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277章 陪葬女种田记5(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277章 陪葬女种田记5(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这次暴雨导致山上的泥土往山下冲,很多野菜都被覆盖到泥土下面,非常不好找,虽说这保证了野菜的新鲜程度,但每次在山里面找寻野菜,都是需要绝对耐心和毅力的一件事。

山里面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土地,这土地都是自家祖辈开荒种出来的, 因为不是平原,而是丘陵地貌,所以这地也不集中,这一块儿那一块儿的,不好种植,纯粹老天爷赏饭吃。

但唯一的好处就是, 你有多大的本事, 就开多少荒地,每家每户因为都在官府那边登记在案, 所以赋税还是要交的,这个谁也逃不了。

不过此次天灾导致颗粒无收不说,官府那边时至今日也没有派人过来看看他们,说起来也是心酸。

好在村子里的猎户多,不至于饿死,而外面平原地带或者山势没有如此陡峭的山里人家,也许人家除了种田,还可以在外做一些短工维持生计,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距离城镇近一些的好,起码多一些生存的机会。

古代盖房子那就是石头、泥土、草,条件好点儿的再买点青砖,所谓的青砖大瓦房,在山里面就是顶顶好的了。

盖房子之前,山里有经验的老人都会提前带人上山勘察一下, 看看有没有堰塞湖之类的危险存在, 如果有,就得赶紧找人泄洪,否则危及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安全。

结果还真的让料着了,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加上地壳的这次大震动,导致山上不止一处堰塞湖,大大小小一共两三处,尽管集结了几个村的村民,人数也远远达不到,这种情况下就有人提议去请示官府,毕竟只有官府才能弄来火药,有了黑火药,只需将村民撤出去就行了,还不需要他们累死累活的掏洞,大大降低了人工。

可是官府的火药是那么容易被批到的?

白荷倒是会做黑火药,但这与她这一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而且,目标性太强,她不想招惹那个麻烦,所以压根儿就没去操这个心,她是女人,不是男人,无关她的事儿,她不会去管。

尤其现在的她还伤痛缠身,更无暇去顾及。

如今空间升级到了十六级,可以种栗子和石榴了,她现在每天除了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拄着拐去探望温老的病人,看看有没有需要她帮助的地方。

村民们如今一天两顿饭,早上大概到十点,下午到三四点左右,吃的都是野菜团的杂粮,干巴巴的,没有味道不说,连口汤都没有,男人们三个,女人们两个,老人们两个,孩子能分一个,天天都是这样,毕竟百十口子人的粮食都聚集在一起,谁也没资格搞特殊。

她的棚子里又安排进来一个十岁的女孩子,因高热发烧,她的母亲随时照料着她,本来棚子就不大,一下子三个人,难免有些憋闷,所以她除了正常睡觉的时间,都在外面待着,而她的菜团子,每顿都会让出去一个给村子里更需要的人,每天给的人不固定,但她都要吃一个,要不然别人会想她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她从灾荒年过来过,自然之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儿,所以这样的菜团子对于灾荒年啃树皮来说,已经幸运很多了,毕竟偶尔有猎物,还能混上一口肉汤喝,山里面野菜多,树叶子也多,只要毒不死,都可以拿来做食物。

而且大家齐心协力都跑到山下去挖稻谷、小麦、高粱,好歹是粮食,就算是连皮一起磨,辣嗓子,那也比埋在地里面的好。

白荷肚子饿的话,就进空间啃萝卜、黄瓜、番茄,还能吃苹果草莓西瓜香蕉桃子甘蔗橙子葡萄,再不济还有红薯、土豆和烤玉米呢,虽然迄今为止没机会吃稻谷和小麦,但至少她比其他人幸运,而且这样一来,是怎么吃都不会胖的。

因为她没有足够的家伙事儿,所以她想要在空间做饭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而想要自己制作一些土窑,如今还不是机会,出去购买更加不可能,最近的一个镇子,距离这里大概三十里路,还全都是陡峭难以行走的山路,很多女孩子一辈子都没踏出过这座山,找婆家也是山里面的这几个村子,说是与世隔绝,一点都不夸张。

平日里都是村子里的猎户赶山路卖山货,像夏天,肉质放不住的情况下,更少人出去了。

村子里唯一的驴车还是村长家的,不过人家也不是谁都借的。

她注意到村子里人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用棉麻织的布,想想也是,这么远的路,大概只有成亲时候,才会去镇子上扯几块儿像样的布料吧?

