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五百十九章 相欢(上)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十九章 相欢(上)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灵宝塔被雷轰倒,不过是一个小塔,但在这时代,便能化作n个大事来解说。..并且君党用的多。

此时皇上正对政产生怀疑,若为小人所借,必会发生大事情。郑朗看他担心的表情,心中微微一笑, 心里想到,人家不会与你玩天象呢。

不容易玩的,这群人文章写得太好了,嘴巴功夫太厉害了,象夏竦这样的聪明人,不会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

大的危机即将来临,不知为什么,郑朗居然无动于衷,甚至期盼它早点发生……

余靖率先出手,朝会上进奏,说了很多的话,滔滔不绝谈了一个多时辰,其实郑朗发明了牙刷,已经开始流行,还分成许多种类,好的鬃毛加上玉柄,能卖好几贯钱,差的仅是十几文钱。已经形成一个小小的产业。

因此朝堂议事比原来空气味道好,否则几百人呆在一些,唾沫乱飞,空气质量很糟糕的。有时候逼得无奈,吃糖炒板粟,美其名曰香嘴。

不但各个大臣多用,皇后里的妃也在用,连民间一些百姓也陆续地使用。随着就有商家发明了香嘴药,不是牙膏,而是用各种药材制成的刷牙药剂,也有贵的,也有贱的。没有钱的百姓,直接用盐代替。

若刷得仔细,再用一些名贵的药材做牙膏,不但嘴中不臭,有时候还能“满嘴喷香”。

但余靖有一个坏毛病,不喜修饰,连衣冠都不注意,况且刷牙。也许刷的,大约好几天刷一次,反正刷得不勤,正好天又热,唾沫星往赵祯脸上直喷,喷得赵祯想要呕吐。听完了立即宣布散朝,入内后对妃说道:“朕被一臭汉薰杀,喷唾于吾面上。”

替俺打洗脸水来。

但也不怪。

余靖说了这一大长篇,主题思想便是陛下虽能勤俭修德。感动人心,但做得还不够好,所以上天示警,雷塌灵宝塔。与俺们君党无关,与政无关,要错便是你皇帝的错。先将其他人嘴巴堵上。

看到皇上对君优待如此,王拱辰还是不敢出手。

太年轻了。

但有一人知道火候到了。

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

这个人不在京城,而在大名府,夏竦!

郑朗隐隐劝他放下恩怨,但没有多劝。毕竟夏竦与吕夷简不同,两方对干了十几年,仇深似海,夏竦真的很冤枉,载培提拨过庞籍。好水川兵败后韩琦势危,夏竦首倡公言,替韩琦说了公道话。替范仲淹做过种种辨解,与郑朗关系良好。君党几位首领,除了富弼外,几大首领多少受过他的恩惠。或划分,他也算是君党的人吧。然结果……

但他智慧远虑,没有硬干,对时机把握是让人发指。

一直暗中派人在京城注视。

正好石介写了一封信给富弼,责以行伊周之事,这时代信便是文章,写得不错。士大夫就会拿出来让人观摩学习。不仅是信,还有文章,诗歌,例如王安石一个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没有写好,一直改。改了一个月,终于改成绿字,这首诗蛮好的,这拿出来让人看,便流传出去。石介是文章大家,这封信写得也不错。

富弼也没有想起来,让人观摩,于是传了出去。让夏竦隐秘的用重金购买回去。只是一封信,宋朝买字现象很严重的,富弼没有在意。大问题便来了。

夏竦家中有一个婢女,也是小妾,小妾在他家中只能算是婢女,没有地位。不过她与江杏儿一样,写得一手好字。夏竦便让此女观摩石介书法,他自己又是一个大,从旁指教。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女写的字与石介的字相差无几,唯妙唯肖。这让她专心练习一个字。

后将伊周改成伊霍。

伊便是伊尹,辅助商王朝灭掉夏纣,商汤死后,太太甲昏庸,伊尹将太甲流放到桐宫三年,让他反省,直到看他改邪归正后,接回来重当皇帝。周便是周公旦,武王灭商后很早便死了,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小皇帝,一面饱受谗言,一面将内部叛乱全部解决,重给小皇帝一个花团簇簇的大周王朝。伊尹做法略有争议,周公做法却得到历代统治者欣赏的。

这两字联在一起,绝对的没有问题。

关健周改成了霍,霍便是霍光,是贤相,立三帝,废一帝,很长时间曾独自把持朝政。即便汉宣帝即位,在霍光活着的时候,朝外宫内,也被压制得暗无天日,比傀儡还不如。所以汉宣帝在霍光死后,诛杀霍光全家。

伊尹是统治者小半个恶梦,虽做了不臣之举,但没有废掉人君。那么霍光便是统治者大的恶梦。如果霍光做光得到认同,以后任何一个大臣也可以用人君无道,任行废立大事。国家也就乱套了。

仅改掉一个字,会造成什么后果。人君好,你们辅佐,人君不作主,赵家孙多着呢,将赵祯废掉,再换一个有作为的人君上位!

