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74章 豆腐(4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74章 豆腐(4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被丁薇这么耳提面命的天天叨叨着,大家都有刚开始的不习惯,转变了态度,不过早晚刷牙的只有姊妹俩,丁香也是被姐姐逼得没办法才跟着刷的,其他家人都是早上起床了刷一次,他们觉得这样就够了,还不浪费牙膏。

丁薇也觉得想要转变这个观念,有点难,索性随他们去了。

秋收结束后,天也变得凉了,他们的日子也变成顿顿红薯,没办法,红薯产量高,又是他们这边的主要农作物,和其对比,玉米反倒还金贵了,这个时候的红薯就跟不要钱似的,每天三顿的吃红薯,吃的她天天放屁不说,还觉得胃酸难受,可有啥办法,大家都是这么过的。

红薯没下来的时候,他们天天吃红薯叶子,现在红薯下来了,红薯叶子没了,就吃萝卜白菜,丁薇看着自己干煸四季豆的身材,也是欲哭无泪。

秋收的工作就比较少了,爸爸也能天天骑车回来了,妈妈也不让她去地里忙活,她每天的主要责任就是把家照看好,做好一天三顿饭,洗好一家人的衣裳,得空了可以去捡柴火,挖霜降之前的最后一批野菜,再吃野菜就得到正月里的小荠菜和河滩地里的白蒿了。

爸爸自从在拖拉机厂正式安定下来之后,人也更加自信了,当然,他也没有因此而放弃看书进步,经常去书店买一些关于机械类的书籍回来看,看不懂了就去问马爷爷,有个这么能耐的专家教授在身边,别提有多幸福。

要过年了,队里面没活的时候,妈妈带着她们姊妹俩去镇子上的供销社转了转。

虽然这供销社货架上的东西,可能还不如社区小卖部里的东西齐全,可是穿越这么久,看到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多多少少还是露出了独属于孩子的兴奋。

比起妈妈只看得到油盐酱醋的陈列,她们姊妹俩看的可都是兰花根、猫耳朵、鸡蛋糕、雪花酥、罐头、糖果、瓜子这些吃食,玻璃柜台前,她们扒着桌子往里面看,妹妹丁香时不时的指着这个问‘姐,那是啥?’,每一次丁薇都会耐心的解说着。

而这个时候妈妈也买好了一毛五一斤的盐,五分钱一斤的酱油醋,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五毛钱一块儿的肥皂,一块钱一斤的散酒,再看那边的大米,三六九等,最贵的三毛三,最便宜的一毛三,因为这里不是粮站,所以粮食只摆了一点儿。

另外柜台上还摆了不少看起来不太新鲜的蔬菜和豆制品,兴许是下午的缘故,才觉得不怎么新鲜。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脸疑惑的问丁薇:“你让我买的这石膏卤,真的能做成豆腐?”

好久没吃豆腐了,正好丁薇看到供销社卖豆腐的摊位上有卖卤子的,就让妈妈花一毛钱买了一包石膏卤粉,关键这卤粉还不少,能做好多次呢,她觉得很划算啊,就让妈妈买了。

而且做过一次豆腐后,卤水就能自留了,不需要再买,花一毛钱就买了可以吃整个冬天的豆腐,何乐而不为?

“妈,我实在是吃够了红薯了,咱家不是有黄豆吗?咱们试着做豆腐好不好?”

赵青青有些无奈的看着手里的卤水,“咱哪里知道比例嘛,我也是惯着你,任你胡来。”

“这有啥,做不好稀了就是豆腐脑,多了就是硬豆腐,硬豆腐压缩一下不就是豆腐干,妈,实践才是真理的唯一佐证,万一要是成功了呢,这东西又吃不坏肚子,咱拿一小瓶试试,也不费啥钱,总比天天排队来这儿买豆腐的强,这冬天消耗的多,赶早都不一定买得到,还是自己做方便。”

丁家人不知道丁薇是做豆腐的高手,赵青青也只当她说着玩儿,倒是没想到她家大闺女回家之后就泡了两斤豆子,她本能的想阻止:“一斤就好了吧,你咋还泡两斤,万一失败了呢?”

“妈,失败了咱喝豆浆,喝豆腐脑,好不好?”

