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65章 入伍(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65章 入伍(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父母最终只打听到那位小战士的名字,他叫向阳,本应向阳而生,却年纪轻轻就成了英雄。

单单有名字不行,还要有地址啊,这样才能更好的报答人家,可是被拒绝了,直到部队撤走,他们也没能问出来个啥,这俨然成了父亲和哥哥心头的病。

最终还是妈妈劝他们:“算了,也许这是人家的规矩,不过好在知道了恩人的名字,以后,就在家里设置个牌位吧,和咱家祖先一起,每年供奉。”

爸爸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妈妈及时说:“放心吧,这个牌位在我们的心里,”

如今正是惩治封建迷信的关键时期,他们也不会傻了吧唧的触碰这些,丁薇虽然没见过这位叫向阳的英雄,但他救了自己的哥哥,她自然要将这个名字牢牢的记在心里面。

10月的时候,洪水带来的后遗症逐渐显露出来,水虽然退了,但地还是湿的沾脚,脚下的土不是泥土是泥浆,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播种,即使种到地里,也不知道是否会发芽,这冬小麦可怎么种?

如果种的晚了,又担心天冷发不出来芽,这可愁坏了老百姓,最后三拖四拖,愣是在10月底把麦子勉强种下了。

好处是土地足够湿润,坏处是,不知能否顺利发芽,减产是必然的。

今年因洪灾不仅少种一季的粮食,就连菜也没有了,还不算各家各户的损失,最初还是两顿饭,没有活的时候干脆一顿饭,孩子们饿的胃里发酸,两眼昏花,一脸菜色。

从来没受过这罪的丁薇,也是饿的没力气抱孩子,偏偏这小妹还就喜欢她,天天缠着她。

“我的金手指啊,我好想念它们。”但是这一世没空间不说,就连良田也唤不出来了。

爸爸为了能让他们吃饱,也是将农用的办法都用上了,妈妈要喂奶,她的粮食不能断,每次妈妈说要断奶,自己不吃,让孩子们吃,爸爸就阻止她。

“你傻不傻,孩子才这么大点儿,不吃奶的话,现在的东西,又有哪一样是她能吃动,能消化的?”

“我现在还有点本事,虽然弄来的不是红薯干就是高粱米,但至少能顶一气儿,你就安心的吃,我是你男人,我的责任就是保证你们娘几个的安全,如果轮到你来替我省粮食,那我算个啥?”

不得不说,妈妈这老公选得好啊,的确够爷们儿,也如他自己所说,在尽可能的保障他们几口人的温饱冷暖问题。

霜降之前,小麦总算平安发芽长绿长高了,虽然看起来没有去年那么精神,但至少发芽长高,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可因为今年没能种的下萝卜白菜,使得整个冬天都没有存粮存菜,尽管生产队想尽办法从别的地方要了点救灾物资,但比着往年,今年算得上最差最艰难的一年了。

丁薇也没想到自己穿过来四年,越混越差,甚至到了年根儿,连顿肉也没混上。

外公外婆家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几个姨姨条件较之他们稍微好点,还专门给他们送过干菜和咸菜。

这几个月,她都不知道怎么熬过的,幸好正月里因为雨水足的缘故,白蒿、荠荠菜等野菜长得都特别好,也庆幸今年没有下雪,否则他们会更难捱。

春天来了,人就有了希望,大哥顺利考上县城的初中,接下来要开启寄宿制的学习生涯。

初中学费相对要贵一点,五块钱一学期,生活费加住宿费算下来也要五块钱,还要带咸菜和干粮,毕竟学校的饭菜不可能顿顿都要买都要吃。

今年丁薇五岁,是大姑娘了,妈妈本来要送她去上学,她觉得那是浪费钱,更何况,如果把她送到学校,那谁来带妹妹?

所以她说:“小哥不是去学校了,等他回来教我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我现在的程度,一二年级对我来说并不算难了。”

这还真是实话,以丁薇现在的水平,大家都瞧得出来,她的反应能力比老四强,老四看着是在教她,但总感觉这大妹有时候看小弟的眼神,充满了怜悯之心,说看傻子有点过分了,可老四在大妹面前,不是傻子是啥?连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智商有被碾压,真可悲。

父母的学习之路因为洪灾暂缓了半年之后,在今年冬天重新开始修复堤坝又接上趟了,就算赶不上每天学习,但不管是从识字量还是计算能力来说,都已经达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水平,尤其是母亲的进步,甚至比父亲更大,因为她的空闲时间更多一些。

而且父母又经常拿着铅笔头和书写本的背面练字,以前是歪歪扭扭的写,现在练的已经像个字了。

现在他们家的情况是两个大人赚钱养家,四个兄弟上学,五岁的丁薇在家带丁香,丁香已经会走路了,母亲也给她断了奶,爸爸会想办法给她弄点鸡蛋补充营养,而丁薇则负责给她炖鸡蛋羹。

