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君子,君王的儿子(三)

一秒记住【供精彩。

~.<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君子,君王的儿子(三)

几乎举城军民涌来,夹道欢迎。

但有人不解地问,新军马,你怎么一个人来到府州。

又有人问,你一个人怎么从延州来到府州的?

好象麟府路有这样的勇人,可绝对不是你一个文官。

让张亢怎么回答?

说出真相,举城百姓会绝望的。于是答道,此乃军机大事。

模棱两可,老百姓还真相信了。

民心全部安定,张亢接手交接事宜,也没有什么账目可查,将印信交接,康德舆,你该干嘛就干嘛去,别在府州碍事就行。

然后询问这两个来月的战况。

心中得有一个了解。

其他人不知道,但张亢知道,指望延鄜路发出救兵大约不行了。河东那边也不知道出现什么情况,居然一个援兵没有到达。大约同样也出现麻烦。

内情他不知。

郑朗知道,但有一条,发生一件事后,郑朗才慢慢想出来。

杨偕在太原又是爱民,又是练军,举朝大臣真的指望他。没有这个人拦在太原城,说不定赵祯会下旨,从京城继续抽出一部分兵力,前往府麟路进行援助。除非赵祯不想要这里。

非是一天两天,十几天高继宣将京城的步兵带到麟州城外,战争持继了四个月,为什么京城没有再派兵过来?难道赵祯不救?不救又何必让太原发出几万大军,让延鄜也抽出一万军队,从河东送粮食物资前往府麟路?

杨偕卡在太原了!

好伟大的君子。

但正是这个君子,造就一个又一个传奇。

内幕张亢真的不清楚,但心里面琢磨着,估计朝廷不会再来援兵,一切还得靠自己。

认真的将这两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事情听完,然后看着王原。

康德舆探制着手下,不让手下参加战斗,郑朗所发过来的十人,全部参加战斗。何俨回到泾原,又带着更多的战友,返回府麟。但还没有到。

孙小乙与杨光祖全部在丰州光荣牺牲。

其实城中匆匆忙忙之下,只有一千来军队,无法抵挡元昊十万人的攻城。

可惜二人全部战死,然后元昊屠城毁城,做的记录也消失在一把大火之中。真相再无人知道。

麟州还有刘真在做着记录。

府州城中留下的人最多,包括王原多达五人。

只剩下王原与候保德,王守贵三人,其余两名战友也先后战死。

死的人太多了,张亢并不在意十人中还活下来多少。但狐疑地问:“你们相公让你们留下做记录?”

“是啊,但张军马,我们相公对府州没有恶意,平时也偶尔谈起,说折家军是我们大宋西北角上最牢固的一道铁门。”王原也不知道郑朗为什么非得让他们留下做记录。

打到这份上,府麟路除了康德舆这几个朝廷武官押着京城禁兵不得参战外,每一个将士表现得皆十分英勇。为什么要记录?

折继闵脸色也不大好。

名义是做记录,但怎么都让人感到象是在监督一样。要不是这几人十分勇敢,主动参加守城防御战,恐怕此时这三人会成为府州除了康德舆之外,最不受欢迎的人。

张亢眼睛却亮了,对折继闵说道:“折将军,有救。”

“何救?”

“郑小相公为什么要记录?”

“我也不知道,”折继闵嗡声嗡气地说。

“郑小相公既然推崇你们折家军,断断不会不相信你们,非是记录,而是料到你们会立功,怕……”指了指天空:“有人会瞒功。”

“原来如此。”

“不是如此啊,你再想一想,既然郑小相公都准备将你们战功如实记录下来。他派来的刺探又返回泾原。此时元昊十几万军队涌向府麟路,而泾原则在贼寇的西南方向,离这里有多远?”

