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窃明 > 第十四节 决裂

窃明 第十四节 决裂

作者:大爆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果然是:人必先自辱而后可以辱之。

黄石咬紧牙关勉强不让胸膛中的怒气喷出来激烈的情绪慢慢的总算是退去了一些。黄石先反省了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大概是表现得太过奴颜婢膝了吧以至于让别人看轻了自己。他一面感慨一面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这事对黄石你并无害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同僚化解一件为难的事情你又何乐不为呢?”见黄石没有立刻做出反应袁崇焕又语重心长地劝说了起来。

如果点头答应了下来的话对黄石来说这件事情确实不会有立竿见影的伤害因为他是武官而不是士大夫所以“闺门不肃”这个罪名是扣不到黄石头上的。当然还会有一个事后处理的问题对于这种类型的失贞明朝的规则是劝和不劝离。

根据大明律妇人非自愿的失贞行为不可以作为离异的理由。比如明中叶后就有妻子被人贩子拐卖的案例但案后人贩子和老鸨按逼良为娼定罪夫妻仍然判处完聚。

刚才赵引弓既然说出听任黄石退聘看来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黄石想赵引弓只要能保住功名也不希望节外生枝和自己再起纠纷。

“袁大人说得是。”黄石无意识地随口回了一句。

不过没有立竿见影的害处并不等于没有害处这种聘妻被掳走的事情如果传出去那对名声可是有不小的伤害。而且事后黄石退聘虽说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但肯定也有不少人觉得他对聘妻无情无义。

袁崇焕看黄石迟迟不答应不禁有些不耐烦起来。于是又加重了语气说道:“不会有人胡乱传播的黄石你尽管安心……”

听袁崇焕的说辞黄石琢磨他们的如意算盘大概是用这个搪塞御史。要是赵二姑娘已经死了那自然是千好百好黄石配合上几个月就可以退聘。如果赵二姑娘被现还在人世。那赵引弓照旧也有理说不会为此被剥夺功名。

黄石想起了原本历史上崇祯元年地前车之鉴:陈继盛和建奴在宽甸、长白山进行激战的时候袁崇焕因为毛文龙不肯违反国家法度、私自把兵权交给他就从背后把东江军的粮饷给断了。还下令辽东、天津、山东莱登各地禁海不许任何商人出船不许卖给东江军一粒米、一颗豆。

虽说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但照顾辽东大局这件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不然就是国家的灾难。所以黄石决心再退一步。反正今天曲意逢迎袁崇焕很久了。黄石不想前功尽弃更不希望有一天被拖后腿

――我不是立志要做岳王、戚少保那样的大丈夫么?不是早想好了要左右逢源求得一生平安么?魏忠贤、孔有德、耿仲明、山东文官还有辽西将门从阉党到东林哪怕是未来地汉奸和人渣。他们和我不是都能相处愉快么?眼下还是只能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

况且黄石也知道文武不和不仅仅是国家的大害而且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这个武将。既然袁崇焕要升任巡抚了那黄石是说什么也不能把他得罪了:“袁大人赵大人可否容末将稍作思量。过两天再给两位大人回复何如?”

袁崇焕脸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指了指赵引弓又对黄石道:“本官披肝沥胆与你说了这么多时辰。只道你同意尚不为迟。哪晓得你三心二意总是一片欺诳。到底目中没有本官。方今人证亦在岂容得你欺心!汝有十二不当之过汝可知乎……”

黄石略一愣神这期间袁崇焕已经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篇话。黄石觉得这些话略微有点耳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只听见赵引弓羞愧难忍地叫了一声:“袁大人。”

赵引弓站起身来冲着袁崇焕鞠了一躬:“袁大人下官不想勉强黄将军了请老大人明鉴。”

此时黄石心里也有些迷惑虽说文官一向瞧不起武将和太监但自己好歹也是斩数千的大将。这件事情毕竟是对赵引弓关系重大袁崇焕又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紧着来替他做说客呢?

既然搞不明白袁崇焕到底在琢磨什么念头黄石心里也就愈不安起来他听到赵引弓说话后也站起了身冲着袁崇焕说道:“袁大人明鉴末将并非不同意只是请宽限两日末将军中尚有军法在……”

黄石解释了一番长生岛关于成亲地军法然后解释说他要先和部下商量一下对策毕竟将士们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再者为了赵家的名声考虑黄石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去跟长生岛官兵讲出真相。所以他总要想个妥帖办法以免万一事情泄露黄石自违军法导致将士失望。

这个理由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台阶面对如此无礼的要求黄石的态度仍然保持着一如既往地恭顺。站在一边的赵引弓听完黄石肯考虑这件事后立刻就表示了一堆感谢袁崇焕见这两个人似乎都能接受了就不再强求黄石当场答应下来了。