平时大人和孩子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一代传一代的穿,山里的人家,比之五六十年代的吃穿用度,怕是还不如。

在男人们到处张罗着泄洪、盖房子,女人们挖地里面的蔬菜和粮食的时候,一瘸一拐的白荷则领着孩子们在山里面寻找野菜,根据这里的气候和形成,初步判断应该是我国湖北一带,主要种植稻谷,不能种稻谷的地方就是引不来水的,一般种植高粱、大豆、棉花、芝麻、花生或者荞麦、小麦。

夏季是马齿苋泛滥成灾的季节,天气恢复正常之后,覆盖在土下面的草木也逐渐拱了出来,只要露出个头,孩子们都能看到把它们扒拉出来,进而兴奋的装到篮子里带回去邀功。

目前她所知道的马齿苋的吃法,已经不仅仅是蒸成窝头,还会凉拌、晒成菜干和肉一起炖,因为生的马齿苋带着一股子怪甜味儿,晒干之后和肉炖,这种味道就会有所降低,当然,现在啥时候,谁家也没这个条件这么糟蹋,新鲜的马齿苋多少能凑盘菜不是?

野菜谁都不会嫌弃多,毕竟今年没有收成,冬天怎么熬,还得看夏天怎么储备,所以野菜带回去如果吃不完,大家伙都会把它洗干净进行晾晒,到时候入了冬,也不至于没菜吃。

经过半个多月的折腾,朝廷终于派人进山查看堰塞湖的情况了,山里怎么着都是上游,如果堰塞湖放在那儿不去管,危及的将会是山下人的性命,所以请来官员现场勘查后,一致决定进行爆破。

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并不会影响到泄洪,不过山沟沟里的田地怕是拯救不了了。

泄洪那天,老百姓都跑到山里面的河道边看,但滚滚黄水带着草木泥石从上山冲下来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泥石流那天,“要不是卫赢警觉性高,咱们这个村,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儿呢,”

下饶村就是因为地理位置低,又没有卫赢这样的人提醒,以至于全村都被掩埋,上百口子人就这么没了,可惜啊!

说起卫赢在上饶村的风评,那还真是个传奇一般的人物,他家虽然是外来户,但据说他爹还打过仗,后来伤到了腿,这才带着卫赢来到了他们村,他爹卫城如今是村子里的木匠,父子俩平日里就是靠种地、木工活和打猎为生,深受村子里老百姓的敬重。

“地龙翻身那个晚上,要不是卫赢急匆匆的跑下山通知咱们快跑,就凭地动山摇的那一刹那,咱这房子都能将老弱病残压进去一半儿,据说他们父子俩当时在山里,观察到动物惊慌失措四处乱窜,觉得不对劲儿,而且他爹小时候经历过地龙翻身,要不然哪能这么精准的将咱们这些人给救出来?”

“老丁家的还贪恋财物,被卫赢硬生生的拖出了屋门,那老太太被卫赢背着往山上跑的时候,还那拐杖打他的头,事后被救,嘴里面也没个话,真是没良心。”

白荷在旁边听着大家伙对卫城父子俩的评价,也觉得很神奇,奈何她当时在墓里面,也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不过她还依稀记得卫赢那张不苟言笑的脸。

等洪水全部泄完,也差不多进入六月了,古代都是过阴历,没有所谓的阳历之说,所以这里的六月,指的一般就是阳历7月。

排除了安全隐患,男人们就赶紧抓时间造房子,种地。

泄完洪的地全都是泥水,正好适合种稻谷,白菜萝卜黄瓜也都安排上,能利用起来的地,老百姓们都利用上,就是想着冬天来临之前,能挽回一些损失。

种子都是官府下发的,因为这场灾情,导致很多人无家可归,所以白荷上户籍还算顺利,不过女子不能单独立户,所以她的户籍就上在了安小芒家。

虽说上了户籍,但她是没有地的,如果她想种地,就得单独去开垦,因为现在比较混乱,还不知道各家各户的荒地都在哪儿,所以白荷没有去开地,就想着放在盖起来了,在房前屋后种点算了,而且日后她会在村子里当个女郎中,怎么着也得要点粮食,糊弄明面上就行了,她自己本身也是不愁吃喝的,再饲养一些鸡鸭鹅猪,就够吃了。

种不种地,其实目前来看,也没什么所谓,长远考虑,还是等明年春天再说也不迟。

因为是全村一起行动盖房子,原来的房子位置太靠下,经历这次山洪之后,已经不适合再造房子了,所以他们砍伐了不少林木,重新开辟出一块儿更为安全的位置作为上饶村的新址。

虽然户口上在了安家,可白荷没有打算和安家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正好这个时候因为挑选新家的位置,她这个外来户和一些安家本族人产生了分歧,她本身就不太想靠近村子集中的地方,所以非常善解人意的选择了远离村落的半山腰上。

安大娘和安小芒都觉得她那个位置不好,远离村子,对于一个姑娘家来说,太不安全。

然而白荷却笑着说:“你们忘了,我可是跟狼群搏斗过的女人,谁敢打我的主意?再说,村子里的好位置都是有限的,总要有人重新选地方搭建,我本身就不是本村的人,这一个家族挨在一起建房子也是传统,我没啥不高兴的,你们放心,这都是应该的。”

一起被孤立起来的,还有在她房子更上面的卫赢家,也不算没有邻居,虽说这邻居父子俩都不爱说话,可好歹是邻居不是?

