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349章 哀鸿遍野

兴宋 第349章 哀鸿遍野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349章哀鸿遍野

第349章哀鸿遍野

“你不懂”,时穿伸手揉了一下黄娥的脑门:“作为女孩,多跟同龄人接触,多了解一下同龄人的心态,才能融入这个时代。再说,咱家二十多所园子,拿出一两个园子当你们的娱乐场所,让你们有机会多结交一些姐妹与朋友,也是理所应当……

再说,这个冬天,住别院的姐妹们都在抱怨天气寒冷,等今年咱们逐渐嫁出人了,想必很多人会找借口搬去玫瑰堡主堡,那时候别院都空了,到时咱总要找人维护,不如利用游园的人,让他们出人力……放心,到时候只要我板起脸来,不熟悉的人不接待,海州城谁敢强迫我?”

黄娥被时穿最后那调侃的语气都笑了,也是,这年代男婚女嫁,大多数是在这样一场场聚会中确定的,准婆婆们在聚会中查看女娘的品行,男子在这样的聚会当中窥探女娘的相貌,聚会过后,私底下交流一番,婚事就这样确定了。

如今时家有地盘有财力,借助玫瑰堡举办一场场男女聚会,借机推销自家女娘,真是两厢其便的事。

“也好,自今往后,每逢节假咱就去玫瑰堡玩耍,顺便找一些姐妹与士绅人家子弟,也是一乐”,黄娥低下头,符合了时穿的想法。

稍倾,管家穆顺过来汇报马车已备好……好吧,时穿现在已是彻底的海州人了,他现在也像正宗送人一样,迎客拜客、人情往来不断。

经过五六天繁忙的拜会过后,衙门正式开印,地方官员开始正常办公。正月二十日,童贯从辽国返回,顺路带回辽人马植,已改名李良嗣的马植被童贯推荐给宋徽宗,李良嗣与道君皇帝密探后,告之辽国大败于金人,并建议宋国联金灭辽。道君皇帝事后咨询群臣,终究感觉到联合金国共同进攻辽国有点不靠谱,但李良嗣提供的这个思路深深埋藏于宋徽宗心底,于是,道君皇帝赐名李良嗣姓赵,并赐予赵良嗣官邸。

稍后,赵良嗣在东京汴梁城待了下来,亲身感受世界第一城市的繁华后,赵良嗣向上爬的心思更加热切了……

同日,回通州祭祖的施衙内跟着兄长施奎返回,带来了同行的董璇――也就是素馨的哥哥。他秋季的时候从四川动身,带了整整四船的蜀锦,夹带着一些茶叶,从蜀地出发边走边卖,终于抵达海州。

对于一个古代商人来说,经商出门,一次在外面停留三五年只是平常事,董璇光在路上就走了半年,重新见到时穿让他心情激动,忍不住抢在施氏兄弟前,过来跟时穿行礼,口称:“叔叔,小侄终于见到你了。”

时穿坦然接受了对方的礼节,寒暄道:“素馨怎么样了?”

董璇恭敬的回答:“托叔叔的福,素馨表妹嫁得很好,夫家最近移居襄阳,其夫转任襄阳县丞。”

稍停,董璇再度补充:“素馨表妹很得夫家的喜爱,如今表妹她在襄阳买下几间店铺,招聘了一些媳妇子,在襄阳开香胰、香膏店,同时把煤饼坊也开遍了全城,生意弄得红红火火,在夫家也算是一言九鼎。公公婆婆很是喜爱。此次小侄路过襄阳,听说表妹已经怀孕四个月,等回程的时候,恐怕表妹就要生了。”

时穿招手唤过娥娘给董璇介绍:“这是你婶婶……”

董璇立刻响应:“素馨表妹说过,叔叔要娶,必然是黄家婶婶,恭喜婶婶……”

黄娥羞涩的扭了扭身子,她想说――还没举办仪式呢。但这话儿说不出口。

时穿继续说:“你家婶婶会给你把铺子的账目点算一下,这次你回去,把素馨那份红利带回去。你们走了这几年,我又推出一些新品种,不然,你带些货物回去,更好。娥娘,素馨要生了,给他的孩子备一份礼物……”

董璇略略推辞几句,又与时穿聊了几句素馨,介绍素馨嫁的襄阳官员……在介绍过程中,时穿已经听明白了,素馨夫家的迁居,恐怕是受了素馨的拖累。其夫家很珍爱素馨,担心素馨被拐一事在家乡隐瞒不住,干脆全家移居襄阳,重新开始新生活。当然,素馨的表现也对得起夫家的珍爱,所以她才在襄阳拼命赚钱……

