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272章 失意的豆腐西施

兴宋 第272章 失意的豆腐西施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272章失意的豆腐西施

第272章失意的豆腐西施

回到空寂的家中,时穿悠闲地在屋里转了转,盘算着这段时间需要操心的事。

年前的时候,出于旅游者的好奇心,当然,也是为了寻找流落在这时代的时空旅行者,时穿上了一趟京城,借助这次出游,他作坊里的各项产品扩大了市场,现在只剩下扩张产能的问题了。眼见得崔庄的作坊已经建成,工匠们也培训完毕,从海州开往京城汴梁的航线也已疏通,万事俱备了。

接下来,这个月崔庄作坊将全力运作,测试作坊的最大产能。作坊里出产的箱包、香膏、香胰子,以及新式服装,少部分留在海州销售,大部分将装上快帆船,快速运送到京城汴梁换成钱财……

哦,忘了,我在海州还有一座合资的瓷器作坊,这座合资的瓷器作坊将承揽外销瓷器,故此设计风格充满拜占庭风味――而在大宋,即使四大名窑的瓷器风格也是充满多变的,外商定制的瓷器,其风格反过来影响大宋,文化就是这样相互交融着,促使宋瓷成为一个美学以及艺术的典范。

目前这座外销瓷器作坊,主要负责供应香膏香胰子的包装瓶――这几年欧洲战火熊熊,外商越来越少,故此,时穿那座合资瓷器坊的工作重心逐渐变成香膏、香胰子,以及酒坊的配件厂。等过段时间,玻璃坊建成之后,瓷窑的作用会更小,简直成了鸡肋。

不过,京城想必喜欢异域风格的瓷器?这年头,海船航行到日本需要七天,而从海州航行到汴梁,需要绕过山东半岛的岛尖,花费时间甚至要超过去日本的时间。所以,要想这条海路挣钱,就必须保证足够的航行频率――一个月航行三个单趟,想必不过分吧。

如此计算下来,时穿至少需要四个班次、八艘快帆船来维持航线运营。一艘快帆船载重20吨,这就是说,时穿的作坊一个单趟需要生产40吨货物,每月需要120吨,如果船只吨位再扩大点,产量还需提高。这样的话,瓷器最占地方,分量还轻,如果京城喜欢作坊的产品,也是一个出路……

这一刻,时穿像个老农盘算自家收入一样,盘算了半晌,满意的点点头:“好吧,如今我也是算日进斗金了。”

即使一个穿越者,也不能把全部未来机械带到过去的时代,身为一个穿越者,要想做点什么,依旧要一点点攀爬科技树。崔庄现在有着充分的产能需求,时穿打算慢慢的,将零件加工外包给村民,让村民在不断的盈利中学会制造加工一些复杂的零件,以此实现将生产力储存民间的想法。

既然要带动崔庄共同富裕,将整个崔庄凝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那么清除方举人就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了,现在官府已经发动,时穿这里也要做一些布置了――时穿在城里拥有两支,哦,是两支半力量。一支绝对掌握的力量是鲁大的匠做班。因为鲁大目前工程量越来越大,生意红火的,常年雇有千把号人手。建筑工人嘛都是身强力壮的,这支队伍是时穿召之即来的。

此外就是花膀子的力量――通过左斜街的整合,目前海州一半以上的码头工人都统合在时穿的协会当中,不过,到目前为止,由于左斜街还没有完成整建,所以统合并未完成,时穿虽然可以调集花膀子来替自己干活,但不会像三星班那般随心所欲。

最后那半只力量是煤饼作坊,由于煤炉的普及,如今海州中产以上家庭基本上都在使用李家铁炉坊的铁炉,于是,海州原先的石炭店纷纷倒闭,或者被时家煤饼店兼并。这些遍及海洲中产之家的营销店铺,如果有心,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时穿的耳目――唯一遗憾的是,这年头通讯基本靠吼,靠口传腿跑传递消息,成本过大不说,紧急情况下,等消息抵达后已经成为无效信息了。

不过,利用这些煤饼店传递谣言倒是一个好路子,褚素珍姑娘的事,还要靠留言来推波助澜,那些深入千家万户的送煤汉,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遍整个海州……

好不容易将离开这段时间积存的千头万绪理个明白――人生总是难得半日闲,这不,豆腐西施摇摇摆摆进了时宅。

没错,她进的是时宅而不是她家骡马店。如今时穿已经长租豆腐西施的后宅,并把它变成了香膏香胰的分装车间,那套宅院整天飘荡着香氛。它有一扇小宅门与时宅沟通,豆腐西施就是顺着这个小宅门走进了时宅大院。

“哟,闲着呐,真不容易”,豆腐西施挥舞着绢帕,风韵十足地招呼说:“打从你挣了钱,就没见你在某处安生呆过几天,你说,人挣了钱是为什么?你怎么钱越多越是忙碌?”

