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窃明 > 第一节

窃明 第一节

作者:大爆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真该好好感谢张叔

把黄石检回来的老军汉姓张,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的名字起得非常有时代气息,分别叫:有弟、又弟、再弟。

神灵大概听到了老张的祈祷,所以一口气赐给他三个儿子,不过老张把小三起名“再弟”显然是过于贪心了。看来神灵也有些生气了,没有送来更多的孩子。

老大、老二已经从军,张再弟年纪还小,不过作为大明军户子弟的,士兵的宿命在他出生时就已经注定――如果黄石没有穿越的话。

在老张的引荐下,万历四十六年二月,黄石也投军当兵,总算有了一口饭吃。

到了七月,又是老张给了赞助,加上他几个儿子的帮忙,黄石终于盖好了自己的小屋,还得到了这半年一直在用的旧床和全套旧被褥。装上门板后,老张的小儿子――张再弟蹦蹦跳跳地从家里拿来了鞭炮。

张家的小儿子已经被黄石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彻底收服了,黄石泡了那么久的论坛,真本事没有学到什么,杂学倒是收集了一肚子。现在张再弟因为年龄还小没有从军,所以总是有时间崇拜地围着他打转。

鞭炮声中,黄石抚mo着崭新的大门,贪婪地嗅着大门上新鲜的木料气息。从今天起,黄石就不再是一条丧家之犬了,就算再遇到饥寒,他也不会不知所往了。

晚饭还是照例回老张家吃,为了帮黄石添些家什,老张的大儿子――张有弟卖了他的腰刀。添了家具以后,多出来的钱老张婆娘割了二两肉,炒了一盘肉丝,也算是替他庆祝乔迁之喜。

本来黄石想用老张家的碗筷瓢盆,把那些新的东西留下,但是他们坚持说家里如果全是旧东西不吉利。此外老张的婆娘还给黄石的新居上了三保险,从庙里请了一个木雕的菩萨,找一个游方道士买了一把木剑,最后还在城隍庙里拿回一口袋香灰。

“石头啊,现在就差一个女人了。”耳边才响起这句话,黄石就感到有一只大手狠命地拍到自己的背上,嘴里正在咀嚼的食物一下子喷回了碗里。

正埋头扒饭的黄石猝不及防,好悬没一头扎到碗里,他咽下口里剩下的东西后抬头回答:“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等发了饷先还张叔你钱才是。”

只见老张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不着急,今年还不了明年还,你还不了你儿子还我儿子好了,我们两家要作很多代的邻居了。”

黄石也明白,在明朝从了军就是上了贼船,子孙后代算是全贡献给大明天子和朝廷了。如果自己转世到明初,那么自己的后代估计还真是要和老张家做几百年邻居了。

坐在右边的老张大儿子也连连点头,“不错啊,石头,赶快找个婆娘生个孩子吧。你岁数也老大不小了。”

不等黄石回答,对儿子发言很满意的老张就推开了饭碗,先用一声咳嗽吸引过几个人的目光,然后伸手指了指站在墙边的大儿媳,笑容可掬地对黄石说:“要是她能生个儿子,你将来把女儿嫁给我孙子就好了,你不用给嫁妆了,我也不会给彩礼的。”

苦笑不由自主地爬了黄石满脸,媳妇都没有,还女儿呢,这老张想得还真是长远啊:“一定,那是一定的了。”

看到老张的二儿子也吃完了饭,黄石赶快紧把碗里剩下的糙米一口气全塞到嘴里,一边嚼一边含含糊糊地说:“我吃好了。”

“你们来吃吧。”随着黄石、老张和他的老大、老二离开桌子,老张的婆娘带着张再弟还有她的大媳妇走过来坐下,也开始吃饭。张再弟抓起筷子就开始挑剩下的肉丝,他嫂子先给婆婆盛了饭,然后再给小叔子的碗装满。

回到家里上了门闩,黄石摸着黑蹭到了床边,掀起被子躺下,在一片寂静中渐渐进入梦乡,他睡着前已经是热泪盈眶。

从军好几个月以来,除了一身军服什么也没有发下来过,第二天一早黄石和往常一样,舞着自己那根粗木棍去出操,路上还拌了几个美猴王的造型自娱自乐一番。

下了操以后黄石又舞着它跟老张一家回去吃午饭。饭后抹完嘴就出去砍柴,不过晚上黄石把东西背回来以后,老张的婆娘说什么也不肯白白留下了,她硬塞给黄石一个铜板,说明天开始,这些都算她代买的,还说旧斧子老张也让送给他了。

