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93章 安顿、食谱(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93章 安顿、食谱(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你说的这个裁缝我知道,不就是学做衣裳?这烹饪是啥?”

“妈,烹饪就是做饭的,学做饭的,我觉得爸说的这俩都不错,如果人家真能给你找着学习的机会,您利用晚上去夜校学习,那可真是好处多多啊!”

由于年龄的关系,丁薇想要教赵青青有些立不住脚,但如果有光明正大学习的机会,那可千万不能错过。

这一晚,由于激动,赵青青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次日早上还没能起来做饭,是爸爸早起做的早饭,丁薇帮忙烧的火。

因为几个孩子都不上课,所以爸爸吃完饭交代几句就骑车走了,妈妈睡到八点多才醒。

其实早上做饭也简单,只需要熬点稀饭就行了,年前蒸了好多包子馒头,还炸了麻糖,年后馏馏或者在鏊子上炕炕,又香又焦黄,老好吃了。

现在的冬天比后世还要冷,零下七八度是常有的事儿,虽然已经阳历2月中旬了,但温度一直都不高,很冷。

“你爸也是,怎么也不叫我一声,害我睡到现在,辛苦我大闺女做饭了!”

“爸爸说你差不多天亮才睡着,想让你多睡一会儿,咋地了妈,这么激动么?”

赵青青叹息一声:“可不是咋地,我就怕拿不下来,再让你雷叔叔难堪咯。”

“妈,没啥的,其实就是平常心态,现在那敏.感期还没到呢,就算他们家庭条件好,也不敢吃的太好,就普通的农家饭就行了,或者你跟着他们再学点儿他们想吃的饭菜口味儿,刚开始谁不需要磨合啊?你看他们家那么多书架,可是书却不多,说明早就处置掉了,能熬过来,就足以可见家里有看清形势的人在,要不然也不能安稳度晚年,咱去了就装啥也不知道,不会就请教,慢慢来,不用着急。”

丁薇好生安慰了赵青青,吃过饭她收拾家里,赵青青骑车先去了生产队,又去了公社,忙活一上午,总算先将自己的事情说清楚了,然后让大队开了介绍信,打算明天就拿着介绍信去县城街道备案,有了备案才能让人家家里去忙活。

当然,这是以亲戚的身份去的,还没改革开放,很多政策都不允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下午赵青青在家开始收拾行李,铺盖卷,衣服,一应生活用品,这些都要带着。

“妈,郑爷爷郑奶奶家有人家单位自己烧的暖气,上次去他们家可暖和了,不用带那么厚的被子,你就带个七八十来斤的被子就行,再带换洗的床单被罩,衣裳拿几件换着穿,冬天和秋天的都带上,在家不需要穿那么厚的……,”

丁薇巴拉巴拉跟在赵青青后面帮着她一起收拾,妈妈看着自家还带着补丁的被子、传单被罩,觉得有些磕碜人。

“这拿到人家家里去,是不是看着不太好啊,人家会不会笑话咱啊,可是这布一年到头也发不了几尺,连衣服都不够做,床单被罩啥的,就更别说了,这都洗白了,用了多少年了,还是你外婆在我结婚之前亲自织的布呢,如今算算,也好些年没织过布了。也不知道那夜校的裁缝专业用的布,都是从哪儿整的。”

“妈,没事儿,咱家这些被罩床单破是破了点儿,可也都干干净净的啊,不用担心人家会不会笑话咱,不偷不抢,节省过日子省下来的,一点也不丢人,等咱的布票攒够了,再慢慢淘换新的不就行了?”

改明儿她得问问雷叔,认不认识供销社的人,看能不能买点残次的棉布,也不是妈妈说,他们家的床单被罩啥的,也该换换了。

晌午是丁薇掌勺做的白菜豆腐粉条熬菜,这可是他们当地的特色,妹妹想吃炸馒头片,她在征求妈妈的允许后,炸了一小盘,因为馒头吸油,所以她在外面裹了一层鸡蛋液,沾了鸡蛋液再去煎,能省不少油,起码不是喝油喝出来的馒头片。

“姐,真的是太好吃了,你要是能天天给我做就好了。”

妈妈忍不住扯了扯她脸颊上的肉:“还吃呢,你看你现在比你姐胖多少,这玩意儿老吸油了,薇薇啊,你们在家做饭可给我省着点用,虽说咱家自留地种了菜籽和花生可以榨油吃,可这油还是太金贵,榨一次要吃上一年,可不兴像现在这样嚯嚯。”

“行嘞妈,你就放心吧,保准不浪费。”丁薇笑呵呵的保证着,妹妹还在那边撇嘴。

“妈,我怎么发现我姐做的饭比你做的好吃啊,难道是油放多的缘故?”

