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窃明 > 第五十节 侦查

窃明 第五十节 侦查

作者:大爆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九日黄石带领救火营进入贵阳城这次入城仪式比在北京那次显得更加隆重。救火营目前开出来的军乐器除了鼓以外还有长笛和铜号现在就在黄石的身后救火营还有专门的指挥官按照一定的节奏把手中的仪仗棒上下挥舞指挥着紧随其后的乐手。

全营官兵在军乐声中浩浩荡荡地走入贵阳城门时他们的两侧尽是欢呼雀跃的西南百姓。现在黄石领军用不到三个月就从福建赶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城。历史上浙兵从南方调去辽东有大运河支持也走了半年多而西南强兵白杆兵更是走了快三年才到达北方。救火营此次的行军给官员和百姓的感觉真的有如插翅而来一般当然他们不知道仅仅是救火营这一营兵黄石就花了好几万两的银子。

有识之士知道过去这种距离的军事调动就算是精锐部队也要一年左右;而对于那些小民来说几千里外就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路程所以众人口口相传更是把黄石的部队传得神乎其神。

但无论对于有概念还是没有概念的人来说他们都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军队的行军度是和部队的精锐程度有很大关系的。从古至今似乎很少有乌合之众能保持建制展开急行军的反过来说能维持高行军的部队也从未听说过有不能打仗的。

黄石进贵阳前还记得自己上次在北京时遇到的情况在面对整队而来的救火营时围观的百姓也都显得非常紧张和不习惯当时随着东江军的开进北京城中地百姓也渐渐失去了喧嚣。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支前所未见地铁军。还有不少人谨慎地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所以这次黄石就事先对此作出了安排他一直大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走进城门后不久黄石就缓缓把右臂抬起与上身平行跟着就深吸了一口气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领着全军齐声高喊:“讨匪安民!”

“讨匪安民!”

“讨匪安民!”

全营官兵按照事先演练过的那样齐步向前迈进的时候也在一直用官话朗声喊着号子……

早在走到贵阳官署前救火营和黄石就又一次被热情的百姓包围了。他们的遭遇与上一次在北京时相比实在是有之过而无不及比如倒霉的李根把总.现在他是把总了.就又被砸破了鼻子这次仍过来的是一串铜钱。

总算挤开人群回到军营后王启年一边脱盔甲一面牢骚道:“真受不了这些百姓了看把我挤得这一身大汗还把我的头盔上地虎皮都撕去了一片。”

“这是义民。义民啊。”站在旁边的张承业笑道:你这个加衔千总是不是也不想干了?”

“当然是义民了我一直就是这么说的。”王启年以最快度换好了戎装他们几个人一早就约定要去城里喝酒。出门前王启年先是把整整齐齐的军服又拍打了一遍跟着又把头盔的带子解开重新系了一遍。把它在下巴上勒得紧紧的:“我是说我上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义民啊。”

张承业一边和王启年肩并肩地走了出去同时还大感慨道:“其实我们大明到处都是义民只是他们不常遇到我们救火营罢了。”

救火营官兵们纷纷去贵阳城中吃酒时黄石正带着两个内卫走入贵阳府官署。现在洪安通已经不能时刻护卫在他身边了因为现在洪安通地工作已经变得很繁重。尤其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为了维持军纪内卫已经被统统散到了城里宪兵队的总头子自然也要去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黄石对今天这样地情况倒是已经习惯了在他前世这种狂热的场面已经见过不少了——谁说我们的民族是麻木的?他们只是没有遇到足以让人感动的真情而已。

官署内张鹤鸣和吴穆正在等待黄石。

黄石先问候了张鹤鸣老大人张鹤鸣也回礼并且问候了一番。黄石然后又和几个月不见的吴穆寒暄道:“吴公公一路来贵阳。可真是辛苦了。”

吴穆抚胸微笑道:“黄帅说笑了咱家哪里辛苦?从南昌就开始坐船。黄帅才是真辛苦。”

