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唯我独裁 > 第559章 虎王重型坦克和巴尔干战争结束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万字更新】

b2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起源要追溯至1935年,当时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已得知德国和英国都开始发展让人生畏的喷气式轰炸机,尽管后来被证明是英德两国的战略性政治欺骗,但是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当时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向帝国航空工业界提出了招标,发展一系列全新的喷气式轰炸机,总重从36吨级直至90吨级,最大速度qiuyelou 平板电子书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1609公里,实用升限至少12000米等高性能指标。

这些新飞机的引擎将选用北洋电气正在研发中的gtg1_80或gtg1_90。光华三十五年,亚洲航空回应帝**部的招标,提交了ca130的设计。ca130为传统的上单翼布局,平尾具有上反角,使用4具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两具为一组并列放置在机翼中段的发动机舱中。.

同年9月8日,亚洲航空获得帝国空军部的合约,发展3架基于ca130的验证机,型号xb1。还有3家公司也同时获得类似合同,分别是皇家航空公司xb2,太平洋航空公司的xb4和中原航空集团的xb3。

随着中华帝国拥有了强大的核武器,许多武器研发计划或被取消或被推迟,但帝国航空委员会深感发展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重要性,因为欧美各国的防空能力在大幅度增强。现有的轰五战术轰炸机已经很难突破潜在敌国的防空了。

虽然xb1、xb2、xb3和xb4的合同并未波及,但在光华三十_八年,由于跟德国的关系不断紧张,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苏联的合作令帝国政府深感战争迫近的压力,空军委员会给予喷气式战术轰炸机的研发最高优先级。

为了尽快获得新型轰炸机,帝**方决定放弃四个项目之间的竞争,改为选择可以最先投产的设计。到光华三十_八年中期,xb1和xb3接近完成,而xb2和xb4还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在时间第一的方针下,帝国航空委员会决定立即对xb1和xb3进行比较后择一种投产。军方在对xb1和xb3对比后得出结论,皇家航空公司xb3预期性能低于xb1。而且其细小优雅的机身不足以容纳所有必要的雷达设备。另一方面xb1质朴的气动布局已有大量机型采用,没什么好担心的。

光华三十_八年底,帝国航空委员会宣布对xb1进行批量生产,并于光华三十九年一月二十日签署了b2的生产合同。b2是帝国空军授予的战术轰炸机代号。第一架xb1原型机于3月17日在北苑空军基地进行了首飞。这次飞行也成为中华帝国4发喷气式轰炸机的首次飞行。

中华帝国空军共生产了3架xb1样机,分工实施不同的试飞项目。在试飞展开前,一架xb1坠毁,两名来自北直隶的飞行员不幸罹难,这也是中华帝国空军几十年来试飞计中最大的一次空难事件。帝国空军一度因为两名空军家属的起诉而陷入麻烦当中,最终空军大臣刘翔还是说服了国会,使得喷气式轰炸机项目得以继续进行。

在接下来的密集的试飞工作中,有鉴于之前的空难事件。帝国空军委员会加强了试飞员的安全保障工作,使得剩余两架xb1平安进行了171次飞行。随后交付中华帝国空军。

帝国空军在6月30日接收了首架b2战术轰炸机,8月31日接收了第2架。两架b2轰炸机被首先配属给皇家禁卫军航空队。归帝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直辖。

由于中华帝国在喷气式战术轰炸机上的研发尚属首次,因此b2战术轰炸机从研制那天开始,一直到其退役,包含了许多种升级改进型号,基本上每架b2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动。

不过,一切改动都是基于基础型的b2,其翼展为27.145米,长度为22.98米,高度达到7.68米。基础型总重量为49963公斤,载弹9988公斤。带4540公斤弹药时作战半径为1622公里,转场航程为3930公里,实用升限为11452米,最大速度为917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804公里。

b2轰炸机基础型采用采用梯形垂尾,随后后续又有了多种改进型,但整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平尾有很大的上反角以避开发动机的尾气。前三点式收放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翼下主起落架为大型单轮,向内收入到翼根部的轮舱中。4具北洋电气pd47涡轮喷气发动机,每两具为一组并列安装在机翼中段的发动机舱内,推力为2724公斤。机腹内有一弹仓,机组包括两名飞行员,一名投弹手兼领航员及一名尾部机抢手,分别置于机身前上方的纵列复座气式透明座舱罩、机鼻透明投弹舱,及尾部动力旋转炮塔内。

