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94章 民国女英雄68(4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94章 民国女英雄68(4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开学后,安怡就开始听办公室的老师们抱怨粮食不够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也没从前油水大,每天稀汤寡水的,快要熬不住了,上个班还要走那么远,平常在学校喊也就罢了,回到家也不安生,身体经常疲惫的头晕眼花……

高中部的男老师比女老师稍多一些,能在高中教学的老师,个人能力都是不错的,可即使这样,在婆家的日子过的也是如履薄冰,这个时候,她们就会羡慕安怡的日子了。

“安老师,还是你好啊,不用伺候公婆和丈夫,每天管管孩子就好了,还有两个妹子给你帮忙,更不用支援家里的那些穷亲戚,你们家应该没什么压力吧?”

“就是啊安老师,你说我们咋就没你想的那么通透呢,结婚干啥啊?结婚前在家过的虽然也就那样,可也不用这么累啊,累死累活赚的工资,月月光,从来没在手里暖热过,这日子太难捱了。”

女老师们羡慕她不用伺候公婆和老公,男老师们却在旁边嗤之以鼻。

“你们别看安老师现在日子过的好,家里的脏活累活需要她去干的时候,她就会觉得一个家有个男人才是完整的。是不是安老师?”

安怡无语的看向数学组的覃老师:“那个,我们家脏活累活都我儿子包了,我们娘几个没干过,你说修个电,换个电灯泡啊啥的,我自己也会,茅厕有乡下人定期来清理,根本就不用我.操心,平时孩子们吃穿用这些我只要提供到位,俩妹子和我儿子,能干的都会干了,我回家也就做个饭而已,其实并不觉得家里缺个男人。”

安怡长得不好看,男老师们对他也只限于正常的同事关系,本还指望她点头附和一下,没想到她压根儿不按常理出牌,一下就惹来其他男老师的暗嘲。

“那安老师打算一辈子指望自己的妹子和儿子?以后你儿子不在你身边呢,妹子上大学走了呢,你还能指望谁?”

安怡笑了:“陈老师,这就不用你们操心了吧?我为什么一定要指望个人呢,我自己靠自己不行?俩妹子的确,明年高考只要成绩差不多都能走,儿子明年也去当兵,家里或许就剩下我和俩闺女,可那又如何?我身体好,又有工资,正常上下班就好了呀,干啥非要嫁个人找个男人去伺候呢?要是男人一个还好,如果来一家子极品,那我如今的好日子,是不是要变成倒贴?这么傻的事儿我会去干?嗤,我可不稀罕。”

有个男老师低声说了句,“嘁,这哪是你稀罕不稀罕的事儿?我看就是你嫁不出去的事儿,长得那么丑,说的好像自己有多抢手一样,死鸭子嘴硬。”

安怡听到了,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直言不讳道:“赵老师,我是长得很普通,但我个人能力在这儿放着,只要我愿意,别说县城了,省城我都能去。你觉得以我这样的能力,想找个男人嫁了会很困难?我年纪大怎么了?有儿有女,还有俩妹子,我觉得我的日子挺好的,为什么你们就是看不顺眼呢?哦,我知道了,是不是我的日子过的比你好了,所以你心里不平衡,就找各种难听的话来挖苦讽刺我?”

“安,安老师,你这话说的,是不是也太难听了?我也没说什么啊?”

安怡拿起书站起来,凉飕飕的扫了众男老师一眼。

“众生平等,主席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我们拿着一样的工资,坐在一间办公室,教着同样的学生,而我是女人,你是男人,我们都承担着一家几口的重担,所以你们凭什么要站在所谓的男性角度,来抨击我的不是呢?你们在说我闲话的同时,是不是也在贬低自己呢?”

话落,再不多看他们一眼,拿起书,踩着傲娇的脚,自信自强的离开了办公室。

男老师们看着安怡离开的背影,抿着嘴不说话,但是表情有些难看。

其他女老师也没放过这次机会,觉得安怡刚刚说的话很解气,下意识就开始说妇女同胞在家里起到的作用。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上班之余还要照顾孩子,照顾家庭,辛苦程度可比男同胞高多了。

男老师们一看这激光枪对准了他们,赶紧站起身,上课的上课,找地方喘口气儿的即刻离开……

虽然这个年代一直在扫除封建迷信,但是,重男轻女,对妇女的歧视和压榨却从来没有少过一点。

尤其她这种到了一定年纪还不结婚的,要么被认定为有隐晦的病,要么说她有见不得人的过去,更有甚者说她可能不能生,所以才领养这么多,简直天下第一大傻子,放着那么高的工资不知道自己享受,吧啦吧啦……

这种车轱辘的话,安怡这些年不知道听了多少,耳朵里早就磨出了茧子。

现如今听腻了,表情也逐渐麻木,谁让她的条件在众多女老师中算是好的呢,有车有房,有儿有女,有好工作,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工资,即使养活六个人,也能过的这么滋润,谁不羡慕嫉妒恨?

现在家家户户都是十几口子挤在一间二三十平米的房子里,上厕所做饭都用的公共区域,真要有年轻男女要结婚,办事儿都没地方去,着实艰难的很,而单位的房子又那么紧俏,不到一定的工龄,根本就得不到。

人人坐公交,地奔的年代里,一个单位的公用自行车数量加起来,可能也没有五辆,小轿车更是淘汰下来的破的不能再破的车,吃的穿的用的都格外艰苦的年月,安怡家就有两辆自行车,虽然是破的,可那也是自行车啊,加上他们家那么大的房子,一个人住一间都显得宽敞,自个儿越是过的不如意,看安怡就越是不顺眼。

所以,自从那天她在办公室怼了几个男老师之后,就觉得自个儿被孤立了。

好在她最不怕的就是这个,越是这样,她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越多,你不搭理我,当她乐意搭理这些人?

