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128章 味觉小娘子22(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128章 味觉小娘子22(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因为涉及装壮丁这事儿,所以林森吩咐寨子里的男人们,非必要不要外出。

“金国不会就这么被灭了吧?”

有人闹心的问了句,毕竟不能下山是小事儿,怕就怕改朝换代带来的麻烦事儿,最终苦的还是他们老百姓。

可这事儿又是谁能说得准的?

“不好说,当年因为沈家被牵连的家族挺多的,而这些家族大都是金国的中流砥柱,如今下放的下放,砍头的砍头,即使还活着,也未必会为这皇帝卖命了,朝堂剩下的是皇帝的人没错,可综合比对,还是沈老带出来的人更能干一些。”

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权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祸害他们就行。

那么对于匪来说,就更不关心是谁当皇帝了,毕竟他们这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只在乎国家是不是太平盛世,自在乎老天是不是长眼,不会给他们降灾降难,至于谁当官,谁当权,他们不关心,也没那个时间去关心。

申晴就更不用说了,她本就和素未谋面的沈家人没任何感情,山高皇帝远,都没有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强,不过既然外面世道乱,那还是减少外出的好,反正这里有吃有喝的,也饿不死他们。

当然,她也不会因为外面的乱,而降低收费标准。

鱼儿长大了,小鸭子们可以放到稻田的时候,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喂鸭鸭的不止他们一家,其他家的鸭子也想进他们稻田的时候,却被家里的弟弟妹妹给赶走了。

“你们家的鸭子大了,会吃了我们的鱼的。”

“什么你家的,这分明就是大家一起开垦出来的,将来这鱼也应该是大家一起分了。”

这样斗嘴的事儿时有发生,回到家弟弟妹妹们过来告状,她心平气和的安慰他们。

“人家说的也对,不管是稻田里的稻谷,还是日后的稻花鱼,将来都是要平分的,等秋收的时候,会按照最初的劳动价值进行分比,放心的,你们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将来也不会少分了。”

最初她就让余景天记了功,谁来帮忙了,干了多久,都是有记录的,这些记录将来会按照分成给他们分发成粮食和鱼。

她不想分的这么细的,毕竟她造水车的时候,熬了多少个夜,也没见谁用起水车的时候,念出来她应有的功劳,这些她不计较,不代表她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她要收费,其实也是不想这些人认为大家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小鸭太阳出来之后赶进去,太阳落山孩子们再赶回来。

小鸡虽说在林子里吃了草籽和虫子,但她还是要求孩子们一天喂他们两次,这样才能长得快,尽早下蛋。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申晴干脆带着孩子们在林子里养了蛆虫,用腐烂的菜叶子和食物残渣沤出来的肥料,苍蝇就喜欢那个味道,等它们在上面孵卵,再用纱布罩起来就行,虽然都觉得恶心,但却是喂养鸡鸭鹅的最佳饲料。

当其他家的孩子发现这些蝇虫之后,回家就告诉了自己的家长,很快就有人过来问她。

她也不吝啬的赐教,告诉了他们方法和办法,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她的话当做标准来学习,所以她一说方法,大家也都回家各自找地方饲养了。

这样也好,省的他们家的蝇虫会被偷,这可不是冤枉他们,在他们问之前,这蝇虫还真的丢了不少。

像这种在林子里的走地鸡,各家各户都会给自家的鸡鸭鹅做个标记,养熟了之后,它们出门逛街之后,还会自己回家,如果有谁落下了,它们还会非常灵性的停下来等它过来,申晴观察了有一段时间,心想这些灵泉水倒是没有白喂,它们吃起空间菜叶子,灵草剁碎后的饲料,似乎也蛮开心的。

他们家的家禽,除了日常去林子里吃的,早晚在家也会加一顿,而加餐的饲料和叶子,有自家院子里剥下来的,也有她空间蔬菜收获之后,剥下来的,稻谷壳、麦麸、豆皮、豆渣这些,如果不想吃,她也会留下来喂鸡鸭。

只要家里养这些鸡鸭鹅的,基本上不存在浪费粮食之说。

脏是脏了点儿,庄稼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又不像后世,那么多防蚊驱虫的,这年代做个草帘子,都不透气。

不过他们家经过她的监督和改造,男孩子女孩子都改掉了不讲卫生的习惯,吃饭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她就跟巡房一样,从这家走到那家的检查一遍,才会安心回家睡觉。

“你是他们家的老妈子吗?管那么多?”

林森对于她这个做法,是嗤之以鼻的,申晴的解释是:“等他们养成了习惯,我就不管了,这习惯没那么好改,以前懒惰惯了,没有我的监督,指望余景天那小子,怕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因为那货也不好好坚持,女孩子还好,在我眼皮子底下,那些野小子们,可是懒散惯了的。”

这些孩子以前是乞丐,和山匪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这点她不好说,也就没提。

6月中旬,开始收割小麦,这是他们山寨里的大事儿,有关的无关的都赶过去帮忙。

“姐,这咱们也去帮忙干活了,那收成里有咱们的份吗?”