由于b2战术轰炸机的速度非常高,很容易突破敌人的防空火力网,仅需尾部防御火力向后射击,所以仅要求安装尾部机枪。机身前部3名乘员通过机鼻左侧的大舱门进入飞机,尾部机抢手在平尾下方的右侧机身拥有自己的舱门。b2的电子系统包括轰炸导航雷达和火控系统、无线电通讯设备、紧急飞行控制设备等。机尾有两具50毫米的机炮,备弹2000发。能在两个弹舱能携带最大12485公斤弹药或一枚重9988公斤的“满堂红”低空战略炸弹。

可以说,中华帝国将喷气引擎引进到战斗机飞行器上。彻底改变了人类在空中作战的形式。最主要的冲击就是速度,因为早期的喷气引擎的效能足足比传统的轮转机快上三倍。速度的提升当然广受驾驶员欢迎(在帝国空军内部一直流传着占了速度优势的人在空中作战中就能有更多的机动变化的更多的生存空间的传说),不过此种变化的特性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适应。以前帝国空军飞行员驾驶螺旋桨战斗机可以缓慢体验速度由低到高逐渐递增的状态,但现在速度一开始就达到了数百公里每小时。令帝国空军飞行员们有些不太习惯。同时,在演习当中,喷气式战斗机的空中缠斗变成更困难的一种任务,因为开火的最佳时机变得只在一瞬之间。

但不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中华帝国首次大批量开始量产喷气式战机并且大规模装备空军,替代现有的螺旋桨作战飞机,由此掀开了世界航空史上的新时代,飞机由此进入到了第二代。中华帝国成为继续引领世界空军未来发展方向的国家。并且在二战爆发后得以迅速保住世界航空领域的霸权地位。

不过,跟传统的螺旋桨战机相比,喷气式战机虽然拥有极强的战斗性能,但这跟它们的造价也是成正比的。

此时。中华帝国的航空工业制造能力世界第一,像歼十那样的先进的螺旋桨战斗机成本已经降至5.4万龙币,而在国外,以德国航空工业的能力,用来制造歼十战斗机的成本也不会超过6.2万龙币。

由此可见。条约时代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可谓神速,从主力战斗机制造成本大幅度下降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对于喷气式战机而言,最大的差异在于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以中华帝国的歼十一歼击战斗机而言。其成本便高达8.5万龙币,a5强击战斗机略高。达到10.5万龙币。f6(野猫)舰战造价9万龙币,双座为9.2万。f8(鱼鹰)鱼雷轰炸机则约为8.4万龙币,而b2(野马)战术轰炸机则高达33.6万龙币。

对于最昂贵的的h7(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而言,尽管升级了,但成本反而下降,维持在52万龙币左右。

对于中华帝**方而言,这些喷气式战机的成本虽然还有些高,但以中华帝国强大的财力而言,这个成本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尤其中华帝**方会趁着歼十、轰五等螺旋桨战机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对外出口,反而可以赚取大量的外汇,抵消了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额外成本。

当然,这也是中华帝**方历来的战略,即自己永远都用最好最新的,把淘汰的装备对外出口。

不过,对于希腊军方的采购要求,中华帝**方出口给他们的仅仅是歼十和轰五的外贸版本,即适当的降低了性能。只有等到中华帝**方完成了装备的换代更新后,才会把本土完整版对外出口。

以中华帝国的强大工业制造能力,帝**方有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压力,在两到三年内就会完成全面更新换代的。

出口给希腊军方的歼十战斗机和轰五轰炸机是这样的,同样出口给他们的拥有陆战之王之称的m28a1豹式主战坦克也是如此,因为中华帝国陆军业已完成了新一代主战战车的研制,并且开始了批量生产,正在快速取代m28系列主战坦克的地位。

自m28系列主战坦克问世十多年以来,中华帝国陆军一直在这方面领先世界。不过,随着德国陆军开发出来三号和四号主战坦克后,m28战车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德国人的三号坦克已经达到25吨了,四号坦克更是接近30吨,火力和装甲都在不断增强,跟中华帝国的m28系列主战坦克的差距大幅度缩小。为了避免德国人把中华帝国的陆战之王的称号夺走,帝国陆军委员会在光华三十一年便正式立项开发下一代主战坦克。并且正式将主战坦克分为三类,即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三种。

