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五百二十三章 绝(上)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五百二十三章 绝(上)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郑朗将奏本用火漆封好,又用砂写上两个大字:绝密。

让侍卫送走。

崔娴狐疑地看着郑朗,官人写过许多奏折,有时还与自己商议呢,但从来没有这么郑重过,写的什么?

郑朗却望着外面,说道:“娴儿,若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大计,是丁忧重要呢,还是国家重要呢?”

古代丧制严格来说郑朗也办不到的,前三日不能吃任何东西,后三日只能喝粥,三月后才能吃粗食,一年后可进菜果,二十五月丧期不能饮酒食肉。这是饮食。丧期内不得洗澡,形容憔悴,面色发黑,这是哀体。哭丧时不能从容拖长尾声,要哭得气都回不过来,这是哀声。言辞不加文饰,与丧事无关一律不谈,尽可沉默,这是哀言。丧期内要穿特制的粗麻布丧服,是哀衣。要单独居住在草棚里,以草为床,以木为枕,是哀居。丧期内不许婚嫁,夫妻不能同房,有官职者必须解官居丧。

春秋百家争鸣,未得盛,到汉兴儒学,于是丧制渐渐完善。但没有这么苛刻,肯定办不到的,大的方向在把握,汉武帝时陈融陈季兄弟为母馆陶长公主服丧,丧期内奸淫、兄弟争财,案发,兄弟服罪自杀。可无服丧定例,大臣为父母守丧,行不行听人自便。守丧者嘉奖,有的不仅为父母守丧,还为期亲、师长、朋友守丧。然阮籍母亲死时食蒸肫,饮酒,不拘于俗礼,临到决别时,却举声一号,吐血数升,人也不怪。唐朝时才开始正式规犯守丧制度,制订法律奖惩。时间为三年,这个三年很长很苦逼的。

至少赵祯现在很苦逼。想用一个人,偏偏七个娘娘,怎么过的,郑朗这一生将会有十五年时间耽搁在守丧制度上。而且大臣本人也很苦。于是宋朝规订丁忧期为二十七个月。

但还是太长,往往期满百日,皇帝为成全臣子的名节,下诏夺丧,甚至三个月后便下诏强行免去丧期,这叫夺情。民间的更短,七七。或者一年,或者三年。守三年丧,那就是大孝了。

因此官员百日是起步价,武将稍放宽一点,没有丁忧说法,但给假百日,这个一百日得要守住的。那怕国家再有事,这一百天内两府大臣也不敢传诏夺情。谁传谁会倒霉。过了一百天,那就相当的不规范。始至明朝,守丧才有一套更完善更苦逼的制度。还是有夺情的事发生,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张居正。

事实也不可能做到,按照礼仪里所说的,不但父母,连带着养母、叔伯以及叔伯兄弟、姑姨舅,甚至兄弟姑嫂(期亲)、师长、朋友一律要守丧。得,别做事了,一辈子呆在别人的坟头吧。

因此儒学变得十分教条的明朝也不能做到让大臣如实按照礼仪上的丧制去守丧,那不是守丧,是迂腐不化。

郑朗不会傻呼呼的跑到京城。对赵祯说,陛下,这是国家头等大事,俺来京城与你商议。去吧,孝才是第一等的大事。

所以郑朗对欧阳修扒灰的啥,不大感兴趣。但是很痛恨他不顾一切,瞎说八道,诬蔑人家王砺陷害自己亲孙子,这就破坏孝道!作为一个儒学大师,不能做出这样的事。

然而此奏一上,朝中韩范离开,无人商议,赵祯必定要夺情,自己要不要进京?

崔娴拍了拍他的手说:“官人,不能急,还是呆在郑州吧。”

郑朗拧眉沉思,机会难得,稍纵即失,可想了一想,最后失笑道:“我也痴了,娴儿,听你的。”

一天就下来了,黄昏的八月,晚风清凉,高梁飘香,景色宜人。

一大群归巢的鸟儿盘旋在郑宅的上空。

此时郑家远盛彼日。

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扩建,几个娘娘在大娘带动下,生活皆不是很奢侈,奢侈的地方就是烧香拜佛,每年至少送一千多缗财帛给各大寺庙。其他的无可挑剔。

包括亲戚,以郑朗如今地位,完全可以利用宋朝门荫制度,荫补十几位亲戚谋官,当然,这是假官,也就是职官,想要获得实权的差遣官,还要进一步勘磨,若按庆历新政的制度,必须要考试,通过后才可以获得差遣官。

对此郑朗态度持正反两面,范仲淹太重视考试了,能考出什么,将孔孟的书籍读得滚瓜烂熟,不会做人,不会吏治,能否做好官。因此若审核,还是重勘磨与考核政绩。但这个考核政绩如何去考,何人去考?说来说去,还是纸上谈兵,顶多制订一些条款,起到节制作用。最重要的不是考试,而是勘磨,就象李卫,书读得不多,同样是雍正朝的顶尖大吏。

