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11章 陪葬女种田记39(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11章 陪葬女种田记39(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这次他们四个男人一共打回来百十来斤的大鱼,给干娘家分了二三十斤,剩下的八.九十斤则被白荷分别处理。

鱼头专门留着做剁椒鱼头,这可是他们家经常吃的菜,除了最小的雨生吃不了,其他人那是钟爱的很,尤其在这寒冷的冬天,炖上一锅鱼头,别提有多带劲儿了,主要这些鱼头个个都很大,吃起来也过瘾。

剩下的鱼身子,则需要时间打磨成鱼丸给柳儿和雨生补充营养。

鱼骨鱼架一般都用来炖汤,然后下个面条什么的,也非常好喝有营养。

偶尔还会片点鱼片,做酸菜鱼或麻辣鱼,总之这些大鱼打捞回来后,都会趁新鲜赶紧安排上。

家里的腌鱼、熏鱼、腊鱼都有,就没有再做的必要,百十斤的鱼呢,怎么着也够吃到开春去了。

毕竟除了鱼肉,家里的兔子、鹌鹑、公鸡、猪肉,都是日常蛋白质补给站,在营养方面,自打她掌家之后,家中上下就没有不说她好的。

连带着的上下的干娘家,也过上了好日子,她的那些妯娌们羡慕的不行,经常跑到别人家碎嘴嚼舌根去。

干娘道听途说了不知多少个版本,无非就是说她占白大夫家的便宜,殊不知小芒在白家干了多少的活,更不知干娘也会回礼,不过跟这些人也说不着,干娘不在意,白荷也不在意,其他再去计较,又有何意?

出了闹事的之后,白荷果然不再接待外面的人了,不过最后来这一次的,看在人家来的这么艰难的份上,她还是会给看,不过只开药方子,不抓药,也不往外给药。

可这些老百姓为什么来找白荷,还不是因为她这儿既能瞧病又能抓药?图个方便的?

现在进个镇子进个城多难啊,翻山越岭的不说,光是那些药就不是普通人家能买得起的,人家白大夫心肠好,不收他们钱,他们也不好意思拿啊,所以就把家里的认为最好的东西拿过来进行交换,日子已经很苦了,为什么会有人不满足现状,跑过去找事儿呢?

他们失望的拿着药方子离开,送给白大夫的东西人家也没要,免费给了药方子,心里说不出的苦,因为抓药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能不能承担的起。

可惜那日闹事的人没人认识,要不然,他们肯定要为白大夫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干娘和干爹都是踏实肯干的人,白荷看他们家今年种的豆子多,就教干娘在家做豆腐,干娘跟着她学了四五天,就掌握住了技巧。

“咱做豆腐讲究的就是个勤快,懒人根本就吃不了这行饭,起早贪黑挣得可都是辛苦钱。”

现在做豆腐那可是纯手工酿制的,不像后世,什么都机械化了,豆腐里还能掺点乱七八糟的化学品,昧了良心的坏东西,哪像现在做出来的豆腐,带着豆腥味儿和泉水的甘甜,混合起来的口感别提有多好了。

“干娘,你趁着年前这段时间在家好好练习练习,什么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水豆腐老豆腐这些配比你都掌握好了,也可以做一些腐竹和云丝,这些都适合去卖,上午做,下晌就能去卖,就是咱们这儿村和村之间都是山路,怕是干爹得挑着扁担去卖才行呢!”

自己村子里的,可以拿豆子或其他粮食来换,外村的是收钱还是收粮食,这都看干爹干娘自己的安排。

不过从她这儿学了门手艺,安大娘非常的感激,还说他们家的豆腐以后安家三房包了。

安大娘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人爽快干活也麻利,反倒是安大叔干活有些磨叽,两口子的性格真是互补。

安小芒自己都说了,他爹没有一天不挨骂的,他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当年真是瞎了眼的才会嫁给你!”

白荷听了就笑场:“你放心,这不是干娘自己这么说,几乎所有已婚妇女都会这么说。知道你们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啥吗?”

安小芒和柳儿立即凑过来脸,另一边干活的翔子和卫赢也支棱起了耳朵:“啥?”

“你要不是嫁给我,信不信,都没人要你,得亏是我收了你,要不然你就搁家当老姑娘吧?”

柳儿听完就笑了,安小芒听了直点头:“对对对,我真听我爹这么说过的,他还说我娘整天凶巴巴的。”

白荷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别说干娘整天邪火他了,要是我对象是他那性格,我说不定还会上手!”

太特么磨叽了,干啥都肉不len登的,看了都想拿鞭子在后面抽他两下,让他赶紧着点儿。

“所以你要体会你娘的不容易啊,也得亏你不像你爹的性格,要不然你这徒弟我可不受,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你不是来报恩的,你是来报仇的!”