开始妈妈不放心,担心她连火都生不起来,后来带着她实际操作了好几次,看她做什么像什么,也就放了心,就试探性的让她带娃试试看,没想到她中途不放心跑回家,看到人家不但做的好,带得好,就连孩子的脏衣服也都浸泡在盆里等着去洗。

赵青青每次看到这画面,都感动的说不出话来,丁薇安慰她说。

“放心吧妈,我会把妹妹带到三岁再去学校。”三岁能上育红班的小班,到时候妈妈就能彻底撒开手了。

丁薇比丁香大三岁半,所以丁香上育红班的时候,她也快七岁了,上小学倒是刚刚好。

为了省钱,她打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己读书的超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早点读出名堂,还能早点为这个家分摊点。

都说时间是最不经过的,一晃时间进入了七三年的暑假,这一年丁薇刚过七岁生日,丁香也三岁半了,秋季她们俩都要上学去了,这两年丁薇在家带丁香,是眼瞅着他们家的日子随着父亲去上夜校后,逐渐攀升上来了。

哥哥三年初中也结束了,甚至通过爸妈的关系成功拿到名额,顺利通过体检和政审,秋季就要征兵入伍了。

因为是初中毕业生,进部队那都是有优待的,如果将来再学个一技之长,晋升的潜力非常大。

二哥如今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明年初中毕业,自打高考停了之后,高中也停课了,所以这个时候能读到初中毕业,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事儿了。

丁薇打算开学就上五年级,这个决定惊呆了家里人,但她却是算好了时间,因为七七年恢复高考,高中也在那个时候恢复,四年的时间,初中毕业直接上高中,卡的刚刚好啊!至于年龄,那更不是问题,她只有表现的越天才,才能被学校重视,学校重视了,父母脸上也有光。

爸爸用两年时间拿到了读机械类夜校的资格,只要拿到这个文凭,有公社和学校的推荐信,就能去县城的拖拉机厂去试岗,这可是从农门跳入城里当正式工的好机会。

妈妈也因为表现优秀,评上了他们生产队的劳模,这个暑假是他们全家齐聚一堂的最后时刻,秋季哥哥就要入伍,听说要一路南下,也不知最终会去哪个军区。

因为当兵能减轻家庭负担,还会有拥军光荣证,大哥政审过了之后,二哥也跃跃欲试想去当兵。

妈妈不舍得,可是爸爸看的很开:“他虽然初中毕业,但咱们也没啥能力帮他找个好工作,与其那样,还不如让他去部队混,混得好了能一路晋升,混得不好,将来专业部队也会安排个工作,这对咱们这种家庭来说,绝对算得上最好的去处。”

俩儿子会读书,考上了初中,初中三年成绩也都还不错,所以才会一路过关斩将,轻松的就被部队要走了。

就连部队来家里家访,感受了他们家的氛围,也直夸父母会教导孩子。

大哥这儿没卡,二哥有了大哥做榜样,定然也不会差,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哥哥们暑假抓紧时间在生产队挣工分的时候,丁薇除了在家带妹妹,还借着生产队的报纸了解了不少这个年代的时代背景。

生产队的报纸只有这么一份,每次开会都要给大家读报,好传达上面的意思,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国家大事。

毕竟村里家家户户都穷,没有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年代,只有靠读报纸得知国家大事儿。

而往往这些报纸分发到生产队的时候,都滞后一个月了,也就是说,人家看过之后才会逐级往下发放,消息肯定不是当天的,也不是实时的,反而是延后一个月的老新闻。

即使如此,也够丁薇从上面找寻征稿的地址信息,她想投稿挣点稿费,但目前也想不到用哪一种合适的方式,因为汇款单会寄到生产队或者学校,这就意味着只要她一出手,就会曝光,谁让她现在只有七岁呢?

尤其,她这个七岁,还没上过学,而这上面征稿的稿件,却不是小学生能写得出来的。

思前想后,丁薇都觉得不合适,她可以高调,但前提条件是上学。

本来去年就该上学的,是爸妈太忙,她不忍心把妹妹丢给他们,适逢今年大哥毕业入部队,就想着还不如晚一年。

现在妹妹在她的教导下,已经会被二三十首唐诗了,嘴皮子也厉害的很,不仅会被古诗,就连儿歌也唱的特别好,特别多,好多都是这个年代孩子听都没听过的,更不要说唱了。

但大人们听不出来什么,只觉得这丫头会唱歌,唱的还挺不赖?

