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窃明 > 第十九节

窃明 第十九节

作者:大爆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方震儒交给了黄石一笔银子,他带来的三十名士兵都从权发给了军饷……水手也被他算作士兵了,此外还有临时的仆役、向导――最后算了五十个兵。每兵一两四钱,千总二两,黄石也有五两口俸,此外每人还得到了一石的粮食。这让他很后悔没有多带些兵来,更后悔没有给杨致远和贺宝刀更高级的军阶。

“谢方大人。”黄石唱了个肥诺,虽然眼前人一脸正气――活死人气,但他还是谨慎地问道:“这个军饷可不可以先不下发?”

“黄石,克扣军饷是重罪。”僵尸脸出现了。

“末将明白。”

方僵尸吸了一口气,似乎话还没有说完,他是怕黄石胆敢在这个时候违抗军令么?

“拖欠军饷引起士兵哗然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只要不哗变就不是重罪了么?

“……真发生了这种事,本官也未必能保得住你。”僵尸脸越发没有生气了。

即使哗变了也还有一个“未必”,原来如此。

“末将谢方大人教诲。”

黄石手下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的,大家总是要回长生岛的嘛,黄石在那里就是土皇帝,生杀予夺一言而决。

岛上其他士兵都没有俸禄,不患寡而患不均,别人这些天在岛上拼命工作,一群陪长官度假的反倒有银子拿,走遍天下也没有这个理啊。

再说到了海岛上拿银子干什么,能买粮食还是能买酒肉,总不成用来打水漂吧?

粮食黄石也不打算分下去,这么多一个兵也吃不了,他们既然没有家属那就还是吃食堂吧。多余的粮食卖掉,山海关这里的粮食可是很贵呢,十石粮食能换五两银子还有多。

朝廷向九边每天提供的大量银两,已经使得边区通货膨胀。官兵们把食盐、布匹、副食等消费品一扫而空,让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张居正制定一条鞭法后,长江以南的所有农税、徭役折合银子一百余万两,而山海关七万多部队,普通士兵是一两四钱,一个月就有十多万银子吧,一年……黄石懒得细算。

这样巨额的银子如潮水一样地涌入流通穷苦的边疆,在没有超级市场和连锁店的古代,在没有化肥并受到小冰河气候影响的明末,山海关百姓肯定是吃不起鸡蛋和食盐的。附近市镇里的平民或许连粮食也吃不起,衣服也穿不上,一年的收入可能还不够一个月开销,冬天连木炭也烧不起……

好吧,这种悲惨景象其实并没有发生,因为大明朝廷并不愚蠢:

“麻布,结实的麻布,一匹只要十二钱银!”

“山东面粉,一石一两银!”

“南直隶大米,一两一石半!”

黄石穿梭在小贩们的热切叫喊中,自从手里有了一笔横财后,他也打算给部下购买一些衣物和酒肉,今天就叫上向导来采购。

“这里大米的银价已经是京师的两倍了,”向导还是上次派给的那个,只听他介绍说:“这还是因为辽东巡抚衙门的严令,所有商家都不得囤积抬价,而且必须远送足额的货物来。”

大明的辽东巡抚衙门,当然没有蠢货。

“但还是多亏了晋商,对吧?”几十家晋商从张家口转运物资,组建起了庞大的商队,为九边军镇运输各种货物,盐引、路引是朝廷用来威胁晋商从命的法宝,如果物资不足额就会受到惩罚。

路引和盐引给商号带来巨大的盈利,不过建州兴起以来,朝廷立刻机敏地意识到贸易对后金政权的重要意义,下了对东北的贸易禁令,宁可牺牲商人的利益也不能牺牲国家利益――很明智的举措。虽然,部分晋商字号已经破产了。

“黄将军,他们可是把粮价抬了一倍啊。”向导愤愤不平地说。

“路上骡马也要吃草,人也要吃饭,何况这些小贩也要拔一层皮。”更不用说向官府的孝敬,维持店铺的成本和在各军镇雇用的人手。

“我们士兵的钱是流血挣来的,他们这不是挣黑心钱吗?”向导激动起来了,这个黄将军不是蠢货啊,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作为一个高级军官,黄石也享有特权,他并没有和小贩们纠缠,而是被向导直接引到了一个大店铺里面,坐堂的掌柜立刻跑出来问安。

黄石问了货物的种类和价格,一般的军需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羊皮手套出售,虽然不再下发去东北的路引了,但是晋商还是要去关外和蒙古人交易的,用盐和布匹交换肉类和皮毛。

