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28章 陪葬女种田记56(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28章 陪葬女种田记56(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年后,过了正月初五,两对夫妻驾驶两辆马车从荷园出发,一路向南行驶,目的地是福州府,从福州府出发走水路,开启海航探索路线,她的目的地是菲律宾。

因为当初红薯能传到我国,就是因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陈经纶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第一次吃了红薯。

当然,这是万历年间的事儿,如今她也算是他们的先人,所以她打算走走陈振龙的路线,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尤其好久没有生活在海边了,特想过一把海鲜的瘾。

这个想法她没有一下子就说出来,而是提议往东南方向走,因为现在天冷,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

在后世,从庆元县往福州府去,也许只是一天的时间,但是在古代这交通落后的年代里,能在年底到达福州,都算是快的,毕竟他们不熟悉路线,本着走哪儿算哪儿的打算,不赶时间,一两年都有可能。

起码在到达福州之前,都要靠马儿走官道,虽然越往南水路越多,海航线也连接起来,但白荷也想见识下明代的中国长什么样儿,如果她能提前将红薯引进至我国,或许也是造福一方的大善事,能够改变数以万计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何乐而不为?

再说,关于红薯的来源和具体时间,本身就有太多的说法,那么她这样做,也不算是违背了历史的发展轨迹,毕竟现在我国人口还没达到一亿,若非红薯的引进增加了我国人口的增长率,怕是后世根本达不到十四亿人口,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之所以选择两辆马车前行,也是因为方便,两对夫妻,又是冬天,不宜在野外露宿,驾驶马车前行再合适不过。

离开之前,白荷还给了翔子两千两银子作为应急备用金,因为她也不确定他们啥时候回来,而且还交代柳儿的婚事,让他自己看着办即可,如果能和小芒走在一起最好,不能的话,就让他给柳儿选个好人家嫁了。

“你自己的婚事也要上点心,多听听长辈的意见,不要找家庭关系太复杂的人家,越简单越好,咱们家关系简单,你驾驭不了家庭关系太复杂的媳妇。”

卫城这边,卫赢专门找他谈心:“爹,你年纪逐渐大了,如果有喜欢的人,儿子不反对,只要你健康快乐就行,此去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抓紧眼前的幸福,不用管我,说不定再回来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家三口或者四口了……,”

才五十来岁的人,还年轻着呢,真要遇上合适的,于他们夫妻来说,也是好事,起码这些年,有人暂时代替他们照顾老人,等他们回来了,一切也都好说。

习惯了后世的高铁飞机,哪怕是轿车电动车呢,也比现在这颠簸的要吐酸水的土路强。

白荷高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而他们之所以准备两辆马车四匹马,也是因为路途遥远,一匹马容易累坏,两匹马的话还能换着适应休息,结果这才走了几十里地,她都感觉自己脑袋嗡嗡的,浑身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于是趁机跟卫赢说自己想睡觉,实际上是进空间吃橘子,喝水上厕所来缓解自己的不适症状了,当然,也不敢多待,自己吃饱喝足了出来,还不忘给卫赢也递口水和食物。

出发之前他们的马车里置备了各种做饭用的家伙事儿,被褥,衣服,粮食等,即使露宿野外也不怕,两个大男人都是有功夫底子的,光嫂子也会武,就是她这一世虽然没练过,但不代表她没有自保能力,那个削铁如泥的匕首一直随身携带着。

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最省钱的住宿办法,遇上有溪水的地方,会将水装满,如果遇到林子,两个男人还会拿着弓箭去猎一些野味儿,路过镇子会买一些能存放的食物,比如干干的饼子,窝头啥的,知道她爱吃水果,卫赢也会时不时的给她买些零嘴点心,生怕她在路上太过枯燥。

就这样,路虽然不好走,颠簸,但考虑到两个女人,只要路过条件好的县城,他们就会在客栈停留一晚,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再储备一些干粮,趁机在县城逛逛,购买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物资,拿到下一个县城或者府城再卖掉,赚取一些差价。

用白荷的话来说,逛街不能白逛,得有目的性,有眼光的挑出当地的特色,这样才能倒卖到下一个城池。

商人商人,不就是靠赚取中间差价起家的吗?

别看他们现在只有四个人,并不能够代表一直四个人,路上若是遇到靠谱的人,那也是可以结伴同行的呀!