等黄石坐定后张鹤鸣咳嗽了一声就直接切入主题:“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黄帅抵达贵阳之前老夫和吴公公已经讨论过平定西南之乱地问题了。老夫是圣上钦点的西南督师不敢不为国分忧这二十万官兵就由老夫来统一调遣;吴公公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大使因此这四省的粮草辎重就由吴公公调拨、分配。”

张鹤鸣说着就向吴穆那边看了过去吴穆自然早已和张鹤鸣商量妥当他立刻微笑着点头道:“好咱家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让前线将士遭受饥寒。”

张鹤鸣和吴穆瓜分了战略决策和后勤补给这两项权利后跟着就又向黄石看了过来:“黄帅提督四省军务这克敌制胜、平叛安民就全靠黄帅的虎威了。”

说完之后张鹤鸣还向黄石拱手一礼黄石连忙避席站起来逊谢道:“不敢张大人言重了这全是末将本分。”

黄石早就知道张鹤鸣和吴穆会商量出来这样的一套指挥体制。自从大都督府被关闭后大明的军事指挥基本就是这个框架的。监军文官负责大地总体战略兵力部署、还有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和什么敌人打仗也都是文臣决定的;监军太监负责全军地粮草供应、军饷的放、以及各种辎重和武器的运输和分配;而具体的攻城、防守、排兵布阵、野战克敌这些工作都是武官地。

文官想出来地这套体制黄石一直觉得很秒如果能打胜仗的话功自然是负责战略的文臣中国自古就高度强调战略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为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胜利后监军太监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将的功劳只根据人头来算。

而如果打败了的话。那这个时候文臣就不承认战略的巨大指导意义了战败的罪责肯定要由武将来背因为武将是具体指挥战斗过程地肯定是这帮丘八把好好的计划搞砸了;如果武将战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责任推给监军太监肯定是这帮阉竖贪污了盔甲、军饷要不就是他们出于本能的害人习性而没有给军队足够的粮草才导致了失败。

不过让黄石感到很高兴的是负责后勤补给的是吴穆。这样福宁军的补给必然能得到充分保证。让吴穆完全不贪污是不可能地因为这完全不符合大明的潜规则不但太监系统要而且文官系统也等着吴穆来分配。但只要吴穆坐在这个位置上那黄石就无需担心他会缺了自己的补给吴穆就是贪污也只会去贪其他将领的。

虽说吴穆地工作负担不如黄石这么重但其实他的这摊子活也并不轻松。四省二十万明军的大笔粮草、协饷、物资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分这块蛋糕呢。负责分配蛋糕的吴穆不但要保证大部分文官、武将都吃得满意而且还要控制着不要让他们吃得太多以致把大军完全吃垮了。

最轻松的工作当然非张鹤鸣莫属。打仗自然是黄石去拼命吴穆贪污的时候也肯定不敢少了张鹤鸣地那一大份蛋糕。张鹤鸣的唯一工作就是安全地坐在贵阳城内看着地图……或者根本不看地图地设计出各种战略计划然后交给黄石去执行。

现在张鹤鸣、吴穆和黄石三人就是按照大明军队的传统组建起平定奢安之乱的新三驾马车。嗯。更贴切的比喻或许不该说是三驾马车而是一匹马、一个车夫和一个指路人。就算指路人指的是悬崖第一个掉下去的也是马而后两者也都还有机会跳车。

指路人张鹤鸣分配好工作后就开始询问马匹的意见了:“黄帅以你之见这奢安之乱该如何平定呢?”

