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添一郡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添一郡

作者:三七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添一郡(第一更)

带着疑惑,刘封命令队伍加快速度。

不久后,便回到了琉城。

入城后,刘封直奔太守府。出乎刘封的意料之外,太守府大厅内,等候刘封的不仅有房稻还有庞统,蒋琬。

房稻的脸色黝黑,皮肤干裂,身上还有股子海腥味,看起来在海上受了不少的风吹日晒。

庞统,蒋琬则是一脸的喜色,眼中更是掩不住的奇异光芒。

看了眼房稻,刘封对于他的海上航行有些兴趣,但是看了一眼庞统,蒋琬这两个文武大员,刘封心里开始猜测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奇异的事情了。

这两个执掌文武的人,可是很忙的。

收编军队,派送百姓。

有什么大事,可以让这两个人放弃了自己手头上的任务,而坐在了这里。而这大事,肯定也是房稻带来的。

心中泛着奇异,刘封径直走到了主位上坐下。

“主公。”这时,庞统,蒋琬,房稻皆是对着刘封一拜,道。

“免礼了。”刘封抬了抬手,示意免礼,随即才把目光投向了房稻,笑问道:“远赴辽东,你一路辛苦了。”

心中虽然奇异,但刘封还是先肯定了一下房稻这一次辽东之行所带来的成果。

“多谢主公体恤。”房稻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再拜道。

若是没有刘封,他还跟着甘宁在漂流,自从投奔了刘封后,他的身份就成了官军,慢慢的从都伯做到军侯。

再到被刘封赏识,委以重任。

可以说发觉他的人是甘宁,而提拔重用他的人是刘封啊。

怀着这种心情,房稻才能在大海上漂流了数千里,到达辽东。

“将校用命,体恤是应该的。”刘封微微一笑道,随即,才开口道:“你把辽东一行的事情经过,跟我说说。”

“诺。”房稻恭敬的应了一声,随即把辽东一行的经过细细的跟刘封说了一下。包括发现台湾,到在辽东的时候公孙康送了他们六十艘海船,以及一些能造海船的工匠。

这些事情,房稻在刚才都向蒋琬禀报过了,因此说的极为详细,也很顺口。

“台湾?”刘封的眼中泛起了惊喜交加的光芒,房稻口中的大岛屿,刘封在第一刻就想到了台湾。

这真是一个奇迹,房稻等人从长江入海口进入大海,居然能漂流到台湾。

这已经不能用运气来概括了,这是一个大的奇迹。

奇迹就奇迹吧,这不是刘封惊喜的原因,他惊喜的原因是台湾的被发现。

台湾在古代被称作是夷州,是孙权首先派人去经营的。但是孙权所谓的经营,只是与岛上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联系而已,并没有进行直接统治。

因为这座岛屿在三国的时候并不像现代的时候被称为宝岛。

算起来,只是一座比较大的岛屿。因为那是一个江南都被称作为蛮夷的时代。连江东的人都不自称是江南,而自称江东。更何况是台湾了。

当时被命名为夷州,就足见台湾的地位了。

但是,台湾对于刘封来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它与江东只隔着一个台湾海峡,若是从台湾出战船,其攻击的覆盖范围几乎是整个江东。这应该就是蒋琬与庞统目光奇异的原因了。其军事地位。

而且刘封是个来自那个台湾被称为宝岛的时代,他并不认为台湾是蛮夷,他有自信能把台湾发展成为一座富饶的岛屿。

设置郡县,移民百姓。促进繁荣。

往近的说,台湾有几乎关键性的军事用途,往远的说,开发台湾是一件开疆扩土的伟业。

虽然刘封对于伟业不伟业的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开发台湾却有极大的兴趣。

“你是说伊籍主动留在台湾,带着那三万的高句丽人建造城池?”心潮澎湃之后,刘封恢复了冷静,问房稻道。

刚才房稻还提到了从公孙康那边弄到了战马以及三万高句丽人。

“嗯。”房稻点了点头道。

刘封闻言心中对于设置台湾郡的决心更加强烈了,伊籍主动留在那边,看得出伊籍也看中了台湾的军事能力,以及对于台湾有一种极强烈的好奇心。

伊籍的才能不俗,掌管一个郡绰绰有余。而且对台湾有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我想把多出来的二十万百姓,悄悄的移动到那座大岛屿,并且设置台湾郡,封伊籍为台湾郡守。”刘封起身走了几步,豁然看向庞统,蒋琬道。

