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67章 吵架(4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67章 吵架(4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不管是她所在的村子,还是甄庄村,似乎王、张、李、赵都是村子里的大姓,不愧是排在百家姓前四位的姓氏,这个男生又瘦又高,她顶多一米三,而人家看起来都有一米五了,只不过营养不.良的关系,看起来瘦的吓人。

这孩子挺善良的,能对初来乍到的她给予关心,丁薇友好的朝他摇了摇头。

“谢谢你啊张嵩,我勉强能跟下来,没事儿,多跟几天就会了,要是还不会,你再教我也不迟。”

张嵩有些腼腆的笑了:“你还知道我名字啊?”

“你就是我隔壁桌,老师上课提问你,我就记住了啊!”

随后他们一起回了教室,刚坐下没多久,陈秀敏就过来了,手里拿着她给的橡皮筋,又塞到了她的手里。

“丁薇啊,我真的有,你不用这么客气,我还是还给你吧?”

无功不受禄,都这一步了,她也不好再勉强人家,笑着点了下头:“行,没事儿。”

心里有失落感,还觉得她跟自己太见外,但仔细想想,平白无故,第一天认识,她对人家这么热情,人家害怕也是真的,于是她叹息一声,把皮筋收了起来。

这年代的学校是没有开水可以喝的,学校又压水井,也有大水缸,谁渴了就去拿葫芦水瓢舀着喝,虽然这样不怎么卫生,但井水甘甜爽口,还冬暖夏凉,这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她也没有水杯可以用,不过却是做了个小葫芦水瓢,渴了就自个儿去压水井那儿碰上谁压水,就接一小瓢,咕咚咕咚喝下肚,瞬间透心凉,也解了渴。

妈妈每个星期都给她五毛钱做零花钱,但她从来不乱花钱,全部攒起来自己藏一个地方。

学校距离家近,四节课下课后孩子们一窝蜂的往家跑,没办法,肚子饿啊,不是农忙时节都在自己家做饭吃。

明面上她吃的是外公外婆那一份,实际上妈妈也给外公外婆补贴了,肯定不会让她在这儿白吃白喝。

在大舅二舅结婚之后,外公外婆就跟他们分了家,虽然还住在一个院子里,但都是各吃各的,老两口吃不着他们的,他们也没脸来吃外公外婆的,这大妗子和二妗子,不能说不好,却也说不上好,毕竟谁家都是孩子一大堆要养活,外公外婆也不会去占他们的便宜。

只不过这儿媳妇毕竟和公婆隔着一层呢,赵青青贴补娘家的事儿也没当着这些嫂子的面说,毕竟没在一个锅里面吃饭,可每次丁薇回家,他们就下意识的把自家灶房的门关一下,生怕她吃他们什么似的。

也并非她敏.感,她还经常看到两个妗子的眼光里带着赤.裸裸的嫌弃和烦躁,原因不言而喻啊,生怕她吃了老两口的饭,到时候他们不够吃了,会朝他们要。

这姑子和嫂子们的关系能好到哪儿去?父母把儿女养大,分家以后再没吃到一起过,哪怕是过年,也只是端一碗饺子过来,算是完事儿,从来没说把父母请过去,一起吃个团圆饭,偏偏还要算计着谁家人多,谁家人少,吃多少,占多少,便宜谁的问题,以至于算计的多了,过年反而比日常还要冷清。

妈妈心里面是有气的,但是又不能对嫂子说什么,所以,即使平时她拿什么东西过来,也再三交代爹娘不要把这些东西给他们的孙子孙女,然而这话都是耳旁风,她前脚刚走,后脚就被儿媳妇撺掇着过去要吃的喝的了。

现在她住在外公外婆这儿,那在他们眼里,肯定是既碍眼又不痛快,这种感觉她太能理解了。

都是做过儿媳妇的,尤其儿子多,又住在一个院子的情况下,矛盾会更多。

要不是她非要来这边上学,也不会给外公外婆带来这么多麻烦,所以丁薇很懂事,一下学看到饭还没做好,就让外公外婆歇着,她做饭,在自己家她没机会显身手,因为麻利的妈妈总嫌弃她碍事,从来不给她机会。

