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174章 八零丑女逆袭1(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174章 八零丑女逆袭1(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这年代农村人没有别的出路,男人在农忙之外,都去外面打零工,女人则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家家户户都分的有菜地,她们种菜,收菜,用稻草扎成一捆一捆的,第二天天不亮就骑着三轮车去县城卖菜,卖得快的话晌午就能回来,卖的慢的话,就得等到下晌,很辛苦。

前一天着急忙慌把菜从地里面弄回家,连夜捆扎好,清洗干净,根部竖到大盆里保鲜,这样第二天才能不蔫,保持水灵。

为什么两个婶婶对她们俩还算客气,主要是她们俩放学之后,还要帮婶婶们择菜。

这种是纯义务帮忙的,人家心情好的话,会给你个馒头包子吃,一般情况就是光干活,好处没有。

平时也还好,到了冬天放寒假,还要坐在地里面帮他们剥白菜,擦萝卜,那是真的辛苦,爸妈回来之后,可劲儿的数落过叔叔,叔叔就傻笑,也不说以后不让她们做的话。

下霜之前白菜会从埋到地里面,这样一来才能保鲜,挖出来之后剥掉外面腐烂的外衣,里面又瓷实又白又嫩,水分充足,不影响销售。

基本上年前就要抓紧时间卖掉,放的时间越长越不好,过罢年可能白菜里面就开始开花了,一开花就不好吃了。

豫南省的人很少腌制咸菜,都是将菜窖起来,达到保鲜的效果。

今年夏天,她没来之前,姐妹俩还帮两个婶婶从里面摘黄瓜、西红柿呢!

当然,一起干活的还有堂弟堂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管是别人家的,还是自己家的,都使唤。

9月中旬的天除了早晚有点凉,晌午还得穿半袖,她和妹妹很少做新衣裳,都是表姐的衣服拿过来她们俩接着穿,破的地方不会缝,婶婶会帮忙,不过清洗的话还得靠自己。

像是肥皂这些东西,婶婶是不舍得她们用的,爷爷奶奶也不买,洗衣服就是在水盆里面涮涮,就算是洗干净了,一点都不讲究。

现在家家户户做饭都烧煤,很少会用到土灶,说起来他们这边还算富有,起码能烧得起煤球。

不过爷爷奶奶喜欢烧柴火,她们俩放学之后还要去捡柴火,爷爷总说,煤火做的饭菜没有柴火做的香,所以老两口还用土锅土灶来做饭。

没穿过来之前,老两口脏兮兮的也不觉着脏,这穿过来之后看他们的灶台,以及从来没用过肥皂清洗的衣裳,就会觉得……无比恶心,尤其自己身上的衣裳也是如此,洗完之后的污垢依然在,经年累月挂在身上,能好看才怪!

爷爷是守财奴,进他手里的钱想要出来,很难,天黑之前一定要吃饭,做完所有要做的事儿,天黑之后就出去转圈,回来后直接就寝睡觉。

她和妹妹写作业,也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完成,虽然家里扯了电灯,但爷爷不让开,怕费电。

爷爷奶奶的灶房在堂屋和六叔平房的角落里,搭的一个棚子,角落里还有一棵葡萄树,因为年代久远,根部在烟火燎不住的地方,枝干什么的叔叔们从平房顶部到瓦房顶部搭了架子,让枝蔓爬上去,既压不住下面的棚子,也不会影响它结葡萄,所以活得很好,每年夏天都硕果累累。

不过这些葡萄孩子们是吃不到的,都被叔叔婶婶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的钱爷爷自己收了起来。

爷爷奶奶还喂了两只鸭子,五只母鸡,每天都让她们俩去菜地里捡烂菜叶子,拿回来喂鸡喂鸭。

鸡鸭都在后头的院子,挨着厕所边上有鸡窝,鸭子每天自己出去,村子里有池塘,到点儿了奶奶一喊,就会跟着回来,特别有灵性。

爷爷每天早上要喝一杯鸡蛋茶,奶奶在碗里面搅拌好,刚烧开的水舀上一勺倒入碗里面,鸡蛋花就飘了起来,之后再淋上点香油,倒完香油,奶奶会舔一舔瓶盖的地方,一点也不浪费。

奶奶早上不吃鸡蛋,也不吃鸭蛋,扣掉爷爷吃的,剩下的她都攒起来卖钱。

因为一个鸡蛋能卖一毛五分钱,一个鸭蛋能卖两毛五分钱,贵着呢!