这几年,他们家不管大人和孩子都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但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不是因为家庭负担重,早早的就辍学,就是想方设法的找城里的女青年结婚,或者嫁男青年。

当然,能娶得上女青年或者嫁男青年的,都是生产队有权有势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免除部分的劳动。

除此之外,还有玩心计骗这些女青年的,其中就有一家很穷,非常穷那种,但架不住那个男人嘴皮子厉害,又长得还可以,也不知道怎么就把女青年骗回家,不但没有出彩礼,还和人领了证,最可怕的是这个人看起来像个人,实际上不是人,经常殴打女青年。

可孩子都有了,她还能往哪儿跑,甚至因为她嫁给农村人,连结婚的时候父母都没来,这些年更是和她直接断了关系,没错,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那个白洁。

没想到吧,向来眼高于顶的她,最后却被全村最懒最穷的那家人给骗回了家。

现在的白洁,哪里还有当初的骄傲和自信,远远看过去,那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尤其她头胎生的是个闺女,不仅丈夫打,就连婆婆也对她吆五喝六的,多少次她都看到她偷偷抹眼泪。

看到这种情况,真不知是说她活该,还是该可怜她。

聪明人也有,但姑娘的青春就那么今年,能坚持到现在没嫁的,大概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念想吧?

他们刚来的时候还是小青年一个,怀揣着梦想,可是如今三五年过去,十几岁变成了二十几岁,人生还有几个五年?

男青年娶了农村姑娘,生了孩子。

女青年嫁了农村小伙,也不完全是过的不好的,大部分过的也还不错。

之前她家那热火朝天追求女青年的堂兄,最终还是没能够上资格,人家瞧不上他,后来就找了邻村一个大龄女青年结了婚,婚后过的还算不错,所以说选对媳妇还是很重要的。

入伍那天,镇子上挂着红底白字的横幅,到处都是拥军参军的宣传条幅,还有大红灯笼,彩纸,氛围感极强。

哥哥穿着军绿色的军装,胸.前挂着大红花,背后背着军绿色的包袱,笑呵呵的安抚着爸妈。

“哎呀妈,说好了不哭的,您怎么又哭了,我又不是不回来,我们每年都有年假的,就算刚去没时间回来,我也会给你们写信的,我们要先去鲁省报道,日后分到哪里还不清楚,不过你放心,您儿子绝对不会给你们丢脸的。”

妈妈拉着哥哥的手,一脸不舍得,丁薇拉着丁香的手,抬着头盯着哥哥使劲儿看,满脸的不舍得。

丁建国安抚好母亲后,走到丁薇身边,双手捧着她的脸,轻轻的擦了擦她不知何时流下的泪。

“好薇薇,别哭,哥心疼,等哥去了部队,就给你们写信,我挣的津贴也给你们寄回来,你和香香买好吃好穿的。”

丁薇这下也不掩饰情绪了,哭着对丁建国说:“哥,你怕是不知道你一个月多少津贴吧,第一年六块钱,你还是攒起来给自己娶媳妇吧?除非你哪一天混到了干部,否则你的津贴一年也就涨一块钱而已。”

十一年的老兵一个月五十块钱津贴,可正排级干部一个月就达到了二十三.级工资,也就是五十二元,足以可见要想出人头地,还是得当干部。

丁薇这么一说,丁建国都没顾上问她是咋知道的,却是担心自己被妹妹嫌弃津贴低了,但他却好脾气的揉了揉她的头发。

“乖,那哥努力点,争取让你成为干部家属,哥要是混的好了,你和香香将来也能嫁的好一点。”

本以为只是句玩笑话,就连父母都没把这话当回事,没想到丁建国却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立誓要在部队里混出个人样。

送军的家属有很多,排着尝尝的队伍,可是大哥终究还是上了军绿色的大卡车,一脸不舍的和他们挥手说再见。

送走了大哥,妈妈情绪低落了好几天,时常坐在院子里看着大哥的房间发呆,充分应了那句老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还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哥哥,一走就是出省,妈妈哪能放心呢?

爸爸的情绪虽然不如妈妈这么明显,却还是安慰她:“行了,一回生二回熟,明年啊,你还得送老二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妈妈眼泪彻底绷不住,哭了出来。

“我的建国啊,从生下来就没离开过我,这些年他是最懂事,也是出力最多的那个孩子,怎么今天就突然从我身边离开了呢,振龙,我不放心,我真的放心不下他。”

“放心不下你也得放下,咋地,你还能不相信部队给你带好娃啊,部队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咋儿子那么有实力,咋可能混不下去,你就擎等着他给咱争脸吧,行了,别在这儿别扭了,别再把俩小的招哭了,你忘了老小那天哭成啥了,谁安慰都没止住哭声。”

丁香反应慢了半拍,哥哥走之前还抱了她一会儿,哥哥上车走把她递给爸爸她都没反应过来,直到车走远了,才开始嚎啕大哭,哭的那叫一个惨,妈妈迫不得已还给她买了五分钱的麦芽糖,这才算是糊弄住了。

一想到老小的哭功,妈妈头疼的捏了捏眼角。

“算了,我还是出去转转吧,顺便打探一下,他们啥时候能到,啥时候能写回信,”

还能去哪儿打探?肯定是去年入伍的军妈那里问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