赵青青无言的看着她,须臾,叹气:“行行行,你整,我看你能整出个啥!”

他们家是有磨盘的,现在家家户户都需要磨粮食,村口大槐树下有个超级大的磨盘,那个适合磨粮食,家里的磨盘相对来说比较小,丁薇不想去村口招摇,就在家里让哥哥们帮忙。

泡发了一晚上的豆子倒是不太费劲,就是转动磨盘比较累,他们兄妹四人围着转盘转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将豆浆磨碎磨细腻了,这个过程中的加水也需要掌握比例,多了不行太稀,少了也不成太稠,她一般都是根据手感来的,很少注重具体比例是多少。

之后就是用纱布过滤,因为泡沫太多,上锅煮的时候,也要用勺子将表面的浮沫给撇出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放浆的时候要用纱布再过滤一遍,自然降温到80-85度即可点卤。

卤粉提前加水稀释,按照1:1.5的比例制成卤水,加入适量的盐,(有一点食盐沉淀为宜)浆的温度。

然后在80-85度时用勺子使其在桶中上下缓慢翻动,慢慢加入卤水,有絮状出现时卤流放小,出现80%絮状时停卤,并在液面上洒卤压面。

蹲缸的时候,静止不动大约10分钟,让蛋白质充分凝固。

她们家没有专门的豆腐成型箱,所以她就随便找了几个木板用钉子简单钉一下,拿出纱布,家里早年给爷奶办丧事的时候,留下了不少白布,这布比较稀,可以临时当纱布用,这些纱布已经清洗干净了,她将纱布先铺到各个做好的木板成型箱里,然后开始放豆脑,放豆脑前不得搅拌,等将豆腐倒入箱里面后,再将上面露出来的布四个角对折盖住,上面再放一层洗干净的木板扣住,末了再放两块重量差不多的大石头压.在上面,这是快速成型的方法。

利用现有的条件,折腾一个上午,终于在十一点做饭之前,她将豆腐给做好了,两斤豆子,出了五六斤的豆腐,虽然没有买的豆腐那么厚实,那也有小拇指那么高的厚度了,然后她掰下来一块儿放到已经一脸震惊状的妈妈嘴里:“怎么样,是不是跟买来的一个味儿?”

赵青青愕然的看着丁薇:“你跟我说,你到底从哪儿学来的?”

“报纸上啊,报纸上有制作的方法,我记住了,就想试试,没想到还真成功了,妈,你说我是不是个天才?”

赵青青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吃在嘴里的豆腐真的和买来的没什么两样,甚至觉得这是自己闺女做的,更好吃,更甜。

她一脸感叹的看着面前的豆腐:“这么说,咱家以后都不用买豆腐了?”

丁薇点头笑着说:“是啊妈,你想啥时候吃,我就啥时候做,守着家呢,方便的很。”

赵青青大手一挥,“既然有这么多豆腐,今天我就给你们包豆腐包子好不好?正好我昨天晚上发了面,本来是想蒸馒头的,现在有了豆腐,我们吃包子。”

两个哥哥也处在兴奋当中呢,赵青青大方的割出来两块递给老三和老四。

“去,给你叔叔婶婶家送一块儿,就说是你们几个做出来的,以后他们想吃,提前预定,不过要交豆子啊,一斤豆子给他们两斤豆腐!”

丁薇抿嘴一乐:“所以说剩下的那一斤是咱们的辛苦费吗?”

“那当然,我可是看你们折腾了一上午,这么辛苦,咱们不能不赚啊!所以薇薇,你回头都教教妈妈怎么做,我非学会不可,等我学会了,也给你外公外婆送几斤过去,如果你们不在家,妈妈也能自个儿做点儿过过嘴瘾。”

丁薇颔首:“这有啥难的,今天晚上我们泡三斤豆子,明天开始教大家做。”

其实丁薇知道,她说的轻松,但是真正学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毕竟做豆腐也需要掌握火候和手感的,她是因为做的多了,才会一次成功,其他人可就未必了。

当然,他们家做豆腐是不会拿来卖的,至少在83年之前,没办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等值交换,如果真有人拿豆子来换豆腐,妈妈又刚好有时间的话,这应该是政策内允许的。

叔叔婶婶因为诧异,直接跟着来到了他们家,看到这豆腐真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当时的表情真的精彩极了。

“这几个孩子可真厉害啊,瞎捣鼓也能捣鼓成功?这是不是说以后我们都有口福了?”

