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零六章 倒计时(三)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八百零六章 倒计时(三)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三人让欧阳修吃定了,还是自爱羽毛吧,不声不响,收拾行李下去。【全文字阅读.baoliny.】司马光与韩维等大臣替三名方臣争,不报。

更好玩的事在后面。

二月到来,春天便来得快,野外桃花未开,但看到大团的绿意,芳草菲菲,若隐若现,一直绵连到天际尽头。其实一年四季当中,最容易引起人伤感的,非是在冬天,也非是在秋天,却是春光灿烂之时。

看着永昭陵上的缕缕浅草,赵念奴伤感地问:“郑公,他们真是传言中的那样?”

他们是指赵曙、韩琦与欧阳修。

自吕诲很含蓄地将宫闱中曹太后那道手书真相抛开,坊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反正自此以后,赵曙若再出行,肯定不会有什么老百姓夹道欢迎。甚至这种仇视自发地遗传到赵顼身上。

赵顼出行时,都没有遭到什么老百姓的欢呼声。

赵念奴在郑州也听到一些风声。

一直憋在心中,直到与郑朗二人来到永昭陵吊祭赵祯时,赵念奴才问出来。

“大半是真的。”

“父皇待他们不薄。”

“老来怕贪,老贪老贪,贪财贪色还有贪权,皆迷失在权利的漩涡里了。”郑朗淡淡说道。这一刻他有些惆怅,不知道当初自己选择对还是不对。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事到临来,心中终有些后悔。

“若没有郑公,父皇他真不值。”

“奴奴,不要失望,先帝临终前不是当着我们的面说了吗,人在情在,人走情走。他早就料到了。”

不过赵祯若九泉之下有知,也不是很失望的,郑朗对赵念奴不提也罢,必须的。但是对几个小公主,那是没话说的。不但给她们未来留下大大的一笔财产,亲手教导,不亚于对自己女儿一般疼爱。

郑朗心中还是很后悔,又说道:“你先带着侍卫们回去,我去京城。”

“去京城?”

“虽然理解,我还是看不下去,要说一说。”

“你要小心。”

“无妨。”郑朗说。这三个人皆在耍滑头,天下汹汹,赵曙想用韩琦与欧阳修做一回替死鬼,挡箭牌,以安大臣的心,当然不久后还是要将他们调回来的。可是让韩琦与欧阳修一阳一阴逼迫。赵曙做了退步。

这时赵曙不会对韩琦与欧阳修存在多少好感。

但反过来说,以赵曙刻薄寡恩的个性,又能对谁会感恩?

离开永昭陵,两人顺着官道返回,临到郑州时,这才分开,郑朗带着几名侍卫骑马奔向京城。

闻听郑朗忽然来到京城,无数官员奔向郑家看望郑朗。

一个个叫苦诉冤。

郑朗只是温和地安慰,相反。那一天韩琦门前却是罗雀。欧阳修闻听后担心地来到韩府,说道:“韩公,郑朗此次返京,多半不妙啊。”

“他愚痴了,何惧哉。”韩琦傲傲地说。

“韩公,不可轻敌。”

“永叔,无妨,告诉你一件事,郑朗五娘元旦时因春寒重病。我派了人打听。他的五娘病得久,已经病入膏荒。不可医治。”

“这似乎不妙啊,还有六娘七娘,行知又严守古礼,如何了得。”

说完后,两人哈哈一乐。

第二天朝会,郑朗去了待漏院。朝会开始,如今郑朗无职官在身,不得入,他也未入,而是上曾公亮代为禀报,赵曙同意,郑朗就进殿奏事,赵曙不同意,郑朗就返回郑州。

曾公亮额首。

不过曾公亮心中狐疑,以赵曙的性子,会不会同意。诸位官员心中却另有期盼,不但希望赵曙同意,更希望郑朗就此入朝。但一些想法更长远的大臣认为即便入朝,郑朗也无法有作为。

各有各的心思,实际都想错了,此时郑朗若是有心入朝,赵曙必是欢迎的,并且还会重用。但郑朗是不可能做赵曙的臣子。在这悲催的时代,除了谋反,否则只能做臣子,做一只大鸟。可就是做臣子,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曙有什么值得让自己而去栖的?