骑马实际很快的,从银川平原插过去,昼夜兼程六七天就到了。但这是大军,武器,粮草,辎重,最少必备一点吧。不是几千人,随处能提供一些供给。几万人,若没有充足的供给,这路上吃什么?就是骑兵,得到消息,最少也得十几天才能返回到天都山韦州一线。

张亢又说道:“泾原路又有数万精兵在手……”

折继闵忽然长吐一口气,觉得浑身轻松多了。

张亢又说道:“别急,不知道郑小相公怎么安排的,这件事暂且不能向外面泄露。”

“张军马,放心吧。”

王原也想起来,说道:“张军马,折将军,属下前来时,我们相公召集了种知军、狄知军与张知州以及赵将军,一起进行过商议。”

“那就对了。”张亢兴奋地搓着手。

来的时候,也是两眼茫茫。

西夏十几万大军,前后让宋朝几个猛人估计糟蹋了大约三万人左右。恐怕兵力还接近十万左右,他也不知道怎么打。

然后看着张岊,三个猛人,王凯与王吉是麟州的将士,随物资进了麟州。

也不容易,借着兔毛川大捷,敌军害怕,正好麟州城抽出一个空挡,这才进了城。

府州这边虽远了二十多里路,情况要好一点,所需物资数量也少了一些,正好借着大胜之势,同样平安进入府州城。若没有这次免毛川大捷,物资押到城外,连城都进不去。

张亢的眼神就象在看一个情人。

动了情。

换谁大敌当前,除康德舆这样的货色,手下有这样的勇将,也高兴啊。

两颊还有两个血窟窿,开始结疤,看上去还是有些碜人。夸奖了几句,张亢坐下来沉思。

很快一个消息,让他不知是喜还是忧。

何俨到了岚州,只隔了一条黄河,但西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象另外一个世界一样。于是亲自率领数人,潜过黄河,来到府州。参见折继闵与张亢,问一下情况,得带回泾原路去。

何俨也不知道郑朗有什么安排。

但张亢能问,问郑朗在做什么。筑细腰城,练军,屯田。

放在别人耳朵里听起来,似乎郑朗在准备防御。细腰城是对付灭藏三羌部族的,屯田是为了来年提供粮食的,练军是为了防止西夏入侵的。但张亢再问下去,感到不对。本身派了那么多斥候来府麟路,就是不对。张亢说道:“你回去对你们家相公说,一个半月。”

何俨已经回到渭州,元昊亲率十几万西夏军队前来麟府路的消息也带回泾原。

若郑朗想解救麟府路危机,那时候就出手了,用不着再派五十名斥候来府麟再次打听消息。

更不能装呆。

派了斥候过来,已经知道消息,装呆就是失职。

这证明什么?

郑朗想利用麟府路将西夏军队拖在这里,用麟府路的人马消耗西夏军队,他在那边不仅要出兵,恐怕还会有一次规模庞大的行动。

因此说一个半月时间。

你是宰相,用田忌赛马战术,我只能苦逼了,配合你,可麟府路太吃紧,顶多坚守一个半月。不管你有什么行动,这一个半月内必须发动,否则两城丢守,就是你的职责。

不用一个半月,还有十几天,郑朗就要发动。

送走何俨,张亢坐下来沉思。

别以为这一个半月很好守,府州与麟州二人虽然坚固,但背山而建,首先缺的就是水。

其次是粮食,麟州城放进大批避难的百姓,康德舆在府州没有放百姓进城,虽导致许多百姓被迫投降或被杀,但减轻了一部分府州城的压力。

可是后来迫于民意,元昊猛攻四天后,前去攻打丰州,又放进来大批的百姓。

元昊进攻时间也很巧妙,正是在秋收之前,大军进入府麟路,本来朝廷财政压力重,秋收到来,朝廷更不可能支援物资前来府州。

两座城中没得吃,元昊却在城外的庄稼成熟时,从容收割,存放于琉璃堡。老百姓为了逃命,也不顾家中的财产,一个逃向河东,或者两个州城,牧养的牛马羊,又被元昊得到,也放在琉璃堡。

想要坚守一个半月,首先得将吃的喝的解决。

于是带着一支人马出去看了看,然后回来下令,放百姓出去,砍柴担水。

百姓急忙逃难,缺衣少食,冬天就要到了,没有柴火,不要打,不但百姓,连士兵都能被活活冻死。

然而西夏看到有百姓出来砍柴担水,又派兵于城外钞掠。

张亢带军出来,大败之下,西夏人不敢正面迎战,于是撤离,宋军进城,再次前来钞掠。

可是这次西夏人撞到了一块更大的铁板。

论勇猛,西边数将当中,张岊战斗力最强,小兵王吉也不错,牺牲的郭遵等人次之,狄青相当于王吉,比张岊略次。

但换郑朗来选择,郑朗还是选择狄青,原因很简单,勇猛狄青虽不及张岊,但张岊与王吉是将才,狄青是帅才。

帅才重要还是将才重要?

