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411章 有钱分,不用解释的

兴宋 第411章 有钱分,不用解释的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411章有钱分,不用解释的

第411章有钱分,不用解释的

林冲沉吟着,分析说:“猜谜的手法很多,这句谜里,‘天然与我亦灵通,还与人间事不同’,听着有点鬼气森森,似乎不同于人类……嗯,江上那人说的不是中原话,那么这句迷是说:他跟咱们不同,不是中原人;‘要识我家真姓字,大字南头一点红’――这里暗示谜语采用示型法,或许还要用上虾须格、卷帘格(此为两种谜语格式)……”

孙立马上补充:“辛兴宗刚才说过,此人讲的语言完全不是西部蕃人语言――至少不是契丹语。”

林冲思索着说:“船上那人站在乾位,南方丙丁火,主刀兵。以八卦的卦为计算……哦,八卦卦象,南位的卦象形状类似‘三’形,‘南头一点红’,则这个字应该是‘大王’加两点――金。”

“金人”孙立脱口而出。马上又纠正说:“这是一位金人大王?”

“没错……唔,应该是这样。‘还与人间事不同’,既是说他不是中原人,也在说他不是普通人,‘大字南头一点红’则说的是他是位‘金大王’――金人大王”

宋金签署海上盟约的事情,连路边卖烧饼的都知道了,孙立林冲自然也知道。孙立就纳闷了:“不可能,金人乃蛮夷也,藏身于白山黑水之间苟且度日,但从他出的这个谜语上来说,出谜人非常精通咱的谜语手法――便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老儒,也不见得能如此精通谜格、谜面……这,这灯谜可是咱们玩的花样,女真人能如此精通?我不信”

林冲没理孙立的嘟囔,静静想了片刻,脱口而出:“是我鲁莽了――这事时大郎做的对,我不该犹豫的”

孙立刚才稍有犹豫,立刻执行了时穿的命令,但他执行命令是出于军人本能,并未加以思考。此时听到林冲的话,不仅斜眼瞪着林冲问:“你什么意思?”

“此人不是中原人,这已经能肯定了……按照谜面上猜测,此人是个金人大王,那么,宋金刚刚签署海上盟约,金人大王到江南来做什么?

按理说,作为盟友,如果金人没有邪心思,到此处只是出于官方目的,那么只要他亮出身份来,地方官绝对会殷勤招待――童贯使相便是一力主张签署海上盟约的人,如今使者到了他的地盘,能不殷切招呼吗?可对方就是不亮身份,反而乔装改扮,隐秘而行――为什么?”

林冲这句问话没有得到回答,过了一会儿,林冲低声说:“过去时长卿曾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的是:按照事理去推断,无论结果多么匪夷所思,如果推理过程正确的话,那么这个匪夷所思的结果就是正确的,很可能还是唯一正确的。

这话说的有道理呀,金人大王在风雨飘摇的时候,隐藏身份来到战火纷飞的江南做什么?顺着事理推断下去,越想越令人胆寒……所以时长卿才不做解释,硬要杀了这位金人大王,而且要搜查对方的行李,笃定对方行李里有文案卷宗――这个结论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唯有这个解释,才能验证时长卿的所作所为。

所以我刚才说:我莽撞了。不该不听从时长卿的命令――你想,一贯冷静的时长卿突然呈现出爆炭性子,一定有原因的。而我刚才的推测,就是原因。”

孙立还是不信:“不可能吧。金国势力小,在契丹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唯有联合我大宋,让辽国两面开战,才能有所喘息。宋金海上盟约对金人也有利,战胜辽国之后,我大宋又不贪图辽国土地,只取燕云故地,金人对此不是很乐见其成,故而双方才签约的吗?照你这么说,金人南下……金人南下……”

孙立说到这里,突然被自己的话吓到了。

一位金人大王,在这时候隐藏身份来到江南,他的目的还有猜吗?定是搞情报来的。而宋金明明是盟友,金人想要宋国的相关情报,比如与金人联合动手的将领情报。军队情报,那还用自己动手吗?只要他们说一声,咱们会双手奉上。

而如今金人秘密来江南,那么他要的情报,肯定不是宋国对金人公开的那部分情报。那么金人要的具体是那部分情报,那部分情报是他们既感兴趣又不想让大宋知道自己感兴趣的……这还用猜吗?

