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90章 父母隔阂(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90章 父母隔阂(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虽说她在周一一那一世当过书法家,可那时候毕竟年龄大点儿,有时间积淀,现在她还太小,所以故意写的板正又规矩,一笔一划都能看出来她的力道,她现在是能低调绝对不炫耀,心里不知道默念了多少遍,再熬今年就好,再熬几年就能彻底放开了。

转眼进入75年,大哥是73年秋季当的兵,三个月新兵训练之后,就因为学历、能力被分到了某陆军作战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侦察兵。

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半,他现在还是志愿兵,三年时间到了,考核通过才能当义务兵。

大哥写信回来说他如今表现的还不错,各方面都很突出,他有信心可以转义务兵,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二哥就厉害了,在空军新兵训练营的时候就因为射击能力突出,被选送到了特种部队,成为一名预备狙击手。

两个哥哥都别分到了陆军和空军作战部队,爸妈听到以后开始是很担心的,后来自我安慰说。

“没事儿,现在天下太平,应该不会有战事了。”

可是丁薇却知道,再过四年,就有一场自卫战,四年很快,也能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至于他们会不会上战场,她不清楚,也预知不到,她现在更没有强大的空间去帮助他们。

三哥还有两年多初中毕业,他是正好能赶上高中复课,比起大哥二哥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往上读,他则距离就读高学历的机会更近一步。

今年的春节大哥二哥都没回来,原则上志愿兵三年是很少有机会回家的,除非有特殊情况。

虽然兵种不一样,但他们都在鲁省,有短期休假,哥俩还能聚上一聚,这已经很好了。

二哥每个月也是十块钱,像是招收上来的兵,过了三个月新兵训练后,会根据学历能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去。

初中毕业已经是他们这一代的最高学历了,因为十年空白期在,而所谓的工农兵大学,其实也是混日子的,即使进去了考上了,也不见得能有多优秀。

这个春节是丁薇穿越过来的第九个年头,翻过年她就九岁了,又长大一岁,也是过的最好的一年。

他们家秋季抓的小猪仔如今还不到一百斤,妈妈没舍得杀,事实上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没舍得杀。

但其中一头是任务猪,秋季才放开政策养的,年底不管多少斤都得上交,当然,国家收购也给钱,与市场价持平,也就一块钱一斤,他们家卖了九十二块钱,剩下的那一头比这头更瘦,妈妈打算养到明年秋季再考虑宰杀。

村子里今年杀猪,他们家买了二十来斤猪肉,不管是炒着吃还是包饺子包包子也都够了。

除了猪肉,爸爸单位还发了五斤带鱼、五斤米以及两斤糕点,这不错吧,但丁薇所在的电台福利更好,虽然她人小,但做出的贡献大啊,如今她的这个节目算得上电台最火爆的节目了,所以春节福利也有丁薇一份。

五斤面、五斤油、五斤鸡蛋外加五十块钱的奖金,这可把丁薇高兴坏了,在爸爸面前好生嘚瑟了一翻。

爸爸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我家薇薇真有出息,才八岁就能给家里挣钱了,你可真是咱们家的福星啊!”

秋天时候喂的六只小鸡崽虽然都活下来了,但有三只都是公鸡,养了差不多三个月,就一一宰杀吃了,剩下的三只母鸡过了百天就开始下蛋了,因为天越来越冷,所以下蛋率不高,不过平均每天也能得两颗蛋,有时候还能得四颗。

现在的鸡蛋是可以当钱用的,村子里的人情世故妈妈都喜欢用鸡蛋去给,红白喜事都能用的上,如果论钱的话,一般都按七分钱一枚算,因为丁薇在爸爸单位吃的鸡蛋,最贵的时候是一毛钱一个,便宜的时候是一毛五俩,也是有季节性的,冬天的话就贵,夏天就便宜。

妈妈一般都把鸡蛋攒起来,三哥去学校的时候,妈妈给他煮上七八十来个,让他拿到学校补充营养,在家的三个孩子,每天也能吃一个,她也会给爸爸煮,就是自己不舍得吃,谁劝都没用,不过孩子都懂事,不是给她吃蛋黄,就是给她吃蛋清,每天多少也能吃点儿。

丁薇已经不止一次说过:“妈,咱家现在这么多人挣钱,肉咱们吃不起,鸡蛋还是可以吃的起的,每天还不得一人一个鸡蛋啊?这是最基本的蛋白质补充机会了,您可千万不能再仔细了。”

被丁薇和丁振龙接连说的多了,逐渐妈妈也不抠唆了,虽然鸡下的没他们吃的多,但一到周末他们就做豆腐去换鸡蛋,所以鸡蛋是能跟得上他们家吃和人情往来的。

这次丁薇一下带了五斤鸡蛋回家,妈妈也是高兴坏了。

“今年妈给你们包胡萝卜鸡蛋馅的素饺子,省的你们年年说吃白萝卜馅的都吃腻了,今年改改口味儿,咱扮两种馅。”

