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000章 引子: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兴宋 第000章 引子: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引子: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云台山、桃hua坞前,正是桃hua盛开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桃hua开得正艳。

今天是三月三,女儿节。

真正是“人面桃hua相映红”,如今桃hua丛中正有一队宋朝仕女、七八个人围着几株桃hua树散坐着,相互传递着杯盏,轻声细语欢笑着。

“女儿节”是宋朝未嫁女子约会情郎的日子,这六七名女子当然带齐了男伴,她们三三两两地闲坐,男伴则围在他们周围献殷勤。有欢声笑语在男伴手上品尝水果的,有亲热帮男伴擦汗递手帕的,也有两两围坐在一起,只管把柔情蜜意的话低低倾诉。

好一幅仕女嬉春图。

诸位男伴当中,数一名身材胖乎乎、脸上带着弥勒佛似憨笑的家伙最有威风,他带了足足二十余名家人,另外还有六七名头戴范阳帽,身披军袄的军汉伴杂其中。有这些穿制服的人存在,这伙人便堂而皇之把住了整个桃林,使得闲人都不敢靠近。

欢声笑语中,鼓声软软地响着。桃hua树下,一位蒙着双眼,身材瘦削,很有点娇憨态的鹅黄衣衫女子,用细胳膊有一下没一下敲着小鼓。鼓声隆隆中,诸位女子手中传递着一朵绢hua,每个接到绢hua的人,活像接到火炭一样,赶紧把手里的绢hua传递给下一位女伴。

但也有人不在意,绢hua传递到一位身材丰满,脸庞圆润,连手背上也有着婴儿般可爱的肉窝窝的大眼睛姑娘时,她显得不慌不忙。先是娇媚地拿起鲜hua,假意嗅了嗅并不存在的香味,而后在同伴的催促当中,才笑着将hua朵递出。

鼓声恰在此时停顿。

“哎呀”,坐在她肩下面那女子赶紧缩手,脸上带着欢快的笑,推了推身边的男伴,说:“这hua儿我可没沾手,还是你来吧——诗词对你来说就像我绣hua一样,小事,我还正想听一听你的大作。”

那位持hua女孩鹅黄春衫上披着嫩绿褙子,脸上带着媚媚的微笑,鲜嫩的仿佛一只只煮了七分钟的鸡蛋,她稍稍扭动身体,头上的金步摇便与胸前的饱满一起颤动,令人耳热心跳。偏她还斜了一眼众女:“我不信,这女儿节里,你临出门的时候没提前找几个捉刀人,早早写下几篇诗词袖在怀中?这会儿还不念出来,让我们听听阁下的佳作。”

她这一斜抛眼神的动作,现代人称之为“抛媚眼”,端的是勾魂摄魄,令旁边的男伴们看的直吞口水。

被她调侃的女孩啐了一口:“哎呀呀,鲁班门前不耍刀,李白墓前题不得诗。有你这个海州第一才女坐上座,我就是提前一年,找上十个捉刀人,呕心沥血做出的小词,也比不上你随随便便的小句子来的鲜活。我说,素珍你还等什么,好多日没听到你的新词了,快快拿出来让我等享用。”

被称作素珍的姑娘收起了鲜hua,旁边伺候的男人们见到这场争论尘埃落定,立刻发出一声狂热的欢呼,那声音未免有点声嘶力竭,活像粉丝听说偶像准备开口一般。众人叫喊中,那位带着很多伴当与军汉的小胖墩,更是用痴迷的目光望着拿hua的女子,嗓门甜腻腻的说:“褚妹妹,我可是憋了好几天,就等着听你的妙词了。”

拿hua的女孩姓褚,名叫褚素珍——名义上她是小胖墩的女伴。

褚姑娘咯咯笑了,笑声像黄莺般清脆婉转,用这样的嗓音,当个歌星足够了:“其实,咱这些人在三月三这天,无论做多少诗词,都比不上李易安那首‘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hua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桃hua树下,眼红的hua瓣片片飘落,真正是落英缤纷。

正在这充满动漫感的气氛中,一名女子接嘴说:“不如今儿你也吃个大醉,仿作一首‘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hua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

“且让我想一想——”褚姑娘沉思起来:“如此佳境,做不出好诗来,未免对不起这风光如画……”