事关马匹自己地生死大事黄石当然抖擞精神。把一路上早已经反复思量过的想法和盘托出:“张老大人末将以为。奢崇明、安邦彦二贼互为犄角以往官军攻永宁贼则安邦彦不是尽起其众出水西来助就是骚扰官军之后;若官军围攻水西贼则奢崇明必定四面出击力图为水西贼牵制王师、并向水西运进粮秣故此王师虽然居此数年徒劳无功。”

黄石停顿了一下看着张鹤鸣地脸色只见张老大人随即陷入了沉思大概是正在回忆过往的战争经过。良久张鹤鸣神目一张颌道:“黄帅记得不错与老夫之见暗合。”

和张鹤鸣取得对战略上的共识是讨论战略问题的第一步眼见头一关通过了黄石吸了口气就开始第二轮闯关活动:“张老大人谬赞了末将愚钝有些胡思乱想敢请张老大人指点。”

张鹤鸣捻着胡须笑了一下似乎对黄石的表现还算满意:“今日本就是开诚布公的商讨军务黄帅但讲无妨。”

“张老大人明鉴官军只要能先剪灭水西、永宁两贼中的一路则余下的另一路也就不必为虑了此乃分而治之之策。因为末将以为我大明王师可取道播州(遵义)然后强渡赤水光复赤水卫隔绝南北然后张老大人要想先打水西、就打水西要想先灭永宁就灭永宁。不知张老大人意下如何?”

张鹤鸣瞪了瞪眼转身叫道:“取地图来。”

随从把地图送上后黄石就给张鹤鸣还有吴穆仔细讲解起他的看法来:“西南用兵全看粮草若粮道不畅纵有雄兵百万亦无能为也。故末将意图以播州为存粮大营此地我军可以依托湘江水运粮食、兵员甚是便捷。”

从遵义向西。沿着赤水就可以水6并进直抵赤水卫。此地位于赤水河北岸就好象是天然的护城河一般形状类似一把插入叛军接合部的尖刀正好把水西地区和永宁地区一分为二。

“张老大人、吴公公我大明对水西、永宁两贼四面合围此乃王师堂堂之势也贼不动则已动则必被四面环攻;而两贼居内无论王师从几路攻之。其都能凭借地利拖延时日而先集兵于一路逆袭使单路王师寡不敌众……”

黄石说的实际就是战略包围和内线作战的各自优势罢了。和大明对后金的战争很像奢崇明、安邦彦联盟也是利用战斗力的优势进行着连续地内线作战一次次化解大明地四面绞杀。而在这个时代因为通讯手段的关系。战略包围网上的协同一直很成问题如果战斗力具有劣势的话很容易被内线敌人不停地打成各个击破的战果。

“若我大明王师能据有赤水卫则我大明在内。奢崇明、安邦彦两贼反倒在外无论他们如何窜动都会被赤水卫看得一清二楚。张老大人也就可以先选一而消灭之剩下的一贼也就孤掌难鸣了。”

黄石说完后就满怀希望地看着张鹤鸣等着他的最终决断。

从武官的角度来说黄石必然会把他心目中最好的计划奉献出来。因为这事关他地生死。但张鹤鸣的选择就比较多了文官接受武将的看法叫从谏如流自然是他有度量胜利了自然也是头功;但就算不接受那也是高瞻远瞩、睿智地现了武将计划中的鲁莽之处。

张鹤鸣经过长期的思考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黄帅之言有些操切鲁莽了。这赤水卫深入永宁、水西腹地距贼近而距吾边若事先兴大军直抵播州。两贼必能后先至一旦叛军设防郝水。兴兵播州不过是徒劳吾师罢了;若派一股精兵直趋赤水就算一时得手也会被两贼南北夹击等吾大军至播州时先锋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黄石早就想好了腹稿所以张鹤鸣话音才落他就补充道:“张老大人末将手下有三营精兵其中尽是豪杰之士末将以为可派一营直趋赤水然后通过赤水河为他们囤积粮草他们必能抵挡大队贼军直到王师主力到达。”

听完黄石的话以后张鹤鸣又思考了半天还是再次摇了摇头:“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在我后为可胜在敌现在我大明四省协力二十万王师把水西、永宁二贼围困得水泄不通此正所谓不可胜之势眼下只要安心等待两贼露出破绽便是可胜敌之时了。”

