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48章 民国女英雄22(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48章 民国女英雄22(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越是接触的多,越觉得她是个宝藏,似乎有挖掘不完的知识等着她们来汲取,两个人的钦佩之心,也不是简单的肺腑之言能够形容的了。

不过她们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这是上天怜悯她们,才送过来的礼物,绝对不能浪费,一定要好好珍惜安怡。

既然命运已经让她们走到这一步,那与其在乡下当个泥腿子,被所有人唾弃,真不如拿起笔杆子,去争一口气,就像安怡说的,就算考不上高中,能顺利读完初中,再去学个专业,就已经是人上人了,可以吃公家饭了,再不济,就算跑到公社里当个会计,那不也比去干活强?

两个人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变得越发的刻苦,白天早早的来,晚上天黑了才走,几乎在安怡这里安营扎寨了。

而安怡之所以这么对她们,一个是怜悯,另外一个……

她看了眼怀里的孩子,这辈子她不想往城里跑了,但是孩子的前程需要谋,秋霞和彩花,无疑是最合适的,也就只有她们,才能真心的待她,以安然的年纪,正好赶上动荡的年月,有她在,她饿不着,但需要一份比较靠谱的学业和工作。

1953年底出生的安然,到65年是12岁,77年24岁,唉,这是注定要被耽误的一代。

大学肯定是上不成了,工农兵大学,也不是谁都能报的上的,那就只有读初中和高中,而且在那个年代里,容易被环境所影响,实在不行,下下策就是提前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再去参加高考,而这,并不是她能帮得了的,如果这姐俩上了大学,只要有个好的,安然也算有个奔头了。

于是,三个女人就各自为战,安然也天生自带灵气,只有饿了或者肠胃不舒服的时候,才会闹一会儿,其余时间,不是被安怡背着上课,就是自己坐在坐笸里自己玩玩具,所谓玩具,都是当过木工的安怡,自己摆置的,当然,也有从各地搜集来的小玩意儿,这些都是经过高温杀毒处理的,安全的很。

睡觉的时候就把她平放到暖炕的角落里,安怡时不时的掀开棉布帘子往里面看一眼,确保她的安全。

“姐,你带孩子的水平很高。”

那是自然的,经她手养大的孩子,都不知道有多少个了,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

她如今的一切反应,大概都是本能,“责任重大,马虎不得,既然孩子被咱们养了,咱们就得把她照顾好。”

“你太辛苦了,”为了体恤她的辛劳,基本上除了上课带孩子外,做饭洗涮什么的,全都是秋霞和彩花包了。

安然在她们看不到的时候喝牛奶,在的时候就喝奶粉,四个月之后,一天吃一个炖鸡蛋,鸡蛋里只滴两滴芝麻油,有时候也会在里面加一些特别细腻的鱼肉泥,这些鱼肉都是安怡一点一点挑出来,没有鱼刺的那种。

这个年代的海鲜很好,没有被污染,她空间储存的量,足够她吃一辈子了,为了储存这些食物,她可是在海边待了半年之久,能弄到的就自己下海弄,不能弄的就拿水果或者蔬菜换现成的。

所以孩子吃海虾、海鱼什么的,还是很方便的,但是不能多,一次半个指头的量就够了。

炖鸡蛋也不是一次吃完,分三次,吃的多,担心她肠胃受不了。

一岁以内不能吃盐,在秋霞和彩花这儿,是第一次听说,但在安怡这儿,是绝对的权威,一定不能越界。

包括喂饭也是,孩子有专门的筷子和勺子,绝对不能用自己的去喂,她的苛刻,让刚开始的姐俩很不适应,但随着她懂得越多,又是学医出身的,麻烦是麻烦,但对孩子好就行。

自打有安怡这个姐姐之后,她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再也没有去找过屯子里的老中医,都是安怡给她们弄的草药,怎么煎服,说的明明白白,基本上不出两天,就好了,效果好的惊人。

经历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对她的敬佩之心,就越是根深蒂固。

四五个月的时候,安然冒了牙,也学会了翻身,每天都要趴一会儿,练习抬头,每次都能逗得仨姐妹哈哈大笑,抱着她可劲儿疼,因为她们的安然,在安怡精心的照料下,白白胖胖的,可爱的要把人的心暖化。

摸着她米其林轮胎似的胳膊,安怡笑道:“这要是夏天,肯定能夹死蚊子,天赶紧暖和吧,这样就能带出去运动运动,老这么吃了睡,睡了吃,她不胖,谁胖?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的伙食多好呢!”