韩琦皱眉。

他对郑朗一直很忌惮,因此广布耳目,居然连郑朗五娘的病情都暗中打探到了。知道郑朗此次进京不过说几句牢骚话罢了,但还是很关注。

曾公亮禀报。

赵曙看了看韩琦,出忽他的意料,韩琦默不作声,居然默视了。于是说道:“宣郑朗进殿。”

郑朗便服进殿。

看到郑朗,大家又想到一件事,郑朗已经整整六年多未参加朝会。自治河下去后,就一直没有参加朝会。性格淡泊如此,再想想朝会那极少数几个人,心中一个个唏嘘不止。

郑朗大踏步来到赵曙面前,施礼后说道:“陛下,臣自丁忧以来,一直没有进京替陛下分忧,还望陛下谢罪。”

赵曙道:“免。”

但第一句让赵曙颇为畅快,郑朗言外之音也确认了他的皇位合法性。

郑朗也是无奈,不然后面就无法谈下去,郑朗又抬起头说道:“臣一直在郑州,听闻陛下一些举措,隐隐有前面几位祖宗的遗风,淳厚爱民,让臣感到十分欣慰。”

“朕身体不大好,一直有病在身,更是没有做好,郑卿之言,让朕颇感有愧。”

大家一起感到狐疑,郑朗此次进京来难道是为了拍马屁的?

郑朗又道:“陛下,这更难得了。不过人不能自满,一自满便会停足不前。更无完人,知错必改,方不君子之美。陛下因为两三宵小蛊惑,虽爱民,也犯下一些错误。例如陛下多次坏了祖宗家法。但也没有关系,我朝真正的祖宗家法仅是三条,第一善待柴家子孙,第二不杀士大夫,第三永不加赋于民。”

这个得说清楚的,以后再次从政,必然进行改革。对所谓的祖宗家法同样会动手。

有了赵曙韩琦的先行破坏,反而给郑朗动手改变的借口。

又道:“陛下虽破坏了一些祖宗家法,但不会让社稷羏幢览!h欢6侵煌菹缕苹档氖抢穹āt潘锕萄匀诵源笥谏绶āk锕讨篮挝饺诵裕咳羧衔诵愿哂谝磺校闭嫒绱耍巳瞬话脖疚唬绾瘟说茫咳巳硕枷肴倩还螅挥谠赘ā?稍赘n驼饷醇父鑫恢茫秩绾瘟说茫俊?

下面的话未说了,人人都想做皇帝,人性大于一切,做皇帝也是对的了,那么人人都要做皇帝。你怎么办?

赵曙哑然。

“故圣人言礼,陛下,礼法一旦崩坏,纲常随之而崩坏,乱臣贼子如同杂草丛生,君将不君,国将不国。礼法,乃是国家根本所在,陛下怎能听从几媚臣之蛊惑。居然带头使它崩坏呢?”

不是你的错,是韩琦与欧阳修的错。

报复赵曙那是不可能了,于是替韩琦与欧阳修扣上一顶大帽子,又道:“若陛下不改悔,一,史书必以此事铭载,说陛下乃是不孝之辈。二,名份不正,陛下之所以有君位。乃是先帝之子也。于是先帝授之君位。今以濮王为父为皇,先帝就不可能再为陛下之父也。陛下既不是先帝之子,又何来君权?”

赵曙脸色苍白。

欧阳修站出来说道:“错矣,行知,先帝诏书陛下为君,与父子无关。”

“小人,勿得言!”郑朗喝道。

郑朗最反感的就是骂人小人奸邪的什么,此次却不客气地骂欧阳修小人。欧阳修气愤难当,是不是小人未必,但欧阳修心胸比较狭隘的,无论包拯或者包拯的门生,以及张方平,等等,许多与他略有过节的人,都遭到欧阳修的小黑手。

晚年后他在亳州,以退为进,写了一份辞表,说:“怨嫉谤谗,喧腾众口,风波陷阱,仅脱馀生。忧患既多,形神俱瘁,齿发凋落,疾病侵陵。故自数年以来,窃有退休之志。”省得“坐尸厚禄,益所难安”。

没有让他得逞,本来赵顼对他略有些同情,看到辞表后反而再度产生反感,你说怨嫉谤谗,喧腾众口。难道范纯仁这些忠厚之人都是谗言害你吗?赵顼可没有赵祯的好心胸。将他又弄到青州继续辗转了。

刚要辨,忽然停下。

若辨说不定正好适了郑朗心愿,如今郑朗没有官职在身,难道将他押入牢城充军?