其中m28a3作为中型主战坦克得以继续服役。a1系列用于对外出口。而陆军委员会则下达了研发轻型主战坦克和重型主战坦克,这就是m36虎王重型主战坦克和m35猎犬轻型主战坦克计划。

按照中华帝国陆军委员会的要求,m36虎王主战坦克作为重型战车应达到搭载80毫米主炮,全面重装甲防护。战斗速度在50公里每小时等性能指标。m35猎犬主战坦克作为轻型战车,应达到搭载47毫米主炮,轻装甲防护,战斗速度在70公里每小时以上等性能指标。

虎王重型主战坦克有皇家(北洋)兵器重工负责研发制造,而猎犬轻型主战坦克则交给江南机械制造研发生产。

战斗速度要求50公里每小时,这对于重型坦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在光华三十六年,皇家兵器重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还是做到了这点。令虎王主战坦克成为全世界机动性最好的重型坦克。

m36虎式重型主战坦克的设计概念不同于中华帝国早年的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坦克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虎王主战坦克的设计呈现出着重火力和装甲的而适度牺牲机动性。但事实上,虎王坦克的机动性只是相对下降,和之前的m28a3系列的62公里每小时相比。最终配属给中华帝国陆军的虎王坦克测试最大速度达到55公里每小时,仅仅降低了7公里而已。当然,这跟虎式采用了更大更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虎王重型坦克仍然拥有中华帝国陆军中型坦克的机动性。虽然比不上德国轻型坦克马克二型和苏联的t34,但却对欧美各国陆军的中型和重型坦克处于绝对机动性优势,因此中华帝国的虎王坦克被称之为历史上机动性最好的重型坦克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m36虎王重型坦克而言,真正刺激虎王主战坦克出现的是德国陆军在西欧和北非的战争。其75毫米45倍径坦克炮对英法主战坦克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包括中华帝国的m28a3主战坦克的装甲在德国坦克的面前。也是面临巨大威胁的。

尽管虎王主战坦克的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m28a3豹式坦克,但虎王坦克的重量却比豹式坦克重了十几吨。重量的增加来自于更厚的装甲和大口径火炮,以及必然产生的庞大燃料和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坚固的传动及悬吊系统等等。

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绝大部分炮弹,这是帝国陆军委员会给虎王主战坦克的定义标准。皇家兵器重工设计的虎王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有100毫米厚,而且是倾斜式的中华特种钢,防护能力可以在600米内抵挡住80毫米坦克炮的致命性攻击。炮塔正前方炮盾正面厚度达到120毫米,侧面达到100毫米,同样是带有45度倾斜棱角的长方体结构。相较之下同时期的德国iv号坦克车身前方只有50毫米厚的装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装甲也只有40毫米厚。

而m36虎王主战坦克的两侧和背面也有高达82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内抵挡绝大部分的炮弹,尤其是来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弹,虎式能够抵挡远距离落下的大口径自行重榴弹炮炮弹。虎王主战坦克的大部分的装甲都是倾斜装甲,与其它结构相连接并且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综合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极高,远超国际先进水平,但也这因为焊接的车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王主战坦克自身的结构性重量。

按照帝国陆军委员会要求,至少保障50公里每小时的机动性能。为此,皇家兵器重工开发了最先进的引擎系统。两个可对流的隔舱置于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引擎最初是设计使用一具21公升12汽缸迪塞尔dbx210p45柴油引擎650千瓦。虽然是一具好引擎,但它提供的动力不敷使用。这很快被升级了到迪塞尔dbx230p77,30公升850千瓦的引擎,驱动重达55吨的虎王主战坦克最高速度达到55公里每小时。采用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度。安装了惯性启动器装置,位于右侧,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引擎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方便维护。引擎在后部下方连结前方的齿轮变速箱,11吨炮塔使用由引擎供给动力的液压驱动系统推动,自转一圈需要25秒。悬吊系统使用了十_八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

由于虎王坦克达到55吨,因此为了降低对地面的压强。皇家兵器重工开发出了一条宽度达到700毫米的履带,其履带寿命虽然没有提高多少,但至少维持在了m28系列履带的寿命同样的水平上,对于重型坦克而言,1500公里的履带寿命是一种强大生命力的保障。