张亢也是帅才。

想了想,又想出一个办法,府州城东焦山有石炭穴,筑了一个东胜堡,下城有一个蔬菜园子,筑了一个金城堡,城北沙坑有水泉,筑了一个安定堡。

不但三堡与府州城相互侧应,东胜堡又供应一些炭煤,金城堡供应一些蔬菜,安定堡供应用水。至少水与取暖的问题全部解决。

并且这三堡地势险恶,易守难攻。

不然张亢也不会于此设三堡,用水岂不是很简单,城门前就有护城河,可往哪里筑堡防御?只能在城北沙坑借助地形筑堡,敌人无法袭击,除非破堡。

而且元昊所部多食荤腥,下城菜园子蔬菜居然没有让他们糟蹋。几个月没人管理,但有的蔬菜能勉强食之。

元昊看到没有将府州围死,相反,城外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城中,怒火中烧,派容州刺史耶布移守贵领兵来攻,拨去这三堡。

似乎很容易,名为三堡,短短几天内能修出什么样的堡来?

实际上就是从山上砍伐一堆树木,做了木栅栏,防御能力有限。

不但这三堡,元昊修的两堡寨也因为时间关系,十分粗陋。琉璃堡因为存放元昊掳来的物资,这些物资也是支持西夏军队打持久战的倚仗,所以修建得略有规模。至于那个建宁寨,也就是用泥土砌一个半人高的矮墙。防御力度很差。

不过元昊也没有想到,宋军居然在野外能击败自己军队,并且打一次胜一次,几次下来,皆是以少胜多。

特别是兔毛川一战,让他感到有些慌张。

三松岭一战,可以说宋军借助山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侥幸获胜。

但兔毛川却是真正的平原地带!

耶布移守贵率着军队到达三堡,让战士下马进攻。

迎头就是一阵箭雨,好不容易来到堡栅下,从栅栏的缝隙里伸出许多长枪,又刺倒下一些战士。

鏖战片刻,士气衰弱,忽然堡中一阵号角声传出,堡门大门,宋军居然主动从里面杀出。

与以前不同,此时宋军连番大胜,张亢到来又鼓舞了士气。在马上都能胜之,况且西夏人下了战马。

只一会儿,杀退下来。

耶布移守贵无奈,扎下大营,以图久功。

张亢也在城中注意着战局。

应当此时他比史上心中要安定得多。

在历史上张亢真正是里外无援,是凭借着心中那份勇气,在指挥着作战。

但想将西夏军队拖下,拖一个半月,就要利用好手中每一分力量。

鏖战到现在,折家军损伤惨重,唯一没有损耗的便是康德舆属下禁兵。

于是想到一个办法,将城中百姓组成一支厢兵,对他们说,你们出城吧,城外方圆百里之地,你们都熟悉,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挖陷阱、下套子、砸黑砖头、放冷箭,我要的只是西夏人脑袋。

结果城外的官私小道,草丛山林,平川河谷,成了耶布移守贵手下的坟场。不能离开军营,只要一离开军营,那怕是解一个手,说不定眼前一黑,魂归故里,脑袋也就没有了。然后他们的人头被边民提着,到张亢哪里领功请赏。

张亢说到做到,不仅给钱,还将身上唯一的锦袍赏给其中一个最猛的勇士。又纵容边民用这些钱喝酒赌博。

禁兵眼红,这些赏赐往日应当是奖给他们的,如今看到被一群土包子拿走享受,还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找张亢,张亢说道:“打到现在,许多人立下赫赫军功,你们军功呢?”

“康军马不让我们出战。”

“哼哼,”张亢一阵冷笑。

还没到时候,未说。

……

已经让元昊进退两难。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正在这时,麟州城逃出一个叛卒,禀报一件消息。说麟州城严重缺水,只要严困三天,城中便会无水可食。

以前元昊也困,但没有想到今年的天气。

正常年份,会落一个小雨,事实前一段时间也持续的落了几场秋雨。

然而进入十月后,再未落雨,或者落雪。

从气象角度分析,不落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便是暖冬,没有强大的寒冷空气影响,冬天温暖,也会未雪或少雪。第二个便是受北方强大而稳定的冷空气影响,南方暖空气不得北上,于是天气干寒,缺雪或少雪。