奶奶的身体不太好,前世九三年就去世了,食道癌,死的时候已经多日咽不下东西。

爷爷是九七年去世,死于直肠癌,本来已经做好手术,奈何医院没有检查出来他有糖尿病,他爱吃甜食,在这方面也不注意,伤口崩开,一直无法愈合,就这样去了。

现在是九零年,二老看起来还算康健,既然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就不得不提醒下他们。

“奶奶,我们老师说了,食物滚烫的时候,不要着急入口,很容易烫坏食道的,要放凉一些,温温的,这样食道不会受损,胃也不会觉得难受。”

“还有爷爷,今年八月十五月饼可不要像从前那样吃了,吃太多甜食不好,会坏牙,也会容易得糖尿病的,尤其您年纪大了,尽量少吃一些甜食,不要吃发霉变质的,”

每年亲戚朋友送来的月饼有很多,老爷子不舍得给孙子孙女吃,时间长放坏长毛了,也不拿出来,搓掉上面的毛,洗干净,放到汤锅里煮一煮,放到蒸笼里蒸一蒸,然后当主食吃掉。

汪婷这话没有恶意,但是爷爷却是扫了她一眼,冷哼:“不吃?给你吃吗?”

汪婷抿了抿嘴,低下头不说话,默默吃刚刚包好的南瓜馅包子。

委屈吗?

挺委屈的。

爷爷的自私不是一天两天了,少吃甜食这话,爸爸前世不知道说了多少次,见一次说一次,可是没用,该吃吃该喝喝,丝毫不约束自己。

就连奶奶,也没有因为她的善意提醒,而有丝毫的改善,刚出蒸锅的包子,就不能放一会儿再吃,非得烫手烫嘴,吸溜吸溜的吃才觉得好吃?

还是说小时候饿狠了,现在根本就等不及食物变凉?

爸妈一年给爷爷奶奶五百块钱,这五百块钱包含了她们俩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些加起来撑死二百块钱,因为粮食都是地里面产的,一年到头能花多少钱,又不用他们买衣服买文具的,学费她们俩加起来,一年也就五十来块钱。

每年夏收秋播秋收这三个季节,爸爸妈妈都会替换着回来,姐妹俩也要下地干活。

他们吃的都是自己的粮食,可是爷爷却守着这些钱,吝啬到一块肥皂都不舍得买。

她和妹妹生病,也是熬到不能熬得时候,才会带她们去看病。

所以爷爷刚刚那话,可谓戳心。

这才是为什么想抓紧时间挣钱的主要原因,生怕自己的命掌握到了别人的手中。

妹妹很听话,一直是她说什么,她听什么,纯粹就是个孩子。

这姐俩很善良,傻乎乎的,老实人。

逢年过节手里有点啥,都会被三伯家的姐姐弟弟妹妹给骗走。

人家聪明,小嘴叭叭的,能说会道,三言两语就能将她们俩手里的好东西骗走。

每次妈妈都会数落她傻,也怪她们俩看不住东西,可是事后却又对爸爸苦笑着说。

“不争不抢的性子,说的又何尝不是咱自己?”

爷爷的偏心是出了名的,奶奶不管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爷爷说了算。

两个叔叔没结婚之前,上高中的学费生活费,都是爸妈在出力。

他们结婚之后,分了家,但平时老爷子偏袒的,还是他们俩。

都是一个院子住着,谁还看不明白啊?以为藏着掖着就不知道了?

