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112章 鬼斧神工

兴宋 第112章 鬼斧神工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112章鬼斧神工(新书)

ps:请支持新书进v,求订阅今天还将继续更新

一名中国仆人在旁边躬身回答:“姑爷确实出海了,不过他已经吩咐下来,客人到了之后立刻点燃烟火,他就在附近海面上,见到信号就返回。”

廖五点头:“既然如此,就先给客人安排住宿吧,姑爷那里不急,等客人安顿好了,再点起烟火通知。”

姑娘们一个接一个下了马车,她们站在马车门前手足无措,任谁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气派的建筑,都会被这座建筑所震撼:巨大是它每一项附属物的特色,撑天的石柱,五六米高的大门怕是与城门高度相仿吧,平常人家,谁拿城门做屋门?如此巨大的窗户,如此……简直是鬼斧神工

光凭脚下巨大的门廊,整个大楼的气势就让人说不出话来。姑娘们站在那里发呆,彼此很老实的挤靠在一起,用充满好奇与震撼的目光打量着这栋建筑,正不知该迈哪只脚,一位头裹大包头的印度仆人上前躬身行礼,用生硬的汉语说:“姑娘们,请跟我来;尊敬的,请这边走。”

随着他的招呼,一旁站立迎候的几十名仆人也跟着上前帮女孩子们拿行李――这行李也没什么特别的,包裹皮而已,时穿到此刻只遗憾没给女孩子们定制几个皮箱,以方便旅行,以及配合这套建筑的气场。

穿过巨大花岗岩铺成的门廊,女孩子们被门里更加富贵的气氛吓着了――其实,屋主人倒没有耀富脾气,比如柱子上没有鎏金,门把手也是普通的青铜制作,灰扑扑的没有光泽,但建筑物的本身已给了人巨大的压迫感,而脚下,更让人不知该怎么迈步。

脚下铺的是马赛克,没错,虽然塞浦路斯在数千年前就发明了马赛克拼画,虽然中国以瓷器著名,但拿一块块瓷砖铺在脚下,并拼接成一幅幅巨大的人物画……这让人不敢把脚猜到这件艺术品上。

屋内,似乎除了大门与家具,再很少见到木制材料,到处都是巨大的石材,雕塑是,墙壁是,连楼梯都是一块块巨大的石板拼成,呀,这厮居然用马赛克做地面,居然比咱在海州城,辛辛苦苦制作水磨石地面还早,岂有此理

仆人们屡次出声招呼,时穿笑着插话:“都去安置吧,这里很安全。等会儿,我们大厅见。”

姑娘们默默福了一礼,悄不做声地跟随仆人踏上楼梯,分赴左右。时穿稳了稳心神,也随着仆人走上楼梯。等他上楼的时候,姑娘们正在分配房间,或者三人一间,或者四人一间,黄娥与环娘则分到了单独一间,恰好位于时穿卧室左右。

时穿没什么杂物,他进了自己房间,熟络地享受着仆人酒店式服务,任仆人安置自己的东西,他跑到窗边,眺望着附近的海面――窗外,一只奇形怪状的帆船正驶过窗前,想码头方向走去。码头的位置刚好与这栋建筑平行,二者都离海岸线不远……呀,明白了,这支帆船的奇怪之处在于:它是软帆船。

时穿悄悄摸了摸窗户,这窗户分两层,外层是硬木制作的百叶窗,百叶窗制作的,有宋代产品惯有的精巧,但其中的齿轮机件却不是宋代的,它们咬合的非常紧密,材质似乎是青铜的,可以灵活的将窗叶以各种角度固定,已透过阳光。透过的阳光在经过一层青色绢纱蒙成的巨大落地窗进入屋内……

时穿正神情鬼祟的研究窗户,廖五进来汇报:“大郎,烟火信号已经发出,姑爷马上会回来,您老走了一路,不如咱先去餐厅,一边吃饭一边等候姑爷。”

时穿随口问:“廖五啊,你对这里似乎很熟?”

廖五叉手不离方寸,回答:“大郎,某原来是随大小姐的,大小姐过世后,姑爷害怕衙内闯祸,故此派我跟张三过去,负责照顾衙内。”

这意思是说,这座宅院才是廖五原先居住的地方。

时穿马上又问:“这座宅院,你们老爷知道吗?。”

廖五点头:“大小姐过世的时候,老爷曾经来这楼里住过一次,顺便办理大小姐的丧事。他说这楼虽然住得舒服,但一派胡人的风尚,他当官的人,住久了恐怕御史弹劾,所以没呆多久就告辞了,留下了衙内在此照应。

衙内倒是挺喜欢这座楼的,小的时候他在楼里跑来跑出,最喜欢躲猫猫,但我家姑爷喜静不喜动,平常不与人来往,唯一的娱乐是驾船出海,并在海上闲坐。所以等衙内长大了,心野了,便闲这屋子肃静的可怕,于是搬去了海州城,好在海州城我们也有现成的屋子,现如今,衙内只是偶尔回来住上两天。”

时穿走到巨大的窗户边,他弹了弹窗户上的绢纱,微笑着说:“居然不是玻璃做的,这大约是唯一的遗憾吧。”

廖五保持着微笑,时穿转过身问:“这么一座独特的建筑屹立在海边,难到没有海盗过来骚扰?”