妈妈开玩笑似的说:“那没问题啊,不过,你们得交豆子啊,”

婶婶们立刻笑成了花:“这还用说嘛,你们辛苦做,我们咋可能不知道这好歹,放心,以后真做豆腐,我们俩也过来帮忙,保准不让你们吃亏。”

丁薇倒是不担心他们偷学,毕竟她并没有打算让妈妈做这个辛苦活,做豆腐太累,赚的也少,如果婶婶他们感兴趣,教给他们又何妨?

差不多等到八零年之后,就土改分地到户了,到了那个时候,她打算让妈妈开个饭馆啥的,地就给叔叔婶婶种,每年给他们一些口粮就行,比起种地,八.九十年代的生意才好做,她有的是赚钱的办法,只要叔婶做的不过分,她不介意分享几个方法出去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她觉得她小哥有做生意的潜力,因为他不怎么爱学习,但是小聪明不少,抠抠搜搜的会算账,这将来要是真考不上高中了,让他跟着妈妈一起做生意,也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三哥比起四哥来,能坐得住,看书也很认真,只不过暂时看不出来是不是读书的料,等到了初中,课业难度增加,他要是学起来轻轻松松的,那将来就往大学生的方向发展。

晌午,妈妈包了两种馅料,一种辣的麻辣豆腐馅,一种不辣的白菜豆腐馅,这都是丁薇出的主意。

杂粮面包出来的表皮有些发黑,但这不影响馅料的香,一口咬下去,差点把丁薇感动的哭出来。

“妈,连续吃了半个月的红薯,我都感觉自己快要成红薯了,这豆腐真好吃,太好吃了。”

“红薯没下来的时候,你们天天想着烤红薯,这红薯下来了,天天吃,你们又不愿意了,幸亏你爸还有一份工资,要不然咱们家这么多孩子,还真得天天吃红薯了。”

今年发的红薯多,粮食少,谁家不是紧着红薯先吃,粮食放后,要不然哪能等到夏收的粮食下来咧?

即便是天天吃红薯,也是有合理性规划的,不是你想吃几个,就能吃几个。

现在红薯的吃法已经被当地百姓尝试了个遍,红薯干磨粉掺和着粮食吃馒头,红薯和粮食一起煮着吃,上锅直接蒸着吃,切成片放到鏊子上炕着吃,还有的蒸熟拍成饼煎着吃,最好吃的方法大概就是漏成粉条,白菜炖豆腐粉条吃了。

自打她会做豆腐之后,妈妈婶婶她们只要一有空就商量着泡豆子学做豆腐,对此她也都倾囊相授,还顺便研究出了做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的一些比例,妈妈学的认真,婶子一遍感叹她聪明,一边鄙视着自己的子女。

“咋同样都是孩子,你家的都比我家的聪明咧,这闺女可真厉害,随便看一下,就记住了,关键还真做出来了,你说说,她长大得多厉害啊,嫂子,你可真有福气,这老五就是不简单!”

妈妈也觉得与有荣焉,不过她低调,“这事儿咱自家人知道就行了,到了外面可别说,”

婶婶们自然也知道这个理:“放心吧嫂子,我们跟着学已经占了大便宜了,哪里还会出去说去?不过这豆腐这几天算是吃带劲了,我连我娘家那边都没吭气,就说是买来的豆腐,以前觉得吃豆腐都是奢望,还得花钱排队去买,现在好了,想吃就能做,跟做饭一样,这是以前做梦都梦不到的啊!”

豆制品的玄妙就在于水多水少都能成为不同的品种,豆腐吃腻了,还有豆腐皮,豆干豆腐脑,甚至连腐竹都能轻松完成,而且都是纯天然无公害,豆香味儿浓郁的一等食品,做好吃了,一点也不比肉逊色多少。

------题外话------

晚上有时间,会再写一章哈!又是月底最后一天,我们都在为生活拼搏着,祝大家每一日每一月,都健康无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