至于爸爸带回家的白米和她带回家的白面,也成了家里难能可贵的细粮。

他们家虽说日子好了,但每周也就只吃两次细粮,就是三哥回家的周六晚上,和丁薇丁振龙回家的周日晚上。

为什么是晚上呢,因为三哥周天上午还要带豆腐进城去倒卖,而三四十斤的豆腐能在黑市上换差不多二三十个鸡蛋,所以他们家的团圆饭都定在了晚上。

平时家里吃的粗粮也比前些年好很多,因为筛出来的粗皮都喂鸡喂猪了,猪食每天都要熬,这些粗皮根本就不够,还得去粮站买,像是花生油、菜籽油的油渣,也都是很好的东西,饲养户也是各种想办法去倒腾。

雷叔叔家亲戚正好就在油作坊上班,所以周五晚上爸爸都会去作坊买油渣,送回家之后再过来。

油渣很便宜,除了花生油渣五分钱以外,其他都是两分钱一斤,每次能买一二十斤,往麻袋里一装,骑上能载货的大金鹿一路吹着口哨回家。

这些油渣里,妈妈会单独讲花生油渣挑出来,这是他们偶尔做面条的时候往里面放的秘密武器,只要加了花生油渣的面条,格外的香,好吃的不得了。

而他们家的鸡也因为有油渣的贴补,偶尔才能下四个蛋。

年底他们电台是不放假的,因为是寒假期间,所以除了年三十、初一晚上这两天播放录播节目外,其他时间还是要定时定点的去播音室工作。

丁薇的书在年底的时候分到了第一笔巨款,3000元现金分红,当然,这是分到她自己手里的钱,至于雷叔叔、电台、出版社,都按照原先的分红模式进行了分红。

为了给个整数,今年出版社是按照一万元销售总额来进行分成的,实际上卖了一万八千多块钱,但由于资金周转等种种原因,只能按照一万来进行分成,她也无所谓啊,反正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巨款了。

电台分到了一千五,雷叔叔个人得了五百元,听起来不多,但这也是刚刚开始而已,而且大部分销售额都来自县城和l市方面,明年开始出版社打算面向全国推广这本书,销量还会持续增长的。

丁薇现在是三年级学生,所以她的小说才出版了两本,她已经做好一个年级一本的打算,而一本书下来差不多十万到十五万字,所以能有三千元的净收入,她已经很满足了。

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出版社那边承担了,因为她这边到手只有三成,所以出版社须得承担其他费用,这是当初谈好的事儿。

丁薇算上这三千块钱,自己已经攒了差不多3100百块,这还不算给爸妈的二百来块钱,爸妈那边的钱多数是她平时加班假期挣得。

雷叔叔年根儿的时候,还给他们找了一张自行车票,家里很久没有添大件了,于是妈妈难得大方一次,给爸爸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是大金鹿牌的,一百四十块。

“这辆旧的就放到家里吧,不强出去办点事儿啥的,也省的再去借人家的车了,那辆新的就你骑着上下班,这辆旧的搁在家里,咱三家还能换着骑骑。”

难怪大金鹿比誉为这个时代最结实耐用的自行车,看,明明是二手的,可是骑了这么多年还好好的,关键是爸爸爱惜,时不时的进行保养维修,他自己本身就是搞机械的,对这辆车也是细心呵护,才得以完好无损到现在。

丁薇自己留了一百块钱,将3000元钱给了爸妈,如今他们家的资产加起来已经过了五千元,七五年的五千元户,绝对牛逼了!

爸妈的存款,哥哥们寄回来的津贴,她赚的这笔稿费,耗尽他们家所有钱,总算攒到了五千,何其不容易啊!

爸爸这半年多一直加班挣外快,省吃俭用啥也不舍得买,就为了能买到集资房。

刚开始他们是没钱才不去想这个事儿的,但是单位很多人家都集全家之力去买房子,爸爸看了也是着急,毕竟要是能住在单位,那真是太方便了。

“如今五十平方的房子已经没有了,而且已经动工两个月了,这先建的就是五十平的,如果三十块钱不够,那就厂子兜底,如果多出来,就给房子进行简单装修,绝对不会让工人吃亏,我是真的觉得这福利好啊!如今,咱有了五千块钱,要不要考虑买一套?”

“妈,我同意买,哥哥在学校住,条件很不好,八个人住一间房,平时还行,到了天热的时候,那根本就住不成,干啥都得排队,一个星期也不见得能洗一次澡,而且我也不好老住在别人的床铺上,爸爸上下班更方便了,你没有工的时候,也能去城里住几天,咱也不买大的,五十平方的没有了,那咱就买七十平方的,七十平方不是三间房吗,主卧给哥哥们住,他们四个人,买两张上下铺就行了,我们姐妹俩住一间,你们夫妻俩一间,绝对够了。”

“是七十六平方,不是七十平方。”

“不管是多少,这七十平方也很大了。”

没有公摊面积的年代,早买早划算啊!

