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242章 旧货,标明门第

兴宋 第242章 旧货,标明门第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242章旧货,标明门第

第242章旧货,标明门第

黄爸听了这话,轻轻解下皮裘,将皮裘小心的叠放在一起,然后在屋内找了一处空地,慢慢的坐了下来,捋着胡子说:“娥娘出事后,我曾派人去海州打听,说是这位时穿也是被拐子顺路敲了闷棍,拐子撸光了他的衣服,喂了蒙汗药之后,把他扔在娥娘的马车里,捆了手脚一路北行。

据说此人事后完全遗忘了前情往事,说话非常粗鲁,做事横冲直撞。我原本不太喜欢这样一个毫无来历的人娶了娥娘,可娥娘与赤身**的他待在马车里日日相处,今后不嫁他,又能嫁给谁呢?”

王氏嘴角猛的一咧,赶紧低头掩饰:“官人,县里连这样的腌臜事也记录在案卷中,娥娘的名声可不是被毁了吗?你有这心思,可别连累了蓉娘啊。”

黄爸摇摇头:“海州县非常晓事,案卷上没有记录这些,这些事都是县尉蒙大人私下里与林管家交代的,你放心,衙役们事后都打点了,没人将真相说出去。

唉,本来我打算捏着鼻子认下这位时穿,可前几日我与林翔林贤弟一块去寻海州举子打听,说嘉兴时氏已经派人来,将这位时穿认祖归宗……看来这位时穿在时氏也很受宠爱,他们长房特地分出一支来,在海州买了地,准备就近照顾时大郎。

如此说起来,时大郎的门第也不算低了,再加上这位时大郎生财的手段了得,配我们娥娘绰绰有余,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娥娘嫁不嫁,而是人家娶不娶。

咱们什么门第,我父亲不过得了个小官,现在在家中写书自娱自乐,我又是庶子,分家后连续几年科举,把家底折腾尽光,如今连娥娘的陪嫁都拿不出来——你刚才没见到么,徐娘子受我的吩咐,屡次喊他‘姑爷、,人家并没有响应。

今后,这事儿你多上心一点,如果娥娘嫁给时大郎,人家宰相门第,娥娘出了那事还能嫁入宰相门第,今后对蓉娘的婚事也是个助益,没准蓉娘也能嫁入个豪奢门第中,况且你刚才还说,指望时大郎能帮衬蓉娘的嫁妆,我看这位时大郎手松的很,关系处好了,没准你的指望真能实现。

你回头多教导一下蓉娘,还记得他送旋儿与蓉儿礼物时的那番举动吗?惹的他不高兴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要能把他哄好,便有你眼前、你脚下这些价值千金的东西,人眼皮子也不撩一下就能往外扔——让蓉儿今后不要言语冒犯她姐姐了,便明白的告诉她,父母没出息,她今后的嫁妆要指望这位姐夫了。

哼哼,听说时大郎在海州忙着挣钱,打算将十几位被拐女子一一嫁出去,他能替那些陌生女子准备嫁妆,怎能不替嫡亲的妹子备嫁?”

稍倾,黄爸指点了一下地下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吧,这眼看过年了,咱家的年货还没有准备,你现在就出门,雇两名仆人上街,顺便把年货购置齐了,让徐娘子来清点一下这些物事……你放心,这不是有一份单子吗,回头你按单子核对。

再说,过完年,衙门开了印,我拿了新的官身,就要打发姬妾们出去,这个年上,总要让她们欢欢喜喜的过,不是吗?所以哪怕少一两件东西,给当给她们每人赏赐过了,图个喜庆吗。”

王氏赶紧跳起来,指点着几个价值高的物件,一一叮咛:“这个,这些金器、锡器,这几张犀牛皮,还有绸缎、鹤氅,都不能分,我已经安排好了用途,那几个小胡凳挺可爱的,你只管把它们赏给几位妾婢。”

黄爸脸都绿了,这些东西都不能让自己心爱的小妾分享,那还有什么可以让小妾公高兴一下?凳子,小马扎,这又算什么?黄爸盯着手上的单子,恶意的说:“小胡凳,你也舍得,这张单子上说,胡凳上绑的皮条也是犀牛皮的。”