寒暄过后,黄娥领着董璇下去交代账目,时穿转向施衙内――后者因为哥哥施奎由他穿针引线得以娶妻,与父亲的关系重新恢复,今年有了回乡祭祖的资格,显得有点心满意足。见到时穿询问的目光,立刻回答:“我在杭州苏州扫货,当地大宗的蜀锦,基本上都在我的囊中。”

施奎附和地补充:“家父听说了时兄的计划,赞助弟弟三十万贯,我也拿出了五十万贯……时兄,这可是大生意,你……你有把握吗?。”

时穿稳稳地一笑:“单纯使用金融杠杆,恐怕你我财力不够,可是我们还有锦绣街交易会馆……放心,明天咱们就去交易所,打一场金融战。等到这场战事结束的时候,想必各位都不缺钱了?”

施奎心中忐忑,小心地问:“大郎,能预先透个底吗?咱们怎么开始?”

“马上你就会看到”

时穿既然不想说明白,施家兄弟问不下去了,大哥施奎屡次向弟弟使眼色,施衙内被逼无奈,开口问:“好啊好啊……大郎,你两家准备何时嫁妹妹?这次我回家,父亲的意思是:大哥还是继续走仕途的好。如今婚事都定下了,就让大哥赶紧娶妻,娶了妻,大哥就到父亲身边去,嫂嫂嘛,或者留在海州帮助操持施家财产,或者,干脆把施家产业托付大郎照顾。

咱两家是姻亲,照顾施家产业也是帮你妹妹照顾财产,我施家会派个人跟着学经济,但具体事务还是要听大郎的……咳咳,大郎,你怎么说?”

这就是说:施家原本的意思,大约如同聘任一个高管一样娶回一位当家正妻,这位正妻不一定能享受到正常的夫妻生活,但可以享受施家正妻地位,实际起的作用则是相当于海公子的替代者,专门替施家打理生意,赚钱供他们享用――对于施家来说,施奎已经有了嫡子,续弦能起的作用嘛,最好发挥到管理家业上。

不过,也许是因为时穿的强势,使得施家不敢过份。如今,愿意不愿意留那位姐妹在身边,帮助施家看顾海州的产业,只看时穿的意思。只要时穿愿意接手,那么施家产业的经营权将全部移交给时穿,同时,施家也将派出一个人手参与,但这个人不会参与具体经营,它的存在只是表示施家的存在。而已经分家的施衙内也将在旁边起一定的监督作用。至于施奎嘛,则可以带着新妻回到施军监身边,进而谋取仕途的进步。

时穿想了想,回答:“施家派谁来接掌产业?”

这句问话既表明了时穿的态度,同时也在替施衙内撑腰:你施家明明有一个人在眼前,怎么不把产业交给他管理,非要转个手――你是娶妻呢,还是聘任高管?

施衙内低下头来不吭气,施奎尴尬的一笑,回答:“是庶弟施郁。”

在施奎来说,他不反对施父的谋划――古人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挺信服的,施奎真诚地相信父亲是为自己好,是为家族好。而他的正妻为家族做点贡献,做点牺牲,在他看来天经地义。至于他自己嘛……反正身边小妾不少,从不愁女人的。

唯一遗憾的是:时家女娘姿色确实不错,受的教养也比大多数妾室更好。而由于崔庄女学还传授化妆术与女性魅力课程,因此从时家走出的女孩,比施奎踮起脚尖所能接触到的女娘都出色――各个方面。所以施奎微微有点不舍。

现在时穿表明态度愿意打点施家产业,相比因此而势力大涨的施衙内以及庶弟施郁,施奎觉得――这样更好

时大郎的名气,施奎在海州这段日子冷眼旁观,已经一清二楚。不提时大郎著名的鲁直与横冲直撞,光是桃花观事件后,时穿肯照顾那些同时遇害的女娘,就让时穿获得一个“仁”与“信”的名声。国人嘛,真诚地相信一个人的道德与品性密切相关。时穿的道德好,那么他必定不会贪施家的钱财,所以自己产业交给他,放心。

“那么,我们就在三月三办事吧――三月三我时大郎嫁女,施家上门迎娶。”

施衙内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赶紧表态:“我把东海岛上的房子腾出来做新房,大哥成亲后,可与嫂嫂在岛上住几天,顺便与时大郎交接产业……”

“我请王彦章王相公做赞客”,时穿爽快地说:“我家姻亲赵师侠将作为我家送亲使,送十七娘去通州。”

“仪宾我请……”施奎马上响应。

傍晚,施家兄弟继续与时穿商议着婚礼的内容,盘账回来的黄娥与董璇听说这消息,董璇立刻取出二十四匹蜀锦作为贺礼,黄娥则欢喜地说:“真是喜事,我家今天真是喜事不断,诸位稍坐,我要将这消息通知待嫁的姐妹,呀,还有诸般备嫁事宜也要操持……”