爸妈之所以狠心出去,就是想争口气,可每年回来,看到两个闺女瘦瘦弱弱的样子,又心疼的不行。

带在身边吧,又没有那个条件,寄放到娘家,舅舅舅妈又不高兴,总之这日子过的极其被动。

和老头子打交道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这爷爷不好相处,说话难听。

大伯是工人和二伯是银行职员,两家条件极好,时不时的给老人送点好东西过来。

姐俩只是送来的时候看到过,在此之后就没再见过了,不是说贪那个嘴,就是觉得很不公平。

因为她们俩吃不到东西,堂哥堂姐堂兄堂妹,都能吃到。

有一次,还看到堂弟嘴角带着点心屑从堂屋跑出来,朝她做了个鬼脸走了。

偶尔妹妹还能得一把点心屑,但奶奶都是让她吃完了再回屋里,妹妹也老实,不对别人说,却跟她说了。

看吧,别的孙子孙女吃的是点心,她妹妹吃点心屑,而她,只看到过,闻不到,也吃不着。

每天活没少干,可爷爷对她始终冷冰冰的,时不时还要数落几句,哪怕她考试考100分,在人家眼里也是给父母学的,不是给他们学的。

他们老了,帮不住她的光,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理由。

这大概也是原主童年里的一段戳心阴影了。

他们整个家族的关系,都只是维持面上过得去,不像有些人家,兄弟姐妹之前亲密不见,插科打诨,嬉戏打闹的毫无防备。

她和三伯家的二女儿同班,人家聪明,她像爸爸,老实实在。

没穿越过来之前,总是被汪媛压一头,穿过来之后,她的成绩次次在她之上。

这让她心里很不平衡,以前放学都一起走,现在都不搭理她,拎起书包就和小伙伴走了。

她在班里面有朋友,汪婷就没有,因为长得丑。

可是今天,老师却把她叫到了办公室,递给她两张汇款单,一张上面是二十六块钱,另外一张是十五块钱,加起来一共四十一块钱。

因为是报社寄给她的,所以老师很是诧异:“你投稿了?”

汪婷没有隐瞒,挠挠头,“不是我投稿,是我帮人投的稿,我哪能写出来这稿子啊?”

“那你投了几篇稿子?”汪婷想了下,“五六篇吧?”

老师稍微一估算,满脸不可思议:“那就是说,你的稿子都选上了?”

“老师,不是我的稿子,是我认识的一个人,他不方便出去,就让我帮忙投稿,这钱,也是给人家的,我只是赚个跑腿儿费。”

“谁啊,咱都一个村的,我咋不知道?”

汪婷摇摇头,“那不能说,人家让我保密的,我不能出卖人家,反正不是我写的,我哪儿有那能耐?”

“谁说的,小姑娘《我的爷爷》就写的很好啊,虽然还没消息,但我相信你一定能被选上的。”

就这样,尴尬的糊弄了过去。

拿着汇款单,看着上面的名字,汪婷可开心了,四十一块钱呢,这下,她可以买牙膏牙刷,也能买肥皂,还能买点布给她俩缝制点内裤了。

可怜啊,到现在连像样的内裤都没有,再过两年例假来了,岂不是更尴尬?

身上穿的秋衣秋裤也烂的不行,该换掉了。

还有洗头膏,肥皂都没有的年代,洗头居然回归原始用起了草木灰,憋屈死了。

她们姐俩的皮肤皴的不行,每年冬天都冻,肿成大馒头,头发痒的天天抓。

但好在没有生虱子,万幸啊!