“那就留下小胡凳,我见这小胡凳玲珑小巧,如果今后春游踏青,带上这样一张小胡凳,既不占地方,拿出来也撑面子。”

黄爸忍了忍,耐心解释:“有这样一个女婿,今后我们还用发愁没有这些东西吗?你看人家时大郎,眼睛抬都不抬一下,就要扔下这些东西。娘子,你眼界好歹也大一点,年后我不管去了海州县还是沭阳县,离时大郎近了,随时可以去他家里做客,这些旅行用品——你从他家回来的时候,难道不能张口问他讨要?等那时候你张口讨要,便不是眼下的身份了,他怎能不给你?”

王氏咬咬牙,恋恋不舍的说:“那好吧,这套紫金茶具反正已经残缺不全了,舅公那里还分了一半,你把几个杯子分给妾婢,不够数的再向舅公讨要下。炉子与茶壶不能分,还有绸缎,这些绸缎我全带走,顺便领子女们上街量衣……也不知道如今年上了,年前能否做出新衣来。”

黄爸捋着胡子,沉吟着说:“瞿氏有一子,不好硬让她出去,我琢磨着,瞿氏可以留下,另外徐氏和秀秀,一个年纪大了,一个太小,若她们自己不情愿,便留下来吧,其余的,都打发了。”

王氏扬起吊梢眉,喜气洋洋:“我听官人的。”

这时候,时穿正在向林翔家中走。可怜,在黄爸家坐了那么久,连顿饭都没有吃上。因为肚子饿,他走过喧闹的舟桥夜市——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他们所有的交通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在这个不宵禁的大宋,暮色中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舟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穿越人士时穿押着几辆驴车缓缓走过大宋的繁华胜景。

另一头,林翔在家里也等急了,知道时穿今晚要过来了,他特地推掉今晚的约会,直愣愣的坐在家里,等待自己的金主上门,当附近的鬼市(夜市)想起喧闹声的时候,林翔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好不容易才盼到敲门声。

面对林翔热情的招呼,时穿的态度随意了很多,他回身随意地命令将驴车上的东西卸下,自觉地肚子很饿,这想法刚一透露,林翔赶紧从附近鬼市招呼来夜宵,众人随意的点上烛火,一边端着碗呼噜的吃饭,一边盘点着满屋子的行李。

时穿依旧是谦逊一番,解释这一切都是旧货,相对于黄爸,林翔的态度随和了许多,满地都是他没见过的新鲜玩意,他也随意的挨个询问用途,并让仆人们展示一番具体用途,而后赞叹说:“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子弟,这些东西我闻所未闻,虽然都是旧货,但清洗一番,拿出去也是稀罕玩意。别的不说,只这炉子灶具,旧货算什么,拿出去更加稀罕。”

舅父林翔想说的是,时穿不愧是宰相门第出来的子弟,知道很多平民百姓不知道的东西,连生活用具都别致的超乎平民的想象。但时穿把林翔的意思听岔了,他嘴里嚼着饭,他点点头,替自家的旧货打着圆场:“没错呀,我记得有本书中说过,某户人家铺了一张旧地毯,那地毯看起来非常破损古旧,来做客的那家人见了这张地毯,却觉得无地自容——他们自家铺的是新地毯,他们奋斗了一辈子,才有财力给满屋地面铺上地毯,而别人家早已经地毯踩破了,这就是差距。甚至面前这张破旧地毯,对于访客来说是古董,随便拿出去卖了,可以买下访客家整间房子。

记述这个故事的人评价说:旧货的存在就是身份的标志,漫长的渊源就是贵族与平民的区别。贵族家的旧货可以上朔数百年,而平民家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崭新的。所谓阶层差别,大约就呈现在此处——你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卖了个地毯,人家几辈子前已经把地毯踩烂。‘三代培养一个贵族’,真是有道理啊。

舅父刚才说的,其实就是这个理——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旧物,但自家拿出去使用,呈现的是一个家族百年的历史,而如果现在上街去买个新的,那叫‘暴发’。舅父,用上这些东西后,见了别人买的新货,随意说一句‘俺家几百年前已经不拿着玩意当宝贝了’,哈哈,这不就是‘世家底蕴

第242章旧货,标明门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