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194章 八零丑女逆袭21(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194章 八零丑女逆袭21(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腊月二十九,大伯、二伯都回来了,爷爷趁着儿女们都在,将他们都叫到身边。

说起了二老的养老问题,“我们俩做不动了,今年你们都在,拿出个章程出来吧,你们这些当儿子的,怎么样我们两个?提前说好,我们不分开,养老不仅仅是吃的问题,还有住,洗涮,这两年都是老四和他的俩闺女照顾我们多一些,你们当人叔伯的,总不能还不如两孩子吧?”

爷奶刚过六十岁,按理说这个年龄还不算大,但爷爷强势的要求儿子们养老,也无可厚非。

她有两个姑姑,一个嫁到了外婆家的村子里,日子过的很穷,另一个姑姑嫁到了外地,一年到头也不见得能回来一次,这养老的任务,肯定是六个儿子共同分担的。

“老四老五老六家没有多余的位置,我们在一个院住着,自然住我们的屋子,但是老大老二老三,你们都盖了房子买了房子,总不能腾不出一间屋子给我们住吧?”

养老的任务突如其来,叔伯们太过意外,也没做好准备,毕竟这事儿还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一家也不多,一个月就成了,一日三餐,洗澡洗衣服,平时的糕点,营养品的,也都得给我们预备上。”

“老二和老四不在家,自己伺候不了,就拿二百块钱给接手的兄弟,代为照顾,这是辛苦费。”

“我和你.妈每个月也不要求吃的有多好,每天早上有鸡蛋,晌午有豆腐,一个星期吃一次肉,这不过分吧?”

叔伯们不说话,爷爷就按照自己想的,一一说了,说完之后,让他们各自说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异议。

当然,爷爷也知道这种事肯定要和儿媳妇商量,所以也没让他们当时就说出个啥,而是让他们回家商量,年初一的时候过来把话说清楚。

“你到时候回来一个月,咱一个月才挣三百,就要给他们二百,这二百如果真辛苦也算了,你看看,这些人哪一个用心照顾过二老?实在不行,咱接过去。不是一年轮两次吗?咱过罢年直接照顾俩月,两个月四百块钱,”

爸妈关起门来,谈起养老的问题,并没有想着怎么推卸,而是不打算给兄弟占便宜的机会。

这些年,爸妈吃亏的次数有多少,他们已经懒得去算了,他们是不聪明,可也不想平白无故的被自己兄弟算计。

爸爸知道妈妈因为什么不想给他们占便宜的机会,毕竟他们在城里租一间房子,一个月也用不了一百块。

这拿出来二百给兄弟,爸爸转瞬也就明白爷爷这么说的用途了。

“爹是想让我们亲自照顾,不让咱有推托的机会,所以他才会把价钱喊的那么高。”

二百块钱,别说他们舍不得,就是公务员的二伯二伯娘,那也是舍不得的。

“不管爹是什么意思,该咱们承担的那一份,咱也不用推脱。”

“我每年6月和10月各回来一个月,不是也行吗?地里面还有活呢!”

“那也行,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吃不消,”

一个人吃不消,不仅仅是爸爸担心妈妈忙不过来,妈妈也担心爸爸忙不过来。

汪婷在旁边想的是,妹妹今年小升初,就一中那情况,她是不建议去的,但如果她也来二中,岂不是还要租房子?思来想去,还是看妹妹自己的本事,如果她真的能考上一中,那就让她上一中。

她在学校住,她也能偶尔补贴她点儿,这样比再租房子要省钱的多。

6月收麦子,犁地,平地,种玉米,属于农忙季节,10月收玉米种小麦,也同样忙碌。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是照顾老人,又是去地里干活,的确很不容易。

他们互相担心彼此,那说明感情好,不像对面的叔婶好像还因为养老的问题在吵架。

夫妻俩有了章程,不等大年初一,当天晚上,所有儿子全都来了,就连住在县城的二伯也被大伯叫回来了。

“就按爹说的,我是老大,我先轮,从今年的年三十儿开始吧?咱都按阴历,不按阳历。”

爸妈他们那一代,或者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都喜欢用阴历来计时。

今年腊月二十八是2月1日,大年初一是2月4日,如果按照这么轮的话,那么爸爸就是阴历的四月,显然他昨天晚上已经翻过日历了,在哥哥们都同意这个顺序之后,他才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老五,你这次排在我前面,我五月,正好收麦那个月回来,不耽误种地,行吗?”

五叔一想,这样一来虽说不用伺候父母,可以全心全意收麦子了,可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吃亏呢?

爸爸接着补充一句:“今年我不会让爹娘再帮我干活了,我自己干。”

五叔别扭的看了爸爸一眼,“四哥你说啥呢?我也没说我不愿意啊?”

爸爸没再说话,看了六叔一眼,“老六你有没有问题?”

