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80章 民国女英雄54(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80章 民国女英雄54(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政府要安置这些灾民,却要让家里房子多的人来埋单,安怡对于这种做法,十分不耻,也很不喜欢,因为家是自己的,让不认识的人住进来,会给自己造成很多困扰,所以,她十分强硬的拒绝了,在街道大妈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时候,安怡直言不讳道。

“您也别老拿我老师的身份说事儿了,这家是我们自己的,我和不认识的人相处不来,也不想互相迁就,他们的处境我很同情,这样好了,我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来帮助他们,二十四块钱,四户人家,我每户捐六块钱,可行?”

大妈没想到安怡宁愿给钱也不愿意让这些人住进去,顿时有些头疼。

“安老师,你知道的,他们缺的不是钱,是住的地方,天这么冷,这一家老小的,总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吧?”

“那就每户人家十块钱,十块钱足够修补小面积的房屋受损了吧?我这一家还有两儿一女,两个妹妹要养活呢,我拿出四十块钱,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支持你们的工作?非要让他们住进来,打扰我们一家的现状?他们什么品行?您可有打听清楚?住进我家如果赖着不走谁给解决?我家是有空房间,可那也只是目前,将来两个妹妹成婚,都是要在我家这宅子里的,”

“不会的,等开春就搬走了。”

安怡摇摇头:“我选择捐款给他们,四十块,不少了!”

大妈何尝不知安怡能拿出四十块钱,已经好过太多不闻不问的人家,但看着她家空着的房屋,她就觉得不舒服,凭啥她能占着这么大的宅子?

“大妈,这宅子是我花我十多年的积蓄买的,不是偷也不是抢,我还养了三个孤儿,我那两个妹妹,还是我从河里面捞出来的,我这辈子没结婚,没要孩子,比可怜,究竟谁更可怜?比善良和大度,究竟谁更无私?”

安怡一眼看穿老太太的想法,并直言不讳的指出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

“都是个人,对不对?有手有脚的,我们当老师的就该受到你们道德的绑架吗?当老师怎么了?老师不是人啊?这些受灾的人家,有男同志吧?我捐了钱,你们可以联合起来帮他们修补房屋啊,为什么非要住在别人家里呢?如果说房屋真的垮塌没办法修补,整个县城就我家有多余的房子,行,来找我,我把他们安排在我们乡下的宅子里,不过先说好,乡下宅子里没有柴火,没有粮食,这些还是的他们自己想办法,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住的地方,但想住在我现在的家里,我不同意,我认生,平时我们家妹妹和孩子也要学习,受不了人多吵闹。”

“哦,您还不知道吧?我捡来的儿子只学了一年,开学就能跳到四年级,我两个妹妹,两年读完了初中,开学就去县一高,他们都是我教导的,我们家需要安静,受不了人多,也不需要热闹,希望您能体谅。这四十块钱就算我帮助大家,如果还不够,或者需要我来安顿他们未来住的地方,您再来找我!”

安怡的话,算是软硬兼施,反正说来说去所传达的意思,街道办也明白了。

捐钱只是让他们解决目前的情况,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去她乡下的家,那边什么都没有,搬过去的路费,转运行李木柴,这些都得他们自己料理,她只负责把房子让出来让他们住。

大妈听到这里的时候,心气儿更不顺了,可是旁边的人却感激的朝安怡道。

“那就劳烦安老师费心了,你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再来找你的,这四十块钱,我们就先拿走,回头会计写了条子,我们再给你拿过来。谢谢你对受灾群众的爱心。”

等安家大门锁上,街道上的刘大妈对着安宅啐了一口.

“呸,什么东西,还老师呢,老师就这样自私的?”

和她一起来的中年大姐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

“刘大妈,您说的这是什么话?人家可是捐了四十块钱,四十块钱啊,这还少吗?你不是一分钱都没捐?也没给受灾居民腾地方啊,人家说的有道理啊,家里那么多学生,住进去几十口子人,人家还怎么复习?再说了,安老师不也没说不腾房子?既然是猫冬,在哪儿不是猫?非要在县城猫着才算事儿?乡下的房子不能住咋地?我知道那四户人家里有一户是你娘家人,可你也不能这样对待人家献爱心的安老师吧?”

中年大姐姓牛,是受灾那个厂区工会的主任,这次跟着街道办一起来,说实在的,十家有十家拒绝,但是,只有安老师一个人捐了四十块钱,所以她的内心非常的感动。

然而,刘大妈却一脸不屑的说道:“她能拿出四十块钱,说明她手里不止四十块钱,这四十块钱对于她来说,可能只是她手里的苍蝇肉,你不要把她看的那么伟大,她为什么不结婚,不要孩子?还不是曾经是破鞋?她,”

“刘招娣同志,你闭嘴,请注意你的措辞,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不兴你那一套了,安老师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可怜人,包括她收养的两女一儿,两个妹妹,他们都是可怜人,你怎么能用这么恶毒的话去讽刺他们?你的良心不会痛的吗?什么是破鞋?她们当年是自愿的吗?非得死在外面,你们才不会用最恶毒的话去诅咒是不是?活着就不应该?同样都是女人,为什么你可以这么狠毒?”

