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172章 洗浴的风俗

兴宋 第172章 洗浴的风俗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172章洗浴的风俗

豆腐西施沉思片刻:“我还是待在城里吧,这几日地窖也停挖了,经过这次事我算知道了,如今各地兵荒马乱的,若咱家有个好地窖,也不用站在地面硬抗了,你还是让徒弟继续挖窖吧……好了,事态平息了,我也该去豆腐店中看看有什么损失。”

豆腐西施摇着她的柳腰告辞,之后不久热汤水也送到了,环娘不知忧愁,兴奋的蹲在盆边玩水,时穿望了望黄娥,用目光示意,但黄娥无视了时常的暗示,她神态自若地取出一对臂钏佩戴上,然后用臂钏吊起了两支袖子,拿起毛巾催促时常赶紧脱衣,躺进木桶洗浴。

时穿稍稍犹豫了一下,猛然间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貌似在现代,日韩地区妇女给男子擦背,也是平常事,而对于这一风俗,日韩人说,他们“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

也许在宋代,这样的洗浴过程,不是什么大问题,仅仅是风俗而已……时穿立刻不再犹豫,他坦然的解开衣服,跳进木桶里。

黄娥神色如常的拿起肥皂涂抹着时穿全身,边抹边轻声细语的说:“哥哥,等咱们把顾二嫂的顾宅装修好,豆腐西施这处屋子就可以当作坊了――不居住,就当作坊使。这地方虽然居住不便,担当作坊却是绝好的地方。隔壁的墙一打开,姐姐们连街都不用上,直接可以做来活,且做活的地方跟居住学习的地方区别开,相互不影响……哥哥,不如我们回头把豆腐西施这院子长租下来,专做仆妇居住的屋子,更兼香胰子香膏作坊。

啊,如此一来,今后哥哥独自居于时宅正堂,姐妹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院落,会友待客都有自家田地。而我们,在城中有自己的居所、有几间铺子,在乡下有田产――这才是一个中产(中户)之家该有的气派。‘富’字怎么写的,‘家’下面‘一口田’,有家有田有人,这就是个‘富’。

哥哥现在有个九品官,虽然这官是买来的,但有了这个官身之后,见到知县与县尉,再无需低三下气,我们现在就是一个扬眉吐气的‘富’……今后的日子,黄娥想一想都觉得甜美。”

从相识到如今,黄娥从来不说废话,时穿此刻躺在温暖的水中,任黄娥柔嫩的小手在他身上,抹着香滑的肥皂(香胰子),他本想反驳一句:“你终究要回到父亲身边,今后这份日子虽然甜美,但恐怕你……”

然而,这话终究是说不出口。

自从桃花观事件到如今,时穿想尽了办法,帮助被拐卖女孩摆脱心理阴影,然而,当黄娥住进他隔壁的日子,他总能在半夜但三更听到黄娥的尖叫。

黄娥是坚强的,虽然除了环娘,她在这群人当中年龄最小,但她处事一贯冷静,至少表面上从没有显露出丝毫惊惧不安,她这种稳定情绪,加上她擅于处理琐事,擅长接待客人,使得她无形中成了所有小娘子的首领。

但,便是她这样表明情绪稳定的女孩,夜里也尝尝被噩梦惊醒,其他女子的心理恢复情况可想而知。如果再想一想最近歹徒的惊扰,那么黄娥突然控制不住自己,想找个人自言自语一番……在这个世界,除了时穿,她还能指望谁?

所以,时穿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他不能再刺激黄娥了

黄娥仔细的涂抹了一遍肥皂,换上毛巾开始搓澡,并继续开始絮叨:“顾三娘卖了宅院,租她院子的那座笔墨店也做不下去了,不如让我打听一下,问他愿不愿意放弃续租权力,如果他不打算继续租,那我们可要想办法。

我听说这间笔墨店生意并不好,因为在侧巷,虽然是巷口,但很少有人特地拐进来采购些并不便宜的笔墨……哥哥,这间店铺你有什么打算,这点店铺虽然在豆腐巷,但豆腐巷本来就是十字街的斜巷。如此冷僻位置的店铺,除非买一些独一无二的商品,或者卖一些饮食,才好维持生意。

嗯,衣食住行,吃的东西从不怕位置偏僻,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嘛――比如豆腐西施这间豆腐店,生意就很红火。我们不做豆腐,做点别的什么,既不抢豆腐西施生意,也能挣两个小钱花花……哥哥有什么打算?”