“这……,怕是没有的吧?”申晴没想到弟弟妹妹会这么问,旋即解释说。

“那边的一大片都是寨子里的单身汉们种的,这些粮食最后会收到寨子里面,大家在一个灶上吃饭,是不是就不分彼此了?那边的地里都是有家有口的种下的,谁家种的就归谁,咱们去给他们帮忙,他们是不是管咱们的饭了?这也算是抵了劳动力了。”

“那咱家的稻田当初没有请他们吃饭吗?”

说来说去,孩子们还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奉献出去。

“咱那是初来乍到,又是第一年,而且当初挖这些坑,可是没少费力气,分点粮食出去,也是应该的,第二年就都是咱们的了,乖,不要计较那么多,等秋收之后,咱们这块地还能种小麦,一年两季的种,咱们的粮食够吃。”

近的地水车的水可以直接引流过去,远的地盘,申晴就教他们挖水渠,这边的人用踩踏水车的方式,把水引过去,毕竟溪水的地点是固定不变的,在没有打井的情况下,就只能用这种方法费力引水。

好在水车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三个,除了人工,还可以利用水流的冲速,风速,他们提前将水渠挖好,有风的日子,不需要他们下大力气,就能使田地得到灌溉了。

麦收之后的地大家也不放过,立即种上萝卜白菜,等10月再拔掉种冬小麦。

总之,勤劳的农民只要肯动弹,那绝对是饿不着的,这些菜吃不完可以拿出去卖,也能腌制起来,吃到明年清明前后。

进入农忙的时候,寨子里的几头牛就没有闲下来,每天劳作看的她不忍心,就会喂它们点儿灵泉水和灵草,免得累坏,得不偿失,毕竟回头收割稻谷,也需要它们的帮忙。

78月天热,暴雨多,原本还担心这窑洞能不能坚持下来,后来是她多想了,这雨水多是多,可太阳也炽热,而且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晒太阳的时候,可比下雨的时候多多了,所以压根儿不等水渗透下,就又被蒸发了。

但是暴雨带来的好处还是有的,林子里的草长得更旺盛了,还出了很多的菌子,孩子们从林子里采摘回来的菌子都会习惯性的拿过来让她看能不能吃,经过她的辨认,能吃的才能晾晒干保存下来留着冬天吃,不能吃的就赶紧告诉小伙伴们,这种有毒,不能吃。

除了菌类,他们还会去山里面找野果子,挖陷阱,套兔子,掏鸟蛋,总归山里孩子的日子,他们进来之后,从头到尾都体验了一番。

夏收之后的农民,没事儿的时候也锻炼出了猎人的本事,闲来无事就会去山里面转一圈儿,看看能不能打回来点野味儿,改变下家里的生活,如果运气好,猎到大家伙,就会费尽心思的运到县城卖掉,换些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

申晴最开始是反对他们上山的,担心他们不比人家自小在山里长大的利索,后来余景天亲自带队去,她也就无所谓了。

没想到这些小子还挺本事,每次回来都有收获,最让她意外的是,他们居然掏到了鹌鹑蛋,这可把她激动坏了,当是就告诉他们。

“碰到这样的,就都好好保存,这玩意产量还挺高,我们可以大批饲养。”

等谁家的鸡抱窝了,她就将这些鹌鹑蛋拿出去孵化,孵化成功之后,立即给它们造了窝。

鹌鹑孵化比鸡少几天,18天左右,这十八天她天天去看,还给人家抱窝的鸡带饲料,喂灵水,就是希望能将这十来只鹌鹑蛋孵化成功。

最后十五只蛋全部成功孵化出来,她细心的将它们带回温暖的窝里面,每天细心照顾,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羽翼丰满,高兴的不行。

一般而言,45天它们就能产蛋了,正常情况下,一天一颗蛋,一年能产280-300枚蛋。

8个月左右的鹌鹑产蛋就下降,1岁以上的就可以淘汰了。

十五只鹌鹑里,孵化出了六只公鹌鹑,这六只公鹌鹑单独给它们造了一个窝,等到孵化期的时候再将它们放在一起。

鸡鸭鹅当初买的时候,都只买了一只公的,其他都是母的,经过100天的等待,母鸡已经开始陆续下蛋了,不过鸭还要等上一个月,鹅比鸭还要晚一个月。

看着自己辛苦照顾的鸡开始下蛋,孩子们老高兴了,还说要把鸡蛋攒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

鸡蛋现在能卖两文钱一个呢!