两者都是致命的天气,容易导致来年旱灾与蝗灾。后者还会使冬季作物出现严重减产。

因此一到冬天不下雨,皇帝便带着大臣祭天,祈雪。

元昊不是穿越者,也不是那种神级的指挥官,因此疏忽了今年北方天气反常。

虽困二州城,主要还是准备对付粮食的,让城中百姓活活饿死,或者饿得头晕眼花,那才是他真正攻城的时候。

否则攻城损失太重。

还要防止宋朝援兵到来,围点打援是他的最爱。

但自从高继宣带了几千步兵过来,宋朝再无一个援兵到达府麟路。

这种反常的情况,硬是让元昊没有想通。

所以这种围困起初比较疏散。

直到这个叛卒提醒,元昊才正式将麟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以前还能偷偷的提一些水进城,或者天下落两场秋雨。这次被围后,麟州城再也得不到一两水。以至后来发展到黄金一两换水一杯。

围住麟州城后,元昊看了看南方。

三天是不可能的,这一围最少得半个月,一个月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若拿下麟州城,府州东面是黄河,南边是麟州,北边是契丹,等于直接切断了府州所有退路,成为河西一座孤城,必不能持久。那么年底有可能就会将府麟路整个夺下。

一旦夺下府麟路,以宋朝军队的缓慢,从泾原一直到河东,就是契丹不侧应,自己也能将宋军拖死。

然后看了看南方。

陕西三路一直很平静。

南方的那个小宰相在筑城屯田,范仲淹也在筑城屯田,庞籍同样在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又以寨为基地,一步步地将寨砦往前推移。

这个李元昊不惧,想用推移寨砦的办法,逼胁自己,宋朝得需要多少军队,多少财政?

果然是一群文官!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始终感到一丝不安。

摇了摇头,对耶布移守贵又下了一道命令,你在琉璃堡外设三寨,分兵屯守,府州城能不能攻下来,先不管,先将琉璃堡给我看好。

自己将主力军队带到麟州城下,琉璃堡兵力空虚,但想打持久战,琉璃堡掳来的物资尤为重要。

……

斥候禀报。

张亢知道时机终于到来。

想要拨除府麟路的威胁,必须拨掉琉璃堡。

正好禁军又过来闹,张亢说道:“想打仗吗,想快活吗?行,只要跟我除掉琉璃堡。”

禁兵称喏。

似乎又是一个神话故事。

琉璃堡几乎集中了元昊的所有物资,虽没有府州城坚固,也建了一人多高的城墙,里面又驻扎着重兵。以府州现在的兵力,强行拨去琉璃堡?

张亢似乎没有考虑过,派出一个斥候,潜到琉璃堡前察看。

这个斥候胆也大,悄无声息地爬过草丛,居然潜伏到城墙下面,借着部分栅栏的缝隙,不但能看到里面情形,还能听到敌人的交谈。

一大堆西夏士兵正围着篝火在烤火,一个老兵将一块羊髀骨扔到火里,让火焰自然烤裂,再观察裂纹走向与颜色,与中国古代用龟甲占卜形式差不多。

是否准确也不大好说,但那天晚上真神了,老兵仔细地观看,说道:“不好,明天早上汉人会前来琉璃堡突然袭击,我们得躲开。”

一个小兵嘻嘻哈哈地说:“汉人的脑袋都不敢露,还突然袭击,笑话。”

斥候立即回去禀报。

张亢不但在听,还在想,想一想,斥候居然潜伏到他们眼皮底子,将他们谈话都听到了,也没有人察觉,可见琉璃堡防备的松懈程度。

那还等什么?西夏这名老兵说明天早上袭击,我就明天黎明发起进攻吧。

看了看天色,三更未到,召集军队,一路疾行。

赶了几十里跑,琉璃堡巨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正是黎明时分,也是一天当中天色最黑的时候,北风吹,风声似狼嚎。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

张亢一挥手,宋军站住。张亢抬头看着琉璃堡,借着风声,能隐隐地听到风声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鼾声。冷风似刀,几个守值的敌兵围在篝火前,互相搂抱取暖,脑袋垂了下去,大约也进入梦乡。张亢低喝一声:“杀。”

宋军迅速的向琉璃堡冲去。

新的传奇再次华丽丽的拉开帷幕。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