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69章 民国女英雄43(6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69章 民国女英雄43(6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安怡如今算是稳定下来,可因为她和伊家之间的龌龊,使得她在村子里的名声更差了。

伊家对外宣称的是,她占着伊家烈属的名才得了如今这房子,房子本身就是伊家的,他们不欠她什么,反而是她,以为给他们垫付几天招待所的钱,就行了?

他们想认她做干闺女,那是看得起她,她不识好歹也就罢了,居然还把他们往外赶?这什么人啊这是,真是不识好歹。

看见没,人家到现在都觉得安怡欠他们,他们索要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本想着俩家因为伊大成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收她为养女,日后合一家,亲上加亲,多好啊?

没想到她非但不愿意,还闹得这么难看,果然骨子里带着自私的劲儿。

一次两次还可以,听到的次数多了,好脾气的安怡也不想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反正房前屋后的地已经收拾好了,她们偶尔回来施肥浇水就行,于是干脆利落的带着孩子住到了县城。

为此她还和三个学校进行了商讨换课,将村小的课放在了下午,如此一来,上午上初中,下午吃罢饭直接骑车去村小就行了。

县城的院子里也有空地,墙根儿还能种丝瓜、冬瓜、南瓜等爬墙类的蔬菜,等她过去的时候,姐妹俩早就种上了,院子里是番茄、黄瓜、茄子、辣椒,面积虽然不大,但足够她们这个夏天吃的,最多不够冬天腌制的,届时想办法买一些就行了。

村子里的流言蜚语村委自然也知道,不止一次的喝止过,甚至还拿出红头文件进行警告,可没什么卯用,在正主跟前,安怡这个来历不明的,怎么看怎么来历不正。

虽说有些憋屈,可也总比被伊家人盯上要来的好,一旦被他们给缠上,可绝不是一间房子能搞定的。

她这里挣多少,都得奉献出一大半去补贴,这样的日子,她以前也不是没经历过,所以宁愿不认,宁愿被她们说三道四,她也不愿意惹那麻烦。

现在课程调开了,她回村子里的机会也不多,每天带带孩子,上上课,来回在路上奔波,晚上再进空间锻炼,挤挤牛奶,捡捡鸡蛋,这日子不知道有多美呢!

现在空间自产的牛奶、猪奶、蛋类很多,不过猪奶一般都没人喝,因为它各方面配比成分都不如人奶、牛奶、羊奶,甚至连后世流行的骆驼奶都不如,她也比较嫌弃,毕竟猪自来是蠢笨的象征,谁愿意喝它的奶呀?

但它涨奶的时候,她也会帮忙挤出来做一些奶酪,送给孩子们吃,怎么说这也是营养品不是?

而且住在县城之后,下午下课之后,更加方便她出去做点小生意了,趁着国家还没对投机倒把明确起来,趁着还没有粮票等各种票据的限制,多卖点钱,多攒点本儿,可比去应对伊家人方便多了。

两个孩子白天就在空间里玩儿,对姐俩说的是送到托班了,反正她们吃过晌午饭就走,也不会在这上面深究,等到了周末,孩子自然被她放出来。

5月底的一天,她卖完鸡蛋回到家已经八.九点了,等到九点半的时候,姐俩还没回来,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学校的宿舍她们已经退了,所以肯定会回家睡觉,这么晚不回来不正常,老师很少晚上拖堂,她下意识将姐妹俩收到空间里,然后拿着车钥匙,准备骑车出去找找,没想到刚打开大门,就看到两位解放军护送安娜和安琪回来。

他们一位推着自行车载着安娜,一位背着安琪,两个人的样子都有些狼狈,一看到安怡,不知怎么的,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

“姐……,”声音里的委屈和难受,让安怡心下一紧:“怎么了这是?”

“她们俩放学路上遇上流.氓了,摔了车,好在都是皮外伤,没有伤到骨头,你们家有没有药?没有的话,直接去医院包扎一下?”