“张老大人奢崇明、安邦彦二贼都是土官和四省的土司们多有姻亲关系私下售给他们粮秣地的叛贼不知凡几这旷日持久地围下去何时才是个头啊。”黄石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他觉得这个包围网根本就是四面漏风这么一大片叛军活动区二十万明军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更不要说这些明军中还有不少立场都很可疑。

至于张鹤鸣的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黄石就更不同意了二十万明军一线展开这条环形包围网上就处处都是破绽。这里和后金面对的形势也是一样奢崇明、安邦彦因为四面受敌所以没有时间向任何一个方向展但两军长期对峙下去随时都有被敌人窜出来抄掠一番地可能。

最根本的是张鹤鸣的通盘战略就是什么都不做一心坐等对方犯下致命错误。在黄石看来这根本就是观望养敌还不要说对方养精蓄锐后杀出来时你能不能顶住只说这么松松垮垮地坐在贵阳城里一点军事压力都不保持那对手又怎么可能会出现破绽呢?

此时张鹤鸣仍在低头看着地图人都快趴到桌子上了。吴穆有心帮黄石说两句话就在一边咕哝道:“不知道湘江水量如何也不知道赤水河水量如何到底能支持多少兵马作战?”

黄石感激地看了吴穆一眼冲着仍在观察地图的张鹤鸣说道:“好教吴公公得知这湘江水量甚大足以在一个月内囤积起数万大军所需。而赤水河水量亦不小。至少能支持三千人作战。”

吴穆大声地说道:“如此咱家就放心了。”

张鹤鸣此时还皱着眉头凝视着地图上的赤水卫雪白的长胡子也拖到了桌面上过了很久、很久张鹤鸣抬起头来正色说道:“终是行险不妥不妥。”

见黄石又要争辩张鹤鸣摆手道:“黄帅报国之心老夫很了解但以老夫之见若定要攻打赤水卫地话。最好还是先云集大军于播州调集好粮草再一举克服之。”

“张老大人积聚四省官军于播州势必旷日持久怎么也要三个月以上而永宁、水西距离赤水卫都只有几天之遥等官军云集于播州后赤水叛军的防御已固。攻下赤水恐非易事啊。”

“那就要看黄帅的武勇了如果黄帅都攻不下赤水卫那恐怕世上就再也没有人能攻下了。”

“张老大人兵法有避实击虚之说。现在我大明官军云集贵阳、威清等地安邦彦的主力都被吸引在这里而奢崇明也都被川军、军牵制在西北方。末将认为还是现在以奇兵直下赤水必能成功。贼兵惊觉赶回赤水怎么也要十日以上此时我军城池已固粮秣充足可有必胜之期。”

“世上哪里有必胜之说。黄帅大言了。”

“张老大人责备地是末将狂妄了但十者而有九胜。”

“终非万全之策!”张鹤鸣缓缓地坐回到了自己地椅子上大摇了一通脑袋:“为不可胜在我以待可胜之在敌方为堂堂正道。”

“张老大人……”

“好了。”张鹤鸣不急不躁地打断了黄石急迫的辩解语重心长地教诲道:“黄帅不是本兵倚老卖老。实在是黄帅你还太年轻了年轻人就是有些轻浮。唉。黄帅你就是怨恨老夫也好这兵凶战危实在是操切不得。”

黄石鼓了鼓嘴终于一躬到地:“多谢张老大人指点令末将茅塞顿开。”

……

天启七年七月明廷一个御史弹劾袁崇焕“前不救朝鲜、后不救锦州顿兵不战、暮气难鼓”内阁亦认为袁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袁崇焕因此请辞去辽东巡抚一职。天启下令停止继续追究袁崇焕任上的责任按告老还乡例赏给袁崇焕作为兵部侍郎地那份退休费宁锦战役的余波就这样不引人注目地平息了。