六叔赶紧摇头,“四哥我没问题,”

爸爸接着看向三伯:“三哥,第二轮的时候,我轮九月吧,也好赶得上收玉米,种小麦,”

三伯这个时候也不好说啥了,毕竟五叔前面就答应换了,于是养老的问题,就这么算是说好了。

爸妈因为解决了头等大事儿,也是小小的松了口气。

大伯是工人,在Z市某机械厂,虽说和爸爸在一个城市,但他们几乎没有联系过。

过年大伯回来,也就一周的时间,平时还得指望大伯娘,他们家新盖的两层楼房,虽说有三个孩子,但给爷爷奶奶倒腾出来一间屋子还是可行的,所以当天晚上,大伯就帮着爷爷收拾了一床被褥,和几件换洗的衣服,直接就锁门去大伯家住了。

也就是说,整个正月,爷爷奶奶都要在大伯家过了。

二伯家在县城,自然不可能回来伺候,要将他们接过去住,可二伯家的房子只有两室,所以正计划着在堂哥的屋子里再摆一个上下铺,堂哥睡上铺,爷爷奶奶睡在两张床的下铺。

二伯是银行职员,二伯娘是老师,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这背后如何,就不是他们小辈能管的了。

爷爷奶奶不在家,他们家的饭菜也就随心所欲的多了,因为不需要照顾老人的口味儿了,不过年三十晚上,爸爸还是让她和妹妹去给爷爷奶奶送了一盘妈妈炸的酥肉,算作给二老的除夕加餐了。

大年初二,妈妈带着她们俩去了外公外婆那儿,老爸不想去,主要二姨夫也不去,他去了觉得有些趁mo(不带劲),于是宁愿在村里大树下烤火看人打牌。

平时去外公那儿还行,过年过节吧,她也不愿意去,一个是亲戚多,再来就是她不爱吃萝卜肉的饺子。

每年去外爷那儿,舅舅们是不管饭的,都是她们自己做,而每次都是包个饺子,饺子馅是外婆提前做好的,他们老两口现在还自己做饭,过年觉得吃几顿饺子,就很不错了,从没考虑过炒菜,凉菜什么的拼盘。

虽然他们家比着外爷那儿也多不了多少,但总觉得还是妈妈做的更好吃一些。

起码他们这边有莲菜,有蒜苗,芹菜,而外爷外婆那儿,就只有萝卜白菜,包饺子的肉,还是而已送过去的。

舅舅们是分文不出,一点贡献都没有的。

压岁钱二姨给她们俩一人一块钱,妈妈还给二姨两女一儿的也是十块钱,外婆还打算给他们发钱,不过却都偷偷塞到了她的衣兜里。

这个时候的他们都还小,为了等他们,让她们发钱,大年初二该串门子的大妗子和三妗子都没回娘家,而是留下来等着二姨和妈妈过去发钱,这种习俗每年都没变,说她们伏地魔有些夸张,不过顾念娘家却是真的。

哪怕心里再不舒服,也得给钱,人家如果不在家,还上赶着给,这就是她妈妈姊妹仨的作风。

因为姊妹仨的日子比起兄弟仨过的好,帮衬似乎成了她们潜意识里的本能,这毛病改不了。

汪婷也没打算说什么,毕竟那是人家亲兄妹之间的事儿,当事人还不说啥呢,爸爸也从未有过异议,她一个孩子瞎操什么心?

要说过年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走亲戚,但是妹妹最喜欢走亲戚,因为她还小,什么都不懂,总觉得串门子就是吃好吃的,殊不知,这些人情往来的事儿,一旦有一方打破了规则,玩心眼,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管是爸爸这边,还是妈妈那边,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家族感情。

别人家的大家族,兄弟之间都是互相帮衬的,可是他们这边,从她这一代开始,似乎就已经逐渐冷淡了。

尤其他们这一房还没有儿子,又有前往外地发展的趋势,早晚会和他们关系变淡。

除非有一天,他们回去了,但到了那个时候,爸妈年纪也大了。

前一世是这样,这一世就未必了,因为她是重生来的,有她汤圆参与的人生,绝不会按照曾经的轨迹去发展。

爸妈过了初六就张罗着要离开的事儿了,初三开始就在二姨家里对账,一直到年初六晚上。

初七开始装货,找的大货车,爸爸这次跟车走,妈妈坐火车,汪婷还记挂着询问书法作品的事儿,就在送妈妈离开之后,她把妹妹送到了外爷那儿,自己坐汽车到Y市火车站,买了一张下午得火车票。

到达Y市天也快黑了,在空间住了一晚,第二天直接就去了省书法家协会。

他们大年初七就上班了,今天是初八,刚上班,一大早过去的时候,都在打扫卫生。

一个孩子过来,只当是哪家学生没开学,带过来上班的,所以没有人注意到她。

再怎么说,这也是去年的事儿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获奖,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下,没有着急找人控诉,反而将这一层办公室的情况给摸清楚了,当有人终于注意到她的时候,她耿直的说。

“你好,我来拜师学艺的,有没有推荐的老师可以介绍给我?”