趁褚姑娘沉思的工夫,女伴们抓紧时间跟男友说着悄悄话。

此时,女使们脚步无声地传递着茶水果蔬。缤纷的hua瓣映衬下,hua树当中的一位女娘不经意地说:“不吃了不吃了,今日贪看风景,吃多了,真撑得慌……啊,说到李易安的诗词,我倒是忘了李易安她常常炫耀的那句——‘人比黄hua瘦’。

呀,如今的女儿们都以瘦为美,我今天一点不知节制,回去后怕要被娘念叨好几天不能吃饭了……要死了,施衙内,你怎么望着褚姑娘流口水了,好腌臜,快擦擦。”

在场的一名书生一脸不高兴:“嘘,褚姑娘在想,都小声点。”

就在此时,天空的光线似乎变幻了一下,陡明陡暗。只是暗下去的时间很短,还不足四分之一秒,以至于众人奇怪的四处张望一下,却没发现什么异常……

欢笑继续,一位女伴的男友一脸痴迷的响应:“就是就是!褚姑娘一首诗出来,若是传颂天下的话,今日我等这些同乐的人不免也要被人念叨了……其实,我还是喜欢褚姑娘这种体态,这叫‘丰腴得体’。”

“去”,说话那男子的女伴也不怒,一声娇叱:“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褚姑娘神仙般的人物,那里是你能匹配的……”

说话的女人嘎然而止,她望了一眼施衙内,脸上神情似乎在说:施衙内就更配不上了。

刚才那男粉丝的说话,引来在场男子的疯狂点头,所有的男人都一脸迷醉,用仰望偶像的目光望着沉思的褚姑娘,仿佛现代人仰望着言情琼瑶阿姨。

宋代没有言情有偶像剧——而宋代的小词作家,就等同于现在的偶像剧主角。

在这个时代,小词写的出名的人,所遭遇的就是一片狂热的崇拜。

沉默的等待中,一位青年士子唰的展开扇子,潇洒地建议:“有酒有茶,美人在膝……再加上点琴声便更风雅了。我来弹琴,帮助褚姑娘思考。”

众人轰然响应:“披襟当风,桃hua瓣瓣,hua海中独坐抚琴,有美吟诗,有士子畅饮——真是人间雅事啊,快点拿琴来,黄兄为我等奏一曲西江月。”

正说着,褚素珍那表情活跃的脸上绽开了一个笑容:“且慢,我有了——萧萧江上素樱春……”

胖墩墩的施衙内才听了一句,立刻大声叫唤:“好诗啊好诗。”

褚素珍表情立刻从沉思立刻变为愤怒,冲施衙内咆哮:“我才说了一句,你打断我干什么?”

可惜她这愤怒挂在一个活泼、动感、青春、阳光的脸上,一点不让人觉得是愤怒,反而平添一种轻嗔薄怒的妩媚,施衙内顿时觉得自己受到奖赏,他沾沾自喜:“一句也好,美的不胜收。”

太可气了,讨好人也不能这样……吃独食。因此,一旁在场的男伴顿时大怒:“施小胖,闭嘴,一旁呆着,听完再欢呼,好不好。”

在一众男人的同仇敌忾中,施衙内憨憨的一笑,摸摸脑袋:“我这不是情不自禁嘛,褚姑娘你继续……要不要先来点茶润润嗓子?这风光如画的……哦,茶不喜欢那就来点酒,胡商的葡萄酒?苏州屠苏酒?杭州荔枝?……好的,我一边待着去,不打搅……真不要点,你不要就直接还说嘛,我还以为你想要呐。”

在施衙内的死缠烂打中,在男伴们嫉妒的目光中,得偿所愿的衙内最终乐呵呵的端起一杯果酒,小跑地走到褚素珍身边,殷勤的奉上酒杯。褚素珍也不去接酒杯,就在施衙内手边,把红唇凑上去,一口喝干了杯中酒。施衙内乐嘴合不拢,他反手掏出手帕,细心地说:“唇边有酒渍,我替你擦擦。”

这动作令褚素珍觉得过分了,她狠狠地瞪了施衙内一眼。

施衙内被这一瞪,身子酥了半边,他丝毫不觉得大家的目光中饱含谴责,那是嫉妒。他笑嘻嘻收起手帕,得意洋洋退冲众人扬了一下,马上又在褚素珍的瞪视下缩回角落里

褚素珍喘了口气,继续念她的诗:“嗯,‘萧萧江上素樱春,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春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

褚素珍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顿了一下,好奇的问:“什么声音,叫得如此凄惨高亢?”