随后大明兵部尚书阎鸣泰开始亲自过问辽事阎鸣泰立刻分遣使者安抚蒙古各部向他们保证大明绝不会与后金议和。

得到大明再三保证后蒙古各部终于还是选择相信大明地一贯国策喀喇沁蒙古本已经与后金公然结盟并交换了誓书。但得到阎鸣泰的保证后遣使向皇太极宣布盟约作废并随即和巴彦蒙古一起出兵攻打辽北和科尔沁蒙古后金平静了仅仅六个月的北线终于再次掀起战火。

……

八月五日磐石营和选锋营都抵达贵阳同时长江航运还把福宁镇一个多月前生产出来的军器运送来一些。

黄石从箱子里捡起了一个金属筒刷地一下把它拉长然后闭上一只眼把金属筒放在另一只眼前双手扶着它轻轻地调节着金属筒地长短同时缓缓转动身体把周围的景物尽数收入眼中。

“很好。”黄石把金属筒从眼前拿了下来把它交给了一边的贺定远同时让贾明河等人也都从箱子中拿起一个:“这个东西叫望远镜。

黄石一个个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望远镜让手下们试着用它看周围的景物:“如果感觉看不清就轻轻地把它拉长或是缩短一点直到看清你要看清的东西为止。”

贺定远微微张着嘴把左眼闭得紧紧地一声不出地看着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贺定远突然伸出右手往前面的空中猛地抓了一把……毫无疑问贺定远这一把抓了个空。贺定远另一只手放下望远镜之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抓空的那只手那只手此时仍握紧成拳悬在半空中:“真地就像是在眼前一样啊。那群山、树木还有小鸟。仿佛触手可及啊。”

其他几个人也都先后放下了望远镜他们的脸上也都满是惊奇之色。选锋营的营副蒲观水率先开口道:“大帅此物真乃军国利器啊足可抵探马数百!”

“就是末将也这么看。”贾明河说着又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道:“往日要是这么远的距离树林、草丛里有没有人根本看不见而探马走近了贼兵可能又会缩到草丛中去。一个不小心就现不了现在有了此物敌兵根本就无所遁形嘛。”

“嗯除非他们一直在草里躲着不过那样他们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贺定远听贾明河这么一说也把望远镜又举了起来他看了看树林后又调头去看自己地军旗:“大帅有了这个望远镜后。我军地旗语也可及数里之外了确实是好东西啊。”

“好了把望远镜先都放回到箱子里面去。”黄石一声令下他的部下们就把手中的装备都放了回去。这次福宁镇一共给黄石运来了十具望远镜。黄石一时还没有想好怎么分配这些珍贵的物资但有一具的用途是毫无疑问地。

这次后方除了送来望远镜外黄石还收到了其他一批箱子不过现在他急着去办事所以只有等回来以后再打开了。

前天选锋营到达后张鹤鸣又召开过一次三驾马车会议但他还是想把黄石的三个营集中在贵阳以策万全。据张鹤鸣所说。随着黄石的到来威清前方的叛军又增加了因此贵阳地压力又变大了黄石这样的猛将自然还是要留在贵阳以备敌袭。

可是在黄石看来这根本就是对手因为自己大军到来受到刺激而做出的应激行为。所以他再次提出要奇袭赤水卫趁叛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在南北两翼时把他们从中一举切开。

上次会议时由于黄石地再三要求张鹤鸣似乎也稍微有些心动。就建议召集明军主要将领对此进行讨论但黄石坚决反对这个主意。云集于西南的明军中有太多地土司将领了。黄石对他们地忠诚一直持怀疑态度过去作战中屡次出现土司军临阵倒戈现象暗地里给安邦彦通风报信的人黄石相信也不在少数。

黄石把公务忙完后又来拜访张鹤鸣尚书手里还拎着一支质量最好的望远镜。这个礼物看起来很不错张鹤鸣对望远镜这个东西也是爱不释手站在院子里兴致勃勃地看了又看把黄石晾在了一边好久。

张鹤鸣放下了望远镜后出了一声真诚的感叹:“红夷还是有不少好东西地很值得我们大明学习。”

接着张老头低头把手里的望远镜摆弄了一番突然抬头急切地问道:“这是黄帅从红夷那里买来的还是我们自产的?”

