啊。

飞沙道人接着又道:“如若我等寻见那家仙宗故地,请来仙宗遗徒,甚至将仙宗当年遗存之仙宝请来,定能灭了那鹿贼。”

众人因此言陷入沉思,并不是飞沙道人之言不可信,而是这仙宗在何方?又该如何寻找?这都是大问题。

雁荡山说是不大,仅有数千里辽阔,但他们人手也不多,全军只有五千多人,五千人在这片山岭之中怕是还比不过一群猴子。

想要寻那仙宗遗址,怕是痴人说梦。

但上首的张西士却在思虑片刻后,问道:“道长是否已有计划?”

飞沙道人笑着抚须道:“贫道之法便是自那仙宗传出,仙宗妙法有着诸多奇妙,在贫道将此法练至大成时,脑海中便多出了一道念头,这道念头意图指引贫道去往仙宗山门之所在。”

听得这话,众人皆大喜,张西士更从座上起身,走向飞沙道人,朝着飞沙道人恭敬一拜。

“此番举义大事便全赖道长了。”

飞沙道人也起身来,回礼张西士:“那鹿贼祸害苍生,涂炭生灵,灭亡此贼,我辈义不容辞。”

张西士听完,感动不已,拿起身旁的水杯,朝着飞沙道人敬去,然后又给营帐中的所有人举去:“我,张西士在此,以此水代酒,敬诸位义士。”

“杀鹿贼!”

有人一声吼叫,而后,营帐人一同怒吼咆哮起来。

……

踏入这片故土,扬关真就感慨良多,少年时便上山,后便久居此山中,说实话,他在此山中待过的时日,经历的事情,比上辈子还要多,因此,他并未将上辈子记挂太多在心,毕竟是过去式,也没想过回去,毕竟那时的记忆虽然璀璨,但比起此间真算不得什么,想他而今也有三千六百二十七岁了,而上辈子也就活了二十七年。

这辈子在这座山间也生活了五十多年。

但扬关这回回到此中,却不是为了感伤怀念过往,乃是为了查一事。

当年究竟是谁将他带上雁荡山,送入斜月宗的。

虽然那人道行高深,修为深厚,扬关如今证就了道果都无法从那段过往的记忆中看清祂的样貌,但扬关还是回到此间,想要好生探究一番。

雁荡山有分东南西北中四山,其中斜月宗祖师法阁及各大堂口就立于北雁荡山的灵峰之上,但诸位长老却不在灵峰上开辟洞府,自行在雁荡山间寻得灵穴地脉的要冲之地开辟洞府,以此来定下雁荡山的位份,而不被其余小门小派借了宝地,分薄斜月宗的气运。

当然,更是要小心其它仙宗的算计。

扬关在凝聚金丹后,就占了南雁荡山的王峰,承袭了一位中道崩殂的祖师辈的洞府,后来证就元神后,依旧在那洞府中修行,还在山头搭了间道观,他现在想想,也是件趣事。

可如今他的王峰已经废弃,山上的阵法也被人破去,道观都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杂草丛生,野狐筑窝,蟋蟀成群,蚊虫滋长。

见此自然之景,扬关却觉得另有风采,还算美丽。

找了块残垣断壁坐下,扬关望着远方即将落下的夕阳。

嘿,还能瞧见了纯阳老祖在那儿朝着他招手。

这老祖坐在太阳上,身边就一个纯阳剑小道童,此子向来肃穆,纯阳老祖在那怕是也没啥乐子。

扬关随意地摆摆手,目送着夕阳落下去,太阴星爬上了穹天之东。

“咱这雁荡山今日还真热闹呐。”扬关忽有瞧见雁荡群山间爬了好多人。

人是好多人,还分了好几拨,一拨是领了斜月宗的外门功法的人练功有成后得了指引被来的。

一拨则是得了往昔斜月宗弟子在外游历时,意外留下的斜月宗山门弟子而来的。

还有一拨则纯粹是听闻斜月宗之名,想仗着人多势众,以担山挑海的人力来翻找斜月宗。

如此三拨人,以第二拨人数最少,仅有七人;第三拨人数最多,足足有三万人。

至于第一拨,仅有五千多人。

扬关想想,便朝灵峰传音去:“你们仨来王峰。”

斜月宗并未真个灭亡了,还有三人留在此间,保守着斜月宗的一点遗产。

当然,这点遗产也没甚,毕竟连祖师法阁都直接被搬运去星河界域了。

但还有几亩灵田存着,且地仙界终究是斜月宗发源祖地,着实难割舍,因此就留了三人在此清修。

三人也不识得扬关,但扬关渡来了斜月宗特有的法印,使三人知晓乃是长辈,便赶忙架着遁光,穿云破空而来。

…………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