“那肯定的了,咱们是用油布在锅底涂一层,我是用勺子舀一勺,那做出来的饭菜能一样吗?妈你到了人家家里面,可得问问做饭做菜用多少油,不能少了啊,要不然人家该说咱小家子气了。”

“你这小丫头,怎么懂恁多?天天讲那么多的大道理,这人情世故啊,你.妈我都快输给你了。”

这天晚上,妈妈把自家男人和孩子们叫到跟前,交代完这个再交代那个,那是哪儿哪儿都不放心。

哪怕有爸爸拍胸.脯保证,妈妈也不放心:“就是交给你才不放心呢,你还没有我闺女靠谱呢,薇薇啊,这个家可就交给你了,你爸晚上回来你盯着他,可别让他出去喝酒打牌,有那时间多歇歇,也比和村子里那些不务正业的强,哪怕就是去苹果园坐坐也成啊,听见没,说你呢,不许出去喝酒耍牌,要是被抓到了,看怎么收拾你们!”

“哎呀,我都恁没成色儿?行了,你就放心吧,我心里面清楚着呢,啥能干啥不能干,我比谁都清楚,至于苹果园那边,你说得对,有段时间没去看看了,以后晚上有空了,我也过去溜达溜达。”

“你们几个,作业该写的赶紧写,被拖到最后一天再去写,老四,你都小学五年级了,不会的地方多问问你三哥,再不济问你妹妹啊,你妹妹都比你强。”

丁建树欲哭无泪:“妈妈呀,我都那么不中用?我已经在进步着了,妹妹都说我进步老大了,就算考不上县一中,我也能上县二中啊,这些天三哥一直盯着我学习呢,放心吧,我已经尽可能的在追赶了。”

至于丁建平的成绩,丁薇也不好掺和,都是他自己学的,而且他也是真有办法。

碰上不会的,就去村子里找那些青年问问,这是明面上的,私底下却是拿着书本偷偷溜去苹果园问。

不管丁建平将来成绩如何,就目前他还算踏实好学来看,至少不是旁人家那些丝毫没有自律可言的孩子能比的。

而且丁建平并非是书呆子,干活的时候也干,玩儿的时候也找不到人,但是人家学习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学习,从来不三心二意的,要不丁薇有时候都说,丁家他们这一房的孩子,真是父母上辈子积德,换来一个个来报恩的,不用怎么操心,儿女都这般有成色儿。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丁薇就起来做了早饭,爸妈吃过之后就匆匆骑车离开了,哥哥起床后将家里的水缸填满,小妹也早早起来送别爸妈,还主动拿着扫帚打扫卫生,这个家不需要用太多语言去描绘,却也能看得出幸福的痕迹。

二婶在他们打扫完卫生后过来,一问才知道爸妈都走了,去县城当保姆的事儿妈妈没说实话,只是跟家里亲人说,娘家那边有亲戚需要照顾,子女都在外地,得过去两三个月,拜托二婶三婶得空了帮忙照顾下家里。

“诶唷,你爸妈走了啊,这么早,你看我刚煎了点红薯饼,你们吃饭没?再吃点吧?”

黄灿灿的红薯饼看着就诱.人,这也是二婶的一番心意,不过丁薇没收。

“婶儿,我们都吃过了,拿回去让哥哥姐姐还有弟弟吃吧,”

二婶非要留下,被三哥客气的推出了门,现在他们家条件稍微比叔叔婶婶家强点儿,哪好意思占他们便宜啊?

这不,二婶走没多久,三婶儿端着新鲜出炉的热豆腐过来了,怎料也来的晚了,爸妈已经走了。

豆腐是嫩豆腐,爽滑q弹,看来在他们这儿学的不错,足有两三斤的样子,这次丁薇没推辞,却是塞给二婶两个煮好的热鸡蛋,这是给爸妈准备的,他们却不舍得吃,非要放家里,这正好拿出来送人情。

然而三婶说啥都没要,还说:“你爸妈白天不在家,有啥事就去婶儿家,别跟我们客气,昂!”

三兄弟家的宅子虽然都是挨着的,但俩叔叔找了修路的活,过完初五就走了,婶婶们还要照顾孩子,家里也是一大摊子事儿,丁薇哪能去麻烦他们,她现在大了,已经可以把家照顾好了,再说俩哥哥也会做饭,虽然做的不咋好吃,可也能入口啊,这就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好处。

丁薇的节目年前加班录制到了正月十八,所以这个假期不需要去单位直播,她年龄小,大家也都照顾她,不让她在寒假这么冷的天里,来回奔波。

吃过饭没啥事儿,兄妹几个就坐到堂屋的桌子上学习。

门口生了个火盆,烟气大的时候放在外面,烟气小了再端到屋里面。

三哥负责四哥的学习,她则负责妹妹的学习,在没有学习资料和练习册的年代,都是丁薇绞尽脑汁的给他们出题,而给三哥四哥的题,都是她空余时间编出来,却说是在单位报纸上看到,抄写下来的。

所以丁薇虽然没有直接负责他们的学习,可无形之中也利用自己做过千变万化的题目,给了他们刷题的机会。

要不说佩服她自个儿的记忆力呢,直接看到这个知识点,相关的题目就跟印刷体似的出现在她眼前,根本就不需要她绞尽脑汁去想,去计算,这大概也是金手指所赋予的显着能力了。

有了丁薇的这些习题,兄妹几个学习起来那是事半功倍的很,丁薇不会直接检查他们的题目,但会偷看,如果遇到错误,会想方设法提醒他们,如果题目实在太复杂,那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请教。

“薇薇,上次蔡奶奶他们还问我,这些题都是从哪儿弄来的,都很经典呢,以蔡奶奶教大学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些题如果我们能吃透,对我们日后升高中是有好处的,你可真有远见,”

丁薇一听有用自然也高兴,毕竟哥哥上初中后的题可不止语文数学,还有化学物理啥的,现在不学英语,也没有其他外语,相对后世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她找的题也是按照年份找的,都是九零年之前,六零年之后的题目。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忆力,大抵也是系统赋予的能力吧?