“回张老大人话是末将……”黄石简要介绍了一下德斯蒙这个人告诉张鹤鸣这个荷兰人已经加入了大明军籍而且他在福宁镇也就是一个技术指导这望远镜从镜片到外壳都是富宁镇的工匠制造出来的。

“很好此等军国利器终归不能控于红夷之手。以老夫之见这望远镜应该在大明各个军镇推广等两京工部和各个军镇都能制造它以后这望远镜才真正是我们大明地军器。”

张鹤鸣沉吟了一下又补充道:“黄帅老夫见过红夷大炮那个东西也是威力惊人。你身为闽帅平时要多派人去刺探红夷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东西我们或买或学总之都要变成我大明的才好。”

“回张老大人话末将的军镇中已经招募了好几个泰西人了除了这望远镜还有铸炮师傅制造红夷大炮的技巧福宁镇也知道了一些……”一旦开战迟早会被张鹤鸣觉所以黄石也没有必要避讳就把邓肯等人的情况也说了说。

张鹤鸣捻须而笑:“取长补短自古就是上上之策。蛮夷于我华夏。也多有攻玉之效。黄帅毕生与蛮夷作战能有如此胸襟实在了不起老夫深感欣慰。”

“张老大人谬赞了。”

黄石谦虚过后两个人之间一时出现了段冷场张鹤鸣又上下打量了黄石几眼然后自顾自地走向后院的凉亭:“黄帅请跟老夫来老夫有些心里话想和黄帅一叙。”

等四周无人后张鹤鸣就淡淡地问道:“黄帅以为王化贞如何?”

黄石一愣跟着就俯道:“张老大人。末将是国家大臣如果这问题是张老大人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相询末将自当直言;但若张老大人是私下问话末将曾身受王公之恩不愿意言其之非。”

张鹤鸣听了后连连点头好久后才轻声叹息道:“说的好啊。”接着张鹤鸣突然又提高了声调:“那黄帅以为孙承宗如何?”

黄石又是俯身拱手沉声回答道:“回张老大人。孙阁老胸襟广阔乃真君子、大丈夫也末将亦曾受孙阁老知遇之恩此事不敢一日或忘。”

张鹤鸣听了后微微一笑。似乎黄石地回答完全在他的预料中张鹤鸣抬起官服坐在了凉亭地长椅上同时把袖子一抚:“黄石你坐。”

“谢张老大人。”

“以后你我私下见面大人二字就不用再提了。”

“多谢张老。”

等黄石坐下后张鹤鸣语气平淡地说道:“王化贞本是个人才可惜误入歧途。唉实在令人痛心。嗯也是熊廷弼害了他那个熊廷弼真是死有余辜!”

当年广宁惨败案张鹤鸣就是主审官黄石正考虑怎么应声时张鹤鸣却只是一顿就又讲道:“当年是老夫我举荐地王化贞。他虽然有负国家所托但一颗为国的心确是好的。他提拔了你和毛帅就足以证明这点。”

“张老说的是。”黄石低头小声答应了一句。

“孙承宗也是老夫举荐的黄石——”张鹤鸣沉声叫了一声黄石也闻声抬起头来张鹤鸣正严肃地看了过来:“黄石你是我们东林的人!”