价格非常便宜,将领根据职务可以拿到一种类似“优惠卷”的东西,黄石也从方震儒那里要到了一个,用这个可以买到打折的军需品,商人必须按照巡抚衙门定下的金额出售。

“这位黄游击请坐。”掌柜看过打折单后立刻喊伙计出来奉茶。

黄石定下了一批物资,和游击打折单上的金额毫厘不差。掌柜苦着脸暗示了好几次,希望能用回扣收买黄石小放他一马,但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既然无可挽回,掌柜也只能报以职业性的微笑,伙计捧着一本帐册过来,让掌柜详细记录下来。

“黄将军从鄙店提走的货物如下……”掌柜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请将军画押。”

其间黄石观察了那个掌柜很久,很清澈的眼睛,言谈间也没有任何问题,要画押的这些收据可以证明他们完成了朝廷交派的任务。黄石回忆了一下门口的字号,想确认一下是不是晋商八大家之一……失败了,黄石忘了八大家都叫什么字号了,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曾知道过。

“将军领多少兵?”

画押以后掌柜问的问题如同在黄石耳边打响了一个惊雷。

这个不是军事机密么?在二十一世纪。

“千总官两人,兵丁五十人。”

向导说了,他是蠢货么?

“将军的驻地在哪里?”

又是一声霹雳。

这个也是军事机密吧?在现代社会。

“在……”蠢货向导又要泄漏机密了。

“住嘴!”黄石一下子跳了起来,把掌柜吓得一个哆嗦。

黄石死死盯住掌柜的双眼,严厉的喝问声中透出丝丝杀机:“为什么要问这些?你这厮到底受何人指示?”

掌柜手中的账本掉落在地上,瞠目结舌地望着黄石,满脸都是无辜和惶恐。

“黄将军息怒……”那个白痴向导又张开了嘴,他看起来还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扑面而来的怒吼声把向导的后半截话堵在了喉咙中。

“你是蠢猪么?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些?”

商人会把货物运去军营,这也是派给商人的一种徭役,问士兵数是为了准备劳军品,无外是酒、被服等,这也是变相派给商人的另一种税捐。

大白痴黄石自讨没趣,灰溜溜地离开了商号,他感觉掌柜、伙计和向导看过来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智障。

下午商家的人就把货物运到军营来了,黄石拒绝让他们入内,而是命令手下士兵自己出来搬,这又引起了一片诧异的目光……不仅仅来自商号雇佣的那群。

黄石觉得他有必要建立类似近代的军需系统,不过军需官是个棘手的问题,制度需要检验和完善的时间。而这期间军需官必须是个精明人,可这样的话黄石又担心会出现损公肥私的情况。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不患无千里马而患无伯乐,但是现在就是连驴也没有一头啊――总之黄石觉得他夹袋里没有合适人选。

一百两银子来向黄石进言了:“士兵们来山海关二十多天了,大人是不是考虑一下女人问题?”

“娼家?”

“是的。”

“大概要多少钱?”一百两好像是个仔细人,想问题很周到啊。

“一次要两钱银子,一夜要六钱。”

“这么贵啊?五十人就要六两四钱了,不行!你去找家说说,看能不能批发。”这个一百两办事还是很仔细的么。

“什么叫‘批发’?”

黄石解释了一番。

“恐怕不行,刚发完饷,那些娼户只肯作‘零售’……对,就是大人刚才用的那个词,属下觉得很贴切。”

“那就等等再去和她们说,让士兵们先忍几天。”一百两办事非常仔细,值得信赖。

“属下遵命,属下认为只要再过个五、六天就可以了,属下以为到时候可以压到五十人五两,让姑娘们来军营可以压到十五两以内……”

“嗯,那就辛苦你了。”一百两办事确实仔细得……有点异样的感觉。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据理力争。”一百两拍着胸脯向黄石保证。

这话黄石听着有点耳熟,这慷慨激昂的神态似乎……似乎以前也见过。

杨致远工作很用心,几天后就选定了一家,还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早晨来向黄石汇报工作的时候还显得很憔悴,昨夜似乎没有睡好。

睡眠不足的杨致远会不会在讨价还价中落了下风呢?黄石担心他没有办妥差事,或者给谈了一个六、七两回来。不过黄石也打算认了,只要不太太太过份就行,毕竟他欠杨致远的东西很多。

“禀告大人。”萎靡不振的一百两有气无力地拱了拱手,他看起来真得很累哦,应该不止和一个人谈过了吧。

“五十个士兵,四两八钱,如果派姑娘们来军营则需要十三两。”

(第十九节完)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推荐:西斯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