这也有大娘娘的功劳,将家中的钱拿出来,周济亲戚与宗族贫困子弟,让他们买田,投资作坊,生活有着落了,至于做官,你们谁会做官啊?所以在德操上,于后院里一直没有失火。

再到郑宅,将原来替几个学生修建的房屋,以及赐给范宽作画的宅子打通,原来一直空着没有人敢住,正好在村北边,有一处小坡,长着一些竹木,有人住是景色好,无人住是阴森,村中有一些传说,大娘写家信时说了,郑朗要求赵祯将这个宅子赐给自家。要么,陛下你派人将它拆了吧。三处宅子打通后,比原来广。但现在郑家人口也多,有许多谦客,其中有部分门客,还有一些侍卫。倒也不显得空旷。

随后又做一些修葺,不算豪华,依然属于那种低调朴实耐用的风格。唯独没有动的便是郑朗书房,这里留给几个娘娘太多美好的记忆,想儿子的时候,几个娘娘便来到书房唠叨。

但这里也成了郑朗伤心的地方,一想到两个去世的娘娘,坐在这里便垂下泪来。

夕阳的余辉照进屋子里,光线有些暗淡,杏儿说道:“奴给你拿一根蜡烛。”

郑朗点点头。

杏儿将蜡烛拿来点亮,郑朗却抬起头,盯着自己作的两幅画像发呆,画像上大娘与二娘面容慈善,带着笑容。杏儿抚着郑朗的手,轻声说道:“大娘二娘去的时候很喜欢。”

“杏儿,明天你与四儿、环儿也回娘家去。”

“为什么?”

“去看看你们的母亲。”

四儿在外面叫郑朗去前厅吃晚饭。

樊月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手中抓住几只野兔子,还有一只长满锦毛的野鸡,高兴地说道:“郑相公,这是我带侍卫猎到的。”

吃饭的时候不语,不是食不语,而是郑朗精神萎靡,懒得说话。

一顿沉默的晚餐吃过,郑朗继续看书,一直想动笔写仁义,再重修中庸,可是人懒懒的,脑袋经常是空白,写不出来。于是便将诸子百家的书翻出来,再次细细阅读揣摩。

没有将他们神话,是春秋时古人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但在这时代,已经将他们神话。吸纳百家的思想,使自己思想更加丰满。便是修书,也要借用这些前人的言论来论证自己观点。

夜渐深,踱到杏儿房间,杏儿已经睡下,一头乌黑的长发散乱地披在外面,在月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香肩半露,外面裹着一床薄绸被面,半遮半露间,更是迷人。郑朗没有打扰,蹑手蹑脚地来到床边,悄悄脱下衣服,然后上了床。

杏儿还在睡梦中,隐隐感到郑朗来了,习惯性地往他怀中拱了拱,将一身柔软光滑的后背贴在郑朗胸脯上。

郑朗一笑,将她后背的亵衣带子解开,抚摸着她的小肚子,一阵女子的脂香传入鼻子。郑朗低声道:“杏儿,睡着了吗?”

传来一阵均匀的憩息声,郑朗只好摇头说道:“你今天睡得真死。”

憩息渐渐平息,郑朗本来想睡觉的,奇怪地问:“杏儿,你怎么啦?”

不回答。

郑朗呵呵乐了,用手往下滑,一会儿滑出一片潮湿,郑朗再次轻笑:“杏儿,你再不说话,我强行……了。”

还是不回答。

“你想玩什么游戏?”郑朗手往上移,移到胸脯,忽然停了下来,不对,江杏儿生了女儿,哺过乳,**松软,不象现在这么坚硬,郑朗惊异地问:“你是谁?”

说着将她的脸扳过来,不是杏儿,而是樊月儿,脸上有没有红,看不到,但一对大眼睛正在闪啊闪的,看到郑朗看她,害羞地闭上,忽然说道:“有东西钻进我肚子里。”

潮湿一团,自然好钻。它自己儿滑进去的……

郑朗吓了一大跳,这可真的不能乱,没有人会将樊月儿拖去检查是不是处子之身,但万一有了啥的,那生十万张嘴巴也不说清楚了。虽说大臣守丧期间不得与妻子同床是假扯的,但樊月儿没有过门,有了身孕,自己这一辈子在德操上就掉进泥坑里。

然而郑朗有些发呆,樊月儿怎么来到江杏儿床上?

樊月儿不懂,不安的扭动,又滑了一滑,忽然低声嘤咛一声:“郑相公,有点痛。”

急刹车,郑朗迅速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说道:“月儿,你起来穿衣服。”

樊月儿听话地穿衣服,一对高耸的胸脯在月色下十分迷人。然而郑朗不顾得这个,等她将衣服穿好,摸到火舌,将蜡烛点亮,然后朝床上看……据传说,有的人能一眼看出一个女子是否是处子之身……

ps:触点边球,加一点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