黄石老老实实地坐回到了椅子上去这件事情他还没有完全考虑清楚利弊黄石打算回到觉华再和金求德、洪安通商量一下看看如何处理为好。如果能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那黄石觉得也不一定不能卖袁崇焕一个人情以后向辽东都司府讨要粮饷也会好说话一些。

虽然袁崇焕的手暂时还够不到辽东不过多个朋友总是多条路。黄石又反省了一下自己的态度他觉得自己还是要抛下对袁崇焕的畏惧心理为好。黄石想起自己和孙承宗、和魏忠贤、和山东文官地交往经历一时间又有了不少信心他自认为还是比较会做人的虽然不太了解袁崇焕的心理活动。但相处一段后想必总会有所了解。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后袁崇焕话题一转就到了平辽大业上和觉华之战上了。黄石抖擞精神把两军地部署、自己的战术都和盘托出。黄石当然不能谈自己对关宁军战斗力的看法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贬低他们。因为自己地事先判断都是靠历史知识得来的而且觉华关宁军这次地表现也确实不错黄石是依靠他们并肩作战才能取胜……

当黄石讲述的时候袁崇焕不时向赵引弓核实结合了赵引弓和黄石两者的看法后袁崇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果然还是要凭坚城、用大炮。”

“袁大人明鉴。凭坚城、用大炮好是好就是恐怕花费太多。”在广宁当小军官地时候黄石也是抱着这个想法但现在他就不太希望将宝贵地资源浪费到堡垒中去了而是希望能尽快培养出大批野战军。

袁崇焕地态度非常和蔼他微笑着对黄石说道:“黄石你说说看。”

这鼓励让黄石精神又是一振。看来这袁蛮子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么?于是他就把自己那套以海为路的想法又搬了出来。黄石力主先取娘娘宫、耀州、海州然后背海修筑堡垒储备物资作为进攻基地凭此虎视辽中平原。

“……毛帅和陈将军会不断从宽甸、朝鲜出击如果建奴主力东移。王师就可犁庭扫穴直指辽阳。如果建奴按兵不动毛帅和陈将军就可从东向西先收取建州卫然后再下萨尔浒切断建奴和野人女真还有科尔沁蒙古的联系。最后把他们一股聚歼于辽中。”

临末黄石还握紧了右拳狠狠挥舞了一下来加强语气他自信满满地样子同样鼓舞了一边的赵引弓也为黄石的结束语大叫了声好。

袁崇焕一直微笑着没有打断过黄石的话一直等他全部说完后才问道:“万事开头难。黄石你打算怎么修起第一座城呢?”

“袁大人高见末将佩服。以末将之见……”这样的问题以前不知道已经想了多少次了。黄石胸有成绣毫不迟疑地娓娓道来。辽北地成吉思汗和辽东的毛帮主肯定会经常出来转转所以后金主力总有离开辽中平原的时候。现在黄石也有信心凭借辽南的兵马对抗后金五成兵力如果加上关宁军帮忙黄石认为强攻下耀州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一旦能站稳脚跟黄石也就不太畏惧了后金军全师而来他也有把握坚守一段时间。如果后金军真的全师而来不要说朝鲜地毛帮主了就是辽北的成吉思汗也绝不会赋闲在家里的。等控制住耀州、海州后剩下的工作就是一路修堡攻入辽中平原。

黄石直说得口干舌燥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袁崇焕等他把茶水扫荡干净后又问道:“那这一切要多久呢?”

“嗯……”黄石沉思了一会儿进入平原后为了保证补给线需要修筑供应线辽中还有不少坚城建奴的军队也很顽强大明地文官不可避免会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所以战局不能保证一帆风顺:“五年左右吧即使建奴主动退回建州把他们彻底荡平也不会过十年。”

“五年?太短了黄石你在哄我开心么?”袁崇焕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黄石觉得兵力靠得离沈阳越近越能有效威慑后金政权这也是他把突破口选择在耀州地原因。但袁崇焕显然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海路不可靠最终还是要从辽西走廊一路修堡垒出去。

黄石不愿意正面反驳他就采用迂回路线:“6路确实稳妥不过一路又要多修筑无数堡垒恐怕花费时间、银钱不在少数。”

袁崇焕拍案赞道:“正是黄将军说得好这一路下来要从宁远一路修到三岔河再从三岔河修到辽阳恐怕没有个十年、花费上几千万两白银是下不来的。”

这几句话真是说到黄石心里去了也正是他希望劝说袁崇焕的理由。黄石低声说了一声:“袁大人高见所以末将以为还是设法夺取耀州然后直入辽中。”

不想袁崇焕断然否决:“海路终不可靠。况且也要耗时数载。”

赵引弓在一边听的是越来越糊涂不禁插嘴问道:“袁大人可有妙策?”