“我哥也不像我爹,我们俩都像住我外家人了,的确,别说你们看了我爹干活样子着急,我有时候也着急,要不是亲爹,下不去手,我也想拿鞭子了。”

柳儿听了抿嘴直乐,“安大叔的性格是改不了了,我每次看到他们俩,安大娘都气呼呼的在前面走,安大叔在后面喋喋不休的,也不知道在说啥,那样子,哈哈,想想都乐的慌,其实有人拌嘴吵架也是一种幸福啊,小芒哥,你可得好好孝顺他们才行,说起来,你哥也好些时候没回来了吧?”

小芒点了点头:“今年来信,说年下了要回,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以前也有过这样的说法,可是到年根儿了,又说不回来了,他现在赖好也是个官了,没有大头兵那样说走就能走,不过这人还没回呢,我娘就已经给他物色了七八个姑娘家,准备相看呢!我哥比我大五岁,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

小芒的哥哥叫小光,安小光,比起看起来略显斯文的小芒,据说小光长得可是壮实的很,像极了他们的舅舅,有点山东大汉的感觉,怪不得能当兵,还当出来名堂呢,这身手和身量,想不成功都难。

冬日里的农民是没有任何收益的,自打干娘学会了豆腐之后,就整天在家捯饬,还听她的建议,天不亮就起来折腾,上午十点左右夫妻俩就挑着扁担去周围的村子里转悠着卖了。

小芒这个时候就下山忙活家里的那些豆腐,如果是本家人就算便宜点儿,那些做的不好的都会多送一些。

大部分人都懂得最基本的人情世故,但也有整天不给钱不给粮,想方设法占便宜的,这个时候安小芒就会顶着白荷的名头说:“我们也是给师傅打工的,不能让赔了啊,多少得给点儿吧?要不然没法整啊!”

这是白荷主动要求的,因为她是村子里唯一的大夫,安家本家想不给钱都难,除非他们没有头疼脑热需要她帮忙缓解的。

本来做豆腐就不容易,叫卖的可都是辛苦钱,加之他家还借驴子给干娘拉石墨磨豆子,说生意是她的,也不会有人置喙,反而让干爹干娘这门生意做的更轻松些。

当然,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天天都有豆腐豆干豆皮吃,腐竹那就更别说了,只要有晾晒好的,徒弟小芒第一时间就拿过来了,所以冬天他们家吃炖菜的时候,里面放的辅料总是很丰富,营养也得到了最大的均衡。

因为快要过年了,为了喜庆,上次托卫赢带回来不少的红线,趁着这个机会再编织一些吉祥物。

比如后世逢年过节都会用到的中国结,鞭炮串串,还有福字绣,寿字绣。

打络子也算是古代闺阁女子经常做的女红之一,有钱人家的小姐用这个练手,打赏下人,亦或者做好的送给闺中密友,穷苦人家的姑娘则用来赚取生活费,补贴家用,十个络子就算只给一文钱的工钱,也是弥足珍贵的。

白荷的手艺精湛,双面绣、苏绣、汴绣她都会,只不过做这个太费眼睛,如果真出手,也能赚不少钱。

她把柳儿当亲闺女一样悉心教导,她可以不靠这个赚钱,但如果柳儿会了这门手艺,将来就饿不死,所以只要她能学,她就会耐心的教导。

“来柳儿,这次你哥他们去县城的刺绣坊接了个永结同心的结络,我来教你怎么做,你学会了,就能多赚点嫁妆了。”

“还有双联结,双钱结,万字结,璎珞结、纽扣结、吉祥结等结式,简单的做三十个给你一个铜板,稍微难一点的,就是二十个十五个一个铜板,你像这个永结同心的结,那可是一个就给一个铜板,你可得好好学啊!”

柳儿一听到钱就眼冒星星了:“一个铜板诶,这么高的价格?我要学,姐,你可真是什么都会啊,连价格都给我打听好了,太好了,那我打上十五个结络,岂不是就能买一斤肥瘦相间的上好猪肉了?”

白荷看她馋嘴的小模样,不由笑道:“咱家不是有肉嘛,哪里还用得着你买,你呀,就把钱好好攒起来,将来出嫁了,也能挺直腰杆子做这十里八寸最有脸面的姑娘。”

古代的猪肉可不是瘦肉精喂出来的,那都是纯粮食纯草喂养的,做出来的红烧肉又香又糯,别说柳儿爱吃了,就是他们家三儿一次还能吃上一大块儿呢!

古代的猪肉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越肥越贵,五花肉十二文钱一斤,纯瘦的那种最便宜,十个铜板差不多就能买的到,带肥肉片子的差不多能要到十五文,这种肉最适合做扣肉了。

之前她们也给绣坊做过绣品,那个时候是教她学习阶段,绣手绢,二十条才给五个铜板,现在学会了中国结,一个就能得一个铜板,在柳儿看来,简直就是天降福星般的待遇了。

古代像是大夫、绣娘这些职业,都是需要传承的,如果你是大夫,孩子必然要继承你的衣钵学医的,这是规定,你没有别的选择,绣娘对比这个虽然没有那么严苛,毕竟这是传女不传男,传媳不传婿,有一门手艺,那可是代代相传下来的。

古代嫁娶的时候,媒婆也会先了解女方都会什么,会的越多,身价就越是高,所以柳儿很清楚的知道,她学会了读书写字算账做饭,如今再学会刺绣的话,那将来的身价,可是山里这些穷苦人家高攀不上的。

姐姐是为了她在谋将来,她又怎会让姐姐失望呢?