黄娥是带着甜蜜的微笑,用自言自语的口气说出这些话的,她并不在意时穿的反应,她只想手里揉搓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细细的搓洗着,时穿舒服地呻吟在她耳中是唯一的声音,是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而环娘在一旁不停哼哼哈哈的打岔,更加给了她一种家的感觉,家,就应该这样,一个心爱的男人,加上一个随时闹腾的小孩。

黄娥脸上闪着幸福的光芒,她的微笑是如此闪烁,以至于让时穿不敢正视。

环娘只顾玩耍,她一边朝时穿身上撩着水,一边小大人似地皱着眉头说:“要搬去顾三娘的顾宅呀,好遗憾啊,这里有这么大的院子,既可以蹴鞠,也可以玩陀螺。那顾三娘的院子就不行了,她将整间院子分割成几处小院子,每处小院子都不够开阔。哥哥,以后我还可以来这院子玩耍吗?。”

时穿轻轻捏捏环娘的鼻子,冲黄娥说:“咱家独一无二的商品――香膏香胰已经许给黄家店铺包销,段小飘那里计划做箱包配件,我们干脆卖箱包吧。十字街上的客人逛到此处,都大包小包的,买只箱子提上回家正好。

施衙内那里的捕鲸船给我们提供脂肪和蜡,而鲸鱼皮跟小牛皮质地差不多,甚至还比小牛皮柔软,还特别防水,干脆用这种皮料做箱包,等于给施衙内废物利用,咱还省钱了。

这几天我也观察了,大户人家的姑娘出门上街,丫鬟都要随身带一个镜子,再大包小包的带上换洗首饰,梳头工具……干脆我们制作一些随身的小挎包,或者化妆包,这门生意不仅独门,且一定生意兴隆。”

黄娥更加起劲的搓着时穿:“啊啊,这样一来,咱乡下就要建一个煤饼坊,一间皮料场……如果香膏香胰做的量大的话,也要在乡下开作坊,哥哥在乡下只拿出十亩地来盖作坊恐怕不够,至少二十亩地吧。”

时穿摸着下巴回答:“这场动乱过后,总有人要搬家卖田地吧,咱把它买下来,如果这些田地不靠近崔庄,我们就跟崔庄的人置换,二比一,三比一置换,不信他们不肯。”

黄娥听了,啪的一声,激动地拍了一下时穿的胸膛,她那蘸了水的手拍击上去,声音格外脆亮,黄娥拍完才发现失手了,她一边惊慌的道歉,一边说:“娥娘也是太激动了,如此一来,哥哥在城里的田产足够谋生了,乡下再有二三百亩地,也算一个上户了,加上承信郎的职位,今后也能安生过日子了。”

黄娥眼波流转,望着时穿,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时穿不知所以然,他坐在木桶里嘿嘿笑着:“你说的没错,这下子也能安生过日子了。”

环娘在一旁拍着小手,欢呼说:“哥哥终于肯定居下来了,太好了,从今往后我在海州城也有家了。”

按国人的心态,自己没有房产,总感觉居无定所,像无根的浮萍一般惶惶不安。时穿刚来的时候,似乎没有久住的打算,现在他开始买房子买田。黄娥不知道这种转变从哪里来,隐隐约约感觉到似乎与海公子有关,不过算了,反正这事对她有好处,懒得穷究。

第二天一早,十多名效用赶来招呼时穿,这十多名效用,基本上是时穿带领着,在东城区冲锋陷阵过的队伍,蒙县尉那头也很知趣,派来协助的衙役是熟人――王小川。

如今王小川也算是正式的衙役了,他穿着衙役的黑衣,拿着一根红黑两色的水火棍,带着乌帽,帽子上别了一根羽毛――这是正式的衙役服。

时穿换上了承信郎的九品绿衣,但他却没有扎上官方规定的玉带,腰上也没有别九品官的铜印绶――一般的宋人腰带上别这些零碎,需要用来压裙角,但时穿的服装经过了改制,隐蔽处增加了几个纽扣,所以他的官服很随身。而他的腰带也不是宋人常用的款式,又粗又宽的,采用的皮料不被宋人所知,但油黑发亮的,很是威武。

其实,这条腰带有点类似现代的拳王腰带,但它出现在官服上有点不伦不类,官服上向来是扎上又细又华丽的玉带……然而被这条腰带吸引的大将们扫一眼时穿的腰带后,马上不说话了。因为这腰带实在方便,腰带上设置了许多配件,可以用来挂刀剑,以及各种随身物品。

作为一名赏金猎手,哪个大将出门不是大包小包的,有了这腰带,却可以将一些必需的小零碎携带在身上,毫不妨碍奔跑与搏杀。

六位姑娘,加上环娘决定随行,当她们乘上五辆马车,马车正准备开动的时候,施衙内匆匆忙忙的跑来,远远的招呼:“大郎,稍停一会,急事――褚姑娘被困在城外了”

第172章洗浴的风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