这不奇怪。桃花观那批女娘年龄都差不多,一个人嫁了,也意味着大多数人进入出嫁年龄。

黄娥欣喜的起身向后院走……身边留下的女娘越少,她越觉得生活真美好。

等她走后,董璇望着施家兄弟,好奇地问:“施衙内,路上你们一直在谈论……‘定价权’,商议定了吗?。”

被他提醒,时穿连忙问:“董贤弟――你表妹素馨我称之为‘妹’,你不须称呼我‘叔叔’,还是平辈称呼吧。你带来多少蜀锦?”

董璇立刻起身,拱手:“既然叔叔……兄长吩咐,小弟敢不从命。小弟自蜀中动身,携带了六百匹蜀锦,其中,自家本钱买的货物约一半,剩下的都是赊来的货物。路过襄阳的时候,表妹素馨给我添置了五百匹,刚才我已给娥娘交卸完毕,货物已经入仓。”

“蜀锦这东西……”,时穿沉吟着说:“它是奢侈品,常人一年,甚至一辈子都用不了多少。如今衙内将长江以南的货物扫荡一空,而我将长江以北,除了京师之外的货物扫荡干净。可以说,现在百分之五十的货物在我们手里。

我们手头有一个交易所,如今道路不靖,消息传播速度不快,海州市面上的价格波动,传到京城再传回来,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至少一个月。也就是说,即使海州蜀锦价格与京城差异大,京城商人听到消息把货物贩售过来,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时间差,打一场价格战,争夺定价权。

开始可能要亏本,要做好亏损百万贯的准备,可是一旦我们夺取定价权……董贤弟,今后你可以做一辈子蜀锦生意,因为定价权在我这里,你在书中收货我在海州贩卖,卖多少钱咱说了算,绝不会亏本。”

“百万贯啊?”董璇咂舌:“要亏这么多?”

“也不一定亏百万贯”,时穿安慰说:“这玩意是奢侈品,百姓平常用的并不多,所以店中都不会备太多的货物,即使有人听到消息扫货,他手里的货物数量也比不上我们;即使他赶到蜀中收货,一来一回,等他来海州挂牌销售,**个月也过去了,咱们已经取得定价权。”

稍倾,时穿补充说:“亏损百万,看似多,但只要我们拿下定价权,锦绣街交易所具备定价权的消息就传出去了,今后,商人们想要贩售货物,首先想到的是来交易会所定个价――那咱们光是收手续费,就只管乐吧。”

施奎一咬牙:“若是如此,亏损百万也要干”

时穿笑的像一只偷了腥的猫:“嘿嘿,真要把价格波动起来,还不定亏不亏呢?”

董璇轻声插嘴:“贤兄,你们说的如此热闹,明日可否带上我?”

董璇说话时,施衙内也在轻声问:“大郎,素珍姑娘那里……”

“咄――”施奎训斥他兄弟:“姑娘家的情况,能这样当众问吗?你也不怕坏了姑娘的名声。弟弟,弟媳也要生了,你也该收收心,好好打点家业了。”

“素珍姑娘很好”时穿回答:“她如今正在玫瑰园,与赵师侠一起整理图书。素珍姑娘今后打算把其余的产业都出手,只留下沧浪阁印书坊,嗯,你若关心她,就给她寻找一间铺面让她做书店,或者搜寻一些珍版书籍,她一定会高兴的……至于董贤弟,咱们明天一起去锦绣街。”

锦绣街这两年逐渐有点转向服务业的味道,外商来的少了,市舶司官员也很寂寞。沿街,原本替外商准备的仓库,现在多数出租做店铺。大多数商人在这里租门面开店,是因为时穿修整锦绣街,图这里干净卫生,加上巡逻的花膀子比较多,治安状况比别处街道好――至少偷包的少,敲诈勒索的少。

最近一段时间,传闻有从西洋来的海船即将入港,锦绣街以及锦绣街相连的滨海大道,逐渐有点恢复生气,闲置的仓库有人租了,曾经关闭的丝绸店重新开张,四处的货物开始向这里涌动,路边的客栈里,也住满过来观风向的客商……

这天一早,时穿领着施家兄弟、董璇,以及黄掌柜来到锦绣会所三楼,从楼廊中俯视了一下一楼的交易席位,看了看悬挂的交易牌,这里各种货物都有,可惜看的人多,下场购买的人少――毕竟这是正月,而过年之后的正月,从来是中国零售业的黑色长月。