于是,村里百姓选择了平坦地带建房子,而她和卫赢家,最终选择了山坡上重新开辟新址搭建房屋。

因为和这个新邻居是上下结构,所以房子大小可以随意盖,不像村民集中的地方,每家每户需要按照人口来建房子。

这边的冬天据说不是很冷,虽然不知道这个具体到多少度,但白荷还是想自己设计房屋的构造。

虽说是一个人住,但最起码的生活设施得有,堂屋,杂物间,卧室,灶房,茅房就简单多了,她自己也能搭建,未免村民觉得她矫情,她事先将前来帮忙的人记下了名字和工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会感谢每一位来帮助她的人,将来有个头疼脑热的,她也会不遗余力的回报他们。

盖房子最辛苦的不是盖,而是准备材料,需要将山上适合的石头搬下来,尤其是村子上方的山石,早在起房子之前,就将可能会滚落下来的石头敲下去了,排除安全隐患后,才开始盖。

在古代很多有钱人家里都是采用了纯木质的结构来盖房子,因为木质结构的房子能够防潮防虫,而且他们所用的木料是有一定香味的。

我国有很多木质结构的房子屹立不倒,他们采用了特殊的建筑工艺将木材连接在一起,使得木材不可以拆分。卯榫结构就是他们采用的建筑手段,这是一种特别牢固的方式,可以保证房子的质量安全。

但是,那是讲究人才能建造起来的房子,在山里面的人家,虽然紧靠大山,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这种工艺。

漂亮的木制房子需要建造者有绝对的建筑能力,这帮子山野村夫可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木质结构的房子早就被他们排除在外了,但,这并不代表村子里没有人盖木质房子,人家卫赢家里有木工老爹在,可是已经起了框架了,还是楼中楼的结构,足以可见这卫老爹的本事不小呢,所以卫赢父子俩没有参与村子里任何人家的起房子过程,便是连木工活也一并推了,全心全意的盖自己家的房子。

古代的穷人,嗯,就比如说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是没有那么多钱来购置木材,即使山里人,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张罗上好的适合盖房子的木材。

所以他们就会用到石头和土块儿,还有稻草。

将石头打成碎石或者就用大石块。

借着把土加上水弄成泥浆,掺上稻草。

有稻草的泥浆作为粘接剂,把碎石或者大石块连接在一起,做成房子的墙面,当然也有人用到糯米浆作为粘接剂,毕竟没有水泥大沙的年代,这是唯一的方法了。

最后再用木头,做出房顶,盖上稻草,就成了一间茅草屋,这种房子不仅简单,而且能快速的盖起来,如果想要更为结实,后期可慢慢的进行修复。

因为糯米浆的珍贵,所以不是谁都能用的。

而古代能用得上糯米作为粘接剂的,一般要用到土砖。

比如说古代的城墙,还有一些官方的建筑物。

糯米是有粘性的,将糯米捣碎之后在混入石粉或者粘土,得出的粘结剂就可以加固城墙上的土砖。

普通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谁会舍得用糯米浆来打造奢侈的房子?

她有去看过卫家父子俩盖的房子,那是真的动了脑子的。

虽然没有水泥,但凭借着土木,父子俩利用榫卯结构,来代替粘合剂,在建筑材料中起到了固定作用,对比水泥,这种结构的灵活性大大增强,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如果你不够聪明,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农历八月中旬,整个村子的房子基本建了起来,这可是家家户户日夜努力不停的结果。

最后收尾的则是她和卫家的房子,她家房子盖好的时候,卫家的房子还缺房顶,以及部分的细节,足以可见父子俩为了盖这套房子,花费了多大的精力。

据村民说,父子俩之所以这么折腾,是想给卫赢找个媳妇,卫赢都二十五岁了,在古代也算是高龄未婚青年了,村子里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漫山遍野的跑了。

这些年村子里给卫老爹说媒的也不少,不过在儿子没有找媳妇之前,卫老爹曾公开表示,他也不会找。

这无形之中就给卫赢带来了一定压力,而卫城为了儿子能找个好媳妇,也是拼了命的日夜埋头苦干。

村长看着越来越像样的村子,逐渐好起来的伤残百姓,心里头也是高兴的不行。

总算觉得他们日夜不停的盖房子,种粮食蔬菜,花费的精力没有付诸东流,看现在村子的情况,不比被地震震毁前热闹、兴盛?

本来村长想定个好日子,全村百姓乔迁新居来着,可卫家的房子迟迟不完工,大家老这么等着也不行,于是在八月初八,除了卫家之外的所有人家,都带着笑意搬进了自己等待许久的新家。

包括白荷本人,看着自己坐落在半山腰的山景小别墅,笑的嘴巴都咧到脑后根儿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