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26章 陪葬女种田记54(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26章 陪葬女种田记54(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白荷躲在被窝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卫赢去拉她,她一脸无奈:“雪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是没见过?”

姐大东北及腰的大雪都见过,会在乎你这点儿仨瓜俩枣?

卫赢没想到媳妇竟然一点也不稀罕:“雪啊,是雪花,下的还不小呢,真的,我没骗你,咱们认识这几年,还没下过雪呢吧,你就一点也不好奇?”

“我还困着呢,你别拉我啊,雪我没兴趣,我对和周公下棋还是挺感兴趣的,你快,忙你的去,别打扰我!”

卫赢最终也没能把媳妇从被窝里拉出来,他郁闷的走出门外,想着这漫天雪花没人欣赏,实在是太可惜了。

怎奈刚刚还漫天雪花,超级大的雪花片片,可是他一来一回这才多久时间,大雪花没有了,居然变成了小雪粒???

卫赢一脸懵,还以为自己眼花了,结果真的不见了大雪花,就连地面都没湿透,这……

“你逗我呢,老天爷?幸亏没把她拉出来看啊,要不然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

卫赢认命的叹息一声,转身就进了灶房,今天早上他打算给媳妇做个暖胃的鸡丝肉粥,为此还特意杀了一只鸡呢,昨晚上媳妇辛苦了,加上天这么冷,得吃点好的补一补才好。

昨天腊八节他们都喝到了甜丝丝的八宝粥,今天改做营养丰富的鸡丝肉粥,不油腻但口感滑腻,她一定会喜欢的。

白荷在卫赢走之后,把头埋在新被褥里,还有些转不过来已婚的事实。

“这就是嫁做人妇的感觉吗?好像也不错,不用早起伺候公婆,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亲戚,完全就跟在娘家没甚区别啊!”

古代最重繁文缛节,尤其家族越大,规矩越大,幸好她嫁给了庄户人家,可以平安余生了。

白荷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被浓浓的香味儿给吸引醒的,昨天精神紧张,本来就没吃什么东西,加上天冷体乏,难免有些颓废,一睡又不知过了几个时辰,直到他将香喷喷的肉粥端到她跟前儿,才恋恋不舍的从被窝里钻出来。

“什么时辰了?”

“都晌午了,该起来了吧,我都听到你肚子叫了好多遍了,你看,我都没叫你,你闻到香味儿自己就醒了。”

白荷披着棉袄坐起来,看了眼矮凳上的小砂锅,不由一笑:“你一大早折腾到现在,才做好啊?”

“那可是,老母鸡要好好的煲,才能提炼出香味儿来,你放心,浮油都给刮干净了,保证不油腻,喝点儿?”

“不用,你先帮我温热着,我马上就起,天儿也不早了,”

她不好当着他的面换衣服,把他给轰了出去,新娘子都有新衣裳,她也不例外,是一身簇新的喜庆红色裙装,里面有棉裤,上面有兔毛领子,即使是一般质量的绸缎,穿在她身上也显得格外靓丽大方。

是妇人了,自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意的打扮,女性的发饰有“头面”之称,既然称为“头面”,代表的就是脸面,它不仅代表了财富、审美还有身份地位。

在明代,对于家境殷实、衣着讲究的人来说,一副完整的头面一般由十二三件首饰组成,有的甚至多到二十几件,可是白荷对这些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一个是繁琐,二来价格也不菲,尤其她只是一个庄户人家的新媳妇,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所以她买的头面,非金非银,而是普通人家都能买得起的廉价头面,最贵的首饰,就是先前卫赢给她买的那些,她自己买的,从来没超过一两银子。

纵使古人将长发盘成高髻,然而可供发挥空间也实在有限,并且一个人根本就梳不起来,所以在正式佩戴头面之前,需要先戴上?(di)髻(不严谨的说法就是假发髻)。

它一般用金银丝或马尾、头发等材料编成,外覆皂色纱,呈中空的网状圆锥体,使用时将其扣在头顶,罩住由真发结成的发髻。她对这个东西还很陌生,所以手法并不熟练,折腾半天也没能把头发梳好。

没想到卫赢端着茶水进来看到这一步,就顺其自然的走过来,帮她将发髻梳好扎好,还别上了轻巧的头面,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光彩照人了很多,许是以前素的太厉害了,所以冷不丁这么一打扮,在男人眼里,那就是美若天仙的存在,即使她觉得这些首饰都丑到爆了,可情.人眼里出西施啊,好尬,哈哈~

“你还有这手艺呢?”

卫赢笑着说:“当然,特意给干娘学过的,柳儿的头发被我拿来练了半天的手,如今看来,学有所成啊,这次梳的可是比那天下午练的还要好呢!”

铜镜里的发髻平整没有瑕疵,说好看谈不上,只能说这是妇人的发髻,她别无选择。

“等我将来赚了钱,就给你买金丝?髻。”

只有已婚妇女才能佩戴?髻。

由于身份、家境的差异,妇女佩戴的鬏髻材质也各不相同,就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以金银丝编结的?髻是这个朝代的主流时尚。

白荷对着镜子里的人笑道:“好啊,那我就等你给我买更好的头面,”说着还拍了拍他的手,“好看吗?”