时穿身边的董璇低声召唤一名交易员,那名交易员拿着水牌过来,按董璇的吩咐在水牌上书写:蜀中茶叶五百担,议价。

这个时候,施衙内正指着二楼座位上一位书生,低低的给哥哥施奎指点:“那就是罗进士,瞧,衣着很阔绰,锦缎呀,看来手头钱不少。”

罗望京感觉到楼上的目光,抬头望了一眼,先见到施衙内仇视的眼光,紧接着,入眼的是笑眯眯的时穿。后者冲着罗望京微笑点头,但罗望京顿时感觉到,自己仿佛被一只恶狼盯上,浑身都在发冷,他慌乱地站起身,随便与客人交谈几句,快速结束了商谈,起身,匆匆离开。

罗望京若是晚出来几分钟,他会看到时穿笑眯眯的挂出一只水牌,上面写着:蜀锦,某某价出售,不限量。

这个价格顿时引起了一片惊呼,许多人捂着心口,痛不欲生。

各楼座位上随即响起一片切切私语声,时穿低声与董璇交谈几句,低声提醒:“大家各自该说什么话,该用什么表情,都记好了么?那咱们就开始了?”

这时候,一名交易员跑来汇报:“董客官,你家货物拆零出售吗?有客官要卖两百担。”

董璇现在的兴趣不在这里,他赶忙回应:“不拆零,整单出售。”

这个时候,时穿上前冲各楼商人拱手,谦逊的笑着说:“诸位,想必大家都得到消息,说有从西洋来的商船即将进入广州,所以大家都在备货,某些货物价格涨得厉害。但诸位也知道,我家有南北快船,向北的快船,直接发货去京师;向南的快船,最近正在沟通广州与柳州的航路。

如今南信风季节已经过去,再过段时间北信风即将刮起,到时候,下南洋的货船必须借助信风出航,否则就要错过这个年度了。但据我家快船传回来的消息,广州港至今依旧没有从西洋返回的船只进港,我想,如果那支船队存在的话,今年我们也赶不上出海了――诸位心中明白了吗?。”

顿时,屋里响起一片哀叹声,许多人捶胸顿足,纷纷乱嚷着:

“天呐,我高价进了许多蜀锦,还买了海船,这下子,倾家荡产啊……”

“天呐,我把全部身家都压上去,还借了贷,当初是谁传出那缺德的消息?”

一片吵闹过后,众商人中,有聪明者看到时穿不慌不忙,猛的觉醒:“蜀锦……我听说时大郎之前也抢购蜀锦,若是没有西洋海船过来,那么损失最重的岂不是时大郎?”

“没错啊,时大郎头前整修锦绣街,手头的钱都花出去了,如今蜀锦这批货砸在手里,该怎么得了。”

少倾,有商人试探的问:“大郎,你打算怎么办?”

时穿轻轻点点头,一脸懊恼的回答:“没错啊,大家都知道我手头的钱,连带施衙内的钱都花光了,今后还要指望锦绣街、左斜街替我一点点生钱,但如今我手上千把号人等着发薪水,我可不像各位根基深厚,所以,我意图将手中的蜀锦抛出一批来,价格从优,各位可愿意帮衬一下?”

哀鸿遍野啊。

一位商人直接呻吟起来:“可不能啊,大郎,蜀锦再跌,也有个底价存在,你可不能比地板价还低呀。”

时穿轻轻一声叹息:“千把号工人等着吃饭呢,没奈何,我愿意按底价三分之一价抛售。”

董璇赶紧上前,装模作样小声劝解:“叔叔,货款我不着急,叔叔如果暂时不方便,把我的货款先欠着,回头有钱再慢慢归还……”

“这小子是谁?”有商人大声问:“仁义啊大郎,你就听他的吧。”

“不知道”,同桌的商人回答:“刚才就是这小子挂牌销售蜀中茶叶五百担。”

“茶叶,很好啊如今茶树多冻死,这小子能搞到茶叶……交易员,递个牌子,我要跟他商议一下。”

这时,时穿在楼上摇摇头,坚决的否决了董璇的建议:“那不行,你千里迢迢来海州置办货物,我不能让待在海州看风景,等待我什么时候有了钱……再说,货物已经是我的了,怎么处置还在于我,我怎能把自家危机,转嫁给你呢?”

董璇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说:“叔叔,你待素馨一片厚恩,我们还没来得及报答……那三船货物还有其他商人的,其他人的我不便做主,但我自己那份货物――请叔叔允许我原价赎回。”

“你赎回去也没用了”,一位商人带着哭腔回答:“当初我们为了囤积蜀锦,连东京汴梁城的蜀锦都被搜集到了,若是海船不至,哪怕是晚一年……啊啊,这可是三百万贯的货物啊”

第349章哀鸿遍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