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05章 陪葬女种田记33(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05章 陪葬女种田记33(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白荷虽然进不了城,但是来自于卫赢的关心却是通过其他村民传递到了她的手中,他们村除了村长家有辆牛车外,就属她家有驴车了,驴车进城之后,就很少能打听到城里的消息,但是其他村子的人却是都认识卫赢和翔子的,但凡去过白荷那儿瞧病的,都知道这是白大夫的未婚夫,所以非常热情。

一来二去间,都熟稔了后,卫赢回不去家的情况下,就会托人给白荷送些吃的用的穿的,甚至连女人用的胭脂水粉首饰,他都想办法包在坛子里带了回来。

虽然他们彼此守护的时间不够多,也没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语,甚至连近距离的接触都没有,但都在用彼此的方式照顾着对方。

这种感觉更像是汤圆爷爷那一辈的爱情,两个人相个亲见个面,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

俗话说山中是没有岁月的,每天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家中大小事宜,一忙就是一天,操劳就是一生。

农忙的时候一到,山下家家户户一片繁忙,老人和孩子都要下地收割水稻,山里孩子很少有出去读书的,因为路途遥远,没有那个条件,所以他们的童年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泥里滚地里爬带大的,上树下河更是不在话下,而每年淹死的小孩儿,也是频频发生,所以不管哪个时代的孩子,都需要家长用心去带。

白荷家没有地,小芒到这个时候就会去帮家里收割水稻,她因为要带孩子,帮不了什么忙,就让柳儿晌午做点凉粉、凉皮、凉面给送到山下干娘家,如今黄瓜什么的都下来了,他们家也有绿豆可以生豆芽,满足了凉调品的辅料所需,小柳儿的技术也是越来越纯熟,夏天嘛,都喜欢吃点解暑的,她的绿豆水和凉调食物,在安家非常受欢迎。

白荷并非安家一大家子都照顾到,她关心也只关心安小芒这一房,做的量也就是四五个人的量,他们家就三个人,安小芒的父亲和他自己,她算了两份,安妈妈占一份,至于安家其他人,她和他们并不熟,也没有深交过,自然不会考虑。

安父刚开始吃的时候,就看到安家其他房的人都朝这边看,那个尴尬啊,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还是安小芒和安大娘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头也不抬的就开吃,吃完自己的那份还问安父。

“爹你吃不吃?不吃我吃了啊!”

安父瞪了安小芒一眼:“你都吃了两碗了,还没吃够?你娘才吃一碗,剩下的是我们的,你吃饱了就去干活,”

说着就去问安大娘:“你的够不够?来,再给你拨点,”

回到山上柳儿笑着说了山下的事儿,“小芒哥还给我眨眼睛呢,说他爹就该这样治,别人家有好吃的时候,也没见谁多给他吃一口,就连爷爷奶奶偏心都偏的没边,没分家之前,就他们家过的落魄,啥都没分到,现在又没轮到他们管,凭啥都想着别人,再说了,爷爷奶奶又不干活,在家里待着呢,哪儿需要他们这干体力活的再往家送吃的喝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兄弟多父母又一碗水端不平的,她非常理解。

所以在给安家两位长辈看病的时候,她会看在安大娘的面子上不要他们钱,但是要想从她这儿拿药,那就得拿粮食换,否则免谈!

白荷承认自己有时候看菜下碟了,可这不下碟不行啊,老实人都得被欺负死。

二老拿药的粮食是他们五个兄弟一起凑的,虽然安大娘也得凑,但白荷会亏待他们吗?

瞧,农忙时节别人家都有人做饭,就他们家没人做饭,谁让安家俩儿子,一个在外当兵,一个安小芒才十来岁?

那么身为干闺女的白荷,这个时候不出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她就会光明正大的给他们家送饭,不仅送去了凉皮凉面凉粉这些解暑的饭菜,还每人一个馍夹肉,一大桶绿豆汤,这滋味儿,美的,连愚孝的安老爹,都顾不上去想自己的爹娘了。

安小芒忙完一天的活会上山来问问白荷这儿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这个时候也会跟她聊其他几房又在他奶那儿说她的坏话了,还说既然认了你这个干亲,那就得照顾到全家,怎么连家里的其他长辈都不放在眼里了?

我娘没搭理我那些大娘和婶子,“本来生在中间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现在有闺女疼了,他们羡慕了,呸,一个个不省心的货,占便宜的时候比谁跑的都快,这次我就让他们看看,谁都别想从我闺女这儿占到便宜!”

