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成年代弃女,穷爸妈读我心暴富 > 第20章 包产到户,全家一起上阵

“有七十分吧?”姜大国问。因为上回姜美兰考了六十来分,这回乐得咧嘴笑,一定比上回考的还要好。

“才不止呢,有八十三分!”姜美兰嘿嘿笑着说。

姜大娘撇了撇唇,“那也没一百分嘛。”

“妈,黄老师说这次的卷子比较难,八十分以上的没几个人呢,我这次考了全班第十一名,对了,我们班有四十个人哦。”姜美兰辩解说。

姜大国惊讶了,“啊?进步挺大嘛,小妹!”

“那是当然,嘿嘿。”姜美兰扬唇。

“每回考八十多分还差不多,只一次算什么本事?”姜大娘睇了眼姜美兰,“把书包放下,去喂鸡。”

“又要我喂鸡?我还要写作业呢。”姜美兰扭头。

“写了作业也考不上一百分,写什么写的?去喂鸡!”姜大娘跺着小脚骂。

姜美兰哼哼唧唧反驳。

话题转移,姜大娘忘记了奶粉的事,只盯着姜美兰骂去了。

姜大国趁机提着奶粉进了卧房。

刘喜花听到院中姜大娘在骂人,抱着姜晓晓没敢出去。

见姜大国进来,她忙说,“大国,一次买得确实太多了,得留着点钱家用啊,结算工分钱得年底呢。”

姜大国说,“我看,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不用挣工分了,那个时候就有钱了。”

刘喜花睁大双眼,“不用挣工分?什么意思?”

“我在奶站排队买奶粉的时候,听不少人说,要包产到户了,别的县已经开始了,咱们这个县也快了。快的话下月会准备分田,慢的话最迟到国庆前。”姜大国说。

刘喜花去地里上工的时候,听村小队的人说起过什么叫包产到户。

就是将田块按各家的人头数划分到每家,每年秋天交一定数量的公粮到村大队,收成结余的就归自己。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刘喜花也不知道好不好,她皱着眉头说,“大国,我听一些人说,包产到户不大好呢,还要自己买种子农药,万一没有收成,还要交公粮,这风险可不小,怎么可能会有钱呢?”

“可我听说,隔壁县有人包产到户发财了呢。”姜大国说。

刘喜花摇摇头,“我不看好,太冒险了。”

姜晓晓听着他们的聊天,心中感叹,原来包产到户开始了。

书中说,姜家人自从包产到户后,收入确实比走集体时少了不少。

那是因为姜家人身体都差,在集体里可以混日子过,多少能混点工分回来。

包产后,一只腿残疾的姜大爷做事太慢,地里的活儿基本帮不上大忙,姜大娘曾是地主的女儿,年轻时还有丫头服侍,她说打死也不会去地里跟曾经的穷佃农一起做活。

而姜美华,在两年后则被姜大娘嫁掉了。

姜美兰又被村大队的混混们骗去做生意,常年不归家。

刘喜花后来怀上了娃,但因为身子流产太多,又吃得不好还要带两个小娃,也帮不上地里大忙。

全家只靠姜大国一人忙作,家里一直是全小队最穷的那户。

姜晓晓握着小拳头,她要帮家里致富!

姜家富了,她的日子才好过,才有牛奶吃。

姜大爷腿有残疾,不能勉强,姜大娘和姜美兰一定要撵到田里去做事,哪怕做的不多,也是一个帮衬。

【妈,包产到户是主流哦,大胆的承包啊】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全家一起上阵,不怕赚不到收入】

【妈,爸爸力气大干大力的活儿,其他人力气小干体力轻的活儿,齐心协力致富哇】

【晓晓长大了也能帮家里哦】

刘喜花看向怀里的女儿,姜晓晓正朝她看来,挥着小手一副支持的表情。

包产到户真有这么好吧?刘喜花暗忖。

-

正如姜大国猜测的那样,到五月末的时候,各村小队都在传要实施包产到户了。

五月三十这天傍晚,小队长姜国平组织各家户主开会,会场就在姜国平家。

他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封面磨损厉害的旧本子,抖了抖,说道,“这是今天上午,我到村大队开会的会议精神,现在传达给大家听。”

他把本子上的记录内容念了一遍,“总结就是,咱们大队也要开始包产到户了,我计划是从下月一号正式包产,今天将各家各户的责任田划分出来。”

如何个包产到户,队员们早就从别的生产大队听来了,有钱的人家有电视机的,大家从电视里听到了新闻,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广播。

和刘喜花的想法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大多数人都是欢喜的,一个个磨拳搓掌,说要大干一场。

小队长姜国平挥着手叫大家安静,开始分田,“按人头分,然后再抓阄选田。”

姜家加上姜晓晓,一共有七口人,分了八亩地。

八亩地也并不是全是好地,也不在一块儿,分一二三类田地。

离村小队近的是一类地,大家叫一号渠,种的都是时令菜蔬等。再远一些是二号渠,种些旱地产的经济作物。最远的是五亩水田,是三号渠。

除此之外,姜家还分了一担箩筐,两把连架。

至于耕牛,则是十户共养一头牛儿。

来开会的除了有姜大国,还有姜大爷,父子俩捏着抓的阄,回了家。

姜大娘马上问他们开会分田的结果。

“分了八亩地,有三号渠的五亩水田,一号渠的一亩菜地,二号渠的两亩地。”姜大爷说。

姜大国则将分的农具放在屋子的角落,“这是发给我们家的,耕牛是十户共有,我们家跟小队长一家共用一头牛儿。”

姜美华叹气,“牛儿也分了,我的工分就没了。”

“那五亩的水田,可怎么收割得完?”姜大娘听到分到的数字,为难地拍腿。

走集体的时候,大家一天才割二分地。

五亩水田,不得割上一个月?

刘喜花也皱眉头,“五亩水田有些多呢。”

“家家都差不多是这样多。”姜大爷说。

姜晓晓听着姜家人的牢骚,心里叹气,怎么还嫌田少呢?

【全家一起上阵,分工合作,才能走向富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