过惯了穷日子,如今能吃饱饭了,还能穿干净的衣服,甚至不用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能跟那些男孩子一样读书写字,孩子们很感恩,鸡下了蛋后,不舍得吃一颗,就想拿出去换钱,好让申晴肩膀上的压力小一点。

说实话,她被感动的不轻,不过她还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的,坚决给孩子们煮了吃。

每天没人半个鸡蛋,因为一人一个不够分,统共九只母鸡,最初几天,也不是每天都下蛋,他们十四个人,至少保证七枚鸡蛋,多出来的鸡蛋孩子们说要攒起来,但基本都被她炒菜的时候用掉了。

养鸡不就是为了吃鸡蛋吗?

鸡蛋能卖多少钱?还不如留着给大家补身体呢!

现在是鸡,等将来时机成熟,她还想买一头母羊或者母牛回来挤奶给大家喝呢!

不过现在时机不好,否则这里的人还以为她从他们身上赚了多少钱呢,再缓缓!

8月初的时候,余景天去县城回来,捉了三头猪崽子,一公两母,这是他早就和自己商量好的,因为这货提前将猪窝都造了出来。

有了猪,这些孩子的任务更重了,除了家禽,还要忙着打猪草,喂猪。

除了这样的杂工作外,她每天上课的时候,他们也都过来学,这么一连贯起来,连她都觉得他们太辛苦,然而余景天却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不吃苦,等长大了再吃苦就完了,他们这十四个兄弟姐妹,开春一定要选上去三四个去当伙计,这样有人在外面挣工资,剩下的就都留在家里挣口粮,这个家才能连轴转起来。”

虽然来到如意寨就是寨子里的人了,可余景天始终觉得他们十四个人才是一家人,哪怕林森已经因为天天过来蹭饭,把自己当成了他们家的一员,可在关键时刻,还是觉得他们十四个人才是一体。

四个小姑娘每天跟着她学做饭,如今也掌握了不少技能,余景天甚至想着,如果将来他们攒够了钱,也开个铺子,这样他们每天就有固定的收入了。

对于这个想法,申晴深以为然,还很支持,卖小吃是最合适的,但前提条件是,这个家需要提前安顿好。起码头两年并不适合直接开店,奋斗个一两年再提这个也不迟。

她没打算帮助他们开店,能教会他们开店的本事,已经是她付出的最大辛苦了,掏钱什么的,她没想过,也觉得没必要,余景天自己也不会接受她的这片好心。

9月底,开始收获稻花鱼,鱼苗当初是她花二百文买的近三百尾鱼,但是真正捉上来也才二百二十尾,可见这期间还是丢了不少,细想也正常,稻田距离这么近,他们能看一个白天,晚上看不住,谁下去摸两条打打牙祭,你也不知道啊!

鱼的个头不算小,每条大的有两斤左右,小的一斤多,这二百二十尾鱼,她按照当初帮工的辛苦程度,分出去了一百三四十尾,挑大的分出去,剩下的一斤多的小鱼,她则教孩子们将它们做成了腌鱼。

正好辣椒产量不少,将剁椒和鱼融为一体进行腌制,冬天可就多了不少的不同口味的下酒菜。

因为除了剁椒鱼,还有腊鱼、烟熏鱼、豆豉鱼等等,只要有原材料,申晴就能做出来,绝对保证食材不会浪费,而在此之前,她烤制的那些陶罐,也都派上了大用场。

鱼捞出来之后,等地里面的水位下降,就开始下稻田收割了。

收割的时候,在林森的召集下,请来了不少单身汉过来帮忙,有了他们的帮忙,六亩地倒是没浪费太久的时间,就将所有庄稼都收回了家。

不过六亩地听着不少,但是亩产却连二百斤都不到,也就说是,六亩地,最终的产量,也不过一千斤,这个产量把她惊到了,细心呵护这么久,怎么可能连二百斤都不到?

但是林森却觉得她稻田养鱼鸭出了效果,“别气馁了,别的地方亩产也不过1.39石,甚至更少,你这相当于1.6石了,已经算是高产了。”

古代的粮种因为没有进行后天培育,亩产低她有接受的准备,但没想到低到这个程度。

好在稻谷的质量还能够接受,不说粒粒饱满吧,起码空壳的情况少很多。

最终这一千斤的稻谷分出去了六成,连同种子他们一共就留了不到四百斤。

林森本想多分一些给他们的,但申晴不愿意占那个便宜,还按照当初干活的人,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大家都被她这波操作惊到了,谁也没想到,她干活竟然细致到了这个地步,从当初的鱼到现在的稻谷,只要是帮忙的,她一个没落下,这让先前试图蒙混过关的人,脸红啊!

不过今年分出去,明年肯定人家自己就收了。

他们稻田虽然不是紧挨着溪流的,毕竟他们来的比他们早,临水的地段早就被人占走了,但因为他们造了水车,引流的方向自然也倾向于她这六亩水田,往后他们要种稻谷,只怕还要轮流用这个水车呢!

申晴没有想那么细发,总归收获了四百斤的稻谷,大家都很高兴,除了稻谷,还有那么多的稻禾,留下来的干禾全都拉回了他们的家,用申晴的话来说,这些禾苗杆子还有大用处呢,不能随意的丢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