信改好了,夏竦一直没有动。

直到赵祯五问,灵宝塔倒掉,夏竦这从大名府将这封修改后的信用飞书递给赵祯。

赵祯看后,依然不语。

这次沉默便很玩味了,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件大案,必须派人查,是夏竦伪造的处罚夏竦,是石介写的,那么追究石介与富弼的责任。

但赵祯偏偏不说话。

富弼早朝散后,对郑朗说道:“行知,请替我辨解。”

郑朗是中间派,说话有权威。郑朗看着他焦急的样说道:“彦国兄,当初夏竦被天下唾弃,谁又替他辨解过?”

“行知辨解过。”

“我那算什么辨解,只说他有吏治之,在德操上同样不敢说,怕落得与夏竦一样的下场。没有当初结的恶因,那有今天的恶果。”

富弼很沮丧。

实际君们猖獗的做法,也让他失去信心,在水洛城事件中,富弼同样也消失了。

“彦国兄,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大事,但对于陛下来说,他掌管的是天下,你们这件事又算什么?是不是石介写的,又有多重要?”不说了,也等于什么都说了。

郑朗走向中书省,心中在反思,若是自己站在范仲淹的立场,会怎么做。上策是退,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要退得有理智,现在皇帝没有得力的人选可以任用,继续留在朝堂,可要上疏,对以前政进行反思,裁减一些有争议的改革,使朝野上下局势趋于缓和。况且还有自己这个中间派,只要范仲淹肯退,不再固执己见,听从别人劝说,自己必定会出手相助。中策是退,退向陕西河北,缓解部分人的不满,为改革保留一线生机。下策便是带着一群小弟们再次为这个伊霍案拼个鱼死网破。下策肯定是愚蠢的做法,中策也不妙,上策未必能行得通,伤痕撕开,那有这么弥补好的。

想了想,摇摇头,进入中书省。

赵祯沉默,但用意已明,开始攻击君党的人渐渐多起来。正好契丹备兵西南,元昊派人请和,使者与辽兴宗对,辽兴宗责其虚言,全部说的假话,其实一半是真的,比如夹山协助平叛之功,但辽兴宗是相信罗汉奴的话,还是相信西夏人的话?然后将这个使者狠揍一顿,送了回去。元昊无奈,只好屯兵南北河套,以备不测。

两国于府麟地区聚集许多大军,宋朝多少有些不大放心。范仲淹再次上书请行,但一开始不是说前去陕西的,而是请行河北。此议略有私心,陕西军政多在君党们手中掌握,若再抓住河北军政大权,即便退,君党们手中还控制着很大的实权。作为朝廷的倚重,某些人不敢过份动弹,政还能得以保留。

范仲淹有私心,谁相信?

就事论事嘛,杜衍先上,富弼后上,契丹是针对西夏的,两虎相争,我们高兴都来不及,为什么要凑和进去?你这一兴师动众,其一又是钱又是粮又是兵的,国库还没好起来,你想过没有。而且你凑和进去,契丹万一有顾虑,退回来,甚至以后还能与西夏联手。失误啊,仲淹。

富弼吐沫星乱飞,正滔滔不绝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不对,前段时间朝廷下过诏书,着范仲淹遥领陕西河东,自己遥领河北,干嘛抢俺的饭碗?难道是俺无能?

别要以为你懂军事,俺也懂,回去后又上书六条河北守策,七条河北御策。

俺也懂。

然后在朝会上说:“陛下,契丹不会入侵,如果臣说错了,愿负罔上欺君之罪,就是臣不懂,还有郑朗也再三论述过。

一怒之下,争执起来,列举六大疑点,三大忧虑,契丹不是与西夏人作战,而是联合入侵。甚至都准备了床弩,这是攻城器械,不为攻打宋朝,何来此器?

富弼寸步不让,说如今天下太平,无论河北河东陕西,哪里都不会发生战事,应立即治理国家,休生养息,恢复国力。仲淹,你是胡言乱语,不知所谓。

吵得不开可交,偏偏赵祯再次沉默。不能再吵,否则就成朝争,灰溜溜的不约而同住口。范仲淹准备散朝后,与大家沟通一下,直接将自己用心说出来,以便各人口径一致。

一直不作声的韩琦站出来,说道:“陛下,不论兵发河北或河东,一定要派重臣去,就让臣前去,不用陛下派一兵一卒。”

范仲淹要吐血了。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就来

列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