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386章 大棒无用,还是给胡萝卜吧

兴宋 第386章 大棒无用,还是给胡萝卜吧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386章大棒无用,还是给胡萝卜吧

第386章大棒无用,还是给胡萝卜吧

时穿几乎要仰天长叹了――边际啊,古人永远弄不懂自己的边际,弄不懂什么东西属于他人的范畴。他们对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紧,却总觉得自己有权插手别人的事,譬如父母总喜欢插手儿子的事,地方官总喜欢把百姓的所有利益都代表了。

好吧,我是豪绅,我怕谁?

“额外的付出,要有额外的收益,此乃天经地义”时穿瞪起牛眼睛,索性撕开了宋人说话温情婉转的面纱,脸不红心不跳,红果果的开出价钱――想让我额外付出,就必须支付我心动的价格。来收买我呀,我很便宜的……至于我眼下的所有,那都是我辛苦劳动所得,谁都别想让我无私奉献。

张叔夜是位硬汉,最喜欢攻坚克强,他被时穿的态度激怒了,眉毛一竖准备反击……但可惜,时穿不是他的敌人,反而是长久以来对他多有帮助的友人,而且还是位“读书人”。在大宋,不能把读书人当做屁民;在大宋,也不会拿忘恩负义当伟光正。

更重要的是:面前这位还是豪绅,脾气很倔的豪绅恶霸。他真要强硬起来,咱那些隐蔽的弯弯绕心思,反而不好摆在桌面上――万一两人真闹翻了,世人只会说张叔夜不念旧,不知恩……

大宋国情一点不特殊,读书人都是讲名声、有道德底线的。

“海州这几年穷弊,茶市今年收益极不好……”张叔夜想叫苦,想细说在大宋做地方官的苦难――在这个地方这个时代,小科长下乡没人给你打伞遮太阳,还有不时受到“大额纳税人”――也就是豪绅――的气,我容易吗?

时穿突然插话:“哦,前几日我已经接到确切消息,从西洋返回的商船已经在广州靠岸,正在卸运货物,并将在几日内北上,目的地是海州――据说这批西洋商人是通过海公子介绍的,所以他们一定会来海州停泊,如此一来,海州今年的市易税,市舶税,大约不用发愁了……嗯,没准还会超额。”

张叔夜陡然精神一阵:海贸好啊,如今大宋朝的农业税只占到整个税收的百分之十五左右,现在通往南洋、西洋的海贸萎缩,大食胡商已经很少抵达宋国了,目前大宋只靠通往日本以及高丽、还有少量南洋外贸收入,勉强面前维持眼前繁荣――如果海州的海运能重振,那咱还在土地上折腾什么劲?

张叔夜暗自思量:海贸一旦重开,茶----悠闲闲享受大宋的享乐主义时,这个夏天,孙立没闲着,他带着马军横扫沭阳以及海州其余各县,顿时让当地作乱的小股匪徒绝迹。而林冲张横张岑也都没闲着,阮通在继续养伤,唯有九纹龙史斌很闲,可是他跟时穿尿不到一个壶中,双方即使在勾栏瓦舍碰面,也是各玩各的。

与此同时,与张叔夜那番谈话过后半个月,自西洋过来的船队,连续经过杭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温州市舶司、台州市舶司,均无法靠岸。

前者是因为方腊占据了杭州,商船害怕方腊用枪尖付款不敢靠岸,后者是因为泉州等地市舶司依旧坚持老观念,官员上船先检查船引,对于滞留海外逾期未归者,要进行‘除籍’与逮捕,吓得商船只好扬帆继续北上――等他们进入海州水域,却享受到了另一番待遇。

拔头水军由时穿带领,在海面上拦截了这支船队,紧接着,众海商喜出望外――东海县衙门书吏以及海州县书吏随即登船,现场为这些人办理“落籍”手续,且不管船员们诌出什么名字……咳,哪怕是个西洋名字,书吏连眼都不眨的予以承认,并当场办理落籍手续。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海商――部分是滞留海外多年,在当地开办了商馆,熟悉当地水文地理文化的地理鬼;部分则是胆大包天的当地商人,其中有稍稍不狂热的十字军战士,也有同样的阿拉伯战士与商人。他们有些都是才从战场上下来的,混到同一个船队搭伴同行,只能说他们对金钱的狂热,远远胜过宗教。

这些人进港后受到热烈欢迎……等海州用这种方式欢迎他们之后,消息传出,广州、泉州等沿线市舶司纷纷啐骂海州卑鄙,他们连续上奏章弹劾张叔夜,无奈这支商船队带来的利润丰厚了,道君皇帝听说张叔夜一日替他收了一百万税,直骂泉州广州迂腐……

于是,得到皇帝纵容的张叔夜变本加厉,与市舶司上下官员勾结,按照时穿开的单子列出了容许的压舱物――这相当于免税清单,海州城当时就炸了窝,商人们纷纷买船组织货物出海,导致温州台州以及郁州造船厂的积压货为之一空,连船架上还没建好的船都被预定了。

当然,经过张叔夜时穿这么一捣乱,大宋朝迂腐呆板的海贸政策逐渐松动,原本出海的商船禁止配备弩弓等自卫武器,但海州出产的软帆船因为配备了鱼炮而深受海商们欢迎,于是,影响波及下,台州温州造船厂也偷偷赶去夷州采购鱼炮,加装在自己生产的渔船上,更因为造船厂之间的竞争,软帆船逐渐开始普及。

软帆船的普及也导致丝绸销售量大增,由于当时中原的主要纺织品是丝与麻,麻质布韧性不够,遇到海水浸泡后,盐粒会沉积于布面纤维上,导致布面变硬变脆,遇到海风更容易吹裂,而丝绸轻软,不怕盐水浸泡,韧性十足,于是,未经染色的丝绸做船帆,成了一时首选。

紧接着,秋季信风刚起,第一批下南洋的船只返回了,大捆大捆的棉花包被运回海州――这时候“棉”这个词还没有诞生,人们说棉花主要用“绵花”这个词,稍后,海州开始种植棉种,人们觉得“草木之绵”应该有别于“蚕丝之绵”――于是木字旁的“棉”出现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要紧的是,随着这批海贸船的入港,大宋的贸易格局出现了重大改变。

第386章大棒无用,还是给胡萝卜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