两位解放军都穿着军绿色的军装,虽然天黑,但依稀能辨认他们身高挺拔,样貌端正,显得正气凛然。

安怡赶紧把人往家里请,但人家也只是把人背进房门,一看这家连个男人都没有,赶紧抽身告辞。

因为匆忙而走,甚至连个名儿都没留下。

安娜是因为车把砸到了腿,小腿儿肚一大片清淤,胳膊肘砸到石头上,破了皮还流了血,倒也不是很严重。

“我脱臼了,被解放军接上,已经没事儿了,就是胳膊和腿上有被石头擦伤,我们都没事儿,姐,你别担心。”

“这样,明天我就去跟学校说,你们晚上不上晚自习,跟我学吧,太危险,好端端的怎么会碰上流.氓?”

“一共三位解放军呢,另外一位扭着俩流.氓去派出所报案去了,他们俩送我们回家,姐,你晚上还照顾孩子呢,带着我们太累了,不能一天都讲课,那多辛苦啊,放心吧,我们当时也就太紧张了,被吓了一跳,真要对上,也不定会吃亏,你教的那些防身术,连用都没用上就被人救了呢!”

话虽如此,可安怡还是不怎么放心,这是没出事儿,这要是出了事儿呢,她们本身身份就敏.感,说不定有更多难听的话落在她们身上,所以安怡宁愿自己累点,将她们俩放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也没让她们留在学校。

家里的电灯都是日本弄来的,比国内的灯泡亮的多,县城已经通电,她们家电费能交得起,所以晚上在家自习没有一点困难。

她本身就在这所中学带书法课,老师们都认识她,她跟安娜的班主任一说,人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自学能力比孩子们强不知道多少,作为班级里年龄最大的两位学生,到这个年纪学习,都是格外珍惜的,所以上不上晚自习,真没那么重要。

如此一来,她们俩下午五六点放学之后,就能直接回家了。

虽说她俩至始至终都觉得没啥,可姐姐担心,她们就乖乖回家,毕竟她们这一家凑在一起,实在太不容易。

现在家里的早饭是姐俩做,因为她们早上五点就要去学校,五点半开始跑操,六点到七点早自习,七点到八点是打扫卫生和吃早饭时间,走读生都要回家,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张。

安怡要起,她俩让她哄孩子,因为天天都是安怡带,她只要一起身,身边熟悉的味道消失,俩孩子就会哭喊,从而醒过来,为了让孩子早睡一会儿,她们宁愿早点起来,安怡没办法,只能随她们。

她在初中的书法课,说是书法,其实也和语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安排在上午上课,倒也不过分,而且因为她有时间了,学校还给她安排了两节课,上完两节课,中间的大课间再跑到高中上历史课,倒也还好,紧张是紧张了点儿,当下午的时间就都腾出来,她也有更多时间安排村小那边的教学任务了。

她的书法课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书法课了,由字的转变到后续发展,几千年来的轨迹,包含了国学、历史,课讲的很有意思,覆盖面极广,一点也不枯燥和乏味,课堂作业也不是很多,但要求很高,写好的还有奖励,学校每个年级一个星期就只有一节大课(两节课合为一节,在阶梯教室上),是以人人都很珍惜。

因为安怡的课饱受好评,惹来全校老师的好奇,所以,只要是安怡的课,后面都会做很多老师来听课,这种被当成实验课的感觉,让同学们更加认真对待了。

而但凡听过安怡课的,都会露出浓厚的钦佩之情,因为这位安老师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可是她就真的犹如一座宝藏,知识储备量太强大了,似乎就没有她不会的,难怪同学们说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字的文化就能讲那么多历史故事,着实不简单。

难怪学校不惜给她安排阶梯教室上大课,别说,这种课的确有上的必要,很有教育意义。

书法课都上的这么有意思,那历史课呢?

县一中的老师开始好奇她在县一高的历史课了,申请了多次,县一高那边才允许老师们分批去听。

这一听不得了,因为安怡的历史课居然比很多男老师讲的都好,那上课就跟听评书似的,引据各种经典故事进行举例说明,还将这些历史人物和一些杂谈、小说里的情节区分开,单独拎出来讲解这个历史人物,说他们过度曲解,真实的人物是怎样的,那要问她是怎么知道的时候,她会将一些史书记载的文献拎出来,将文言文白化后,一点一点的讲解,通俗易懂,甚至还编了很多应付考试的顺口溜,让孩子们更容易的就记住这些史书资料。