“说的对啊”,刚刚计算完家产的时穿欣然同意:“李三娘,看来这段时间我钻进牛角尖中了,本该把具体的经营交给职业经理人……啊,就是下面的掌柜,如今我却事事操心。我早就不该这样了,明儿,我明儿就改正”

男人家如此好说话,喜得豆腐西施挨上来,没话找话的说:“我听说你去了学宫,呀呀,可是看了场好戏吧。城里如今传的到处都是,你说方举人一个举人老爷,怎么连什么是‘妻’都不懂,硬说自己在崔庄‘娶妻’,这不是昏聩吗?。”

“怎能是昏聩呢?”时穿缩了缩身子,退开一步,回答:“赵家是良人,良家子弟怎好拿女儿做妾?但方举人在崔庄打不开局面,又迫切需要赵家的支持,所以必须给赵家一个‘妻’的地位。

大约这厮听惯了外室传说,一位娶外室走的文书就是这样,而赵家的装糊涂,两相一凑,就成了这场祸事,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豆腐西施再走几步,时穿连续推后之后,已经感觉到脊背贴了墙,他站定脚步嘿嘿一笑,目光落在豆腐西施饱满的胸前。

旁人遇到这样色迷迷的盯视,大约会羞涩的缩回身子,但豆腐西施不会,她挺了挺胸,特意把胸前的饱满挺得高高的,媚眼水汪汪的继续说:“呀呀呀,谁家娶外室会大肆张扬自家的程序,这方举人,有了三五斗之后,行事通没个含蓄。倒是大郎不愧是宰相门第,海州城已经可以横着走了,还是那么和蔼。”

这付胸乳,大约在整个宋代都数的找吧,是豆腐的原因,亦或是其他……时穿叹了口气,隐晦的提醒:“李三娘,你也知道我家的出身了――很多事情,跟过去不一样了”

没错,无根无萍的时穿,做事可以无所顾忌,但背后有个宗族之后,有些事情即必须要顾忌了――比如,娶个八嫁的豆腐西施。

即使他肯了,族里同意吗?

要知道,时穿目前是海州时氏的第一长老、财物大管家,族里开会议事的时候,他的位置在宗子下方,而他的妻子,也应当在女人堆里处于第二位。目前宗子还没有娶妻,也就是说,目前族中还没有高过他妻子地位的女人。

那么,族人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妻子,肯容许一个买豆腐的八嫁娘,坐在她们头上吗?

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时穿享受了任意调配时氏人才的权力,就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宗亲社会,娶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牵扯到整个宗族。

一瞬间,豆腐西施明白了时穿的暗示,她神色黯然的退后一步,敛起了风流的姿态,怏怏的说:“我听说顾家的搬到了崔庄,顾三娘可不是个省事的,这场风波,没波及到她吧?。”

时穿挺直了胸膛,回答:“崔庄那么大,如今千把号人,我哪能个个都注意到?顾三娘刚搬到崔庄,想必正在熟悉环境。我的管家不曾提起过她,所以我测,她如今正忙着跟他的小郎君过生活呢,顾不上走街串巷惹是非。

好吧,我回头让人搜集一下她的消息――我在上京的路上见过顾小七娘,正好跟她说说……”

谈到顾小七娘,时穿不由得想起那位假死逃脱的“蔡大官人”,看来玻璃作坊的事情要抓紧了,安排下香饵,希望吊上来一条大鱼。

意兴阑珊的豆腐西施没注意到时穿谈起顾小七娘,她说起顾三娘,只不过是寻找话题而已,并不是真的关心顾三娘现在的日子。顾三娘的小郎君是一名秀才,学问怎样不说,目前也在学舍里进学,若有机会考上举人,那么顾三娘算是出头了。在这种情况下,顾三娘怎可能凡事出头,不怕人家想起她的妾室身份,以至于影响了小郎君的科举?

豆腐西施不再寻找话题,陷入自怨自艾当中,时穿盘算着玻璃作坊的筹建,也没想到与豆腐西施寒暄,场面一时冷下来……稍倾,门外想起一个女声:“就是这里了,上去敲门”

豆腐西施听到这里,噗哧笑了,嘲讽地说:“大郎,你可闲不住呀,瞧,找上门来的女子络绎不绝,不缺我一个呀。”

“休得胡说”,时穿急忙阻止,稍后,他纳闷地自言自语:“奇怪,怎么首先上门的是她们?”

第272章失意的豆腐西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