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国家重器 > 第十章 教授病危

国家重器 第十章 教授病危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几家大人到南一渠一看,虞松远和陈岚正在有条不紊地戽着水,生龙活虎的样儿。请记住本站的网址:。见四个大人来了,也不停歇。虞新民脱衣服下水,说,“你们吃晚饭,我和你柱叔干。”虞新河也下水,又加了一只大桶,与陈老师两人也开始戽。

兄弟四人轮流吃饭,于月月烧的辣鱼,贴的玉米面饼子,又咸又辣,太香了,三人吃得满头大汗。舒同却忽然无声地流开了眼泪,泪珠扑哒扑哒地往下掉。

三人都愣住了,虞松远一下就明白了,心里一阵心酸。他扔下饼子,抱着舒同的头说,“好弟弟,我大和小爷也都拿你当儿子的,你不孤单。我们都是你的好兄弟,坚强起来,让他们在天堂也放心!”

舒同呜呜地哭开了,伤心yu绝,“爷爷和爸爸是被冤枉的,抄家时,说我们家厕所里用有xxx像的报纸擦屁股。奶奶和妈妈都是大知识分子,这怎么可能?”

虞松远无言以对,只好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

舒同哭着说,“哥你知道吗,爷爷和爸爸被处决后,有人就想霸占我妈妈。妈妈很烈,宁死不从,我们家才被下放来的……”

陈岚、松权也放下手里的饼子,陪他流泪,许久,舒同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吃完饭,他们就要换四个大人。虞新河说,“换你柱子叔和小爷吧,你们四人就换班戽那只小桶。这只大桶我们四个大人戽。”

舒同与松权接过小桶,接着开始戽。一大一小两只桶戽,每隔二十分钟就换班,速度明显快了。草棚内则保持篝火不灭,始终烧着水。没轮着的人,就先在草棚内围着火歇着。

这么干着,效率明显提高了。到天快亮时,第二分段就开始见鱼了。

虞新河便让点火把照明,虞松远说:“大,小爷,你们是怕人家不知道吧?这么多鱼,大家都来抢怎么办?”

虞新民嗤之以鼻,“放眼这周边几个县,能抢你大和你小爷的人,还没出生呢?我们人品没那么次,不会有人来抢你大和我戽的鱼的。”

“大人在,我们还怕什么。不过,之前那么多鱼就这么堆在一边,提心吊胆的,可是真怕有人晚上来抢哩。”舒同说。

虞新河笑道:“你们没想过吧,这十几段可能得起个千八百斤的,不卖一批,也吃不完哪,怎么才能让大家来买鱼呢?”

“我明白了,大是想故意让大家都知道,对吧?”虞松远冰雪聪明,一点就透,马上带着四个兄弟干开了,很快就用芦苇扎起了十几个大火把备用。

虞松远他们点起几支火把,规划地旁边,凌晨时分这么灯火通明地开始起鱼,到天亮时,果然就有数十个周围村庄的村民前来围观。

看到大盆内活蹦乱跳的大鱼儿,很多人都后悔死了。整天从这过,为什么自己没发现这里有这么多鱼,为什么不早一步来戽?

于月月、王凤、巧云送来早饭,也把秤带来了。

大家乘热轮流吃饭,刚吃完,很快第二分段就起鱼,于月月和王凤也穿着雨靴下水帮忙,五个大盆,很快就堆得满满的,怕能有一百二三十斤。

这时,围观的村民足有二三百人,到下午时,第三个分段水已经放掉一半,很多村民开始买鱼,到天黑时,就卖掉六七十斤。

巧云负责收钱,晚上在草棚内一点,吃了一惊,四十七块二毛钱。“老天,学费就这么有了,还够做件新衣裳。”巧云感叹。

松权见她高兴,便故意泼冷水,“你还好意思,还不是跟着我们占便宜?”

巧云抬手就一个大巴掌,打完伸手拧起耳朵,狠劲拧着,“猪头,你再敢说一句,请占谁的便宜,说清楚?”

“死丫头你真打啊,好好,好好,别拧了,别拧了,我开玩笑你听不出来啊!猪脑子。”

几个大人看着他们打闹,都乐呵呵的,也不管他们。夜里不能停,要连轴干。于月月和王凤临回去时,说夜里给他们来送吃的。虞新河说,“夜里饭,你们做好就成,不要送,我让他们回去拿就行了。”

虞新民说,“老陈身体不好,干脆也回去歇歇,夜里帮我们送口热汤就行了。”陈老师自然不干。

到第二天天刚亮,第三个分段又出鱼了。第三个分段,约起出一百四五十斤。上午公社供销社主任赶来,见不少村民在买鱼,急忙说道:“虞老大,不要卖了,千万不要卖了。马上就过年了,这么新鲜,我高价全收,全收!”