施衙内高声喊叫:“好诗啊好诗。”

褚素珍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最后一句不是诗,是问话——我在问你呢?”

施衙内立刻响应:“问话……啊,好问话呀好问话。”

“噗”的一声,在场的人笑喷了,他们笑得东倒西歪,满地打滚。

施衙内还愣愣的追问:“词呐?词还有最后俩字。快点快点,褚妹妹,快说完那俩字,我让人誊录下来,贴到寺庙的墙上,也仿佛一段‘碧纱笼’故事。”

据说,唐代有一名青年学生进京赶考借住在寺庙里,寺院的和尚都不待见这位白吃白喝的穷学生,特意先开饭后敲饭钟,让穷学生错过饭点。这位穷学生于是在庙墙上愤怒题诗,但等他高中之后,做官多年再重回庙里游览的时候,发现庙里和尚很细心地用碧纱笼将他题的诗罩了起来,生拍那些诗句被风吹雨淋……

施衙内这是抱怨。

桃hua坞里也有一座道观。

原本,施衙内以为他可以仗着老爹在无为军做判官的权势,桃hua观的道姑们还不巴结着接待他们一行人,没想到却撞了个冷脸:桃hua观借口房子都租出去了,如今没有空闲的屋子,因而拒绝这一行人入住观中。

在着力讨好的女友面前,桃hua观如此不给施衙内面子,施衙内简直觉得丢尽了脸,他很恼火,后果……后果似乎不严重。

桃hua观说她们把房子都租给了准备参加秋试的秀才,一间空余房子都没有。施衙内虽然嚣张,他老爹虽然权势很大——相当于地委监察主任的角色,但这年头谁敢得罪考生?

那些考生一旦通过州试,再到京里参加完省试殿试,谁又知道他们当中,能否会出一两个跃龙门的未来丞相。

所以,即使在自己的女友面前,桃hua观的道姑很不给面子,施衙内也只能带着大队人马,乖乖的来到桃hua观后坡,在这片桃hua林中找了一片空闲的草地,消磨女儿节的美好时光。

好在桃hua观也不敢凭空得罪这一行六七个衙内们,她们派了一名女尼姑随行伺候,还殷勤的奉上道观中自酿的酒水,让施衙内觉得稍稍出了口气。但这口气依旧不顺畅,施衙内还想闯进庙里,进行一场流传后世的涂鸦。

有海州第一才女褚素珍姑娘做的春游诗,就仿佛杀猪人有了屠刀一样,正称手。

看看,你们这群占据道观的应届考生都看看,你们的才华有我的女友高吗?

见到我女友写的诗,你们还敢在我面前说自己识字吗?

连字都识不全,也敢来府城赶考,还大摇大摆的占据庙观,弄的我堂堂施衙内,只能灰溜溜的带着女友坐在山坡上——你们这群没知识的鸟人,犯了多大的错,知道吗?

桃hua观派来伺候的女尼姑名叫妙泰,这名眉目清秀的、二十岁出头的女尼姑一直懒洋洋的坐着,听到施衙内的叫嚣,她只是和煦的笑了笑,有气无力的回答:“我替衙内准备好笔墨,不知衙内喜欢庙里那块墙壁?”

施衙内缩了缩脖子。

这位妙泰又是施衙内不敢招惹对象。

妙泰没出家之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宝贝丫头,但她自小体弱,生身母亲早早死了,于是,在当地做官的父亲便把她送入道观修身养性。若干年后,妙泰父亲任职期满,准备离开当地,妙泰却不愿随父亲回乡,于是,她父亲利用权势买了一份出家的度牒;于是,妙泰便算是桃hua观里的正式出家人了。

与大多数走街串巷,靠传播是非,哄骗富人家眷钱财的道姑不同,妙泰的父亲临走的时候,替女儿在海州城外买了一块庄园,百十亩土地,而后捐给庙里一大笔钱。别的不图,只求女儿住在庙里不用为谋生而奔波。而妙泰有了这些依仗,在庙观里一贯独来独往,身边几个老尼姑伺候着,还有父亲留下的两个丫鬟傍身,平常根本不参与庙中的俗务,一排清高孤独自赏的模样。