难怪人家就上了半个学期的课,就能让她教过的学生一次性全部通过考试,而且还有几个人甚至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历史好成绩那是好得的吗?那跟政治题一样,很多都得十分通透的理解,才能解题到位。

由此证实之后,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一中和一高的校长,都这么重视她。

若非她自己无法放弃村小那边的课,只怕绝不仅仅是代课老师,转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安怡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有了打脸的感觉,更深层次的理解到,为什么安娜和安琪的成绩为什么进步那么大,因为有私教啊,还是这么高水平的私教,就是下学期直接上初四,她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然而不知道的是,安怡给她们定下的目标是,9月份让她们俩进入初四进行学习,9月之前,要求她们将初三的课全部写完,这样一来,11月份,就能直接参加中考了。

初中读两年就直接上高中?

听起来天方夜谭了些,可是以姐妹俩的学习进程,以及晚上加班加点的学习,安怡有信心帮她们拿下。

“即使你们俩11月考不上高中,初中所有课程咱们寒假也能全部巩固到位,你们就是开学去参加一高的考试,也不是不行。”

揠苗助长也有揠苗助长的好处,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至于学的不扎实的地方,寒假有的是时间进行恶补。

虽然不妥,可现在安怡采取的就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毕竟初高中的知识点,能用到实践中的太少了。

除非她们是搞对口的机械物理,亦或者化学生物,再不济就是坐办公室一类的文职工作,也许初高中学的知识难点能用得上,可是,这些专业,她们真能接触到吗?那不应该是大学生才有资格去触碰的?

所以,她现在的目的是让她们拿到毕业证,如果将来用得上,那再补嘛,先毕业再说。

现在的好处是,晚自习在家上,就又多出不少时间让她带着她们俩学习重点,她每天晚上带着她们复习一个知识点,将知识点讲解一遍之后,就布置作业让她们俩去写,这期间,她带着孩子去她们的房间玩儿。

现在安然已经一岁七个月,安心也八个月了,姐妹俩有打有闹,也有抱着啃,亲的时候,总归一个也是带,俩也是带,有时候两个比一个好,有时候会觉得俩孩子简直就是造孽,吵得你恨不能撞墙,但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只有当妈之后才能明白。

好在大部分时间,她们俩是善解人意的,这个要建立在她们吃饱喝足,不拉不尿的情况下。

还有,她家坚果怀孕了,她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反正它自从来到城里之后,经常出门闲逛,结果回来之后,肚子一天天大了,她才知道它怀了崽崽,后来仔细一查,发现之前给她做的输卵管堵塞不知道啥时候居然通开了,难不成天天吃空间的食物,还治病?

既然怀上崽崽,就不能不管,但再也不放它出去玩儿了,就把它拴在大门口,看家。

一般而言,狗狗怀孕后两个月就可以生产,只是,它没见到它大姨妈来访过啊,这次怀孕还真是莫名其妙的很。但坚果的年纪也不小了,已经伴随她两三年了,按照八年的寿命来算,的确成年了。

她已经将家里鸡窝里的鸡借用空间,转移到县城了院子里了,包括鸡窝也整个转移了过来,总之那个家能卸掉能转移走的,她都没放过,一样有用的也没给他们留。

老刘家原先的旧房子里,出了铺盖和破烂衣服,就没旁的什么了,只要她出门,锅碗瓢盆她都收进空间,因为他们家院墙矮,总有想方设法进去偷东西的人,她发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整个留下来的,都是些破烂而已。

所有粮食她都放在了县城的地窖里,这是东北特色,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甚至还有暗阁,就比如如今的安家,她已经发现房前屋后好几个藏暗阁的地方,当然,里面什么也没有,有空间的情况下,这些暗格即使存在,也用不着。

脱离了村子,有自家一个院子,想吃什么不受限制,早上每人一个鸡蛋,俩孩子是鸡蛋羹配牛奶,她们烙饼喝粥,或者蒸三合面馒头、花卷、油卷、烙饼都可,粮食是细粮和粗粮掺和着吃,饭菜的标准也是吃饱吃好,只有晚上那一顿,是意思意思喝点稀粥,早上和中午的饭菜,向来都是保质保量的。

这还算好呢,搁在猫冬的时候,很多人家一天就两顿甚至一顿饭,因为不干活,连吃饭都成了算计。

不这样做,可能粮食等不到下次收粮。

虽说有钱也能买得到粮食,可那都是高价粮,一般的人家,哪儿舍得这么糟践粮食和钱的?