秋霞忍不住嘟囔:“姐,你是不是对伙食不好有什么误解?就咱们家安然吃的喝的用的,就是搁到京城的人家比,也不差吧?咱们乡下人,除了自己喂外,还要给他们喂米糊糊,能吃的上细粮的,都是好人家了,谁家像咱们家奶粉不限量的喝?太奢侈了,安然真是好命啊,比她几个妈的命都好!”

安怡抿嘴笑:“怎么?嫉妒啦?咱家安然娇养着,长大了才不会被渣男骗,将来咱一定好好的给她把好质量关!”

“这是必须的,”捡回来的孩子,投注了这么多精力,越养越有感情,就算每天和她的屎尿打交道,也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这日子越来越充实了,现下,不管是秋霞还是彩花,都和这家积累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安老师反复的督促与鞭策下,姐俩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以前写字歪七扭八,现在至少能保持工整了,学会拼音之后,每天都要拿着带拼音注释的书读几遍,越读越是熟练。

“等开春了,咱们去买一本字典,有了字典在手里,你们就能认识更多的字了。”

如果记忆没有出现偏差,五三版的新华字典已经上市了,就是不知道这定远县的书店有没有。

“字典?那是什么?”

安怡只能跟她们普及了这个知识,提到了汉代的《尔雅》和清朝康熙时期的《康熙字典》,字典仅我国有,外国并没有如此多版本的字典,千年文化传承,全靠人工搜集,那是极其不容易的知识储备。

听完她的注解,姐妹俩对五三版的《新华字典》抱有了浓厚的兴趣。

她空间里有一本《康熙字典》,她打算收藏来着,没打算拿出来,毕竟年代久远,属于文物了。

这是真的从康熙时期传下来的,纸张带着浓浓的年代气息,页面也有烂的地方,似乎一触碰就会化掉一样,所以,连她都不敢碰的,又怎会让姐俩去翻呢?

那几年斗地主,可是发现了不少东西,未免这些文物在特殊时期遭到破坏,能收到空间的,全都收到了空间。

到九十年代之后,再选个合适的机会,把文物一一捐出去,要比生生打砸浪费掉好太多。

她对这些玩意儿不感兴趣,这么多世的经验积攒,已经让她学会了视金钱如粪土,有吃有喝有住房的情况下,她要钱干啥用?

时间就在弹指间悄悄流逝,阳历3月,东北的雪开始融化,4月的时候,早春的嫩芽逐渐破土而出。

4月初,安怡背着孩子,和秋霞彩花一起去了一趟县城,初中都是寄宿制学校,镇子上虽然有初中,但她觉得不好,觉得最差也得去县城,所以姊妹仨带着孩子兴师动众折腾两天才到县城。

先找招待所住下,然后大厅学校,开始面试考试,作为大龄考生,学校方面都会给予特殊照顾,学习任何时候都不算晚,范进老年才中举呢,更何况她们姊妹俩能有如此强烈的上进心,学校老师都是喜闻乐见的,谁都没有看不起她们,其实只要让她们参加考试,就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

上午考试,下午基本上成绩都会出来,她们在县城了四天,考了四个学校,出乎她们意料的是,居然全都被录取了。

姐妹俩还有些不敢相信,认为自己走了狗.屎运,只有安怡知道,用现代的教育方法去解这个年代的程度,呵呵,小学三年级足以应付他们五年的知识储备量,甚至有些超前的孩子,一二年级就能达到五十代小学生的水平。

平时都是和她相处,她们俩个自然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因为什么水平都没测试过,就连教材也没去借,以后考初中会很难,甚至还想过,今年如果不行,那就明年再来,哪里想到啊,一次考试就带给大家这么大的惊喜。

而学校方面给出的反馈,也让她们喜极而泣。

“基础很牢固啊,识字量很丰富,口算笔算都很快,应用题的理解也是满分,可见平时是下了功夫的,之前你们说没上过小学,这是真的?”

“是真的,我们努力学习了大半年,是一个高中生带我们的,这次来,以为连入学资格都没有,没想到……,”

“什么?高中生教你们?是从零开始?你们确定?”

“确定啊,您也见过啊,就是之前和我们一起来,抱着孩子的那一位,就是我们的安老师。”

“这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练字?你们的字写得都很不错啊,文言文古诗的掌握也很多,着实令我们吃惊,这么好的苗子,留在乡下干啥?快,去请过来,我们学校就缺像她这样的老师,”

秋霞和彩花面面相觑:“可是老师,我们都是乡下人,我们……,”

“乡下人怎么了?你们怎么能看不起自己呢?教你们这种大龄学生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啊,还教的这么好,这么见效,这说明她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我们学校就缺这样的人才,可不管她是哪儿的人,只要她愿意,我们就愿意给她指标,”