刘招娣只是街道办里的一个临时工,今天之所以让她跟着牛玉过来,是因为她比较熟悉这边的情况,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说出这样的话,直气的牛玉转身就走。

“像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留在街道办,我要告诉赵大妈,你的这个思想不仅有问题,还会给街道办招惹数不清的是非,但凡你说话客气点儿,安老师都不会态度那么强硬。”

牛玉回头瞪了刘招娣一眼,气呼呼的踩着雪走了,刘招娣傻眼了,她没想到自己一时口快,居然招惹这样的事端,赶紧追着牛玉喊。

“哎呀牛主任,你听我解释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嗨,我这不是急了吗,你看那么多人等着找地方住呢,这晚上一天就得受累一天不是?”

……

等门外彻底的安静下来,安琥气喘吁吁的跑回家汇报情况,安娜和安琪还在心疼那四十块钱。

“姐,你辛辛苦苦一个月就这么白干了?凭啥捐款啊,那么多人都不捐,就咱们捐?这房子……,这房子,”

安怡看了她们一眼,点头:“最开始的确是租的,入冬前,房主联系我,说要卖,我看咱也住习惯了,就买了下来,倒是没想到,刚入手,还没暖热乎呢,就出了这事儿,也算是花钱免个麻烦吧,真要让外人搬进来,我自己都想搬走了,如果四十块钱能换咱们个安静的环境,也不算太亏。咱占这么大的房子,本身就招人眼红,你看刚刚那个刘招娣,字里行间都是阴阳怪气的,听着都烦,她都这样了,她的亲戚能好到哪儿去?”

话虽如此,可姊妹俩还是有些心疼安怡,白白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实在太不容易,都是为了他们,这么一算,似乎欠她的更多了。

然而安怡却觉得,能用钱挡住的麻烦,还是花钱解决比较直接,四十块免了日后的骚扰,一举多得,不亏。

折腾这么多年,她早已不缺钱,也不缺物资,本来住房问题解决之后,她的人生也不算有遗憾了,但是这样那样的事儿一来,就显得占着这大房子是一种罪恶了,她得想办法解决这种局面不可,要不然这是第一茬,后面还会接二连三的有人过来打她家房子的主意,实在不行,娘的,再捡几个孩子回来养。

养孩子也比养极品强。

如安怡预见的那样,街道办再没过来骚扰她,还拍一位年轻姑娘给她送过来会计开的条子,还告诉她那个刘招娣已经被开除了,因为她,街道办无意之中得罪了很多人,主任调查之后,直接就把她给开了。

还告诉他,要不是安怡提醒,那些人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周边几个村子在战争年代都留置有空房子,挑选好的,还能住人的,就把城里的这些受灾户安排了过去,县城这边召集男工开始修理房子,不过因为天寒地冻,能做的还是有限,全部修好,怕是要等到开春之后才可以。

她不管他们去了哪儿,只要不来骚扰她就行。

1956年2月中旬,安怡跟安娜和安琪说了自个儿的想法。

“我不打算去村小了,我想在县一中和县一高专业代课,以成绩服人,这样一来,在寒假猫冬的时候,开一个针对中考的补习班,”

这样一来,她们家的屋子就能被占住了,而且根据时间轨迹算,她至少还能干九年。

“姐,你都有高级职称了,完全可以去县一高当正式老师啊,这个头衔可比你在村小干价值高多了。县一中那边,如果您有时间,两个学校要是都同意,代课也是可行的,反正也不耽误猫冬的时间,这样一来,正常上下班,也不用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是啊姐,你成为了正式编制,将来退休,不是还有退休工资?那可都是国家的人,老师的福利也好。”

老师的福利的确不错,可也仅限于这几年,过几年,那就是臭L9,有的人甚至还丧命,一想到这些她就脑壳子疼,她不知道她和安娜安琪相似的经历,会不会被人拿出来说道,但如果这样就不去干老师,那未免太怂了点儿。

尤其安娜和安琪说的对,她是知识储备性人才,如果不去教高中,反而去村小教学,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她一直那么小心翼翼,换来不还是各种妒忌和猜疑?与其那样,还不如大大方方的站到最前沿去,至于特殊年代里,会不会被批判,随缘,真被下F了,也算是一种经历。

安怡这么安慰自己后,即刻认可了安娜的提议。

“这几天我就去村小校长家,还有县一中、县一高校长家走动走动,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当然,村小我是不会回去了……,”