自己在朝会上一辨,却给其他大臣口舌,以失去廷仪为名,弹劾自己。

赵曙闭着眼睛不说话。

郑朗又说道:“陛下也是害子孙也,若连礼法都不顾,以后君将不君,臣将不臣。龙脉已传自陛下一脉,难道陛下不为子孙计也?”

“卿言是极也,”赵曙“悚然一惊”,道。

天知道他是不是认为对的。郑朗也不相信,继续说道:“再说韩琦与欧阳修。昔年,天下将范希文,韩琦,还有我名列三大君子。我有愧矣,岂敢称为君子。其次是富弼、欧阳修、文彦博,再其次有蔡襄嗑浮9跻3肌10庥14ǎ松衔唬煜缕谂巍=峁蛭n牟僦保实闷浞础h挥眯娜词羌玫模凑没有如愿以偿,可是德操天下美名远扬5墙裉炷亍?纯幢菹轮髡以来,你们二人做了什么?刻毖恩,先帝待你们如此,你们不忠不3鹊哿晖廖锤芍矗阕龀鲋种执竽娌坏赖氖隆猿甲又恚崾犹螅笫游孀樱媾诠烧浦稀!?

他也不是替曹太后打抱不平的。

这个老太太人不是很坏,可有些糊涂,今天种种,无疑皆是老太太布的因。若不是因为这个老太太,郑朗这才犹豫再三,否则赵曙又不会上位了。举于曹太后,是替韩琦与欧阳修叠加罪名。

与赵曙说话时,还是十分和气,表达了忠心,也赞扬其优点,然后说理。但对韩琦与欧阳修不同了,越说越激烈,二人做法已经远远超过他所能忍受的底线,又道:“蛊惑主上,主上本来也是一个仁君。然因为你们,使主上做出许多不孝的事,让天下人耻之笑话,连郑州乡里所有百姓都以为耻谈。败坏国家礼法,君不君,臣不臣。欺慢同僚,打压异己。以至上天示警,去年水害。今年似乎又有旱干之警。”

这要赌的,若今年真如郑朗所说的,有旱情,韩琦与欧阳修悲催了。若没有,权当郑朗未说。但会没有吗?

“作为执政,不以国事为重。专以钻营。我与庞籍执政时,一度使国家盈余除银行外,还达到三千多万,然现在国家财政如何?”这是韩琦与欧阳修最致命最明显的把柄,郑朗却一略而过,提了,迅速掠过去,又道:“希文对你们昔日皆有恩,你们昔日也曾为言臣。多说了一些更激进的话,然因范纯仁对濮仪反对,怀恨在心,将范纯仁贬成一个通判之职。”

欧阳修色变,在古代知恩图报也很重要的。

“又不顾国家制度,用草制做为诏书,行命天下。我不知道希文九泉之下有知,看到你们这种种,会不会为自己当初将你们视为好友。而感到后悔惭愧!”

“吕诲说你们未如霍光。李德裕,丁谓。曹利用,而骄恣之色过之。错了,此四人那有你们这般不忠不孝,胆大妄为。”说完后看着赵曙说道:“若此二人霸占中书,无论陛如何淳厚,国家将会崩坏矣,请陛下三思。”

铲草要除根,这次,郑朗乃是第一次真正出手,后面还有,他准备让韩琦与欧阳修永世不得翻身了。

事实也不能说二人不好,至少在赵曙朝有一功,使国家平稳过渡。没有他们,曹太后必重扶一个皇帝上台,扶持得好,国家会更好,扶持得不好,国家走向未定,有可能会乱成一团。

在西北处理上,韩琦可没有金手指,处理得十分明当。

但因为郑朗对赵祯的感情,已经想不到这一点。

赵曙沉默不答。

郑朗也不急,现在不是真正打压韩琦与欧阳修的时候。

半天后,赵曙说道:“郑卿,你丁忧期快满了,朕想让你回到中书。”

“陛下,恐怕不行,臣的五娘又再度病重,若不是国家到了危急时刻,臣也不会来到京城。若五娘平安,丁忧一满,陛下有诏,臣为宋朝的臣子,敢不奉命?”