廖五神情有点不自然,像是在隐藏什么秘密,嚅嗫地回答:“也曾有海盗过来意图打劫,但我们屋前是浅滩,大船靠不了岸,小船来了我们不怕。且我家姑爷自有手段,海盗们吃过两次亏,事后我们又加强了码头上的防卫,海盗们靠近不了码头,这座房子自然安全了。”

时穿又走到另一扇窗子,从这扇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码头上的情景。

一座雄伟的大楼盖在海边,很招人眼滴。这楼前巨大的草坪加矮树形成的西洋式花园,独留下中心一片面积很巨的平地,像是集合用的操场,长宽跨度大约有六百米模样。这片操场,地面已经完全硬化了,花岗岩制作的石板铺设的整整齐齐――这大约是举行宴会时,供客人停马车的地盘。

远处海湾中,现在只剩下两艘船了,其中一艘船很阿拉伯风格,桅杆立在船尾,上面挂着巨大的尾帆,船身很巨大,似乎是行走印度洋的,载货三百吨左右的远航船。那艘船的甲板正好略略低于防波提的地面,以至于防波提上架设的滑轮吊车,可以很轻松的将货物直接吊进仓内。

可是码头上此时已不装卸货物了,搬运工都走空了,唯有两三个社兵在防波堤上随意走动着。宽两三百米的码头,每隔二三百米有一截石料搭建的胸墙,很突兀的立在那里――时穿略略想了想,明白了,这是码头的防御阵地。

海湾内还另外停着一艘小船,这艘船就是时穿刚才在窗前看到的古怪小船,其体积大小跟通常渔民所用的捕鱼船相仿,但甲板比较低,它停靠在防波堤下,防波堤延伸入海的阶梯一直深入到低矮的甲板边。类似这样的楼梯,每隔一段有一个,而楼梯在防波堤的尾端,恰好是用来防御的胸墙……也许这段胸墙还可以临时安装吊车,用来吊装船上的货物,因为胸墙的石缝里,嵌着好多铁梁等装置。

这分明是现代沿海城市特有的民间客货小码头,每一个延伸的到海底的台阶都是客货船的泊位。如此泊位,整段防波堤共设了六座,大约能同时停靠六艘船。

这样的泊位数量,搁在泉州广州密州似乎不起眼,但作为私人码头,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啊。

时穿侧耳听了听,隔壁,女孩子们都在安顿行李,住进如此新奇的房间,她们彼此很兴奋,唧唧咋咋说个不停。此时,廖五再度行礼,催促:“大郎,我们走吧。”

“那就走吧”,时穿跟着廖五经过楼道,时时听到姑娘们从门里传来的欢笑声、打闹声,到了这里,她们算住进了一个大型堡垒中,完全可以自由呼吸了……时穿听到姑娘们的笑声,自己也咧开嘴憨憨的笑起来,他不打算干涉,放开手,跟着廖五走进楼下的餐厅。

这又是一个典型巴洛克式的餐厅,巨大的大厅放着一张同样巨大,用厚重胡桃木做的长餐桌,餐桌上居然一样不缺的蒙着餐布、摆放着烛台,以及同样厚重的胡桃木靠背椅。此外,一面墙壁上还竖着两个大型壁炉,……是餐厅里该有的,都有了。

但廖五却没在这座巨型餐厅停留,他继续走向餐厅尽头,推开那里的厚重大门,露出里面一个小包间,包间里什么都小,四方桌很小,凳子则是罗圈椅,只有四把。

这屋子里同样有一个壁炉,但因为房间小,这壁炉燃烧起来,一定很温暖。

廖五解释:“外面那间大餐厅,平常是仆人进餐的,来了海外胡商,则整理一下用来招待重要船员,以及船主,平常公子都在这屋里就餐,他说那屋子大餐桌太大了,说话极不方便。”

毕竟还是中国人,虽然摆洋谱糊弄洋巴佬,但真正轮到自己吃饭的时候,还是喜欢小餐桌的气氛。

廖五行了个礼:“大郎,姑娘们回头就在外间大餐厅用饭,我家姑爷将在这个房间里,亲自招待大郎,大郎你随意坐,我去接我家姑爷,大郎请自便。”

时穿随口答应着,他走到餐桌边,仔细观察着那些餐具。

第112章鬼斧神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