良田那家伙自打她穿越以后就再没出现过,因为她之前穿越世找它帮助过很多次,所以这一世不仅没有金手指,它也不会凭空出现帮助她,至于这些题目,她只能说是自己残存的记忆力在帮助自己,兴许和他没有直接关系。

初二的时候他们去了外公外婆家,丁薇去找陈秀敏,没找到人,她也出去串亲戚了。

妈妈进城的事儿,也没有跟外公外婆说,这毕竟不是好的时机,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危险。

赵青青的到来,让郑家老两口非常高兴,热情的把她迎进了家,郑奶奶还帮着她一起把她住的房间整理了一下。

“大娘,你们早上怎么吃的啊?”因为已经过了八点,按照老人的时间点,肯定是吃过饭了的。

“哦,过年的时候蒸了点包子馒头啥的,早上就搅了个鸡蛋面疙瘩汤,很简单,也很营养,我们很高兴你能过来,家里都安排好了吗?”

“嗯,您放心,都安排好了,那晌午你们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

郑奶奶立即拿出医生给的食谱递给赵青青:“小青啊,你不是识字,喏,这是人家大夫给的,其实像米汤面汤这些,人家都不让经常吃的,我也是偶尔给老伴做点儿,”

赵青青拿过去一看,像是高纤维的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含糖分比较低的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茄子等蔬菜,含钙量比较高的虾皮海带芝麻牛奶,还有富含硒的鱼、香菇、大蒜、芥菜,以及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比如苦瓜、洋葱、黄鳝等蔬菜肉食。

赵青青看过以后,郑奶奶就说:“咱们互相有个适应期,大夫让我们少食多餐,咱早饭午饭照旧,下午三四点吃个小点啥的,晚上六七点再吃晚饭,每次不用做的多,吃一点就行,以健康为主,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吃,也可以单独做,没关系的,我们家不差那点儿粮食,我们先尝尝你的手艺,再慢慢探讨合适的菜谱,你觉得呢!”

“行啊大娘,我无所谓的,都听您的,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我就吃你们剩下的就行,做到每天不浪费,我会记住这上面要求的,人家说了要多吃粗粮,像玉米高粱小米大豆这些,咱家都有吧?我能看看放粮食和菜的地方吗,好控制每天做什么。”

郑奶奶立即把她领到了阳台,阳台上放了好多箱子,箱子里整齐的放着各类蔬菜水果,架子上的小瓦罐里放着的是各种粮食,什么玉米糁玉米碴子玉米面红薯面红薯干各种干菜粉条,齐全的不得了。

赵青青看了叹为观止:“大娘,我手艺不好您可别见怪,我就怕糟蹋了您这么多好东西。”

“怎么会呢,都养活五六个孩子了,你这手艺能差哪儿去?正好我们过年期间做的年货少,就是想着不吃剩下的,没想到这差不多吃完了,你就过来了,供销社菜站虽然开门了,可选择的余地太小了,咱就先紧着我儿子给我带回来的南瓜、冬瓜、土豆、洋葱、白菜、萝卜、芹菜这些先吃着吧?”

赵青青自然顺从,可当她看到一楼外面雨搭下面崭新的小磨盘时,诧异的回过头看他们。

郑奶奶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我们猜到你会过来,你不是会做豆腐吗?正好你大爷的身体需要多吃豆制品,所以我就让我儿子从外面给我们搬回来一个小号的磨盘,这样就能磨豆子吃豆腐了,你说是不是?”

赵青青忍不住乐了:“我还想着回头去哪儿借个磨盘使唤呢,没想到您考虑的这么周到,这次我过来,可是带了我们做豆腐用的卤子,这下好了,以后天天就能吃豆腐了,”

郑奶奶迫不及待的问,“那……,咱今天能吃不?”

赵青青一脸遗憾的摇头,“怕是不行,还没泡豆子呢,一会儿咱俩挑拣一些豆子,明天早上我就给你们做豆腐脑,如何?”

郑奶奶和郑爷爷听了很高兴,不住的点头:“那敢情好啊,说起来,我们也很久很久没喝过豆腐脑了,尤其这还能在自己家里吃,这磨盘没有白买,好嘞很!”

随后赵青青又跟着郑奶奶确认了他们每周去医院的时间,郑奶奶也告诉她。

“先别着急学护理,等人家医院过了十五再说,咱先将这些食谱给捋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