所以都是有计划的安排每天吃多少,多一点都不行。

等到了春天,到处去挖野菜,晒野菜干,有时候连树叶都不放过,就为了能多凑出来点儿。

安怡村小上完课,会回家看看,给家里的地浇浇水,施点肥,顺便薅点红薯叶,拿钱跟村民买点新鲜的韭菜或者香椿野菜,当然,这都不贵,五分钱就能够她们吃一个星期,很便宜,也很务实,因为这些还抢着有人来跟她换钱呢!

当然,野菜香椿之类的,吃的就是个新鲜,季节,过了这个季节可能就么有了,所以只要谁过来找她,她都照单全收,大不了全都放到空间里,又放不坏不是?

所以每天她走的时候,竹篓里也都装的满满的,因为这,她对左右邻居都特别照顾,为的就是让他们多帮忙看着她们家的菜,别被偷了。

除了香椿、槐花、榆钱、柳树尖、冬瓜南瓜尖等吃的,还有山上林子里的荠菜、灰灰菜,玉米地里常见的马齿苋等等,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开春入夏,这些野菜就泛滥成灾了,在没有农药的年代,即使天天有人挎着篮子去采,也是采不完的。

马齿苋活着面蒸蒸,沾点蒜汁儿一吃,那叫一个香。

红薯全身都是宝贝,红薯杆子清炒,红薯叶配合着玉米面可以蒸窝头,也可以烙菜饼子,吃法多的很。

别看这个年代苦,却是最天然无公害的,就连孩子们学习也没有什么压力,放学就是玩儿,就是替家里干活,捡柴火,割猪草,每人都知道自己要干嘛,也从来没想过偷懒,因为不干就要挨打,就没饭吃,养孩子是劳动力,不是为了培养他们成才。

这就是这个年代和后世最大的区别,因为没有太多的成本,可是后世不一样,睁开眼就得是钱钱钱,没有钱,寸步难行,在这个年代,即使没有钱,只要你肯干活,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饿死。

安怡家的伙食也不全都好,除了俩孩子,她们三个粗粮还是照吃不误的,当然,鸡蛋和牛奶也喝,所以当别人一脸菜色,脸色蜡黄,不健康的时候,唯有安家人看起来拥有健康的身体。

“今天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晕倒了,饿的,他家里负担重,一个人养一大家子就不说了,连老家的爹养兄弟,都要来瓜分他的四十来块钱工资,”

其实这种情况很普遍,最起码在安怡看来,很普遍,不说他们这些当老师的了,建国初期,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前,城市工人岗位空缺严重,所以开始向农村招工进城,这些名额都是全家推举出来的,谁进了城,都要给乡下的兄弟相应的补偿,但到困难时期,精简的人员里,大部分都是这种家庭负担过重的,一个人有城镇户口,其余人都是农村户口的为首要选择。

安怡救不了所有人,因为这个年代有太多的愚孝之人,宁愿让老婆孩子饿着,也要帮助父母兄弟的,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枉死的女孩子又何止是被抛弃的安然姊妹俩?

安怡就更不用说了,她唯一不光彩的点,可能就是被卖到身上老林里当共妻这段儿了,但那也得能查出来才算事儿,不管到时候局势有多紧张,她都有办法保住她们这一亩三分地,还有几个孩子的安全。

她这些年为什么这么低调?还不是担心那动荡的几年被波及?否则就凭她的本事儿,想得到什么得不到?

如今日本人口,已经在她的祸害下负增长,人口更是一年比一年少,等不了21世纪,这个罪孽深重的国家,都要被大国并吞瓦解掉。

时间,才是能够见证一切的实际。

她经常不回村子,队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就到学校找她了解情况。

“没事儿的队长,我没什么情绪,我既然把房子让了出来,又怎会在乎旁人怎么说我?你也知道,从我进村子开始,在我身上的流言蜚语还少?这不是一中给我们姊妹仨安排了一间房,让我们暂时住着吗?等我回头租到房子了,再搬出去,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村子里的房子我们还是会住,只不过现在家里没有需要捯饬的地方,就先住城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