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334章 踏过樱花第几桥

兴宋 第334章 踏过樱花第几桥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334章踏过樱花第几桥

第334章踏过樱花第几桥

黄爸现在也算财大气粗了,居然说到花五千贯收拾山梁……不过,时穿突然产生一个想法,马上回应:“黄氏――也就是刘旭的同年黄煜家,乃是海州大茶商,他们新近研究出一种绿茶炮制法,如今正在包下茶田进行专门培育,岳父大人若有心,不如跟黄氏联络一下,由他们教导如何种茶树,产出的茶叶,前几年不仿全部低价销售给黄氏,算是答谢黄氏的教导。”

“瞧,这不都成了吗?。”黄爸得意的看着王氏:“一笔写不出两个黄字,我跟黄氏认亲去。嗯,我在沭阳还有两年多任期,这一任结束后,大约茶山也整治好了,那时即使不做官,我也有了安身之处……不行,我买两座茶山,一座给黄娥,一座留给蓉娘。”

种茶比单纯种粮效益高,别人种茶老担心粮价上涨导致自己的收益缩水,但白虎山时氏种葡萄都不怕粮价波动,靠着时穿的葡萄园还怕缺粮吗?

王氏虽然不情不愿,但茶叶的收益摆在那里,与其置办上等良田种地,确实不如黄爸的计较好,尤其是“不做官也有了安身之处”这句话打动了王氏。沭阳县的情景摆在那里,县衙都种上菜了,官员的收入只能是勉强维持而已,再不想办法挣钱,致仕之后的日子真不好过呀。

“罢了,官人做主吧”,王氏鞠躬告退。

见到黄爸这里说完话,两位王爷及刘旭招呼黄爸与时穿上前,品鉴才做的新诗,崔小清轻轻一拉时穿的衣袖,时穿会意的落后几步,稍后,崔小清低声问:“郎君怎么想的?”

时穿沉默片刻,说了番崔小清听不懂的话:“我们遭遇的敌人,有可能聚集全国的力量。以一隅抗全国,这个‘一隅’越大越好,包含的人越多越好……嗯,这话你不能理解是吧,你只管这么理解:要想把产业做大,就必须用最少的钱控制最多的资金,这样才能抵抗风险。”

崔小清鞠躬:“郎君说的妾身不懂,不过,郎君杀人放火前,最好提前给妾身打个招呼,妾身好准备铲子锄头,替郎君埋尸灭迹。”

时穿仰天大笑,王氏听到笑声微微一皱眉,黄爸马上招呼:“贤婿找到好诗句了吗?听说你正在进学,诗词歌赋将来是必考的,来,也做一首词让大家听听。”

海州时承信,凶名传四方,赵师侠等人听说过这位跟人打交道喜欢用拳头说话,但从来没听说过对方懂诗词。当然,这厮也是懂得经营的,写的几本《女书》,里面充满了如何持家、经营的诀窍,而且身体力行,眨眼之间从一无所有挣下了大笔家业。

哦,关于时穿的来历,随着嘉兴时氏的迁居,又添加了新说法。根据时氏内部人隐约透露,当时嘉兴时氏想要开枝散叶,所以派人四处考察可以供迁居的地盘,派出的人都经过特别的秘密培养,全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就有时穿。

时穿在四处游历考察途中,误挡了拐子的路,被拐子敲蒙拐入桃花观,随后发生了那一切后续。等嘉兴时氏获知消息寻到门上时,时穿已忘却了部分记忆,但还是机械地按以前的计划,启动了迁居前的准备,于是,嘉兴时氏不得不迁移一支族人过来响应……

这个解释稍稍交代了时穿一身学问的来历,他是嘉兴时氏秘密培养的,因为负有特殊任务,所学的都是务实的学问,而这个时代读书人之间攀比的技能,比如诗词歌赋、论语等等,反而半懂不懂。至于人情往来嘛,也是没受过相应教育。

对于这样的人,两位王爷期待不高,他们随口响应着大家的招呼,心中已做好打算,即使时穿推脱,大家也不勉强。没想到时穿一声低咳,爽快地回应:“客来蓦记过重阳,补作樱花诗几行。红颜变雪英雄老,君看樱花莫带刀”

这首诗也是盗贴,不过进行了删节,删节的时穿并不满意,他干脆直接改版近代诗人苏曼殊的诗:“再来一首――秋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嘉兴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好啊”,陪同的几位时氏族老抢先喝彩,这时候没有“樱花似美人,红颜易消歇”的说法,所以他们直接忽略时穿的第一首诗,大呼:“何时归看嘉兴潮……踏过樱花第几桥……思乡之情,令人阒然泪下。”

“好诗”,同样是诗人的赵师侠实事求是地说:“只是‘君看樱花莫带刀’这一句很豪迈,却不知典出何处?”