白荷笑着摸了摸安小芒的头:“这么做就对了,这人呐有时候就是犯贱,你掏心掏肺的时候他们看不到眼里,你爱答不理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各种道德绑架数落你,小芒啊,姐姐就那句话,问心无愧就好,五个儿子,谁家孩子不比你家多?你哥不在家,你本身就要承担的更多,与其浪费精力在没用的人心算计上,还不如靠自己的本事多学点儿啥,”

这也是小芒深以为然的地方,所以现在除非家里有活,他基本都往山上跑。

山下的亲戚都说他们三房攀上高枝儿了,只有安小芒心里嗤之以鼻,他一定要好好学,将来让他们舔着脸过来讨好他,好好为他娘出那一口恶气,至于那个愚孝的爹,安小芒打心眼里瞧不起,但是有啥办法呢?谁让他摊上这么个爹呢,只要大方向不错误,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农忙时节来看病的人都少了,白荷就背着小三儿去自己的药田里偷偷浇水,柳儿则在山下给这一大家子人做饭,卫叔依旧是大忙人,村子里大件小件的木工活接了不少,还有旁的村的,在她家看完病后,都会上去瞧瞧一些样品,如果有样中的,还会直接买走,所以说卫叔这一天天下来,也不是白折腾。

稻谷收回场地之后,又要忙着晾晒打谷粒,等里面干了,还要重新放水犁地撒肥料。

来来回回至少折腾一个月时间,才能走到插秧这一步,所以农民很辛苦,尤其现在纯手工时代。

稻田的水灌溉引流都是个重体力活,村子虽然造了水车,可毕竟有限,一家一家轮着来都猴年马月了,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远的边户甚至一旦一旦的去担水,非常辛苦。

安小芒因为大哥当兵的关系,他们家是不缴税的,人口也少,所以当初抓阄的时候,运气比较好,抽到了距离水车比较近的位置,即使水车他们轮不上,但是光是水车露出来的水,也让他们少跑了不知多少趟。

6月收割,7月重新栽种上,静置大概半个月,等秧苗返青以后,从县城里买鱼苗的人也回来了。

买鱼苗是村长赶着牛车拉回来的,人是卫赢联系的,一亩地撒个10-20公斤左右。

但是鱼苗下塘之前的半个月,需要在地里面撒生石灰,这是白荷教小芒的方法,至于其他人听不听,她是无所谓的。

而且小芒把鱼苗领回来后,她没有着急让他即刻撒下去,而是用盐水浸泡几分钟杀杀毒,当然,在他倒腾过来前,她已经将比例调和好了,这水还是灵泉水,可以大大的提高鱼的生存率。

鱼撒入稻田后,还要时不时的过去看看情况,小芒家里有两亩稻田,买了差不多三十公斤的鱼苗,统共花了七百文,这当中少不得有给村长的车马费辛苦费,因为全村只有他们家知道这些鱼的价格究竟是多少,村长人家出人出车出力,肯定不会白干,所以这钱也是掏的心甘情愿的。

村子里加上他们家,一共只有十五户选择了稻田养鱼,其余人家不是选择鸭子,就是什么也没养,这个无所谓,谁也没有逼谁,纯粹自愿原则。

种上稻子后,农忙还没结束,旱地种植也开始了,什么芝麻谷子高粱大豆都开始种了,一直忙活到7月中差不多才结束,这期间他们家一直坚持送饭,直到农忙结束小芒回山上帮忙为止。

恰恰这几个月他们家奶奶都没轮得到,自然也吃不上白荷家的特供家属餐了,馋的老太太没少站在山下朝她这儿骂,白荷听人说起来只觉得好笑,却是没有半句的回应。

黄瓜下来后,平均一个星期左右卫赢会赶车驴车回来拉菜。

倒不是他们用菜不多,实在是往返太浪费时间,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去周边的村子买菜,价格也不贵,毕竟都跑到地头去收了,少了很多中间商差价,至少比往返山里面回来拉要快捷的多。

那家里的这些黄瓜呢,她都收到空间攒着,他们一星期左右回来一次,她就提前给他们装好,走的时候直接放车上就行,不管是长得直愣愣的,还是弯曲的四不像的黄瓜,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而他们家自己吃的量并不多,因为在家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多了,不一定非要天天吃黄瓜。

黄瓜刚下来的时候,白荷腌制了一罐子的酱黄瓜,又酸又辣非常开胃。

包括同期下来的豆角也是,都是选择头茬最嫩的先攒下来,然后慢慢腌制入味儿,等秋天这些菜腌制好了,就能作为小菜摆上面摊了。

7月底的时候,他们家存款过了百两银,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白荷这边也用空间的药材做了不少的特效药丸,这些药丸她用蜡丸进行封存,特意整出一批试用装,让卫赢带到县城的药铺,免费让他们试用,如果对方愿意跟他们谈价格,则后续再说。

没想到的是,一批药丸送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没了动静。

白荷明白,对方怕是不信赖这种三无产品,担心吃坏了肚子,后果无法自负,她也能理解。

毕竟现在人吃药还都仰仗汤汤水水去罐,她花了近百两打造的炼丹炉,总不能连本都收不回来吧?