旁边赶来买鱼的村民当然不干了,纷纷说:“这不合适,你收便收,也要让我们买。你们公社过年,我们老百姓就不过年哪。”

周建国和周昆也来了,周建国对虞新河和虞新民说,“虞老大,虞队长,戽完后,可别忘了把堰全部清理开。”

虞新民说,“书记这你放心。小鬏戽着玩,我们来帮手,最后肯定全挑通。”

周建国临走时,带了四五条大红鱼,只记帐,没付钱。原来,县里最大的社队企业,莫氏公路运输公司(简称莫氏物流公司)要在我们公社设立分公司,正到大队考察哪,需要招待。

当然,大队的鱼钱也不会赖帐,年底结算时,会记入生产队的帐里。

又干了**天,终于戽完了,最后两个分段鱼不多,只有五六十斤。一算帐,总共戽了一千五百多斤,每家都留了二三十斤过年,还卖了五百六十多元。

这对正处于chun荒之前的村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知道,那个年月的普通农户,一家人费上一年功夫,也就养一头猪,顶多卖个一百二三十块钱。虞氏四兄弟干的这一票大买卖,等于是给每家送去一头大肥猪,非同小可!

这一场艰巨的战役打完,五个小家伙都累得瘦了一圈,躺到床上就不愿动了。于月月和王凤押着五人到街上澡堂子里,干净彻底地洗了个澡,高高兴兴地过年。回来后,四人在于月月家里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缓过劲来。

巧云还专门跑来,对他们威胁说,“以后这样的好事不准落下我,不然我就揭你们的老底,看大爷二爷不扒了你们的皮。”几人只能老老实实地答应。

本来,过年后这个chun季,是四家每年最难熬的荒年,粮食肯定不够吃。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派上了大用场,让几家安然渡过了chun荒。

七十年代初的几年,苏北冬天暴雪天气较多。

一旦下大雪,虞松远和他的死党,不管睡在谁家,都会自觉早早起床,不用母亲或婶子们挨个打屁股叫。几个少年会自觉扛起笤帚,自发地参加“四类分子”扫大街的队伍,代替体弱不支的教授奶奶与病魔缠身的陈老师,去参加义务劳动。

教授与陈老师可以不参加“四类分子”扫雪,这是六小队政治队长周昆和大队书记周建国特许的。但这“特许”可不是施舍或恩惠,而是少年虞松远与他的兄弟们,用小拳头生生给打出来的。

周昆是大队书记周建国的本家,也是亲信,因此有恃无恐。年轻时,他是有名的混子无赖。如果不是虞松远等几个顽童胡缠乱打,以及虞新河、虞新民兄弟俩的巧妙偏袒,周昆才不会对“四类分子”发丝毫善心。

那一年冬天奇冷,天连降暴雪,雪下得有大人屁股高。大雪封门,天地白皑皑一片。家家户户挂着吊搭,男人孩子围着火盆烤火取暖,女人们则或缝补衣服或家长里短“嚼舌头”。可“四类分子”们,每天都得在扛枪民兵的监管下,先将村里道路上的积雪铲到路边,然后再仔细清扫干净。

在“四类分子”扫雪时,虞松远常常带着村里的顽童们,在一边疯狂地打雪仗。雪有大人屁股深,大人们行走很不便,虞松远与他的三个小兄弟,却在厚厚的积雪之上行走如飞,来去zi you。

教授染了风寒,被这场严寒打倒了,已经连续数日卧床不起。陈老师也咳嗽加重,有时甚至能咳出一团一团的血来,把王凤吓得几次都哭了起来。尤其是教授,似乎有过不去这个冬天的样儿。

那时候农村医疗实现全覆盖,但医疗水平普遍很底。农民有病了,一般只是找大队的赤脚医生看,挂挂吊瓶,打打针。厉害一点的病可以到乡、县医院看,可重病就没几家看得起了。所以,一旦得了重病,基本只能在家等死。

教授和陈老师得的都是陈年老病,虞新民将赤脚医生请来,挂水、打针、吃药,一个流程走下来,根本不管用,一点没见起色。这天晚上,室外北风呼啸,室内点着火盆,教授却发着高烧,冷得不停哆嗦,人已经连着三天,处于昏迷状态。

于月月和舒同孤儿寡母的,一时就乱了分寸。虞新民再将大队的赤脚医生请来,吊了三天盐水,还不退烧。五六天了,滴水未进,人一直昏迷不醒。后来,医生表示,已经尽力了,实在没有办法,或者到县医院去,或者准备后事吧。

这大冷的天,冰雪封门,送医院这么来回一折腾,教授肯定是扛不过去的。

虞新河、虞新民一直在轮流给教授和陈老师把脉、观察、诊治,他兄弟二人都不同意上医院。于月月已经彻底没了主意,佘文芳、佘文秀、王凤已经含着泪,偷偷在给教授准备寿衣。

赤脚医生带着歉意走了,但虞新河、虞新民兄弟俩却没有放弃。他们轮流仔仔细细地把脉后,弟兄俩认真商量了一下,虞新河给教授写出方子。同时,也给陈老师专门号脉,写出了方子。

大雪封路,公共汽车已经停了。虞新民大雪夜徒步行走十几公里,亲自到县城敲开药铺的门抓药,凌晨前又一身风雪地赶了回来。两家连夜熬药,天亮前开始用中药救治教授和陈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