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204章 八零丑女逆袭31(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204章 八零丑女逆袭31(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农村的土地一经确权,很少会动,就他们当地这情况,起码十年不会动,所以,即使张衡家就剩下他自己,三亩地也会维持下去,村里面没有逼着一个孩子索要父辈欠下的债,已经很人性化了。

张衡有了进步的动力,赚钱又风生水起的,觉得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三个初中生,放暑假了,每天过得居然比人家上班的还累,当别的同学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地里摘菜,晨露将他们的衣服打湿,植物上的脏污沾染到身上,汗水浸湿衣服,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觉得这很辛苦,因为这是生活。

四点起床,五点到达农村的地里,路上几乎没人,可是如果你到了地里,就会发现,很多农民都已经扛着锄头辛勤的工作了,夏天天热,大家都会利用晨间来劳作,太阳最毒的时间段则在家补眠。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早上起来才买菜的,所以卖菜一定要赶在人家出门之前。

五点劳作一个小时,三个人齐心协力,蔬菜基本就装车完成了,种的不多,人又多的情况下,七点多就能准时到达菜市场,之后留下张衡独自卖菜,姊妹俩回家还是洗面,蒸面。

每天晚上汪婷就将面活好,放到空间滋润起来,等第二天从外面回来,再一步步的洗面,活面汁,蒸面筋。

为了做面皮,还多买了个小炉子,一个蒸面皮,一个蒸面筋,中间的空档赶紧调制秘制酱料。

两个人忙活的大汗淋漓,每次折腾完,都要到洗澡间冲个凉再下楼,要不然就臭了。

为了赶时间,三个人忙的是气喘吁吁,张衡那边一把菜卖完,就赶紧往家赶。

有时候为了多卖点,汪婷还趁着晚上的时间在空间多做一些,反正每天的数量都没查过,她至少能借助空间的力量多做四五十张面皮。

做凉皮虽然单调,但好在以味道出奇制胜,米皮她也会做,但需要磨米浆,他们家厨房也没有那么大的施展地方,倒是凉面有时间了,会倒腾一些。

一块钱一大份,基本上能吃饱。

麻酱、大蒜、花生米、豆芽等都是需要成本的,黄瓜、面筋则是自产自销。

酷暑炎热的夏天,即使开着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姐妹俩可是受了不少罪,为此不得不动用冰箱天天冻冰水,硬邦邦的冰水冻好,放在电风扇前面吹,好歹这样吹出来的风是凉的。

冰水十块钱一大布袋,100小袋,化了之后,可以当糖水直接喝了,这年代的冰水没有那么多添加剂,就是最原始的糖水,所以才那么便宜。

每当干完活,喝冰水的时候,感觉舒服的畅爽痛快。

做到十点半的时候,妹妹和张衡就张罗着找人多的地方卖了,为此他们还专门做了个台子,就摆放在一楼下面的角落里,等卖菜回来,将广告操作台架到三轮车上,下面放食材,碗筷、干净清洁的水,就能直接去卖了。

这年代已经有塑料袋,这是凉皮,不遇热,为了免洗,都用塑料袋套起来,现场吃的就端着碗直接吃,连个桌椅板凳都没有,带走的,塑料布一套,料汁儿一装就行了。

两个人在卖,一个人在家做,做好了再拿过去,卖到下午一点,一百五十张左右的凉皮就卖完了。

等两个人回来,她的饭菜也做好了,他们肯定不会吃凉皮,天天卖,看到就够了。

暑假两个人,抛开恶劣天气,只要有四十五天的时间都在这样努力,面粉都是用面本去面粉厂取得,一块钱的价格,他们至少是能赚六毛的,六毛钱的利润,三个人平均分,一人两毛钱的利润。

一天多的时候180张,少的时候100张,还有几十张的,平均下来,120块钱-150块钱。

加上卖菜,这个暑假,他们卖了差不多八千块钱。

正好今年也要交房租了,第二年房租上涨到了五百元,交交管理费,水电费,煤球,这些开支差不多一千块。

这七千块钱,拿出三千元的成本,余下的四千元他们三个平分。

“婷婷,这钱我不能要,你拿着将来给我交学费吧,我怕我拿着再给丢了。”

妹妹同样不要,在她看来姐姐的是她的,她的也是姐姐的,姐妹俩的钱放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的。

七千加她之前存的八千,加起来就是一万五千元,那些零碎的小钱,就没计算在内,加起来也有几百块,得作为日常的收入。

与此同时,之前存的那两万元,也于7月的时候到期了,她为此还特地跑了一趟Z市将钱取了出来,一年半本金加利息达到元。

这些钱加上这一万五,合元,因为尚不知她出版的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这些钱她只存了半年,,半年的利息8.82%,到1月份的时候,预计收入有3263元,到时候就能凑个四万的整数。