但正因为如此,妙泰也很得一些自命清高的官宦女子的喜爱。

这些官宦人家来庙中烧香做法事的时候,最喜欢妙泰小院的清静,也喜欢妙泰饮食居住中,透露出的官宦气派,常常向主持要求居住于妙泰小院,并由妙泰亲自接待的……当然,妙泰独居寂寞,也愿意答应观主的请求,并在与官宦女子的交往中,重温过去的生活。

所以这位妙泰虽不常出去串门,却跟全海州城的官眷关系密切。当然,也正是这次因为有妙泰出面接待,才让施衙内不敢在桃hua观撒野……得罪了眼前这尼姑,等于得罪了全海州城的女眷们,女人传起闲话来那是很恐怖的。

施衙内郁闷的转向褚姑娘,后者瞪了施衙内一眼,不以为然的说:“你居然也知道碧纱笼的故事……等等,大家静一下,仿佛……又有声音传来?”

确实又声音传来,那是一声极端高分贝的惨叫,隐隐约约,似乎在叫嚷“鬼”什么的。

紧接着,桃hua林深处、桃hua观的庙墙后面,传来一阵隐约的声音,仿佛是快速地奔跑声,以及一阵隐隐约约的,极像是临终喘息,或者是野兽垂死呻吟的声音。

妙泰望了一下掩映在桃林深处的红色庙墙,心中估算一下位置,依旧用那种慵懒、不以为然的腔调解释:“那里是荷hua院,院中有一口池塘。因此夏天景色格外好。但在冬天里,满院荷叶枯萎,院子显得破败阴寒。所以冬天一直空置着,前几日才租出去,租给了一名老客人。

这老秀才考了十几次了,每次来府城都借住荷hua院。那老秀才四十多岁,头发已经苍白了。不过似乎气派很大,每次都带了六七名家人,七八名侍女,陆陆续续的还不断有家人赶着马车来送东西,问寒问暖的……也许,这是老秀才在教训女使,经常这样,都习惯了。”

妙泰说话的工夫,桃林深处的动静暂时平息。但等妙泰说到此处,刚才传来声响的地方陡然又发出两三声暴喝……似乎在说“别惹我”什么的。

暴喝声都是男人嗓门发出的,声音中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愤怒,以及恐惧、绝望,还有说不出的凶悍——这就不像是教训女使了。

随着这几声暴喝,紧接着传来一声巨大的铁器相撞声,这声音仿佛晴空里响了个霹雳,之前毫无征兆,声音却又响亮的让坐在桃林中的女人端不住杯子。那群衙内也多数惊慌失措,跳起来靠着桃树强作镇定的,发抖。

慌乱中,褚素珍惊问:“这什么声响?整个地面都在晃悠……,天,怎么了?”

伴随着那声巨响,桃林深处又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声。随后,所有的声响平静下来,世界一片死寂,时间也仿佛停顿了,以至于在场的人不知过了多久,才被桃林深处重新传来的尖叫声吓醒。

这两声尖叫是女人发出来的,但声音才到高亢处,陡然间仿佛被利刃斩断一样,尖叫声嘎然而止……

于是,四周又只剩下风声,以及一片悉悉索索的声、还有上牙碰下牙的声音、衣衫的抖动声,以及树叶、hua朵忍受不住人的颤抖而坠落的声音。

桃林中,男女滚落了一地,许多女人紧紧抱着自己的男伴,恐惧的说不出话来。还有女人已经昏了过去……

当然,总体算来,昏过去的人当中男性更多,只有两名女子昏了过去,昏过去的男人却有一半:四个。

男人当中,唯有施衙内是站着的,声响发动的时候,他闪电般跳了起来,把褚素珍拉在自己身后以身遮挡,而后身子挺得笔直,仰望着桃林深处的庙墙。

施衙内的家丁中,有他父亲假公济私而派来的六七名无为军军汉,这些人听到声响,已紧紧地将施衙内屏护起来,有六七名军汉早已抽刀在手,其中一名军汉低声说:“衙内,先退吧,此处荒郊野外,又有众多小姐丫鬟,我们先退到安全地方,再召集大伙上前查看。”

此时,褚素珍紧紧拉住施衙内的手,一副很依赖的模样。

女友手在握,还在不停颤抖,让施衙内怎能退却。他压低嗓门一声轻笑:“还‘召集众人’?一个县不过十五名弓手,哪里还有人手召集。你们这些人好歹是军中多年的厮杀汉,我也跟着父亲也学了一点枪棒,咱现在的人数比县衙的衙役还多,我们再退,又到哪里去寻比我们强的人?