安怡很快被请到了定远县第一初级中学,这是定远县的重点初高中,是一体化的好学校。

安怡从来没想过她能当老师,当时秋霞和彩花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她很快泼她们冷水。

“我想带着安然在屯子里过,并不想当老师。”

当老师有什么好,至少动荡年代出事儿的,好多都是老师。

她的背景说干净也干净,说麻烦也是麻烦事儿,因为很多人忘本,为了给你冠罪名,可能无所不用其极。

她并不想让这个阶段,毁了她的美好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她每说一个理由,他们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孩子啊,没关系啊,咱们学校有专门的宝宝寄存处,都是三岁以下不能上育红班的孩子,有专业的老师帮忙带,你没课的时候都可以去看孩子,而且如果你入职,教的好,她们两个的学费,也会适当的减免,当老师多好啊,有寒暑假,有各种福利,不比你在乡下种地强?你这么好的苗子,种地就太可惜了。”

“学校有学生和老师宿舍,你这情况,会给你分个两人间的宿舍,也是老师带娃的那种,不过晚上她会回家,”

这学校老师何时稀缺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连这个都能为她想到,可算是……低三下四到极致了。

她哪里知道,人家是看中了她这个人的专业能力,认为她是个可塑之才,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都能教出俩不算天赋型的学生,那要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该优秀成什么样儿?

与她们谈话的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专抓升学率以及学生老师的整体素质,虽然五十年代什么都落后,可这文化也是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在私塾学堂那种地方,还比拼童生秀才举人的人数呢,更何况是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学校?

看秋霞和彩花的意思,那是非常支持她当老师的,当老师好啊,起码不用种地了,也不用听那些闲言碎语了,在这里,她们面对的都是不知道她们过去的人,她感觉脊梁骨都能挺起来了。

在她们的认知里,当农民种地是很辛苦的,可是在安怡这里,确是极其享受的。

老师虽然假期多,但平时因为教学任务的缘故,也是起早贪黑的紧啊,而且这年代,一个礼拜是六天课,只休息一天。

主任也把话给她讲清楚了,政审,考核这些都是必走程序,就算她现在答应下来,也得拿到教师资格证才行,拿到证之后,还只能算临时工,想要进入编制体制内,得通过一系列严苛的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工。

国家对老师的德行要求很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老师的,尤其她这种半路出家,连高中都没念完,还三十好几的大龄老师,邀请是一回事,在进来考核方面,却是不会给你放水。

“工资临时工时期,基本工资是十万元,如果加班课时费,一节课是五千元,另外住宿方面会扣除水电住宿,食堂会给主食方面一定补助,但大头还得自己出,每个月到手的话,怎么也得十来万吧?当然,前提条件是加班课时得多的情况。”

对于这几十万几十万的工资,她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只能拿公式去套。

五万元能买四十斤大米,按照五五年第二套RMB的换算方法,大米一斤一毛六,四十斤是6元4角,十万元才12元8角,连15块钱都不到,如果加课时,就算一个月扣除乱七八糟的,存20万,好像还不够她养孩子吧?

辛辛苦苦一个月,还得承担各种责任,已经不需要伟大的安怡,稍稍算了下这笔帐,就不想参与了。

然而主任又抛出了个诱饵:“只要你能考上编制,可以直接落户,到时候也能参与到分房子等各种福利。”

安怡低头看了眼安然,又想了下考上编制之后带给她的各种殊荣,还有孩子的起点,怎么对比,好像都比待在刘家屯强,但她仍然觉得在动乱的时候,农村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她并不缺钱,也有信心能把安然培养出来,但是户籍的事儿,的确是个麻烦事儿。

这年代城里和乡下,其实吃住方面,还是农村人占优势,城里人的优势在于比农村人讲究,农村人比城里人好的地方是随便种点东西,只要人不懒,只要没有天灾**,肯定就饿不死,但是城里面不行,一个月不发工资,有积蓄还行,家里负担重的,就有可能没米下锅了。

这个年代是几乎没有买卖房屋的事儿出现的,但是也有,很少,除非你运气好,遇到出走的,才会卖掉老宅。

以前她压根儿就没想过在城里落户,自然而然的,没有想过买房子,可现在,她是不是太自私了?

也许,她应该豁出去,继续化作蜡烛,发光发热?

她连华清的教授都当过,区区初中老师,她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良田幽幽的说了一句。

“记住,功德值。不要总是去想年代动荡,老师那么多,挨过苦的,终究是有限的,不是吗?”

安怡抿了抿唇:“你也知道的,我的那些年,很多都是无法查证的,万一有人乱给我扣帽子……,”

“体验一下也不是坏事。”安怡难以置信的低吼:“你说什么?体验一下?这事儿是可以随便体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