当然。对于虎王主战坦克而言,最大的威慑力还在于其装载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悍的坦克炮。皇家兵器重工为其设计了mkpdx38式80毫米口径70倍径的高膛压电动击发滑膛炮,整个炮塔扁平而修长,十分接近现代主战坦克炮塔设计。看起来像一个拍在炮车上的巨大苍蝇拍一样。

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则发展自中华帝国著名的80自行高射炮,并配置了极为精确的北洋科技tdm39光学和机械式雷达反射瞄准器。精准度惊人,该炮可装载三种型号弹药。分别是ck33弹道穿甲爆破弹、ck36亚口径钨芯穿甲弹和cm39型高爆弹。

虎王主战坦克强悍的主炮口径和倍径,其发射的炮弹可以依着一条非常直的轨迹高速飞行。在北苑靶场的一次试射时,m36主战坦克在1500米的距离外开火,而连续5发落在一个2米x3米的目标上。在1600米内可以轻易击穿德国三号轻型坦克,在1000米内可以直接击穿德国四号中型主战坦克的装甲,威力惊人。

另外,虎王主战坦克采用液压控制可变速齿轮箱和半自动传动系统。坦克的重量增大意味着需要新的操控系统,采用高性能的离合器和煞车设计。虎王坦克的操控系统是双斜齿轮类型,有两个不同且固定的轴藉由不同斜齿轮相互扭动,它配有有八段速度齿轮箱,有十六种斜齿轮运作。在必要情况下,最小半径旋转要透过单边煞车来进行旋转。m36坦克的操控系统在整个四十年代而言,是最容易使用的。

到了三十年代末,中华帝国的m28a3豹式中型主战坦克的造价成本已经降至9万龙币了,而新的m36虎王重型主战坦克的造价是它的两倍多一些,在19万龙币左右。虽然成本很高,但是虎王主战坦克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整个二战期间,它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符合其昂贵的身份。

而对于m35猎犬轻型主战坦克而言,其不足5万龙币的成本使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整个二战期间,中华帝国大量生产装备,直到战后,该型坦克依然是国际上的抢手货。

m35猎犬轻型主战坦克,从其设计那天开始,直到其退役,一直是坦克世界里的速度之王。

m35战车的战斗全重只有12吨,是m28a3中型战车的降低装甲和主炮口径的缩小版。战车车长只有4.61米,车宽2.14米左右,车高2.4米,采用迪塞尔dpc400马力引擎,最大速度公路速度70公里每小时,越野速度4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400公里,配备乘员4人。

在火力方面,m35战车装备一门47毫米55倍径火炮,备弹40发。配备两挺12.7毫米m2型重机枪,备弹2400发。为了获得最大速度,m35坦克不得不牺牲装甲防护,正面采用25毫米倾斜装甲,侧面采用10毫米倾斜装甲,可以抵挡600米外47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攻击。由于其高速度的灵活机动能力,敌人的大口径火炮很难锁定它,这就给m36轻型坦克制造了绝佳的生存机会。

另外,m35猎犬轻型坦克可以轻松爬上29度的山坡。通过一米垂直高墙跨越2米的堑壕,涉水深度也达到0.9米左右。

中华帝国陆军委员会除了制定了研发m36重型坦克和m35轻型坦克之外,由于m30轮式步战车和z29反坦克战车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帝**方认为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淘汰更换,因此轮式步战车和反坦克战车的更新换代被搁置,但并没有放弃研发,只不过在未来十年内不作为必须。除非国际上出现了可以对抗w30和z29的新型战车,否则不会对其进行换代的。

当然。帝国陆军在战车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长足进步,大功率发动机是提升速度的关键部件。对于w30轮式步战车和z29反坦克步战车的升级是得到允许的,更新了这些现役战车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使其继续以领先国际二十年的标准在中华帝国陆军服役。