没错,唯有这样,才能解释时穿刚才的行为――时穿定是猜出了那个字谜,觉察到对方意图对大宋不利。但这是宋金正处于蜜月阶段,他猜测到了对方的意图,可惜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干脆以杀戮来阻止,事后也不加解释。

这才是对时穿的反常行为,最合理的解释。

“这件事恐怕不好善后吧”,孙立担心的说。

宋代是个**律的时代,权力受到约束,商人受到保护,发明创造有版权法……

这不是一个随便可以把人定性为黑社会分子,然后可以任意杀之的时代。时穿当着许多人面对一位旅人喊打喊杀,即使目前处于战争状态,也会有人跳出来否定的。想当初王安石多么嚣张,只要不同意他的主张就流放,其得意弟子蔡京多么猖獗,照样有人争执他们。如今,既然时穿无法说出理由,那么,铁定时穿会栽在这件事上。

想想刚才辛兴宗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就知道……没准辛兴宗这厮回去就在书写告发奏章,没准这会儿,奏章依旧走在路上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林冲苦笑着摇摇头:“时大人真要从那人的船上发现了什么,估计也不好说出来――没法说呀你我都难以置信,谁会信时大人?”

林冲这句“时大人”喊得真心诚意。经过这番推导,他已经对时穿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自己也在现场,这番推论是自己下来后捉摸许久,这才得以确认的。而时穿当时就推导出结果,并且下了斩钉截铁的格杀指令,自己当时怎么那么迟钝,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嗫?

看来,智力差距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能抹平的。智慧啊,一丁点差距就让人望而兴叹。

“若是事到临头,唯有我顶上了”,林冲继续补充说:“咱们梁山好汉抢劫个把路人那是平常。这事儿搁时大人身上是罪,搁我们身上顶多是‘贼性未除’。刚才我违逆了时大人,而时大人一向把我们好吃好喝供着,我不该对他的命令迟疑的。所以,唯今之计,只要保下时大人,弟兄们后半生就可以保障――唯有我来”

孙立想了想,嘴唇蠕动了几下,叹着气说:“辛兴宗那里……”

“让杨惟忠来劝说……”林冲决然的回答:“孙兄弟无需歉疚,只要保下时大人,想必我也不会有大事。杨惟忠最先参与此事,辛兴宗要举高,不能不顾忌杨惟忠。蕃人想在官军里混本就艰难,杨惟忠摊下了这事儿,今后永远是个把柄。这蕃人现在不清楚状况,只要我们把内情说一下……”

孙立突然噗哧一声笑了,林冲听到笑声怒目而视。孙立笑不可抑地说:“不妥,你跟杨惟忠那莽汉说,杨惟忠会不会埋怨时大人把他拖下水?……别怒,我刚才突然笑,是因为想到咱们的身份。咱么是谁,时修武的手下败将,当初时修武将我们困在海州码头上进退不得……你觉得,凭他这等智慧,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吗?

哈哈,哈哈哈,咱两个反应慢半拍的人,在这里琢磨着替时修武顶罪,没准这时候,时修武已经把屁股搽干净,正在弹冠相庆呢……斥候,前路情况如何?”

孙立调转话题,听到他的命令,一名斥候拍马上前回答:“孙统制,前路……前路情况真说不上,二十里外突然有了大队人马,瞧那状况,又不像逃荒的流民,因为这大队人马似乎有组织。但也不像是兵丁,因为他们手上没有武器……”

“是方腊的人”,孙立立刻断定:“他们头上扎红巾了没有?”