“辽饷一年靡费三百万两蓟镇四十余万

就连东江镇也要二十四万两国库早已经亏空。天下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袁崇焕露出了一番悲天悯人的表情唏嘘感叹了一番然后带着神秘的表情问黄石和赵引弓:“你们可知道魏公公为了为辽事筹备战马。又新想出了什么对策吗?”

由于小冰河期地连续干旱大明北方的马场产马数量不断下降到了天启五年北方各边镇都再无马匹可抽调向辽镇。朝廷陷入缺马的窘境后就有大臣建议按一条鞭例。把甘陕各省上缴马匹的缺额摊给各省农民多收些亩赋来买马。

而此时北方各省同样是连年灾荒。魏忠贤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的困苦不敢采纳这种在灾荒年加赋地天才构思。但马匹的缺额问题还是要解决魏公公就下令赏赐给大批大臣和太监紫禁城骑马的特权。根据大明会典。皇室但凡赏赐给谁紫禁城骑马的殊荣这个人就有义务进贡给皇室良马。

魏忠贤动员东厂地部下对大伙儿的财产进行了一番侦查后一边大量赏赐给有钱的官员和太监这种“殊荣”一边成天催逼他们贡马。等被赏赐的人完成了贡马的任务后魏忠贤就会把特权收回然后……然后再次赐下。

如同当年刘谨勒令京师寡妇改嫁一样。魏忠贤地这个政策也搞得朝中怨声载道大明建国以来第一次无数臣子和太监纷纷上书拒绝皇城骑马的荣耀。但拒绝也要赐魏忠贤甚至曾把皇城骑马权赐给了婴儿和浩命夫人被赐到的人一边心不甘、情不愿的贡马。一边大骂那个给魏忠贤出这损主意的无名氏。

收上来地马自然是良莠不齐这批人进贡的“良马”里除了老马、马驹外。据说也有驴和骡子甚至还有小骆驼。但魏忠贤一分钱没花就替皇上收了一批马支援辽东也因此得到了天启“厂臣忠勤办事得力”的赞语。

赵引弓自然跟着感慨了一番。黄石嘴上唯唯诺诺但听完后心里却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袁崇焕说完了以后正色对黄石和赵引弓说道:“本官有个思量如若可行则辽事旦夕可平早晚间海内便可免去加赋。”

赵引弓喜道:“袁大人有何妙策可否教诲下官一二?”

联想到历史上宁远之战后袁崇焕的所作所为黄石心中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但他仍不动声色地恭维道:“按察使大人真是诸葛再世看来定是成竹在胸了。”

袁崇焕捻了两下长须缓缓说道:“此次宁远围城建酋努尔哈赤曾修书于我本官亦回信以大义责之。建酋后又回书一封以吾观之建酋被我大义相责似有悔恨之意。”

“啊~~~”赵引弓出了一声惊叹。

黄石感觉一颗心已经绷到了嗓子眼嘴动了动没有说话他早知道袁崇焕一向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历史上当皇太极进攻朝鲜地时候天启和内阁急问当时的辽东巡抚袁崇焕有何对策如何救助朝鲜。好为惊人之语的袁崇焕告诉天子:朝廷不必出兵相救皇上也无须操心对策只要他袁崇焕派一使者携带他的手书一封即可以命令皇太极退兵――“遣方金纳贻书于奴酋令其急撒犯鲜之兵。”

颇为自得的袁崇焕继续摇头晃脑似乎正沉浸在美好地回忆中:“本官见机不可失就再修一中刚柔并济恩威并用……”

袁崇焕一番话说下来直把赵引弓听得抓耳挠腮、喜不自胜。眼看气氛已经是渐入佳境袁崇焕声音一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等他放下茶碗后袁崇焕眼中精光四射威严地从赵引弓身上扫过然后停留在了黄石脸上:“本官以为可以招安如此辽事可定、加赋可去善之善者也!黄将军可愿与本官一同上书天子?”

黄石费尽力气才维持住脸上的恭顺表情低声下气地问道:“袁大人明鉴。末将敢问以何条款招安建奴?”

“这个……总要先谈谈才能知道吧?”

“如果建奴要岁赐比如每年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一百万匹布怎么办?”黄石不动声色地吐出一个数字――这是黄石前世皇太极和袁崇焕议和时提出地岁款要求而袁崇焕对朝廷说这些条件并非不可以考虑而且还可以再继续谈。

袁崇焕皱起了眉头捻着长须看了会儿天花板:“唔这个未免太多了吧?比辽饷也少不了多少啊。”

黄石深深吸了一口气尽力不让自己的声音有一丝一毫的颤抖:“末将再敢问袁大人如果建奴岁赐是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十万匹布大人以为如何?”

袁崇焕眉毛一挑声音里充满了惊讶:“当然可以啊。”

砰――

重重的拍案声犹如雷鸣赵引弓被它惊得打了一个战栗耳边紧跟着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怒喝:

“卖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