办公室这种地方,不管在任何单位,都没有真正的友情,只有用的上,用不上。

当然,她被孤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从来不借钱,谁来借都不给。

在她看来,救急不救穷,平时吃个饭你钱不够了,好,我给你垫出来,没问题,但是过后你假装忘掉,不提还的事儿,那至此一次,下次我说什么也不可能帮你再垫钱,我又不是傻子,凭啥干那出力不讨好的事儿?

更可笑的是,你吃饭不给钱,还想来找她借钱,你说她能借吗?

安怡将办公室的人摸透了之后,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概不借钱,谁来借都没有。

高中老师,工资也不算低,平时加各种补助,怎么着也比农民强吧?农民都没来借钱,你来借钱?

“越有钱越抠门。”就成了办公室同事调侃她的话,安怡知道也就当不知道。

谁抠门谁知道,毕竟,能坐在这间办公室,就已经把你划分为不缺钱的主了。

至于你说你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自己月月入不敷出,那是你的事儿,跟她又没有关系。

凭啥你自己的担子,要平均分配到别人身上呢?

但你说安怡就真的一毛不拔?

并不,如果真这样,那她还折腾那么多粮食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进入五八年之后,各个单位食堂的饭菜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缩水了。

她知道原因,就会用心的观察周围的人,碰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她都会尽可能的伸出援助之手,她甚至还在孤儿院里领养了五个秉性比较好的孩子,三女两男,平均年龄还不超十岁,都是父母早亡的可怜人。

但她目光没有精力带回家里照看,所以就在孤儿院的监管下,给予他们上学的学费,偶尔还会‘买’点肉啊,粮食提到孤儿院进行发放,去那边的时候,他们全家都会去,一般上午去,晌午一起包顿饺子,下午玩一会儿就回家。

这种事儿安怡不是每周都去,但一个季度会去一两次,捐给那几个孩子的学费,也实打实的落实到他们身上,如今都在县一小上小学,这些好人好事儿安怡做的并不少,可知道的人,也就是相关人员罢了。

比起办公室这些玩嘴皮子的同事,还是那些得到帮助的人,更懂得感恩。

之前她还曾想过要办补习班,可惜每年寒假忙的跟陀螺似的,一直抽不出时间搞,现在物资一点也不缺,孩子日渐大了,她宁愿到处跑着找合适的捐助人,也不想弄这什么补习班了。

6月中的时候,安琥顺利参加为升学年级准备的中考,他拿到了县一高的录取通知书,也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但他要去参军了。

7、8俩月开始报名,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程序走下来,才有了离别的不舍。

入伍的那天,全家都去送他,看着他穿上军装,戴上大红花上了卡车,底下的安怡哭成了泪人。

安琥在汽车发动的那一霎那,朝安怡挥着手,大声的喊:“妈……,你要多保重,我会跟你写信的。”

一声妈,让安怡再度破房,眼泪决堤不止不说,内心的酸楚也莫名的涌上来。

孩子终于认她为真正的妈妈了,安琥啊,从今天开始,你算是彻底的放下了过去,好,真好啊!

安琥走了之后,姐妹俩的录取通知书也都下来了,安琪以338分的成绩考上了哈医科大学,安娜高考失利,以288分,被哈师范大学录取,两个人都没选择出省,也都去了哈市,不管分数好坏高低,也不管其他,好歹这是本科,只要好好学,不挂科,顺利毕业是没问题的。

大学的上课时间就和内陆的差不多了,有寒暑假,9月她们俩就要去报道。

安怡在家帮她们俩收拾好行李,开好介绍信,每个人给了五十块钱的路费加生活费,因为还要带俩孩子,她们说啥也没让她送,所以安怡只给她们送到了汽车站。

“到了地方,你们就给我写信,我有时间就去看你们,你们就不要来回折腾回来了,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记住啦?”

这年代上大学不需要学费,生活费不给也没问题,学校有免费的,但安怡却给了她们五十块钱,抛开路费,这些钱足够她们滋润的过完整学期,这是将她们的日常开支都算上了的。

两个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但在一个城市,路上也能有个照应,所以安怡并不担心。

这些年通过她们共同的努力,战争年代的不幸早已选择忘记。

安娜在她31岁,安琪在她28岁这年,共同考上了大学,未来等待她们的,将会是光明的未来。

阴霾已经散开,接下来,只需要好好享受生活即可。

安然今年已经五岁了,明年就能把她送小学了,安宁比她小一岁,姐俩如今逐渐懂事,日后想随时进空间,怕是很难了,安怡也打算接下来几年,安生的过日子,实在带不了她们的时候,可以暂时委托给孤儿院的院长。

现在她和他们的关系很好,把孩子寄放几天,也是没有丁点问题的。

虎子、安琪、安娜已经离家,少了三口人的家,多少有些冷清,所以她每天放学接上两个孩子,不是去孤儿院,就是去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做义工,战争年代留下的孤寡老人有很多,国家哪能都救助呢,生产队即使能够照顾,可也只能保证他们有吃的,而这些人能自理的还好,不能自理的,等三年灾害一来,那就只能等死。

安怡骑车带俩闺女去做这些好人好事儿,也是为了给她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帮,安怡每去一个屯子,都会向屯子里的百姓了解一下,但凡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她看都不会看一眼,而那些生怕给别人添麻烦,不管多大年纪,能自理就坚持自理的,才是真正值得她去帮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