在中华帝国本土大规模进行军事装备革新的时候。在希腊雅典访问的中华帝国海军,被国际上称之为“大灰狼”的舰队于8月8日离开,进入地中海访问意大利。

在这之前,中华帝**方已经将希腊军方所需要的歼十战斗机、轰五轰炸机、m28a1战车等先进武器装备交付给了希腊军队,将4.5亿龙币收入囊中。

而对于希腊军方来说。4.5亿龙币被中华帝国赚走虽然很心疼,但是很快物有所值的得到了回报。

8月10日,前线希腊军队借道雅典命令,全线后撤。意大利军队以为希腊军队就此垮了。于是长驱直入,准备一举攻陷雅典。结束希腊战争。

实际上,这不过是希腊军方的缓兵之计和诱敌之计而已。因为希腊军方需要将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分配给主力部队。并且要给主力部队时间来适应新装备。

为了赢得时间,被诱敌深入的意军遭到希腊军队的顽强抵抗,希腊军队依托地势之利,迫使意大利军队停顿了下来,双方在山区展开了胶着战斗,另外一边,意大利东进的部队亦被希腊守军击退,进攻不利。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后,希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前线,装备了中华帝国最先进武器装备的希腊第一集团军立即展开了反攻。

11月14日,希军发起品都斯山之战,希军第一集团军出动歼十战斗机掩护轰五轰炸机群对意大利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掩护地面的第三军第四装甲师的150辆m28a1主战坦克发起了猛烈的反冲锋,一举击败意大利第六装甲师,强悍的m28坦克轻而易举的摧毁了意大利军装备的意大利版的德国二号坦克,不到30分钟的坦克大战,希军摧毁了意大利军76辆坦克,而自身仅仅有6辆坦克因为操作不当在战场上抛锚。意大利军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失利,被迫后撤,希腊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转折胜利。

22日,帕帕戈斯指挥希军大举反攻,意军全线溃退,主基地科尔查与波格拉德都丢给了对手。战争转移到阿尔巴尼亚境内。

12月8日,完成了再补给的希腊军发起了第二次大反攻,凭借着中华帝国提供的先进军事装备,打得意大利军满地找牙,战线直接离开希腊本土,并且深入意大利境内30多公里。随后,希腊军队更是一举占领了阿尔巴尼亚港口萨兰达,控制台培莱纳交通要道。

希腊军队反败为胜,打败了号称世界第四的军事强国的意大利军,顿时令国际社会大为震惊。意大利上下一片悲催之声,打不过法国也就算了,连小小的希腊都打不过,实在丢人丢到家了。

大怒之下的墨索里尼立即组织了50个师准备全线反攻,但是未能击退希腊军队。

很快,墨索里尼亲自挂帅,集中28个师,300架飞机大举反攻,却再次被帕帕戈斯将军指挥下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希军给挫败了。意军伤亡高达12万人以上,而希腊军队仅仅伤亡不到一万人。

如此巨大的反差。令墨索里尼悲催不已。于是,他不得不丢掉面子,向那个本应该从“报纸上读到”领袖“已经占领了希腊”的好兄弟希特勒发出求救的哀号了。

当意大利军在希腊遭到失败之时,德军已经攻占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将英法联军逼退至色当、凡尔登一线,并且再度威胁法国首都巴黎。法国上下一片恐慌,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的法国面临比一战期间更加严峻和被动的局面。一战时法国还有沙俄作为盟友在东线牵制德国,才促成西线德法进入对持局面,保住了法国。如今二战爆发后,德国没有东线的威胁,全力进攻西线。同时。意大利和西班牙配合德军三面包围法国,导致法国兵力被牵制在三个方向上,尤其在局部上对德军无法形成优势,尽管英国远征军帮忙。但是英国陆军的战斗力也不敢恭维,英法联军显得非常的吃力。

希特勒据此扬言,将在一年内结束在法国的战争。但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听到了他的好兄弟墨索里尼的求救声音,原本是意大利入侵希腊。结果反过来被希腊攻入意大利本土,这让“小胡子”相当的不爽,大骂墨索里尼是个废物。

墨索里尼在希特勒面前哭喊着都是中华帝国向希腊出口先进武器装备导致意大利军的败退,于是希特勒顿时对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感到了震惊。

此时。意大利军的战败,让协约国英法看到了在巴尔干战场上开辟新通道来牵制德国力量。减轻西线英法联军压力的希望,于是英法加大了对希腊的军事援助。甚至在英法军力都紧张的情况下,还抽调了兵力到巴尔干战场支援希腊。