2月底,安怡从三位校长那儿回家后,告诉安家人好消息。

“以后不去村小了,我的人事档案已经转到县一高,以后我主要代高二的国文和数学,县一中那边的书法课停了,校长让我带初四的国语课,说国语也可以练字,这样一来,我每周六天的工作时间,将全部被排满。”

“村小校长不想放人,但咱们家的情况在这儿摆着,来回折腾是不方便,不想放也得放。现在安然安宁也大了,送到学校的托班就行,安琥就去县一小,这都是子弟学校,打声招呼就行了,刘家屯,我们暂时不回去住了。”

安怡这半个月也没少折腾,除了跑自己的工作,还解决了刘家屯的肥料问题,这次积攒的1500斤肥料,大概能换TMB七十五块钱,折算成粮食的话,她也不要白面和大米了,这是细粮,本身生产队分给下面老百姓的就不多,她不可能张口就要的到的,所以她要的是高粱米、玉米,按照高粱米七分,玉米五分二厘,均带壳的价格,到时候根据前去兑换即可。

以前住在她自己的宅子,还觉得乡下好,自从搬了家,她就觉得村子里似乎也没她想象中的好了,但是她到底舍不得她们家房前屋后的那点自留地,所以还是打算种的。

她将这个计划一说,安琥立即道:“安妈妈,那我不来县城上学了,就在村小上就行了啊,这样我还能每天施肥浇水除草,看着点,还能捡柴火,捡够了,就给你们拉过来,也省的咱买柴火了。还有还有,等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菜,秋天的野果子,如果不住在家里,岂不是都便宜别人了?我都十五岁了,自己可以的。”

“至于我的功课,我写完了,拿过来给您检查,我挺能跑的,一来一回的距离,对我来说不算啥。”

安妈妈带着俩妹妹不方便跑,两位阿姨上高中,忙的更是没时间,那就他来跑好了。

安怡抿了抿唇,别说,这倒是个办法,要不然他们真都不回去住,房子怕是又要被有心人惦记。

“行,这样最好了,这样,你也别来回跑了,安妈妈回头给你整一辆自行车回来,你也骑车来县城,如果别人问你,你就说是我的自行车。骑着车上下车,你的时间能够节约更多。”

她空间在战争年代收了很多的二八大杠,尽管当时都是挑能用的拿,但是放到这个年代,还是稍显破了点儿,但只要能骑不就行了?

安琥脸上惊喜不断:“真的?还能弄到自行车?”

安怡笑道:“那当然,不过都是旧的,你等着,过两天我就给你推回来,我得先去找我朋友,让他帮我买一辆旧的,新的咱买不起,旧的还是可以的。”

时间进入阳春三月,东北这边的土地都有松动的迹象,安怡在中旬的时候,终于将安琥的自行车推了回来。

仔细一看,黑色的二八大杠上什么标志都没有,但是摩.擦痕迹,以及瓦片,油漆都磨损的厉害,一看就是骑了很多年的,而且这些自行车不像是现在凤凰新出的那些款式,更像是……

“这还是战争年代的老款呢,姐,咱们几个的自行车,都是战争年代的老款啊!”

“那肯定了,这都多少年的老车子了,新款就算是旧的,也很珍贵,弄不来的,能弄来的都是这种差不多要被淘汰掉的,凑活着骑吧,等你们都参加工作了,有机会再添置新的。”

即使是旧的,大家也都很稀罕,安琥早就在家学会了骑车,如今自行车一推回来,就歪歪扭扭的在院子里试骑。

3月20号,安怡去给安然和安宁办理了入托手续,今年学生们是3月25号开学,20开始,老师就上班了,除了新学期教研安排,分班安排,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活,不过正式开学之前,学生们都得到校参加义务劳动,将教室、操场、走廊等犄角旮旯都得打扫干净。

每天街道办都得去各个小区通知,各公社也都接到了学校的电话,一层一层的通过大喇叭通知下去。

村小开学就比较早了,3月20号就开学了,安琥自己一个人骑车去报道,家里的柴火还够他烧一个月,走的时候,安怡给他装了粮食和小菜,趁着这些天还没正式开学,她忙完学校的,也会回家,给孩子添置一些东西。

比如腌制的咸菜,做的大酱,自酿的酱油醋,新鲜的土豆、红薯、白菜、萝卜等,也会给他留一些。

柴火暂时不用管,因为一个月之后,差不多就开春解冻了,虽说现在依然冷,但比着寒冬腊月真的好太多。

给孩子安顿好后,她又骑车返回县城,新学期的课表已经发下来,她不做班主任,只需要有课的时候进班就行,主要还是学校看她有俩孩子,要不然以她的资历,怕是一定要做班主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