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国策 > 第六章 会错意

国策 第六章 会错意

作者:闪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2: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着艳红的朝阳,叶致胜爬上渔船的了望台,举目朝东

这是叶致胜第一次乘船出海,昨天夜间不但没有睡好,还差点把胃酸吐出来。即将到达目的地的的兴奋劲冲淡了所有不适,与他一样,除了那几名水手之外,船上的年轻人都兴奋不已。

“快看,有飞机飞过来了。”

顺着甲板上那名年轻人手指的方向,叶致胜朝西北方向的天空看去。

“是我们的飞机,是我们的海上巡逻机。”

确实是一架涂着红色五星标志,拥有四台动机,能够飞行数米,隶属于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海上巡逻机。

“快把标语打出来。”组织这次行动的中年人来到了甲板上,“向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同志问好。”

甲板上的年轻人立即忙碌了起来,叶致胜也从了望台上溜了下来。

海上巡逻机从渔船旁边飞过的时候,十几个年轻人展开了用黄色油漆写着“中华儿女,誓死保钓”的红色横幅标语,几个激动的年轻人还抓着帽子或毛巾挥舞起来,渔船上的气氛愈昂扬。

刹那间,叶致胜觉得乘坐的不是一艘只有百十吨的小渔船,而是巨大的共和国战舰。

海上巡逻机在渔船上空盘旋了两周,将飞行高度降低到了百米之内。随即,巡逻机上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

“他们在说什么?”

“听不清楚。好像让我们大胆前进。不要害怕!”

“向空军同志问好!”

“向空军同志问好!!!”

……

十几个年轻人在甲板上手舞足蹈。没人在乎海上巡逻机到底隶属于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在他们眼里。涂有共和国标志地海上巡逻机就是在天空中飞翔地天使。是祖国派来为他们提供保护地天兵天将。

叶致胜兴奋到了极点,随同大伙嘶声竭力的喊叫着。

“砰”的一声,一枚绿色信号弹升上了天空,接着又是一枚红色信号弹。

“中华儿女,誓死保钓!”中年人挥舞着手上的信号枪,神情非常激动。

“中华儿女,誓死保钓!中华儿女,誓死保钓……”

船上的年轻人跟着喊叫了起来,连那几名水手也受到感染,跟着大家一同喊叫了起来。

“大家戴上红色飘带,让空军同志知道我们誓死保钓的决心!”

在中年人的号召下,十几个年轻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绘有国旗图案的红色飘带束在了额头上。还有两名年轻人冲到船头,挥舞起了艳红的国旗。

波光粼粼的大海上,小小的渔船雄赳赳、气昂昂的驶向一百多海里外的钓鱼岛。

天空中,海上巡逻机往返盘旋,不断用高音喇叭“鼓舞”渔船上的“保钓义士”。

数米外,元府内。

休息两个多小时,纪佑国的精神好了许多,庞兴龙也在九点三十分准时赶到。

听完庞兴龙的介绍,纪佑国的眉头紧紧的锁到了一起。

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最清楚共和国的国内情况。按照庞兴龙的说法,历经近六年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关键时期,很多问题与不足都暴露了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法制与管理体制上,不足则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上。

与轰轰烈烈的改革相比,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任何好的社会体制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随着改革度加快,立法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拿纪佑国推行的“国退民进”政策来讲,因为欠缺相关立法,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后,要么变了味、要么没有得到落实,改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国退民进”的核心思想是淡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政府从参与变为服务,由“大政府”转变成“小政府”,经济建设由民间力量推动,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这一改革措施动了许多人的“蛋糕”,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因为欠缺相关法律,所以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限没有得到约束。纪佑国敢于大力推行“国退民进”的改革政策,主要是通过军事改革以及在印巴冲突中树立起来的威望,获得了军队的全力支持。个人威望无法取代法律在社会规则中的地位,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体制,改革将难以为继。

基础设施的落后也是深化改革的瓶颈。

前五年,产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生产生活的电动化,包括用电动汽车取代普通汽车,用采用导技术的电力设备取代普通设备。完成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用汽车充电站

代加油站,用电气化铁路干线取代普通铁路。随着)t别是电动汽车与电力机车的占有率逐步提高,共和国对电能的需求急剧提高。

公元共和国的电力缺口达到了总需求量的13%。

为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除了大量建设各类电厂之外,共和国还从周边国家高价引进电能,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

“初步估计,未来五年中,我们至少需要投入12万亿完善基础建设。”庞兴龙将手上的文件翻到了下一页,“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不到8亿,另外4万多亿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民间渠道筹集。除资金之外,能否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成为继续推进产业改革的关键。”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没有急着开口。

庞兴龙说得没错,深化产业改革的先决条件正是资金与技术。

资金的问题还不是很大,随着民间资本的壮大,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民营企业会踊跃参加基础建设。

关键还是相关技术,特别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与导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解决电力紧缺问题的关键,第一座试运行的商业聚变核电站才刚刚完成建设,很多重要技术的可行性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导材料能否进行大规模生产,成为建设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的关键因素,而相关工业技术,特别是与降低生产成本有关的工业生产技术都在验证与试验。

见到纪佑国若有所思的样子,庞兴龙也没有多罗嗦。

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更像是“大管家”。在国内政策上,他拥有仅次于元的决策权,但是在国际问题上,却没有太多的言权。

“如果我们现在介入一场军事冲突,会对国家展产生多大影响?”

庞兴龙暗暗一惊,立即问道:“伊朗战争?”

纪佑国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伊朗,是日本。”

庞兴龙又是一惊,听纪佑国说完,他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我们要尽量争取化解问题,但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纪佑国朝总理看了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好惊讶,我们与日本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不希望因此影响到产业改革。”

庞兴龙长吸了口气,说道:“如果能够控制住冲突规模,影响不会太大。”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庞兴龙说得更详细一点。

“这几年,我们与日本的经贸往来逐步减少。以现在的情况,五年内我们与日本的经贸往来还将减少五成。”庞兴龙合上了手上的文件,趁此机会思索了一下,说道,“日本在我国的投资也在逐步减少,很多合作项目即将到期。以日本的经济情况,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大部分日本企业要么撤回投资,要么将投资项目出售给我国企业,换取流动资产挽救其国内主要产业。如果能够趁此机会收购一些良性资产,获得一些关键技术,对我们还有好处。”

见到纪佑国点头,庞兴龙才暗暗松了口气。

纪佑国提出可能与日本生军事冲突时,庞兴龙就猜出了元的态度。庞兴龙很清楚纪佑国的对外政策,如果无法避免军事冲突,元绝不会手下留情。分析情况的时候,庞兴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尽量把话往好的方面说。

“既然如此,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纪佑国也看出了庞兴龙的想法,笑着说道,“我们不能大意轻心,任何军事冲突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国务院总理,你要做好踏实的准备工作,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我会尽快做好相关安排。”

纪佑国点了点头,示意王元庆送客。

庞兴龙也很识趣的起身告辞,随同元秘离开了房。

王元庆回到房时,纪佑国正在通电话。

见到秘进来,纪佑国朝王元庆压了压手,说道:“我明白了,你们要做好最坏打算,让潘云生尽快给我一份完整的报告。”

“生什么事了?”等纪佑国放下话筒,王元庆才问了出来。

“拦截行动没有成功,渔船即将进入钓鱼岛海域。”纪佑国揉了揉额头,“准备车辆,我们马上去总参谋部。”

王元庆暗暗一惊,立即出去让元卫队做好出行准备。

事态正在扩大,冲突难以避免!

今日30更,杀上更新状元榜第一位置,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