这越是和姐姐学的多,柳儿就越是觉得姐姐就是个宝藏,怎么也挖不完的那种。

她甚至觉得,这样优秀的姐姐,不应该屈居于山林,她应该有更广阔的人生才是,甚至还问白荷。

“怎么就和卫赢谈起了对象了呢?明明他配不上你,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对此,白荷是这么回答的,“我想找的,不一定是最般配自己的,但却是最适合过日子的,你也许现在不明白,将来慢慢明白也不迟。我想要的另一半,不需要比我优秀,只需要满心满眼的有我就行了。”

她是个女强人,经历了近二十世,什么样的人生没拥有过?

疲了乏了,啥都不想去折腾,就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种感觉,柳儿永远都不会明白,也不需要明白。

赶着年前最后一次进城,是柳儿和小芒、安大娘一起去的,柳儿是去交自己这半个来月的成果换银子,小芒和安大娘则是去卖自家做的咸鸭蛋和麻辣豆腐干儿,外加干腐竹。

这几样可都是稀罕物,也是安家这个把月来攒下来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全都送到县城去卖,主要也是想趁着年前,给家里多一项进项,当然,此次进城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去接自己的哥哥回家。

安小光回来了,他是自己骑马回来的,会先停靠县城,算着时间差不多就是腊月中旬这段时间,所以安大娘就带着儿子进城看看,本来柳儿是不想去的,但白荷想着她也好久没回家看看了,就让她跟着回家打扫打扫,这样有她在的话,安家母子才不会在她家显得拘束。

其实说白了,白荷是觉得小芒和柳儿挺般配的,不过这是她一厢情愿的看法,至于将来能不能成,还得看他们自己之间的缘分。

也许小芒现在还配不上柳儿,但人是她要教导的,也经由她确认过的人品和能力,又怎会亏了自己认的这个妹妹?

柳儿不在家,这胖小子的重量可就压.在她身上了,之前不觉得,现在才发现这小闺女在自己身边,可是没少干活啊,尤其这胖小子,吃的又胖又壮实的,刚一岁多点儿,就二十来斤了,这还得了?

小雨生已经开始学单字音说话了,不会喊爹和娘,因为他没有,姐姐喊的最好,其次是叔叔,卫叔平日里抱他次数最多,很多时候他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这年纪都能当他爷爷了,这喊叔叔,怪别扭的。”

但孩子跟白荷是一辈的,又和卫赢是默认的情侣关系,如果喊爷爷,那才觉得可笑。

所以即使觉得别扭,这个辈份也是万万不能乱了的。

小家伙现在每天喝两次奶,早晚各一次,中午和下午有鸡蛋和豆腐羹加餐,晌午还会给他吃点肉。

基本上不做辅食,太复杂的他也不爱吃,鸡蛋羹和双皮奶大概是吃习惯了,从来不挑,当然,这年代的孩子吃啥都香,也不懂得挑食,除非有过敏源,幸好他们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卫赢打渔回来之后,就带着翔子进山找猎物去了,虽说家里今年过年已经有很多食物了,但他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猎人,一年到头不打点野味回来,似乎对不起他这个身份,所以和翔子两个人一商量,可就进山了。

这也是为什么翔子没有跟着安家母子俩进城的原因。

所以这几天到了吃饭点儿,那就是卫城、崔雨生以及白荷三人,当然,偶尔干爹送完豆腐,也会被白荷强留下来蹭顿饭,因为两家的关系实在是好,老爹一回生二回可就熟了,主要还是白荷做的饭菜太好吃了,他忍不住啊,所以就借着送豆腐豆干的时候,留下来吃顿晌午饭,至于早上和晚上,都是家里剩什么,他自己坐着吃什么。

安家兄弟四五个呢,他排老三,上面两个,下面两个,每个儿子轮半个月的伺候老爹老娘,早就分了家,都是各过各的,白荷没过继到他家的时候,就属他们家条件最差,现在在白荷的帮扶下,不说过的最差,起码吃喝是不愁了,至于穿,乡下老百姓都是自给自足,缝缝补补又三年,住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统一盖的新房子。

所以干爹对于现状,何止是满意啊,简直可以说做梦都要笑醒了。

因为前些日子在白荷的教导下,小芒已经可以给自家奶奶扎针了,而且扎的还不错,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以前老太太最瞧不起他们这一房,总觉得儿媳妇太强势,把自己儿子治得太狠,即使生了俩儿子,也从来没给她好脸色看,当初认白荷这个干闺女,老太太还不乐意,要不是安大娘自己强势,硬别过了这个念头,只怕现在他们依然过着被人瞧不起的日子。

所以说,安大娘成就了白荷的户籍,而白荷用安小芒和豆腐生意,回报了两口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