白荷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品尝到当地美食时,那眼睛都能笑出星光来,也是最吸引卫赢的时候。

既然是想办法挣钱,那肯定不能一直往外花钱,得想办法挣钱,他们四个人也约好了规矩,如果这一站没有挣到钱,那就啃馒头就咸菜,露宿野外,如果挣到了钱,才能想办法住客栈品美食。

而在每一站选择购买当地的特色,也是看个人的,他们只是同走,金钱是分开的,白荷只会象征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至于光子夫妻俩听与不听,她不勉强。

比如路过竹山县的时候,她花不少钱购买了绿松石,因为用绿松石做出来的首饰品和工艺品,在后世是可以畅销世界各国的,而且还都是国内产的原料。

如此宝石级的绿松石更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非常具有收藏价值,既然路过了,又怎会错过?好在他们是不管彼此去投资什么,花多少本金的,只看最后赚了多少。

她建议投资绿松石,人家夫妻俩却摇了摇头,主要是这东西沉不说,眼光不好的话,选的东西也质量不过关,与其冒这等风险,还不如选择比较实用的,比如当地的蜂蜜、绿茶、豆腐干啥的,这些即使卖不出去,还能自己食用,相对来说更容易接受。

看,这就是分歧,但是也能理解,况且他们选的东西也的确是当地的特色,她自然不需要去反驳。

她不知道他们夫妻俩这次出门具体带了多少钱,反正她是将身家都带着呢,这次采买绿松石,选择好的品质,就足足花了一百多两银子,总斤称达到了万余斤,但是她只给卫赢看了百十斤的东西,余下的全都寄存到了空间,将来要是碰上合适的卖家,再一并卖了。

当然,他们逛街的时候也不是一直待在一起的,所以她才有时间将这些好东西转移出去。

除了这些绿松石,她还购买了其他特产,这些都是摆放在明面上的,唯有绿松石、工业原料五倍子、竹山肚倍(药用、工业用原料)这些便宜又占地方的,她选择转移到了空间,别人不知其价值,她既然知道了,就不能让这些东西埋没掉,万一有一天用得上呢,反正便宜,五千斤才得一两银子,不要白不要。

这也是为什么白荷喜欢把自家男人支走的原因,美其名曰锻炼他的眼光,事实上是为了给自己转移空间点时间,如果白天不方便,她还会趁着晚上出来转移走,为了那点东西,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天气好的时候怎么都行,要是遇上刮风下雨,又恰巧在野外,那可是受了牛鼻子老罪了,人不能淋雨,马也不行啊,所以马车顶上就放了一个可以折叠的帐篷,这是白荷设计,由公公制作完成的,古代没有防雨布,就用一种经过特殊制造而成的油纸,工匠们用纸浆烧制而成,同时在纸张上面涂抹一层油,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油纸,就能够很好地防雨,既能做窗户纸,也能做油纸伞。

两辆马车上面各一个这样的帐篷,要是雨来了,就将帐篷四个角固定住,将马儿赶到下面临时避雨。

好用是好用,但是野外条件恶劣,风稍微大一点,雨再大一点,马儿要是不听话,很容易撑破,所以这种情况下,就要到下一站的时候购买油纸进行缝制包扎,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出门在外的,什么都不容易!

马车在制作之后,就刷了一层这样的油脂,能够做到防雨,加之过了油后,密封性也好了,所以他们四个人倒是安全的很。

路途过程中喂养马儿,都是白荷见缝插针的偷偷喂空间牧草,要么就是吃野外的干草,如果有条件住客栈,会有专人给他们喂养饲料,虽然条件艰苦,但也不至于饿着它们,对比之下,应该牧草更好吃,要不然这四匹马不会看到她都显得特别兴奋。

刚出发时,它们还傻得不知道怎么躲雨,渐渐地有灵性后,只要碰上刮风下雨天,就乖乖的等在棚子底下,不再作妖,这也算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但凡路过一个乡镇县市,他们在安置好之后,白荷就会建议大家分头行动,这样不仅能够快速的了解这个地方,还能锻炼到每一个人的行动力,当然,这也大大的方便了她自己。

她是大夫,有时候也会大量的购买草药,你比如郧西的杜仲、郧西黄姜、房县北柴胡等较为有名的食材或者药材,还有均州晒烟,这可是进贡的贡品,有钱也难买得到,她就偷偷的去烟民家里高价购买,当然,她自己不吸不抽,男人们也别想,就是想将来卖给合适出价的人。

房县黑木耳后世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名气,作为木耳之乡的房县,这个时候的黑木耳品质也是一绝,她哪儿都不去,就去老百姓家里买,打着借住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能购买到品质更好的木耳,谁都知道木耳种植户不易,价格之所以一路走高,也是中间商太多,反倒是老百姓占不着啥好处,所以她一下就找到源头购买,收购价居然还比之前在州府打听的价格要便宜不少。