手里的零钱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五百块,这是将房租、水电煤球、管理费全都刨除之后的余额。

进入秋天之后,菜就没夏天那么多了,光周末两天卖卖,也足够他们一周的生活费了。

即使没有出版的钱,光是这些钱,也足够他们在Z市买一套百十平方的房子了。

在汪婷的心里,早就将张衡当做了汪家的一份子,她未来的目标是去Z市读高中,95年就买房子,张衡、汪嫚必须跟得上她的步伐,等他们在Z市安家落户了,她打算让父母开个小超市,不想让他们再给二姨打工了。

父母身体健康,比挣再多的钱都要强,他们家虽然没有儿子,可张衡这孩子不错,可以让爸妈认个干儿子什么的,将来哪怕他跟不上她和汪嫚的脚步,留守在Z市,也能帮忙照顾家里一二。

这不是道德绑架,这是报恩,因为没有她,他张衡就是个小乞丐,所以她有理由要求他帮忙照顾父母。

爷爷在Z市住了两个月,7月底的时候,趁着家里送货的货车回来了,后来被二姨夫亲自送到了五叔家,接下来爸妈就不用惦记爷爷了。

中间她和妹妹还回去看了一次,爷爷气色很好,在Z市住的也很好,还在院子里种了菜,养了鸡,要不是几个儿子要轮换,真想住在那边不回来,明显爸妈对他不错,不然也不会乐不思蜀咧!

开学后的张衡,明显比从前更自信了,晋升初二六班,再也不是垫底的九班了。

而汪婷则跳级去了初四,因为她想早一点去Z市,汪嫚现在和张衡互相照顾,她也能放心的考Z市最好的高中。

汪婷是开学之后进行的跳级考试,考试之前,她找汪嫚和张衡商量了一下。

这是张衡第一次知道留级之外的跳级,更没想到的是,汪婷一次就成功了。

可怕的是,哪怕跳级进去的,照样进了重点班。

学号虽然是最后一个,还是加塞进去的,但在第一次月考,她就十拿九稳的占据了年级第三名。

第二次月考,直接霸榜,这波操作,直接惊呆了校长和众师生。

甚至有老师断言,“好好培养吧,这可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啊!”

1993年11月,汪婷参加了省级物理竞赛,经过初赛复赛,于1994年1月,拿回了这方面赛事,Y市的首枚银牌,在她之前,别说银牌了,连块铜牌都没有,甚至很多参赛者,在初赛的时候就被淘汰了。

此次物理竞赛银牌奖学金三千元,再次被汪婷收入囊中,甚至还预定了明年4月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她如果能在这上面拿到名次,就能直接被保送一本。

二中的校长高兴的眼睛都快笑没了,没少到一中校长那儿嘚瑟,还说他白白送给他一个清北的好苗子。

把一中校长气的,每次去教育局开会,都觉得一股子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来,难受死了。

好消息不断,在1月底的时候,出版社那边给她的银行卡上,打了伍万元整,算是首次出版的分成。

伍万元,比她预想中的好像还多了一些,而她第二本小说,也已经送到了出版社,正在校准审批书号。

第二本的名字叫《岁月如歌》,女主文如歌,是一名地道的bJ姑娘,家里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却偏偏将体弱多病的她送到了北大荒当知青,要不是被男主救助,她根本就熬不下来。

即使如此,还是受了很多罪,几个女知青为了争夺男主,嫉妒使人疯狂的上演各种阴谋算计,尤其在得知可以参加高考,夺取名额,不惜奉献自己,女主虽然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但却因为没有名额,错失了返城的希望。

男主和女配共同考上了大学,女主在连续三年都没获得推荐名额之后,最终嫁给了当地勤劳能干的男配。

夫妻二人勤劳致富,日子前期苦,后期红火,她并没有因为没有机会上大学而放弃学业,始终坚持自学,关注政策,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敢豁出所有,前往南方下海打工的那一批人。

这部小说分上下两册,一共五十万字,写的比第一本还要精彩,囊括了亲情、爱情、事业,以及各种人性的考验,可谓是现实类小说的佼佼者。

出版社在看完初稿之后,就满意的不得了,甚至一期就定五万首印,把她惊得不轻。

伍万元到账之后,之前存的钱也到账了,加上取出来的存款四万,还有奖金三千,以及这半年多攒下来的钱,一共存了元。

拿到这笔钱,汪婷没有着急买房子,因为现在Z市的房子还没盖起来,不着急买,得等九五年房地产起来了,再去挑选好的楼盘,所以这笔钱,她尽数存到了银行,一年期利息10.98%,到1995年1月份到期,利息元。过了十万,房子好买很多。