这也是姐妹俩坚持的结果,虽然穿的不咋滴,可也知道干净,没有肥皂,夏天的衣服也天天洗,头发也三天两头浸到水里面用盐洗洗,不洗就会觉得发痒难受。

就这么不干不净的活这么大,真不容易。

所以周六一放学,她就领着妹妹,拿着户口本,去邮局把钱给领了出来。

领钱的时候人家工作人员还问了她好些问题,显然不相信是她的名字。

“阿姨,我以后还会投稿的,这样稿费就多了,您时间长就认识我了,我买五张八分钱的邮票,十张信封,十张六分钱的邮票,再要四本信纸,一共一块五是吗?信纸一本一毛钱。”

那阿姨赞赏的看了她一眼,“可以啊闺女,还挺会算账的,没错,就是一块五,你把钱给我,我给你找零。”

四十一块钱,四张大团结,一张一块钱,她给了十块钱,找回来八块五毛钱。

拿着剩下的39.5毛钱,姐俩又去了供销社,一毛钱一个蛤蜊油,买了五个,因为特别小,不耐用,所以一次就买了五个,好歹冬天的脸蛋不会再皴的厉害了。

五毛钱俩的雪花膏,买了两盒。

洗头膏一块钱一瓶,是蓝色的膏状,还有一种黄色的,是硫磺洗发膏,都是一块钱一瓶。

她每样要了一瓶,因为硫磺杀菌止痒。

香皂五毛钱一块儿,肥皂两毛钱一块儿,买了两块。

牙膏一块钱一盒,牙刷一毛钱一根,买了四根。

当天就买了这么多,剩下33.7毛钱。

把这些东西装到两个人的书包里,偷偷摸摸的回了家,说是放柜子里,实际上是放到了她的空间里,这些东西不敢放在外面,容易被别人偷走,因为他们家丢过不少东西,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星期天有会,姐俩走着去赶会,一个多小时的路,走着玩着就到了。

直接去布摊上,买了能做秋衣秋裤裤头的棉裤,撕了五尺,一尺布是0.33米,五尺不到17米,够做几身让她们换了。

一尺棉布两块钱,五尺就是十块钱。

家里的棉衣单薄,想做棉衣不过现有的钱不太够,先顾着眼前再说,剩下的等再赚了钱再买也不迟。

随后又花两毛钱买了一大包黑色皮筋,不敢买花里胡哨的,害怕被发现。

姐俩买的都是用的穿的,没舍得买吃的,但看妹妹那么馋爆米花,就买了五毛钱的。

都给妹妹吃,她没吃,因为口腹欲没那么旺盛。

赶会能碰上不少村子里的人,好在这布料叠起来放到书包里就不显了。

爆米花一大兜,没敢让妹妹一次性的吃完,给她倒进书包了一小半,剩下的她装到来的时候提的布兜子里,这样谁也看不出来她们买了什么。

这些布拿回家她自己就能做,穿在里面,爷爷奶奶也看不出来。

本来想着就这么走了,她又看见卖鸡蛋糕的,偷偷跑过去买了三块钱的,藏到空间里,妹妹晚上饿的时候就能吃了。

她们俩营养不良,头发干枯,脸皴,手脚干裂,洗个澡也不方便,因为没钱。

星期六星期天不能去澡堂子,会碰上太多村子里的人,平时这些钱爷奶都不给,她们很难去一次,就算是去,也得跟着奶奶和姑姑去,一个冬天能洗上一次,都不错了。

剩下的二十块钱,没舍得花,放到空间攒起来。

现在天还不是很冷,她们屋子里有个大的水盆,她打算晚上的时候,和妹妹一起洗洗澡。

那些洗漱用品,也能偷偷的用起来。

现在都十岁了,还没刷过牙,真是可怜。

但是他们年龄小,也没有吃过什么好东西,所以牙也没有黄色和黑色的污垢,看起来还算好,不算臭,没有牙膏,但是饭后漱口的习惯却养了起来,比起同龄人,也不算太差劲。

偷偷摸摸回了家,把该放进空间的东西都藏起来。

嘱咐妹妹要吃的话,跟她说,不能拿出来,拿出来就被偷了。

他们家丢过东西的事儿,妹妹也知道,所以并没有提出质疑。

汪婷不贪嘴,自然也不会吃这些,但是没想到都这么小心了,三伯家的姐弟还是看到了她们俩。

还跑到爷爷奶奶那儿告状,说她们俩偷钱买东西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