说得多好啊,许多大臣再次看着郑朗一头白发,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不久就传到后宫,高滔滔听后,同样是感慨万千。

郑朗弹劾后回到郑州了。

经他的带头,再次将濮仪案翻了出来,或者要求赵曙将韩琦与欧阳修黜罢。看到赵曙沉默不言,更多的大臣纷纷要求退出朝堂。

纷纷扬扬间,傅襜嵊胝远φ哉按悠醯し祷亍?

听闻后,三人上书,陛下,我们也一道与吕诲言濮王事,如今三人因言事而罪外放,请将我们也定罪外放吧。傅襜崴档酶宄:“臣初建言在诲前,今诲等逐而臣独进,不敢就职。?

赵曙也不想将三个言臣贬出朝堂的,然而因为韩琦与欧阳修所逼,不得不为。只好苦劝。正好赵瞻为接伴契丹使,对延和殿,赵瞻说道:“陛下为仁宗子,而濮王称皇考,礼,更开子孙后患。”

赵曙头痛,这个说法最先出自郑朗,如今许多大臣皆用父子身份与他的名位,还有他的子孙说话,又无法辨,心中郁闷,说道:“卿砯抻曰士际洛鹾酰俊?

赵瞻说道:“此大臣之义,陛下未尝自言也。”

郑朗虽进谏,也在指拨,你们将帽子往赵曙头上扣不管用,得往韩琦与欧阳修头上扣,给赵曙台阶下,说不定皇考议就作废了。赵瞻也很精明的,羏吹莩鲆桓鲇殖び职踩奶n坠础?

赵曙叹气道:“此中书过议耳。”

与我无关,为濮仪的事,在三人身上,人性丑陋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陛下喻旨。”赵瞻羏此档馈痪浠按蠛没岽砉胧瑰6侵だ皇钦哉罢庋娴模荒芗保冉肱费粜薜钩龀茫挥兴嵌人帮助,最后逼一逼,赵曙什么也做不了,只好向大臣们投降?

“朕意已决,决无庸宣谕。”

赵曙不同意,三名言臣求去抗议,赵曙想留,可韩琦与欧阳修抓住了他的把柄,不得不向韩琦与欧阳修屈服。结果又让韩琦将傅襜崤娇浦荩远νㄅ凶椭荩哉巴ㄅ蟹谥荨?

六名言臣全部弄出去,司马光奏道:“臣与傅襜岬绕呷送ㄚ晒伲猜鄣淅瘢惨b岬人即笤冀栽钢=褚b岬攘司∫淹獠梗莱家蝗松辛翥谙拢固煜轮私晕匠际荚虺手谌耍参郏赵蚬讼晃唬睹庑陶隆3妓渲劣蓿窒冢艽酥改浚我晕耍糠峭饺缡嵌眩质辜グ狭鳎焦倚蟹ㄓ兴摹3际怯弥缭蛲停蛲蓿朐虺18浚鲈騒道路之人,藐然一身,措之无地。伏望圣慈曲垂矜察,依臣前奏,早赐降黜。”

四奏不报。

不但司马光的辞表不报,其他大臣赵曙也不报。

不能报,若这样发展下去,朝堂上会空了大半。当然,有大臣,有的是大臣填补,但赵曙也不笨,朝臣是何等重要,随随便便调来一个地方臣子就能胜任?

闹到最后,连曾公亮都不好意思了,说我呆在宰辅有失,请将臣也外放吧。

彭思永被逼无奈,他身为御史中丞,再不穋裕蠹乙黄鸺ペ剿耍鲜枨胝淅瘢允锔星校炙滴业故窍胧┬校墒钦府(指中书)持之甚连无果。韩琦与欧阳修听到后气愤难当?

这一切,都是郑朗带来的。

又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于是将主意打到严荣身上。下了诏书,将严荣调到邓州,换了银行监使。

其实早在郑朗预料之内,只不过没有想到他们主意打得这么晚。在这里,郑朗挖了一个好大的坑等于二人跳下去。

(网网.)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