是以在走街串巷寻找买卖源头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去城里,更应该去乡下地方寻找,有时候偏偏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接连几次靠着这样敏锐的嗅觉,小赚几笔后,连带着光子夫妻俩,都开始相信她独到的眼光和敛财能力了。

甚至去品尝美食,只要稍微一尝,就能尝出人家是怎么做出来,连放了什么调料都一清二楚,包括卫赢都用一种神奇的目光看着她,瞅着三个人的眼神,她就觉得好笑。

“其实你们不用这么看着我的,作为大夫本身呢,我品尝的东西都比你们多,我觉得我以前肯定有流浪的经历,要不然不可能靠直觉干这么多事儿,虽然我的味觉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还得归功于前面那十多年的经验积攒,可惜啊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摔坏脑子,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这倒是事实,因为她并不知道原主的身份,所以编起谎话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更别提自己的老家是哪儿的了。

因为他们是分两辆马车前行的,所以彼此都能互相照顾的到,马车车辙子坏了,马儿生病,她和嫂子遇到生理期,亦或者中途谁因为水土不服发生病症,几乎都是白荷一副汤药搞定的。

如果借住老乡家里,他们也不会白住,要么给钱,要么就是帮他们家老人看病扎针,这些家伙事儿白荷可都带着呢,总能在恰当的时候变出合适的东西出来。

当然,时间久了,朝夕相处之下,难免会露出一些马脚,毕竟车厢就这么大,如果卫赢去找些什么东西,前一天还发现没有,后一天突然出现了,一次两次他或许会怀疑是自己眼花了,可是次数多了之后,就不免怀疑到白荷身上,但他如果不问,她就不提这事儿,真如果问了,她会选择笑看着他,沉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白荷不愿意说的事儿,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没用。

卫赢曾试探性的问过她,只要一开口,她就知道自己暴露了,这很正常,她曾经也担心过,不过想通了之后就坦然面对了,不说是不说,说了就是:“赢哥,我不想说,可以吗?”

当她用小鹿斑比湿漉漉的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他的时候,就算再好奇,那也不忍心再问了。

自此之后,白荷没有变的更大胆,也不会防着他越发的谨慎,还是像从前那样,该怎么着怎么着。

卫赢只要隐隐约约猜测的到,媳妇有个百宝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古代溪流河道还是蛮多的,尤其越是往南越是富庶,只要天气好,他们就住在野外,两个女人也会将换下来的衣服拿到河边清洗干净,这次她出来可是带了不少之前做的灰皂,有灰皂在,清洗衣服不在话下,洗干净了就用卫城做的衣撑把衣服挂到树上进行晾晒,差不多一个晚上就半干了,白天挂在车厢里,所以即使路上条件不好,他们也能保持衣裳的干净。

就是洗澡这方面,他们得等到客栈,而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瞅机会去洗漱,即使不洗澡,个人卫生也要保证,空间里储存了很多的柴火,就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如今空间等级已经达到了五十级,空间储藏也达到了五十个平方,比原来大多了。

她手里本来就有钱,出门一俩月了,这钱是挣了花,花了挣,一千两银子来回倒腾着,根本就用不着将那一万两银票拿出去兑换,可见他们这一路,也是一直在挣钱的,也许不多,但却能顾得住这一路以来的一应花销。

白荷一直猜测自己的是北方人,但当她到达南漳县下面的一个村的时候,一进村就注意到老百姓看着她交头接耳的,她开始不知道什么情况,直到上前询问村子里谁家方便借住的时候,那些妇人们反而询问她多大了,哪里人士,这是在其他地方从来没见过的场面,很不对劲。

直到其中一个妇人站起来离开,没多大一会儿跑过来两个妇人,其中一个她只是扫上一眼,就愣住了。

连带着卫赢和光子他们也傻眼了,“白荷,这,你长得和她,好像啊!”

两个妇人一个老年一个中年,老年的那个开始还一脸不屑,直到看到她的容颜也是傻眼了,中年妇人直接跑过来就抱着她哭,香菊香菊的叫个不停,甚至还不顾她的阻拦和抗拒,直接就拉开了她的手腕,找到了那枚被苏夫人提到过后来被她用药水硬生生去掉的胎记,如今那里,只有一处疤痕,没有胎记。

妇人泪眼婆娑的抬头问她:“香菊啊,这里,这里是不是有一个胎记?你生下来就有的,还有你pG上,右边靠上的位置,也有一个青色的胎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