就连烧火也让哥哥干,说闺女皮肤嫩,怕被火给烫着了,所以她在家真的几乎啥都不干,连爸爸都说,都快惯成大户人家的小姐了,被妈妈一眼睛就给瞪回去了。

外公外婆也是刚从地里面回来,早上泡了高粱米,晌午要煮高粱米,还洗了两个土豆,看样子是要炒土豆。

她将铁锅刷洗干净就把泡高粱米的小盆倒进铁锅,连汤带米的一起倒进去,然后开始烧柴大火煮。

随后把土豆削干净,拿着对她来说算大的刀在水缸边缘磨了磨,之后开始慢慢的切土豆。

“薇薇啊,让婆来吧?别再切着手了。”

“没事儿婆,我小心着呢,就是切的不好,一会儿你和外爷吃的时候可别嫌弃。”

“傻闺女,你能做饭就很好了,啥嫌弃不嫌弃的。”

婆剥了点蒜,又拿了个干红辣椒,老两口现在还没老到啥也吃不动的时候,所以辣椒和蒜都能吃。

两个土豆切完泡在水里面澄澄淀粉,辣椒和大蒜切好后,她就蹲下继续烧火,顺便将学校的事儿跟外公外婆讲一讲,外公识字,毕竟还是队长,经常给人开介绍信,还特意问了她几个算术,得到准确答案之后,还表扬了她。

“中,这孙女儿不壤,好好学,将来才能有出息。”

高粱煮熟后要用漏勺把米单独捞出来,剩下的汤再盛到盆里面。

锅刷干净就开始炒土豆丝,考虑到老两口的牙,她炒的比较面,土豆丝炒好后,外爷又将他们腌制的洋姜拿出来切丝用红辣椒炒了炒,这样两道菜就好了。

高粱捞饭并不好吃,所以这菜要是没味道的话,那就跟嚼腊似的,如今有了辣辣的酸酸的菜搭配着,捞饭也没那么难吃了,吃完了还能喝上一碗高粱汤,吃饱饭的滋味儿好受极了。

外公外婆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丁薇让他们去散步,自己在家利索的将锅碗瓢盆啥的都刷洗干净,随后还去井边提了四半桶水,将家里的水缸填满,一桶水她提不动,也不习惯用扁担,就用手提,慢慢挪回家。

外婆老远就看到她提水,和外爷快步走回来,叨唠她。

“谁让你干这个了,你外爷用小推车去拉也挺方便的。”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甚在意的说。

“我来就是替我妈孝敬您二老的,有我在,你们尽管歇着就行,下晌你们下工回来,衣服直接泡着,我来洗,昂!”

短暂的休息后,丁薇又去上学了,下午有三节课,音乐课就是跟着老师学唱歌,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玩儿,劳动课打扫校区卫生,因为整个学校的卫生都需要孩子们干,美术课上不上都没有意义,一没有画笔,二没有画纸,干脆就不上。

上午都是主科,语文算术和常识,常识课就是自然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算是格外的拓展课吧。

本身这年代教育就跟不上,科目自然少的可怜,孩子在学校就是跟老师学精细呢,常识还会教做人的道理,换言之就是思想品德课,涵盖太多内容,统一归纳到了《常识》里。

语文就是学拼音、写字、认字,数学就是算个数,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甚至说五年级的知识点还不如后世小学三年级的难。

这个时代的教育,才称得上快乐教育。

只用了一天的功夫,丁薇就交到了好几个朋友,兴许是性格好,长得好,她的人缘还不错,不仅男同学罩着,女同学也非常友好,不像她当丑女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搭理。

她也算经历过n世的老妖精了,看人不说一个准吧,起码谁对她是真心的,谁只是表面一套,还是看得明白的。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孩子单纯的多,可没有后世那些孩子心眼子多,因为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不存在利益关系,嫉妒什么的更是无从谈起,而小孩子之间的打闹也是常有的事儿,她的心理年龄比他们都大,哪会真的将这些记挂在心上?