“要不然你就去城里开个小药铺?可以看病,也能给药的那种?你的药真的很管用,苦是苦了点儿,我们俩得了风寒一吃就见了效果,根本不需要再去喝那么多汤药,这种药尤其适合小孩子吞服,他们不识货,不是你做的不好。”

炼丹炉的钱还是卫赢给她垫的,为了打造这个炼丹炉,可是没少折腾地方,最后打造出来的这个,才勉强合适,没想到她炼成了丹药,反而输给了现实,卖不出去!!!怎么就卖不出去了呢!!!

但白荷没有选择卫赢的办法:“我不想去县城,我就想待在山里面,既然那些人不识货,那就不要再给他们送试用装了,我现在也不缺病人,一传十十传百,兴许会好起来呢!”

白荷这说的也不算错,至少她现在每天都有病人找过来,虽然她隐居在深山,但得益于她的药丸和手艺的人却是不在少数,这些村民一传十这么传下去,至少整个青城山出来的老百姓,没人不认识她白大夫的。

虽说赚的很少,但她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就算时间久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她的药备足了,早晚又有什么差别?

所以她并没有越挫越怂,反而更沉得下心去炼丹制药了,当然,也不完全没有失败品,有,很少。

因为有些药出自空间,药效也比普通药好三至五倍,所以她在制作药丸的时候,用量非常缜密的计算过,就怕再吃个好歹来,而山里面的孩子因为有了她的药丸做辅助,再也不担心喂不下去药了。

当然,这种药丸的收费她是明码标价的,不能用东西置换,如果你买不起,那你们就继续吃汤药,无所谓的。

但白荷的医术已经得到了他们的信赖,那这些被明码标价的药丸,肯定效果更佳,又节约时间,手里面有钱的就会尝试购买,吃过的都说好,口碑就是这么传下去,传出来的。

白荷虽然损失了县城的生意链,在村于村之间的这个纽带,却是连了起来,甚至远在山外的人都不辞辛劳的来青城山走访她这个渐渐有了名气的‘白大夫’。

要不说,这人的运气来了的时候,挡都挡不住,谁能想到时隔一个多月,那些送出去的试验装,居然发挥了效力?

当好几个药铺的小二找到卫赢寻求合作的时候,他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他媳妇的这个生意,能接起来了?

问了才知道,医馆在对付几例急症患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拿她的药丸去试了。

如果说只有一例患者转危为安是巧合的话,那么连续几例都有好转后,他们才确切的意识到,这是真的遇到神医了。

诸如此类的病症大多鉴于中毒、腹痛、哮喘、痢疾、咳血等病症,因为每颗蜡丸外面都有对症的说明和口服的量,所以大夫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并喂其服用,非常方便。

有了效果,生意上了门,卫赢自然也高兴,当天就赶紧驾着车回到了青城山。

白荷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有些讶异,她以为那些药丸人家看也不看的全丢了呢,没想到这些人不仅没丢,还又找机会给用上了。

她想了下,便抱出来一个箱子,“这里面有我最近酿制的药丸,这是价格清单,你帮我拿过去卖了就行,咱们也不用跟他们攀扯太多,就按照我上面的价格卖,不还价,要就拿,不要就不卖,这么一箱子的售价大概在五百两左右,这都是给富人准备的药,不是我现实,穷人还是以那些传统的汤药更划算。”

她如今在这儿已经相当于义诊了,药丸倾注了她太多的精力和物力,如果还当普通药去卖,那就没有折腾的必要,所以她的定价都不便宜,药店要想从中再加点抽成,那价格,可能真的只有富人才能吃的起。

所以白荷用蜡丸封存后,还特意做了一些小木盒子放置,里面匹配柳儿练字的说明书,配套非常齐全,还耐放,就是挺费蜡的,每次卫赢回来,都得买回来不少的蜡作为她日后的包装。

包装药都是在空间无菌环境里做的,能保障干净卫生,还能长时间保存不会坏,小木盒子外面还是她写的名字,能一眼就找到,进而对症治疗,比之原先的试用装,又上了一个档次。

卫赢不疑有她,反正媳妇说什么都是对的,这么一大盒肯定费了不少精力,五百两也是她应得的。

现在空间种植药,不分什么级别了,只要她需要什么药,就能种植,只不过像是一些比较珍贵的药物,所花费的时间会更长,以前种菜最贵的也就一天时间就成熟,现在种了药才发现,有些珍贵难寻的药要等一个月以上,那么自然而然的,她收费贵些,也没什么不应该的。

卫赢在家呆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蔬菜和药丸走了,白荷因为有了这一单生意,激起了她的好胜心,接下来花费在制作药丸上的时间,明显比从前更多了,而且她的药丸必须在空间无菌的环境下做,所以她可能一把自己关在屋里,就是大半天时间,柳儿对此已经习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