“张老说的是末将当然是东林的人。”

“老夫已经注意你很久了你和毛帅都能不忘本坚决不给魏阉立祠这就很好说明你生性纯良忠义双全。”张鹤鸣当然是绝对不给魏忠贤立生祠的而且他还尽可能地阻止周围地人给魏忠贤立祠。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魏忠贤手里既没有什么把柄也觉得无必要和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死磕就由他去了。

“南京铸币冤案阉竖又想趁机陷害忠良虽然老夫誓死和他们周旋但也有势单力孤之感。当时黄石你能挺身而出也让老夫很感动。”

“张老真的是过奖了。”黄石听得额头上都要冒汗了。为不立魏忠贤生祠夸奖自己他觉得还算靠谱而南京铸币案从头到尾就不是什么冤案。东林党的那些钱币导致了大范围的南方百姓拒收严重打击了国家的信用而且那些钱黄石也都见过质量真是恶劣到了无以复加地地步了。

记得当时柳清扬就对黄石评价道:这种“真”钱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如果任由东林党铸造下去那一定可以让制造伪币的人统统破产彻底消灭大明的所有假钱。而张鹤鸣所谓的“誓死周旋”除了能说明他是一个死硬到底地老牌东林党棍外什么别的也说明不了。

其实黄石和柳清扬都有所不知历史上等东林党重新掌权后崇祯一朝的钱币就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批铸造的铜钱号称比铅还黑、比纸还薄。在连续的严重拒收事件生后东林党还采用国家暴力机构逼商人认购“真”钱以致当时一听说朝廷又铸钱了两京地商人就会蜂拥逃出城去直到风声过去后再回来经营买卖。

“黄石你立功心切老夫是很理解的但兵法有云:骄兵必败。老夫不让你出战也是对你的一片爱护之心。”

“张老说的是。”

“兵法有云:士卒孰练?庙算孰多?吾由此而知胜负矣。黄石你的兵练的很好但过于心浮气躁所以这庙算一层老夫定要再算、三算!”

“张老高见。”

“兵法有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所以黄石你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莽撞从事。”

“张老……”

“兵法有云:……”

“张……”

教育了黄石一番后张鹤鸣又深吸了一口气:“黄石你若能答应老夫三件事老夫就放你出击。”

黄石精神一振连忙抬头道:“张老请讲。”

张鹤鸣伸出了一根手指:“第一出兵后不可饮酒你能否。”

黄石先是低头沉思了一下接着才抬头大笑道:“张老放心末将能做到!”

又是一根手指:“第二不可贪功冒进凡事三思而后行你能否。”

“末将能!”黄石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是。

张鹤鸣把第三根手指也举了起来:“最后一条你一定要仔细听老夫说。老夫要你先到播州安营扎寨深根固本先为不可胜在己;然后多方侦探务必要确认敌军没有防备后才可出动这叫后为可胜在敌你可能做到?”

“张老高见末将定当如此行事。”黄石严肃地一口应承了下来。

张鹤鸣捻须良久似乎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就再次补充道:“兵法云人死不可以复生国亡不可以复存。黄石你若听老夫之言必能万无一失切切。”

黄石起身向着张鹤鸣深深一躬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张老的金玉良言末将一定牢记在心等末将到了播州后一定先侦查再侦查反复确认敌军确实无备后再出兵赤水卫。”

“好”张鹤鸣大喝一声跟着就抚须微笑道:“如此你就可以去了……但若敌无隙可乘黄石你切不可冒进。”

“末将遵命。”总算从张鹤鸣无穷无尽的啰嗦中脱身出来了黄石真感到呼吸都畅快了几分。

从张鹤鸣那里告辞出来以后黄石就一路小跑回自己地营地跟着就立刻召集了部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张鹤鸣会在接到黄石的进一步报告后考虑调派其他明军地问题。黄石现在能指挥的除了自己的嫡系外张鹤鸣又从贵阳城里抽出了两个营交给他指挥。

“兵贵神贾明河和选锋营继续休息我今晚就率领救火营、磐石两营和贵阳四千官军去播州建筑大营同时向吴公公请求调拨粮草。等第一批粮草到位后贺定远立刻帅磐石营渡过赤水向赤水卫做大规模火力侦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