放学回家后,孩子们背着书包匆匆跑回家,都要去地里干活,即便不干活,也要捡柴火,丁薇就跟着表哥表姐他们去了河滩地的小树林里捡柴火。

因为这年代主要靠柴火做饭,煤倒是有,只不过数量有限,家家户户都想省下来冬天使,所以天气好的时候,都用柴火烧,这就造成了柴火供应不及,好在农民是最勤劳的,田间地头到处都种的有树,只要你不嫌累,跑远一点,每天还是能捡个十斤八斤的。

这些柴火都是小柴,大柴是需要伐树才能获得,那可都是公家财产,谁也不敢打大树的主意。

就地上掉落的树枝,干树叶捡回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像芝麻杆、油菜杆也都是引火的好材料,但都归到生产队用了。

稻草、麦秸秆那都是可以做编织品的,玉米杆子可以作青储喂养牲畜,红薯叶子啥的更是珍贵的不得了,只要谁家没菜,或者生产队菜不够,那红薯叶就能垫吧好些日子。

要不说这年代的孩子看到红薯就想恶心呢,因为吃太多了,蒸着吃、煮着吃、晒干了磨成粉炖了吃,各种各样的吃法都尝过了,唯独这炸和炒费油,谁都不愿意折腾,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上锅蒸,青黄不接的时候,一顿吃好几个都实属正常。

只是没想到,等她背着柴火回到家的时候,看着母亲呆呆的坐在灶房门口,时不时的抹眼泪。

丁薇赶紧跑过去:“妈,你咋来了?眼睛还这么红,跟我爸吵架了?”

赵青青仿佛是想起了什么委屈的事儿,眼泪一下就挤出来了,丁薇心一疼,把柴火放下来,也不问具体发生了什么,反正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的,她妈妈还算好的呢,没有婆媳关系,顶多就是他爸那边犯轴,惹到妈妈了。

丁薇给赵青青倒了一碗热水,“妈,你先喝水,我活点面,晚上擀面条吃,刚刚我在外面掐了点野菜。”

面肯定不是白面,而是荞面、莜面、红薯面等乱七八糟的面掺和在一起,这比例要是搭配好了,倒是能成型,搭配不好的话,那就是一锅糊涂,不过他们这儿正好有糊涂面这一特色,所以不管做成个啥,吃饱肚子才是真,她也能仗势着年龄小,做啥大人都不会计较这一点,大胆的尝试着各种吃法。

院子里种了小葱和香菜,她扒掉点洗干净切成段拿盐和醋腌制着,一会儿面条熟了,把这个往锅里面一倒,那就是顶好的调味料,连油都不用放,当然,也不舍得放,晌午已经吃了一盘炒土豆了,那可是用荤油做出来的,晚上能省就省了。

擀面条的面要硬一点,软的话容易粘连,不成型,但硬面也意味着擀起来辛苦,好在有妈妈帮忙。

等外公外婆回来的时候,面条已经擀好了,他们也背着柴火,难怪回来的这么晚。

赵青青回家,哥嫂肯定要问几句的,她什么也没说,只言:“过来看看薇薇,”

回到屋里,外公外婆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两口子惹气了?”

妈妈沉默不语,丁薇也知道她在这儿,妈妈可能不好意思说,外公叹了口气。

“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气性,你男人啥样儿,你自己还不清楚?他又不抽烟也不喝酒的,天天在外面忙活着挣钱,困难的时候还记得给我们送来粮食,这女婿可以了,你别不知足。非得吵架才能安得住?老大当兵可来信儿了?”

妈妈虽然沉默着不说话,但是却时不时的擦擦眼角的泪水,听外公这么说,似乎更委屈了,说出来的话还带着颤音儿。

“嗯,来信了,在鲁省呢,一切都挺好,训练虽然苦,但他能坚持得了,表现很突出,他因为是初中毕业生,这津贴上来就是十块钱一个月,比普通当兵的高出来四块钱呢!”

丁薇讶异,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她怎么不知道啊,看来这架空的年代,到底不一样啊,挺看重学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