丁薇其实还有个私心:“妈,其实我想带着妹妹去城里上学,我觉得这村子里的小学教学质量太差,老师的水平一点也不高,上次四哥被冤枉,都给我造成心理阴影了,而且城里的学费比乡下就多了一块钱,这样将来我工作就更方便了,”

丁薇虽然很想和前世的妈妈在一起,但目前来看的话,很难凑在一起了,因为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她完全重合不到一起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经历n世历练的缘故,她觉得她已经不孝了,无法做到两全。

挣钱会让人上瘾的,有了开始,就很难收的住手了,再说,谁不是往高处走的?

她和陈秀敏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没有重合点,除非她将来能考上县一中,他们一起读书,那还有机会联络中心,如果她去了镇子上的初中,那就更加没有联络感情的机会了。

七十六平方的房子,要是放在后世,那就是电梯房的百平方以上,绝对够住了。

最起码在他们都成家之前,是可以够住的,成家之后,只能在老家住。

“爸妈,咱买这房子吧,不告诉其他人就行了呗,反正爸爸上班的单位也没有咱村的人,就连生产队的人都没有,”

丁振龙哭笑不得:“可是,谁家没有几个认识的亲戚啊,谁知道这当中有没有互相认识的,万一打听出来,咱该如何解释?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爸爸我挣了多少钱呢,殊不知这都是我大闺女挣出来的。”

“那简单啊,就说是哥哥们的奖金。他们出任务都是有奖金的。”

爸妈飞快的交换一记眼神:“这倒是可行,要不,咱……买了?”

赵青青也知道,村小的教学水平已经入不得自己闺女的眼了,她自幼就非常有主意,写的小说第一年就能拿到三千块钱的分成,简直不可思议,这要是明后年,似乎更多,她需要更优秀的老师带领,要是能去城里读书,的确需要房子。

而且,像单位集资房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如果能一步到位,那自然是最好了。

“妈,三千块钱足够我们买房子加装修了,虽然不能够拎包入住的地步,但剩下的钱你和爸爸会贴补的,对不对?”

看着闺女呲牙笑看她的小表情,赵青青如何能拒绝的了?于是掌管着家中财政大权的她,拍了下桌子。

“中,那就买,不过这笔钱不能用你的钱,爸妈可拉不下脸用你的,你的钱我们给你留着,将来置办你的嫁妆,行了,你别跟妈急眼,这是咱丁家的大事儿,你和你妹妹啊,早晚是要嫁人的,将来嫁妆丰厚了,也能嫁的好一点儿,你爸的工资也会上涨的,现在一年都能挣差不多一百九十快了,加上你哥哥们寄回来的,我挣得,地里面的,一年咱们也有差不多五百多块钱的收入,扣除一应花销,也能攒下三百块。”

“妈,说这些有点早了,我现在还在咱家呢,那这钱还分什么你我啊,放在一起就是放在一起用的,房子我也住,又不是没我的份儿,干啥不用我的钱,难道爸妈是怕我将来和哥哥们分钱?”

丁薇笑着说这些话的时候,赵青青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乐了。

“你现在才九岁,等你结婚,至少也得等十多年,至于分钱,现在我和你爸还年轻着呢,咋也不可能到那一步,所以薇薇啊,你想多了,咱家可不兴那一套,儿子闺女都是一样的,这房子是我和你爸的,你们将来自己挣自己的去,你们的钱我们也不会动,早晚给你们填上去,我记得都有账本,错不了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自己也是女人,如何会不懂闺女这话的意思?

就是闺女才九岁,就有这想法了,着实让她吃了一惊。

丁薇也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忍不住尬笑。

“爸妈,对不住,我也是在电台接触这方面的社会新闻多了,你看我,都被影响了,”

“其实我真的不在乎的,你们不用这么的……客气,你们养我到大,我为什么不能养你们到老,这些钱既然都放在一起了,何必分那么清楚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丁薇太聪明,还是说被妈妈看出来太能算,所以赵青青从一开始就记了账,生怕占她便宜,这样的小心翼翼,让丁薇更难受了。

她很想说自己没有旁的意思,可她越是优秀,越是能挣钱,就让父母越没有安全感,连她的钱都不敢花。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也是她苦口婆心也跟他们说不明白,讲不清楚的。

虽然买房子的事儿在年前就这么定下来了,可她总觉得自己和父母之前隔着一层什么,小的时候还没有这感觉,随着她能力的突出,他们就变得越发敏感了,就好像她的钱来路不明,吓得他们不敢用一样,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