1994年的寒假,她虽然没有参与卖春联,可是妹妹和张衡却每天早出晚归的去卖春联。

因为这些春联都是她练字的时候写出来的,一点也没耽误她1月份备战竞赛的时间。

这个年下,光是卖春联,就赚了一千三百多块钱,因为物价开始上涨,连春联的价格也随之飙升。

所赚竟是去年的两倍,除了这些上涨,吃的喝的用的,包括工资也都跟着上涨了。

在1992年的时候,年总工资是2711元,到了93年就是3236元,进入94年,就增长至4538元,平均一个月的工资,已经近四百元。

爸妈的工资也上涨到了五百元一个月,所谓的平均工资,是金字塔顶的加上金字塔末尾的,进行平均,所以这个四百元,只能算是最底层的工资。

爸妈给二姨打工,可每天的工作量很大,还没有休息日,全年无休那种,一个月五百块钱,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不能说是多高。

她也算是听到爸妈的工资从一个月二百,上涨到如今的五百,所以两个人的存款,少说也有两三万。

94年的春节,张衡是在他们家一起过的,随着相处的时间越长,他们现在就跟兄弟姐妹一样。

这是爸妈第一次见张衡,这年春节他们只在老家从除夕过到了初二,初三就到了租的房子里。

也就在这个春节,张衡认了爸妈做干爸干妈,成为汪婷和汪嫚的义兄。

初四的最后一个学习,她在全国物理竞赛上,虽然只拿到了一个铜牌,但在全国英语竞赛上,却是拿到了金牌,一个学期里,她拿到两个全国赛事的奖牌,光是奖金就得到了一万元,这还不算Z市外国语中学主动抛过来的橄榄枝,简直就是称王称霸的一年。

汪婷随后在全省中招考试中,以L市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Z市外国语中学录取,而且三年免学费生活费,全免,一分钱不掏,学校什么都管,只需要带上她这个人去报道就行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爸妈一脸的不可思议,一度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知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他们才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随之而来的就是骄傲和感动。

骄傲的是闺女的争气,感动的是在他们放养的状态下,还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太了不起了。

同样争气的还有汪嫚,在姐姐跳级进入初四之后,她在初二年级的成绩也始终稳居第一。

甚至还辅导出了张衡这个仅仅两年时间,就进入三班的咸鱼。

自律的学生,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他们都能清楚的定为自己的任务,张衡就是这样的人,在食堂打工,也没耽误人家学习,甚至听说人家寒暑假还打工挣钱,冬天卖春联,夏天卖凉皮,碰到同学主动打招呼,还免费赠送,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丢人的事儿。

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人,带出来两个同样优秀的人,似乎并不意外,只能说环境太重要了。

这个暑假,是汪婷最后一个陪他们奋斗的暑假,三个人齐心协力,再创辉煌,一个夏天,卖菜卖凉皮,获取了一万元的总收入。

这一万,连同奖学金一万,一共两万元,一并存入银行,半年期。

她的新书《岁月如歌》于1994年正式发行,一个暑假就卖出了一万五千册,发行五个月,总销量已经过了三万,经此一发之后,【嫚婷】也算是小有名气的现代作家了。

第三本《保姆》的时代背景就搬到了九十年代,进城务工当小保姆,以轻松诙谐,以及人性的各种考验作为亮点,她甚至还将后世杭州保姆纵火案搬到了这部小说里,一共讲述了四位保姆,她们是同学,是一个村子的,还是同龄人,却因为进城后,进入不同的家庭,而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部小说相对来说较短,只有二十五万字,一本搞定。

只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完成了,于8月底就交稿,接下来就是出版社走的程序,她则全身心的将经历放到了前往Z市打包行李。

第三年房租涨到了一千元,这笔钱爸妈今年给出了,一共给了两千,余下的一千元则作为他们俩的生活费,以为你她要进Z市读书了,这俩人剩下,多少有些不放心,所以一次性给了两千块,这是学费房租,生活费平时卖菜就能赚到。

他们自己这几年也存了点零花钱,正是知道每个人手里都有应急的几百块,所以才敢将钱都存了。

虽说外国语免了她的食宿费,但她还是不打算住校,而是住空间,等妹妹有一天考上来了,他们家的房子应该也买到了。

汪婷考上Z市外国语的事儿,传遍了家中所有亲戚的耳朵,对比之下,和她同一年毕业,却没考上高中的堂姐,就显得落寞多了。

堂姐上了中专卫校,三年,如果毕业能被分配到医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姨家的姐姐们去L市上了高中,她这跳级上去的,可是帮爸妈争了不少面子,毕竟,只生了两个女儿的他们,可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活了很多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