所谓多出来的二十万百姓,就是考虑到长沙从事许正的能力不足,把四十万百姓分批次安排,其中的后二十万百姓。

这些百姓现在暂时都留在江北。

现成的人口啊,而且还自带能够坚持两年的口粮。

有了这二十万的百姓,再加上什么高句丽三万人口。以伊籍的能力,建造城池,征召兵丁建立水军,再对台湾土著进行征讨,收编人口。

再行教化。

数年就可以初步开发台湾,并且把人口增加到数十万。水军数万。

不移民简直是对不起自己啊。

但刘封的话,却让庞统,蒋琬二人吓了一跳。

二人之所以奇异,确实是看中了台湾的军事地位,但却并不看好台湾的发展。

“二十万人口,那座岛屿即使再大,也未必能装得下这些人口啊。”蒋琬作为文官之首,发出了疑问。

委婉的表示了反对。

而庞统也是差不多的神色,显然是也反对这件事。

刘封微微一笑,这是古人的局限性啊。他们对台湾并不了解。就是因为这种不了解,而导致台湾始终没能发展,直到宋朝,才有皇帝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

而刘封要一次性设立郡县,派遣伊籍,将军经营台湾。

“土地肥沃,可生五谷,多鱼肉,可活民百万。”微笑中,刘封缓缓道。

“百万?”庞统,蒋琬两个被这个字数震惊到了。要知道,江东这么广大的地方,也只是活民二百万罢了。

“主公从何处得知?”那二十万民众对于目前的江夏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蒋琬不依不饶的问道。

但是这次一次,刘封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要乾纲独断。

“房军侯领兵数百,就能缴获无数蛮夷。蛮夷不食五谷,也能靠在岛屿活无数人,我们汉人,能够种植五谷,为什么就不能活更多人?而且现在江东的各地军队都去剿灭山越了,连水军也不例外。对于来往商船的盘查也松懈了许多,这是移民的好机会,若是错过了,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刘封虽然微笑着说着,但是眼神中却有了一股不容置疑。

穿戴整齐,腰悬佩剑。刘封跪坐在主位上,有一种属于诸侯独断的气息,散发了出来。

庞统与蒋琬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刘封向来开明,善于结纳他们的意见。为什么这次就这么倔强呢。

二人心中不解,最后蒋琬再次出声道:“主公,局势不明啊,二十万人口太冒险了,不如先派遣十万人过去看看吧。”

“不行,移民只有一次。一次之后,我就要彻底***台湾的消息。我要让伊籍慢慢的开发台湾,等到适当的时机,台湾就是我挥兵进入江东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刘封摇头拒绝。

行事在刚硬的时候必须要刚硬,婆婆妈妈的,简直浪费机会。

说完后,刘封不理会蒋琬,庞统二人的目光,把头转向了房稻:“我要任命伊籍为台湾郡守,你为台湾都尉。随后你负责把二十万百姓悄悄的运往台湾,慢慢的征召兵丁,征讨蛮夷。直到二万人。再休整战船,***台湾。避免消息走漏。”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房稻还是被刘封的大手笔给吓了一跳。

二万军队?以前江夏也才一万多人呢。

“不要疑惑,万事与伊籍商议着处置就行了。”刘封鼓励道。

“诺。”房稻这才压下心中的震惊,举拳道。但随即,又道:“那与辽东进行贸易该怎么办?”