这名斥候原先是梁山下来的,是孙立带入海州团练的亲信。所以他说话比较随意,回答说:“正是没有扎红巾,所以弟兄们才不敢断定。”

“继续哨探――很可能就是方腊的人,听说他带的乱民就没有武器,告诉弟兄们小心,勿要过分靠近”,孙立吩咐几句,回身对林冲说:“咱们不要看戏掉眼泪,替古人操心,这件事让时修武自个处理吧,咱们只要把仗打好,也算回报时修武的厚待了。”

“说的是”,林冲振作精神:“一俊遮百丑,咱把仗打好,谁都挑不出毛病来――命令戊队、壬队沿大路两侧行进,展开队列,随时准备迎战。”

这个时候,梅渚镇口,时穿与杨惟忠的队伍已经走完,但这两人都未动身,辛兴宗也没挪动脚步,他望着溪中打捞的渔夫,眼看着两浙路团结兵插肩而过,向建平镇进发――这个镇子毗邻广德军,离梅渚镇约八十里。

不一会儿,打捞的渔夫过来,呈递上几只匣子:“江中捞起几只钿萝匣子,款式很精致……你瞅瞅?”

这匣子做得很精致,上面的红漆光可鉴人,漆下镶嵌着贝壳雕出的图案。单看盒子的款式,似乎旅行者是名宋人――盒子上的漆是宋漆,也就是现代称之为“日本漆”的玩意。盒子上挂了一个狼牙形锁具,材质是铜制的。唯有这个锁子似乎有点异族风貌,因为宋人使用的多是铁锁,很少有铜锁。但狼牙形锁具是典型汉代锁,汉人称之为“玉阙”锁,这似乎又不完全是异族风格。

古代锁子花样很多,但钥匙都是同一款式,都是插入式开锁方式,所以钥匙的区别只在于长短与宽窄。这种锁子难不住时穿,随意找了根铜片,不会儿,匣子打开了,无数滚圆的珠子状东西呈现在大家面前。

“是东珠”,时穿瞥了一眼珠润玉圆的,色若淡金,鸽子蛋大小的珠子说。

女真人是个善于保守本民族秘密,并善于编造事实的民族,比如他们民族中白姓黑姓的区别,这秘密就一直保守到现代,现代人根据多项研究,只得出了“白姓大约是王族,是尊贵姓氏,黑姓则较低贱”这个简单结论。而东珠也是女真人保守的秘密之一。

传说中,东珠是一种冷水蚌所产的珍珠,采集它的时候需要用黑天鹅,黑天鹅吞噬这种珍珠蚌后,经过胃液润滑摩擦并排出体外,最终成为“东珠”这种珍贵的贡品――可是到了现代,任人们怎么寻觅,在东三省也找不到相关的冷水珍珠蚌,以至于人们认为这种珍珠蚌已经因过度采掘而绝种了。

但实际上,东珠跟珍珠没啥关系,虽然二者都是圆形。

根据现代对残留的清代“朝珠”研究所得,所谓东珠很可能是一种蜜蜡,是大兴安岭一带,松树的松蜡经过万年演变而变成的蜜蜡珠――或者它原本不是珠形,经过特殊工艺打磨处理之后才变得珠润玉圆。

而这种蜜蜡还有一个更通俗名称,叫做“琥珀”。

在现代,琥珀其实不值钱,只要稍懂一点初中化学知识,完全可以用松蜡加工制作出琥珀。而加工过程中如果完全采用天然材料,那么即使采用现代仪器,也无法区分天然琥珀与人工琥珀的差别――现代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波兰琥珀”,一年的销售量相当于波兰五百年的天然琥珀产量,如此持续销售数十年,要真市场上个个都是天然琥珀,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天然琥珀,拿中国来销售都不够。

所以在现代,“天然波兰琥珀”这玩意就是拿来唬无知小妹的……哦,现在可以拿来唬辛兴宗。

“东珠呀,生长在长白山黑龙江一带极寒冷的湖中,数百年才能长这么大,生长东珠的蚌壳需要用黑天鹅来辨识,当地采珠人家里都养着黑天鹅,春季的时候把黑天鹅放出去……”时穿绘声绘色的说起女真人编造的关于东珠的传说,心中不无恶意的想:我回家开个东珠生产场如何?可以迅速将东珠这种奢侈品贬值,那么,女真人手里剩下的、用来平衡贸易的奢侈品只剩下“人参”了……