意大利入侵希腊的失败,让a.希特勒感到了压力,为防止英国开辟巴尔干战场,保卫唯一供应德国的罗马尼亚的油田,并保证未来德军入侵苏联翼侧的安全,希特勒下令制定入侵希腊的作战计划,并先后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入德、意、西三**事同盟。

1940年3月初,德军30万人进驻保加利亚。3月25日,南斯拉夫政府被迫签署参加德、意、西三国同盟的协定。27日,南斯拉夫军亲英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南斯拉夫新政府拒绝与德结盟,并于4月5日同苏联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希特勒遂决定占领南斯拉夫。德军的企图是:以第2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群,分别从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向贝尔格莱德实施向心突击,分割、歼灭南军。意第2集团军和意第4师沿达尔马提亚海岸北、南对进;匈牙利第3集团军向诺维萨德方向推进。

与此同时,德第12集团军右翼经南斯拉夫南部的斯科普里和莫纳斯提尔向南突入希腊,迂回包围希军和英军;中路和左翼则分别向萨洛尼卡和东色雷斯进攻。

南斯拉夫和希腊缺乏抗击德国的军事准备。南斯拉夫军企图在长达3000多公里的边境地区组织防御,并协同希军对驻阿尔巴尼亚意军实施突击。但南军装备落后,部队缺编,仅有约2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和32个**团。希军主力约15个步兵师在阿尔巴尼亚与意军作战,企图将意军赶出阿尔巴尼亚,在保希边境地区仅部署有6个师、2个旅,沿夸斯托斯河、斯特里蒙河和韦尔米翁山、阿利阿克蒙河一线构筑三条防线,计划在抵达希腊不久的英军配合下阻滞德军进入希腊腹地。

4月6日,德军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发起进攻。在南斯拉夫方向,德意航空兵对交通枢纽和贝尔格莱德等重要城市实施猛烈轰炸。南斯拉夫政府和最高统帅部陷于瘫痪。德第1装甲集群和第2集团军一部越过保南、罗南和匈南边界,向贝尔格莱德实施向心突击;德第2集团军主力由奥地利和匈牙利向南斯拉夫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实施钳形突击。

11日,意军分别由伊斯特拉半岛和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出发,对杜布罗夫尼克实施向心突击。匈牙利第3集团军10个旅从塞格德地域攻入南斯拉夫。13日,德第1装甲集群和第2集团军在贝尔格莱德地区会师并占领该市。次日,南军最高统帅部命令部队停止抵抗,17日投降。德军伤亡500余人,南军被俘约34.5万人。

在希腊方向,德第12集团军右翼第40装甲军分三路进入南境,夺占斯科普里,尔后向科扎尼方向推进;中路第1_8军占领斯特鲁米察后沿阿克西奥斯河推进,于4月9日占领萨洛尼卡。驻守东色雷斯的希军被迫投降。驻守韦尔米翁山、阿利阿克蒙河一线的英希联军为避免被围,后撤至布拉洛斯、莫洛斯一线,企图阻滞德军进攻,掩护主力从雅典经海路撤退。

正在阿尔巴尼亚境内与意军交战的希军,因侧后受威胁被迫后撤,但为时已晚,陷入重围。尽管希腊军队装备了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但是希腊军队掌握这些先进武器装备的时间尚短,跟装备同样精良却训练有素的德军比起来,自然是不敌的。

20日,被围希军主力走投无路向德意军投降。23日,希腊政府签署投降。次日,德军突破英希联军布拉洛斯、莫洛斯防线,27日占领雅典,30日占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4.1万英军和部分希腊军队经海路撤至中华帝国控制的克里特岛,遭到中华帝**武力解除武装。

至此,巴尔干战争结束,德军伤亡约1.15万人。希军22.3万人被俘,英军损失1.2万人。

此战过后,德**方从希腊军队手里缴获了大量的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德**方立即展开逆向工程研究,很快德国人山寨出了中华帝国的m28a1战车、歼十战斗机、轰五轰炸机等先进武器装备。

中华帝国未能料到希腊军队如此快的被德军打败,更未能料到德军逆向工程的强悍,使得中华帝**方不得不加快了新一代军事装备的革新更换速度。同时,中华帝国对于德国的忌惮加大了,帝国总参谋部已经开始研究跟德国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或者全面战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