“我的媳妇,穿戴什么样儿,都是最好看的。”

“就你嘴甜,希望婚后几十年你还能如今日这般,不会嫌弃我.日后是黄脸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要是黄脸婆,那我是什么?我比你大了十岁不止呢!”

白荷笑着站起身,“你们男人可没女人老的快,大十岁也不显什么,男人越老越有魅力,女人可就只有这几年光阴,好了,不说这个了,怪扫兴的,日后看你表现,现在我饿了,快去给我盛饭。”

卫赢拉着她的手,就坐到了八仙桌前,上面已经用炭火温着了,不仅有粥,还有点心和小菜儿。

给白荷盛了饭后,他才说:“干娘和我爹都说了,这几天他们都不会过来打扰咱,不过昨儿走的时候,把庄子里的剩饭剩菜都处理到了后院儿,他们自己会做饭吃,咱不用管,本来想着今天下雪,带你出去看看雪景的,没想到,”

白荷一听就乐了:“我一听你说雪花可大,就知道下不大,尤其是咱们这边的天气,常年不下雪,偶尔下一次雪,在温度达不到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达到雪景的标准,所以你呀,还是趁着这几天好好歇着吧!咱们忙活了大半个月,也趁着这几天给自己放个假,啥都别想,不去操心旁的事儿,多好!”

舀一口肉粥进口,滑腻香气四溢,她称赞的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这味道真的下了功夫,好喝,辛苦你了,起那么早替我忙活。”

“你是我媳妇,给你做个饭有啥辛苦不辛苦的,赶紧吃饭,你不是觉得东屋冷吗?那咱晚上就睡西屋,西屋有炕,你也是精明,知道让翔子他们给垒个炕,”

“那是因为我怕冷,”这边没有炕,冬天温度即使不算很低,但进屋就觉得进冰窖一样冷,有了炕之后,被窝暖和了,被子也不凉了,整个人都觉得有活力了,要不然干啥都缩着个脖子,实在是太受罪了。

既然要收拾屋子,那肯定还要砍柴火,后山倒是有不少树枝,夫妻俩齐心协力将房间收拾好后,就拿着镰刀去后山砍柴了。

前一任主人给山上种了不少的果树,冬天都需要修剪树枝,小的树枝早就被捡走生火做饭了,大的树枝也都堆砌在墙根儿,时不时生个火,围坐在一起聊个天,这是他们冬日里常见的情形。

夫妻俩其实不干也行,院子里那些木头都整整齐齐码着呢,出门的时候,那些仆人也主动要帮忙,白荷点头应下了。

“行,你们在上山看看有没有落下的柴火没有背回来的,该收拾收拾,冬天多储备点柴火,有备无患。”

至于他们两个,大冬天这么冷,肯定要活动起来,他们干活和他俩干活,原则上并不冲突。

这山势虽然只有百十米,不算高,可是山上果树种植了不少,加上之前又养了很多兔子和鸡鸭鹅,倒是折腾的二三十米以下几乎没有杂草和杂枝,能用的都收拾走了,干净的很。

三五十米靠上才能捡的到树枝,以及引火用的树叶,由于农作物的杆子全都切碎了喂养院子里的那些牲畜,所以引火用的材料就少了很多,白荷又是节约惯了的,看到什么有用就想多捡一些。

“咱家的兔子你得想办法,不能再让它们这么泛滥成灾下去了,好家伙,厉害的时候一月抱一窝,现在都五六百只了,得浪费多少饲料去养啊,光靠卖肉和卖皮毛,怕是还顾不住本儿。”

白荷知道卫赢说的是真的,其实不止这些兔子,还有鸡鸭鹅鹌鹑,今年也都达到了百只以上,每天都有捡不完的蛋,虽说实现了捡蛋自由,但将来的销售也不能完全指望别人,还是得靠自己想办法销售出去才行。

“开个饭馆吧,主打菜就是烧鸡、烤鸭、铁锅炖大鹅、麻辣兔肉、油炸鹌鹑,鸡蛋面,鸡蛋韭菜饺子,既然你回来了,就让翔子去盯着,我教他主要的酱料,他带几个徒弟,只要将秘制酱料掌握在手里,就不用担心会被别人剽窃去,饭馆前面再开个卤肉店,提供外食服务,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到时候光是这香味儿,就能飘出去三里地,不愁没有客源,”

唯一担心的就是闹鸡瘟,农庄的她不怕,定期会给它们喝灵泉水排毒,但是外面的鸡鸭鹅谁又能保证的了?

所以这个得引起重视,嗅觉敏锐一点,一经发现,就提前关掉铺子。

“庄子里的牛犊、小驴子过罢年都能下地里干活了,光是庄子这二十来号人,农耕农忙辛苦点儿,也能招呼住这百十亩地,山上的果树单独找果农过来养着,不请长工和短工了,哪怕少收点作物也成,”

卫赢之前提说她要喂养点蛇提炼毒素,还想今年种药材,如今庄子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她要怎么折腾?