“这件事,我会再派遣人处理的。”刘封道。

“诺。”房稻又应了一声。

“公琰,由你着手此事。包括任命文书,制造印信。”刘封转头对蒋琬道。

见刘封一步步实行,已经决断的不能再决断了。蒋琬也是无奈,不得不举拳应声道:“诺。”

这一次,刘封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

再交代完毕之后,刘封并没有停止。他让房稻带路,与庞统,蒋琬等人去了渡口。

那里停靠着房稻从辽东带来的六十艘海船。

一排排的海船,让刘封大开了眼见,从底部的形状看,应该是那种三角形的,刘封以为这个时代的船都是平底船呢。

没想到已经有了这种船只了。

想想也是,辽东公孙度从辽东发兵穿过大海,攻打青州。没这种海船,怎么行。

赞叹了几句,刘封随即去看了一下房稻从辽东带回来的战马。

经过大航海,战马的情况都不怎么好,显得病歪歪的。但是刘封却还是很舒爽。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这些战马又都会生龙活虎了。

只要贸易往来还在持续。战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辽东运到江夏。

一座刚刚搭建完成,很简陋的牧场内。刘封领着房稻,蒋琬,庞统等人,在细细的观看战马的情况。

刘封把手搭在一匹黑色战马的背部,轻轻的抚摸了一下。

感受到的是健壮的肌肉,那充满力量的感觉。

这些战马,再加上江夏圈养的六千匹战马,就足足有七千匹战马了,等情况成熟,就是一支三四千人的骑兵别部。

在荆楚这种水系发达的地方,骑兵没用。在益州这种多山的地方,骑兵照样没用。但是征战中原,骑兵就有用了。

对于战马,刘封有着异常的贪婪。

“台湾之事,要慎重,也要***消息。但是交给伊籍,房都尉管理就够了。而辽东贸易,也不能轻废。”道了一句,刘封转头对着蒋琬道:“弄一艘这种海船去夏口,命船匠们立刻制造,等造出海船后。公琰立刻组织人手,扩大与辽东的贸易。”

“诺。”蒋琬是很好的辅臣,既然刘封在这件事情上,表现了强大的独断力。他就会全力配合,闻言立即应声道。

“辽东的战马,江夏的粮食。都是互利互惠的事情,这海上贸易,一定要继续,而且要隐秘,扩大。”刘封抬起头看向北方,坚定道。

“辽东的战马,若是能源源不断的进入江夏,这固然是好事。但这条航线始终是要经过江东的,现在孙权的水军也在剿灭山越,无暇顾忌。但山越始终是要被剿灭的。换而言之,这条航线始终是会被孙权发现。到时候,恐怕会成了嫁衣。”始终没有说话的庞统出言道,眼中很是忧虑。

“无所谓,我相信到时候,甘宁的水军会给我很惊喜。一路横行到江东腹地,迫使孙权投降。”刘封微微一笑,回答道。

脑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轮船的样子,那种船只在内河航道几乎是无敌的。速度上优势太大了。

应该也快完成了,等明年就可以装备水军。若是孙权胆敢拦截商队,刘封就派遣甘宁率领轮船袭击长江上的各大渡口,城池。把烽火燃遍整个江东。

迫使孙权让海上贸易继续存在。

只要坚持个几年,就可以收购大量的战马,真正的构架骑兵别部。那时候海上的贸易就没多大的利润了。

而且到时候,台湾也已经发展壮大,形成了东西两边夹击江东的局面。

江东?

刘封转头看向东方,面含冷笑。

台湾,台湾,真是上天赐给我掀翻整个江东的利器。

从很早以前,刘封就清楚所谓的结盟只是一种手段,盟友其实真正意义上还是敌人。

若是把盟友关系看的太牢靠,就会造成关羽失荆州那样的悲剧。

而且,刘封现在已经不想与江东结盟了。

“呵。”想起自己对于赤壁之战的计划,刘封发出了一声冷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