“樱花,初开之时艳红如火,渐渐变白,仿佛美人白头。而樱花的花期只有七日,这一切都在七日呈现,仿佛美人白头,英雄迟暮的情景,都在七日内展现,真让人感慨万千啊。”时穿假装很怅然的回答。

“好啊,七日之内美人白头,英雄迟暮,这就是好诗,让我来依景做一首”,赵师侠灵感顿开……他连做六七首相同意境的诗词,还感到意犹未尽。

比起作诗来,王宜之他曾曾祖父都不如赵师侠,他这一诗兴勃发,只能让众人包子嘴并自惭形愧,结果,剩下的登高旅程就成了“赵师侠时间”,他一个人在沿路表演,刘旭的新妻望向赵师侠的目光充满了小星星,连王氏也不住的吩咐孩子多注意一下赵师侠的仪容行为――这才是诗人典范。

重新成为一个旁观者,时穿觉得很自在,崔小清不忿的嘟囔:“其实郎君写的那几首诗,真的不错耶,怎么就没人夸几句?”

时穿轻笑着回答:“你郎君如果做几首打油诗,大约你也会捧上天去……你过去好歹也是著名知客,怎么一点鉴赏力都没有了?”

崔小清用力点头:“真的很不错耶,真的”

这个问题不必争论,时穿招呼几名插不上话的族老,低声说:“我们怕是没有三十年的功夫,来兴建海州这片基业了,如今外面越来越乱,今年冬天的气候还不知道怎样,如果今冬的气候恢复正常的话,我们或许能挺过这场天灾。可是**呢,**一起,天下还要乱,咱们必须提早预防啊。”

在场的时姓族人大多数都在搜刮肚肠准备应景诗词,六伯老了不想争,他首先点头响应:“十七郎顾虑的对啊。就比如眼下,我时氏也算是宰相门第,如今迁移到海州聚族而居,明明村里最多的是我时姓人,可是进士牌坊却没有竖立在咱们宗祠门前。

灾祸就在眼前啊,你们不努力得个科举正途,纵是我时氏在海州赚再多的钱,终有一日会被眼红的人赶出这片地方。”

几名族老低下了头,他们不再想怎么作诗了。四名身在学堂的教授跺脚回应:“可惜我们现在基业未稳,到处是需要人手的地方,子弟们没有闲工夫读书做学问,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六伯翘起了羊角胡:“我听说十七郎也进学了,咱们宗子灿儿年纪还小,这几年指望不上。三年之后,我全族上下可就指望十七郎你与我们族人争气了。

但是,十七郎,你独自住在崔庄,这不妥吧,我时家的人,进士牌坊要竖立在宗祠门前,那才是规矩。你说,按你现在的情况,以后的进士牌坊是建在崔庄,还是建在宗祠门前。”

对于时穿选择崔庄居住这行为,时氏族人其实都有点不满意。时穿并不是时氏族人,这是时河知道,所以他默许时穿别居,是担心族人产业被时穿侵并。但族人并不清楚这个秘密,他们还真以为时穿是族中选派出来的,时河编造的时穿来历,族人们首先相信了。

所谓聚族而居,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四时节日一起祭奠祖宗与先人。你时穿跑到外面住,虽然哪地方离我们也不远,可我时姓族人商议个什么事情你都不参与,大家约定祭祀还要特意去通知你,而后等你回来再决定议程……难道你想做孤魂野鬼,死后排位不进宗祠,不享受族人的敬奉与祭祀吗?

你还拿不拿自己当时姓子弟?

崔小清立刻紧张的捏紧时穿的袖子,时穿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小手示意放心:这个问题早晚要提出来,但他经营崔庄那么久,让他放弃崔庄的一切,放弃崔庄地下埋藏的那些东西,怎么可能?

但这一切无需向别人解释,时穿笑着回答:“我曾经听说过一个预言,说是一伙猎人遇到了一头熊,这伙猎人把熊逼入了困境,接着谈论起如何分配熊肉,因而彼此起了争执,结果熊跑了,猎人们也毫无收获――六伯,咱们现在正在立业,总得等把熊杀死后,再考虑分肉吧?。”

六伯摇摇脑袋,否决说:“我不知那头熊,以及时河当日是怎么想的,大家的宅院定在白虎山下,送给你的三百亩土地却在崔庄附近。在我看来,大约时河误会了你,担心你跟宗子住在一块,会逐渐侵夺了宗子的财产,所以才把你安置在外。

现如今,十七郎你的为人,我时姓族人上上下下都看在眼里,你不用担心,时姓的地盘总有一块你安身之处。今天我做个主,在这白虎山坡给你划一块宅基地,你暂时顾不过来,也不要紧,族人们承受了你的恩惠,便出力替你建了这座宅院,也算族中对你的补偿。

今后,既然白虎山有了你的宅院,这就是正宅,是你的祖屋,以后这进士牌坊嘛……”

第334章踏过樱花第几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