“还折腾啥啊,暂时不去折腾了,我现在就想让庄子这一块儿运转起来,其他的,统统往后安排吧!得亏没买多点地,也幸好买了带围墙的庄子,我也没想过赚大钱,先暂时顾得住温饱,不至于赔钱就行。”

“后天工人就进来开始盖房子了,我觉得,与其养老人,还不如养孩子,老人人家会说闲话,说咱们是冲着他们的什么东西去的,孩子的话都是拖累,没人会多想,而且养熟了那就是未来的劳动力,老人呢,生病了,需要人伺候的时候,可都是事儿。”

这个问题白荷不是没想过,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会经过层层调查和筛选,有子女的他们不接盘,家庭条件好,有活下去条件的,他们也不管,只管那些条件差,无儿无女无亲戚朋友又三观风评都很正的,一些穷的理所当然的无赖,她又不傻,怎么会去管这些东西。

不过卫赢说的也对,养孩子比养老人靠谱,所以她会多养孩子,少考虑老人,万一十个孩子里有一个有读书的天赋,也不枉她耗费人力物力这么帮助了。

这么一算计,接下来她的任务可真不少呢!

卫赢甚至还开玩笑,“看来你一时半会儿,回不到山里了。”

白荷撇撇嘴,“安老三今年怕是认识到了我干娘的行动力了,今年秋收没人回去,谁让他说我干娘帮他收秋,是为了那点粮食呢,看着吧,早晚他的房子,地,要被他的那些侄子给占完了。”

这种人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对自己太过自信,当回事儿,放着亲生的不管,非要去管别人家的。

你又不是只生了闺女,害怕老了没人管,你有俩儿子啊,你都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胳膊肘往外拐?

“如今干娘的工钱已经提到了每个月三十五个铜板,虽然嫂子还是三十个铜板,可婆媳俩一个月管吃管住还给做衣裳,六十五个铜板,咋地不落手里五十个?这可比在家种地强太多了,加上做饭之外的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她们还会去翔子那儿拿蛋出去卖,这不比给人家洗衣服,做绣品强?”

因为婆媳俩留在城里,所以翔子隔三差五会送一些庄子里的农副产品让她们帮忙卖,一篮子给五个铜板的提成,卖完了就记账,一个月下来,加上工钱,婆媳差不多也能攒百十个铜板。

要不是卖点心的时间和她们工作的时间冲突,只怕会挣得更多。

小芒这边是男孩子,白荷给他一个月五十个铜板的工钱,管吃管住还教学习,卫赢没回来之前,他跟着翔子忙活,翔子要是进城、去唐家庄,他就留在庄子里当管家,兄弟俩搭配的很好。

即使去年没有挣到钱,还赔了不少,但至少他们摸索大半年,没有白费功夫,今年开春,指定要比去年干得好。

这农副产品行当也是需要经验累积的不是,你别看就种个地,养个鸡鸭,有啥难的?错,这里面的学问也大了去了,毕竟不是谁都能把地种好,把鸭子养的又肥又大有能下蛋的。

卫城毕竟年纪大了,白荷就没安排他对外折腾,就留在庄子里扭扭转转,监工就行了。

柳儿是姑娘家,不宜抛头露面,平日里就是带着三儿在自家院子做做女工,做做饭,实现她的人生价值就行了。

秋收后,这些工人还进后面的荷塘挖莲藕来着,因为不知道产量有多少,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卖。

果不其然,没有经过专业种植的莲藕,长得都很细,最粗的不过婴儿手臂那么大,好在味道还不错,所以摸上来之后,全都储存到了地窖,打算自家食用,量也不少,足足上千斤,够吃到过罢年了,反倒是里面的鱼长得比稻田里的大。

就这就证明池塘没白挖,有鱼有莲藕还有河蚌螺蛳啥的河鲜,这水到春天的时候再放一次,因为水渠的水能通到荷塘里面去,所以这里面的水也能放到田里面,到时候来一个循环,试试换了谁的荷塘,明年这莲藕质量会不会达标。

农活只要你想的到,那就永远做不完。

之前杀兔子改善伙食的皮毛,都是卫城硝制的,如今卫赢回来了,白荷似乎也能实现兔肉自由了。

今天杀了只老母鸡,次日夫妻俩又杀了四只兔子,剥皮之后,她将兔肉收拾干净,卫赢则拿着四只兔子皮毛去硝制了,这一斤皮毛,还能卖十五个铜板呢,反倒是兔子肉卖不上价格,八个铜板一斤,而猪肉还能卖十五个铜板一斤呢!

硝制好的兔皮同意晾晒在杂物间里进行通风,积攒到一定程度再去售卖。

麻辣兔肉白荷以前也做过,不过那个时候兔子小,做的肉少,吃的都不过瘾,这次夫妻俩就杀了四只,一只兔子也在两三斤,一顿肯定吃不完,愣是吃了一天才吃完,又麻又辣又鲜美的,当天晚上嘴角可就因上火严重烂掉了,实在是馋嘴不得啊!

这一上火就先烂嘴角的毛病,也是没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