接下来六个月的生活如同湖水一样没有丝毫波澜,每天黄石就进行着出操、吃饭、砍柴、吃饭、睡觉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事实证明这些新家什留给黄石家是糟蹋了,一直到过年他也没有动过火,年夜饭都是去老张家混的。

老张拒绝了他把新铁锅什么的送回来的提议,理由是将来黄石成亲时,家里都是新东西显得气派,不然到时候还要再花钱添置,没有哪个姑娘肯用别人家的旧东西的。老张最后重申了一遍要求:就是将来把女儿许给他孙子就可以了,虽然黄石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婆在哪里。

经验是容易得到的,但是体格上的优势是先天的。黄石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的青年,吃的是肉蛋,喝的是可乐,党的关怀让他有了一米八五的高大身材。

虽然穿越后吃了不少苦,但是普遍幼年缺钙、缺维生素的明朝人民只有一米六的男性平均身高。无论是骨骼强度还是器官发育都不能和现代化的四有新人比。

到泰昌元年为止,黄石打的柴顶得上一般两个人那么多,偶尔还能捕捉到些小兽。这些优势和他的身材带来了不少魅力,一些家中有成年姑娘的军户也向黄石暗示过,对于他这样有前途的青年,彩礼减半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几吊钱虽然现在还拿不出,但也并非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依照黄石目前的情况看,几个月内就可以凑够这笔钱,只是他另有打算罢了。

此外,黄石其实还能写一手好字,毕竟现代化社会纸张是容易获得的。而黄石原来的爱好就是写大字,还曾在业余比赛中得过奖。

明朝的书写纸张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黄石在新社会用掉的纸张,放在这个时代至少要价值几百两银子。明朝刻苦的读书人还是更倾向于用树枝和沙土练字,天天在白纸上图图画画,此时就是对于豪门也不是非常轻松的负担。

这个长处黄石暂时还不敢显露出来,因为在平均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一的封建社会,识字是过于醒目的特点了,更不要说写得一手好字。

他曾经偷看过几个私塾先生的笔墨,放在二十一世纪那种字只能被称作不堪入目。这让他想起后世书法家对先贤的那种谨慎的敬仰。比如书圣王羲之,他开创了一个流派,这种宗师的地位固然无可动摇,但是如果掌握了更多资源的现代书法家自称写得还不如书圣,那才是对不起书圣。作为业余书法爱好者,黄石的字不敢说多么出色,但肯定比绝大多数明朝知识分子强不少的。

这也是黄石心中对古人的看法,如果后世子孙比华夏先贤更差,那不但不是推崇古人,而是让祖先蒙羞。抱着这种想法,他决心在这个时代赶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天启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午后黄石又冒着风雪去砍柴,斧子昨天才去陈铁匠那里磨过,所以他今天干得很轻松。挥动斧头的时候,他不禁想起昨天的事情来,脸上顿时浮起了带着得意的微笑。

陈铁匠有一个刚年满十七的女儿,昨天黄石在铺子里面等着的时候被她老子招呼出来端水,当时他就觉得那女孩的表情有些不对,等大姑娘回去后,王铁匠不漏痕迹地夸奖起他闺女如何勤俭,还说看相的讲他女儿有生儿子的模样。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黄石立刻就明白了,感情让女孩出来转一圈是让自己相亲呢,接下来王铁匠就开始称赞其黄石本人了。因为身高的关系,才几个月他就混上了排头兵,马上就有可能晋升果长。王铁匠的意思就是,一个聪明人不仅仅关注眼前,也很注重未来,要是一个年轻人很有上进心,能给他女儿一个好依靠,那彩礼拖几年付清也不是大问题。

当然不是大问题了,王铁匠生了三女儿和一儿子,怎么可能有任何问题?说到底老张就吃亏在这上面了,给前两个儿子起名字叫:有弟,又弟。结果天从人愿地一个女儿也没生出来,现在为二儿子的婚事伤透了脑筋。

加上未来几个月的收入,黄石有信心攒下一小笔钱,这样老张家的老二也就能有了着落,但是一想到明年的历史,他胸口就腾起了一种荒谬的感觉,到头来终究还是一场空啊。

这个念头一起,满满的干劲就从黄石身上流走了。随便收拢了今天的收获以后,黄石早早踏上回家的小道。走到林边的时候,突然看到的一个很奇怪的景象吸引住了黄石,他靠近准备仔细看看的时候听见了一声大喝。

“别动我的鸟!”

(第一节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