“总之,这玩意极珍贵罕见”,时穿总结说。稍停,他呼喊杨惟忠:“老杨,你手下出了大力,这玩意你先挑……”

其实一说东珠,党项人杨惟忠已经知道舟上人是哪里来的了,他垂涎欲滴的望着匣中东珠,自言自语说:“原来是‘塔娜(女真人对东珠的称呼)’,果然晶莹透彻、圆润巨大……啊,更显王者尊贵。

据说,辽帝冬春之际游猎时,强令女真人冒着酷寒,凿冰入水,采蚌取珠,以致很多女真人为此惨死江中,却一无所获,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借助这股仇恨,起兵反辽,双方至今打个不停――这匣子东珠,真要送给辽国皇帝,换一座城不成问题……赫赫,怪不得你对那人下手呢,我要是提前知道对方携带如此多的东珠,也会下手的。”

在女真族,采珠从来就是一项极端隐秘与专业的机构,清代规定只有上三旗(两黄旗及正白旗)的人才能采珠,为此还专门设置了“珠轩”这一特殊采珠组织……如果女真人一直延续这一保密措施,那么辽国皇帝逼迫的采珠人就是女真人中的贵族,难怪阿骨打可以借这仇恨团结各部女真人。

“原来是女直……”辛兴宗明白了:“原来那个谜语的答案是‘金’……啊,不对,这事说不得”

“女直”这个词,还念做“女真”。这是为了避宋真宗的讳,而缺笔写成的“真”字,但念法照旧是“女真”。

灯谜是宋人发明的,宋人玩这个内行。只要稍稍给点暗示,宋人马上能猜出灯谜的答案。而只要智商正常的人,再稍稍一想,立刻能感觉到金人易装潜行至江南的诡异……可这种事确实不能说出去,更何况如今巨额财宝到手。

果然,时穿任杨惟忠拣选了十颗东珠后,立刻将匣子递到辛兴宗面前,此时,辛兴宗还听到杨惟忠笨拙的党项语感慨声,翻译成完整宋语,杨惟忠说的是:“折福了折福了,这么贵重的东西,见一眼就是折福,没想到还能拿十颗回家……啊,这趟出战,值了我回家要拿几颗给娘子做件首饰,剩下的,跟附近部族买马,卖给时长卿的战马都是白赚……啊,我要换满坑满谷的战马……嘻嘻,嘻嘻……”

“这个……”辛兴宗顾忌较多,他手悬在匣子上沉吟片刻,陡然觉得路过的士兵在张望,心中一惊,连忙闪身用身体遮蔽士兵好奇的眼光。稍停,只听时穿淡淡的说:“没关系,当时团结兵都在镇外,即使他们现在见了这玩意……”

时穿的意思杨惟忠听懂了,他马上用党项语跟辛兴宗说:“这东西,整个大宋有几人认识?咱们要不是在陕西与辽人接触过,大约想到想不到,人世间还有这么大的珠子存在……放心,没人认识这玩意。”

“刚才……”辛兴宗咽了口吐沫,艰涩的用党项语问:“你刚才听从时长卿指挥,对江上人动手,可曾想到如今?”

“没想到”,杨惟忠大大咧咧回答:“咱家跟这个宋官接触以来,就没吃过亏,所以我想他也不会坑我。至于他让我干的,不就是动手杀人吗?咱家来江南,干的就是这活儿围官家干,为官人干,没啥区别。”

“你倒想得简单”,辛兴宗将目光转向匣子,心思定下来后,炽烈的贪欲占了上风。他嘴角不觉咧到天上:“东珠啊,这么大的珠子,咱听都没听说过……罢了,为了这传世之宝,洒家做了”

辛兴宗的手还没有落下,孙立派出的使者已经赶到了,只听探马赤侯大声汇报:“大人,前军已探明,方腊军一部沿郎溪向建平镇开来,人数约十万……”

第411章有钱分,不用解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