廖五,你的手冷吗?且提着刀剑,我们上前打探一下,张三领着其余人待在此处,护住那些女娘们,仔细听我们的招呼。万一前面事情紧急,你们只管护住小娘子们后退,我们在前且战且走,掩护你们。”

最先听到声音的褚素珍突然插嘴:“真安静。静的仿佛时间停顿了。”

施衙内点点头,他松开了褚素珍的手,回答:“哈哈,我也有这感觉……你先呆着此处不动,我上前打探一下。”

招呼自己的家丁掩护褚素珍,施衙内带两名军汉上前,边走边咋咋呼呼的嚷嚷:“廖五,带人从边上绕过去,张三,附近找一找,有没有可以翻墙的地方。”

其实张三并不在施衙内身边,他正引领着几名家丁将小娘子们集中起来,并开始布置阻击线。

施衙内的大声叫嚷打破了周围死一样的宁静,这宁静曾让人恐怖,死寂中传来的喧嚣越发显得突兀,众人都觉得施衙内的叫声刺耳。桃树下,一位男伴语声颤抖的阻止:“可别,可别嚷嚷了,万一引来贼人……”

褚素珍不满意的瞪了说话的人一眼:“做贼心虚这词你听过吗?打草惊蛇,你听过吗?……没想到施衙内平常看起来憨傻,危急时刻,也有这样的智慧。”

此时喊叫声已经靠近桃林深处的院墙,那里依旧一片静悄悄。

施衙内大呼小叫的寻找能过翻墙而入的途径,妙泰眼波一转,向张三开口:“送我过去,荷hua院有个单独的门通向外面山坡,这本是方便租客们游玩观赏的设置——你领我过去,我给衙内指点一下道路。”

张三犹豫起来,眼下,其他的女伴张徨失措,实在不好离开。

褚素珍虽然身子也在抖,但听了妙泰的话,她脱口而出:“咱别过去。刚才的惨叫声甚是凶恶,还是待在此处安全。”

妙泰轻轻一笑:“这里终究是我住的道观,我怎能不去看看?再说我从小到大体弱多病,常常早晨醒来的时候,不知道能否见到晚上的落日,生死对我来说只是解脱……来,扶我过去看看。”

褚素珍一横心:“罢罢罢,你既然坚持——多叫几个人,我陪你一块过去。”

妙泰劝说一句:“你……不值得冒险啊。”

褚素珍不顾,回头招呼张三:“你赶紧护着各家姑娘退往大路……”

妙泰急忙阻止:“施衙内刚才的做法是对的——此处荒郊野外,贼人不知有多少游荡在外,他打草惊蛇后,恐怕也不知贼人向何处逃窜,万一我们乱走,迎头撞上贼人埋伏的后手,那可就糟了。诸位还是围成一个圈子,原地不动的好,至于最后往那里撤,等我们回来了再做判断吧。”

张三也不好劝阻,他分出几个人手,护送着两位小姐走入桃林。

等两位女孩来到庙墙根,施衙内已经停止了大呼小叫,正在专注的侧耳倾听墙那头的动静。首先赶到的褚素珍耳朵尖,立刻压低嗓门说:“仿佛又说话的声音,还是个女童嗓音。”

妙泰指了指西侧,悄声说:“转过那面墙,不远处有一个小院门。”

施衙内望了褚素珍一眼,一跺脚:“总得有人先去探路,你们几个护住两位姑娘寻找角门,廖五,蹲下来,我跳到你背上,你把我驮过墙去。”

妙泰摇摇头:“不好,打草惊蛇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是盗匪,早该跑了,不跑的肯定不是匪徒,我们一块从角门进吧。”

施衙内一咬牙:“角门在那个方向,我先过去,你们稍后一步再过来。”

但两位姑娘根本没能“稍后过去”。

荷hua院的角门虚掩着,施衙内一头闯进去,立刻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叫,这声喊叫让两位姑娘忘了自身的处境,她们不顾一切的冲进院子,马上,她们也被院里的情景吓得大声惨叫。

ps:新书上传,恳请各位新老读者捧场,拜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