一般都是家长过来,不过到门卫那儿就被拦下了,还从来没见过有孩子自己找过来拜师的,所以都觉得稀奇。

“我有底子的,不信叔叔阿姨可以考考我。”

因为刚上班,大家都还不忙,还真有感兴趣她的毛遂自荐,反正他们这儿最不缺的就是笔墨纸砚,所以随意的就拿出了一套,让她写着玩儿,孩子嘛,一般都比大人多一些耐心对待,虽然这孩子长得不咋好看,可就凭这份勇气,也该给一次机会。

然而他们没想到,这小姑娘还真不是吹嘘,写出来的字,以他们专业人士的眼光来看,那是相当了不起的了!

等汪婷写下前几个字的时候,办公室的人全都围在了她旁边,等她将当初比赛时候的那副字写完,终于有人觉得有些眼熟了,尤其她最后落笔为汪婷的时候,一位年轻阿姨,惊喜的看着她。

“啊呀,我记得你,原来你就叫汪婷啊,去年你是不是入围咱们的作品集了?我记得那上面有一位叫汪婷的小朋友,还不满十二岁呢,是不是你?”

汪婷这么折腾,不就要这个结果呢?立即微笑着点头,“是我,不过,我来是想找疑惑的。”

汪婷不紧不慢的将那副作品集拿出来,打开自己的那一页,然后看向那位女性工作人员。

“您说的是这张字吗?”

“对,就是这张,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当初复试选出来的作品,只是……,”

话未说完,就被旁边的一个男人以轻咳声打断了,其他人也都沉默了下来,汪婷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关键点。

“所以,我通过了复试,作品虽然入选了作品集,但是却在决赛之前淘汰了,是吗?”

其他人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解释,汪婷见他们不说话,又问。

“我的作品未经允许就刊登到这上面,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一句解释?这个作品集,是我无意间在火车上看到的,千辛万苦才借了过来,就是为了能给自己讨要个说法。如果说我被淘汰了,无所谓,比赛,嘛,哪可能一帆风顺的?可是你们既然瞧得上,入选了这本作品集,是不是应该给我说一声?可是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联系我,这对我本人是不是太不尊重了些?就算没有稿费,最起码也应该知会一声吧?”

“我今天来不是要钱的,就是想问个清楚明白,还有,我的这幅字现在在哪里?按理说淘汰之后,我的作品也应该寄还给我的,可是你们不但用了,连底稿也没留给我,这是不是有些不地道?是看我年龄小,不懂这些吗?”

初赛的稿件是不退还的,复赛会退还,到了决赛的原件,甚至有收藏需求的,还要花钱购买。

毕竟这是全省性质的,能进入复赛,那就证明水平不一般了。

“小姑娘,你的作品进入复赛没错,但是没有明文规定需要退还给你,毕竟,你的作品不在前三名之列。”

复赛也是有成绩记录的,前三名因为水平不一般,所以作品会注重保护。

她不知道还有这个规定。

但更要命的是,竟然连前三名都没有进入?

什么时候,她的水平退步了?

难道说这一世的高手更多?

汪婷有些吃不准,但又不可能明说这比赛有黑幕,她又没有证据。

所以最后这事儿,竟然以尴尬收尾,这是她完全意料之外的结果。

当然,也狠狠的打了自个儿的脸。

说到底,她表现的太自负了,以为有了经验就能所向披靡了?

实则不然,看,被现实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吧?

也许她的字在专业人士眼中还算不错,但还不足以达到入选决赛,并推荐参加全国比赛的标准。

她懈怠了练习,接下来要重新捡起来,更加发愤图强才是,要不然就辜负了这一项专业技能了。

回到Y市的下午,就在邮局将人家的书寄还了,顺便还为老人家寄了一桶麦片,一桶芝麻糊,聊表谢意。

从外爷家回来,是初九的下午,帮着妹妹补习了一个星期的课,就开学了。

开学之后,她将大把的时间投注在练习书法,以及学习及日常读书写作上面。

经历过这次的重创,她觉得人不可能一味的停滞不前,不管你有多少经验,因为所面对的人生不同,对手自然也不尽一样,只有不断攀登,才有进步的余地。

好在她现在醒悟也还来得及,总比七老八十了还在那儿不可一世的强。

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发卷子进行测评,每一科都有,目的也是为了看看这个寒假大家有没有偷懒。

这年代用的还是油墨手写的那种卷子,做题的时候很容易糊一身,这个油墨味道并不好闻,但却具有时代意义,因为她的字写的比老师好,好几位老师都曾找她帮忙刻卷子,每次她都热情的应下,跟着老师去文印室,一趴就是几个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