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548章 三房成长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548章 三房成长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十多分钟后,父子俩拿着四样礼,酒水、点心、水果、麦.乳.精登门了。

向胜利气度不凡,虽有上位者的威仪,但在面对这户照顾儿子三个春节的人家来说,他的心里并没有任何的芥蒂,毕竟大儿子已经走了十年了,再大的伤和痛,也随着时间而磨平了。

所以他很感激丁家人在儿子无家可归的时候,收留他,给予他关怀,若非他们不好,他又怎么可能一年接着一年的往这儿跑呢?

所以向胜利把礼物递过去以后,居然拉着向风朝着丁家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感谢你们在这孩子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予他家的关怀,我和他.妈妈对他的关心太少,感谢大兄弟,弟妹的盛情招待,孩子妈的性格比较极端,所以我没让她过来,还请你们见谅。”

向胜利年长丁振龙几岁,所以叫一声大兄弟倒也没错,没想到倒把丁振龙给弄的无比紧张。

怎么说人家也是当领导的人,而自己就是个农民,就算自认为农民不丢人,不掉价,可就社会阶层来看,那还是低人一等的,而且丁振龙也没怎么见过领导级别的人,所以握手之前搓手啊,略显紧张的笑啊,这些细微动作表情,其实都是耿直憨厚的农民形象。

向胜利也不是个适合唠嗑的人,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奔主题。

“这孩子性格拗,说好听点是担心我们知道他受伤,心里不好受,说难听点,也不怕老弟笑话,他和我们家那位的关系啊,一直绷着,两个人谁也不服气谁,一点就着,前年年初一来你家过年了吧?那就是他和他.妈妈吵架了,你说都多大的人了,脾气还跟小孩子似的。”

“这次她妈妈带着弟弟来看我,知道我儿子没去,就急了,三年没回去,毕竟是亲妈,哪能不惦记啊?你说这大过年的,还给你们添这麻烦,我这心里过不去啊,但是我们在L市那边已经订好住的地方了,开车过去也快,住一晚上,明天就开车往军区赶,这时间紧张的,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你们了。”

……

客套话说了很多,向风一直没搭腔,最后眼瞅着要走了,才依依不舍的看向兄弟姊妹。

作为他的好兄弟,丁建设还帮他收拾行李,看向风.情绪一直低落,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看你,这大过年的,高兴点儿啊,你爸妈亲自来接你,你该高兴才是,咱家你啥时候不能来?等过了年,你想来了,再来不就行了?”

“说的好听,到时候你们都开学了,我来找你们谁啊?”

“那我爸妈不在家的吗?他们肯定会把你当亲儿子一样照顾的,要不是我上你家没什么底气,我真应该去看看你的,你也知道,你哥哥的事儿,你.妈妈要是知道,我怕是我得剥层皮啊,说起来,挺对不起她的,要不然,我,”

“别,可千万别,就这样挺好的,你可别多想,十年了,她会慢慢走出来的,我们全家为什么这么让着她,还不是怕她受刺激,所以你也别放心上,我并不希望你们对我好,是因为报恩我哥!”

向风在丁建设丁建国的帮助下,穿上了军大衣,系好扣子,戴上帽子,行李出门之后就被向胜利接住了,在丁家人目光微红中,目送父子俩离开。

不是他们不想过去送,是人家不让去,兴许是怕遇上向夫人,到时候可能又要客套半天,所以才会这么干净利落的走人。

向风离开后,家里的大门重新关上,大家伙走进堂屋,看着桌子上摆放的礼物,没有一个人的心情是好的。

“这大过年的,你看这弄的是个啥嘛!好了,没啥子事儿,咱们也睡吧,希望今年可别再出啥事儿了!”

丁薇安慰大家甭将这些事儿放在心上,却不知道父母在看到向家人之后,直接浇灭了曾经一度以为的美好。

因为向风的离开,丁振龙索性去和儿子们睡了,而赵青青和两个女儿睡在自己屋里。

年初一早上天不亮,夫妻俩就先起来了,赵青青一边准备着供香,一边对丁振龙说。

“我之前说让向风当我女婿的事儿,从今往后作废吧,门不当户不对,怪我以前异想天开了。”

丁振龙并不意外赵青青有这想法,事实上他昨天晚上也想到了这一点。

“是因为她妈妈?”

赵青青摇头,“不完全是,还有他是个军人,我不想我女儿找一个军人当丈夫。现在他们父子三人都让着,那日后如果他们结了婚,发生婆媳矛盾的时候,是不是我女儿会受委屈?再想想,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合适,他比咱闺女大了八岁,八岁啊,就算能随军,就算不和公婆住在一起,那向阳的事儿,是不是迟早也会知道?这就是个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这个家,我不会让我闺女因为这个,在他们家委屈一辈子,所以,以前是我的想法太幼稚了,只想着这孩子不错,却忽略了他整个家。”

丁振龙闻言,可算是松了口气,“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不赞成,咱闺女不是配不上,而是不能让咱闺女背着这个恩嫁给他,欠向家的,咱们慢慢还就是,可以当成是亲戚来往,但不能将女儿嫁给他,咱这女儿,从小就能干,想找一个能压得住她的可不容易,既然不容易,那就找她能压制住的男人,窝囊一点也行,起码能掌控住,不会受委屈。”

赵青青也附和着点头,“对,就该是这样,不过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你闺女可从来没有结婚的打算,”

“废话,她才十五岁,想结也不能让她结啊!”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咱闺女曾经不止一次的对我说,日后不结婚,说结婚太累,还说不结婚还能活的更久一点,结了婚,命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而是被婆家所掌控,你说她小小年纪,怎么会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出来?是不是咱村出的事儿,让她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啊,尤其是女的生孩子,她说那就等于在鬼门关走一趟!”

许是因为这闺女从小就主意正,夫妻俩从来没觉得丁薇说这些话,超出了她这个年龄的成熟与冷静。

正是因为夫妻俩养闺女轻松,闺女能干,所以深以为然女儿说的没错,要是丁薇知道自己父母被她成功洗脑,不知该哭还是该乐呵。

年初一早上起来要拜灶王爷,老天爷,祖宗,所以供香是少不了的,一般四盘就可以,可以是油炸食物,也可以放水果,丁家摆放了八盘,夫妻俩叩拜前燃放了鞭炮,又点了香案和元宝,甚至还闭着眼睛向老天爷,祖宗许愿。

这一幕夫妻俩不想让家里孩子看见,所以每次都是他们没起床的时候完成。

丁薇早上不想起来吃饭,妈妈叫也不起,她不爱吃饺子,对小孩子穿着新衣裳跑到外面显摆的虚荣心也没有,所以即使丁香兴奋的钻出被窝,告诉她外面下雪了,她也当没听到,拉上被子继续睡。

幸而这饺子是谁吃谁下,不会因为她没起床而有剩下,家里这么多男孩子,随便匀几个,也吃的下。

现在他们都大了,也不要什么压岁钱了,但是叔叔婶婶却坚持给,爸妈自然也要塞给二房三房没有结婚的其他孩子,婶婶说的也对,这是习俗,不能因为孩子大了,就给免了。

即使丁薇没去过年,丁香还是给她拿过来一毛钱的红包,这是他们家的习俗,谁家给压岁钱,都是这个数,他们家孩子多,还都没结婚,哥哥们不好意思要,叔婶就塞给他们,最后这钱当然都给了丁香,连丁薇都不例外。

丁香得了加自己一共六毛钱的压岁钱,很高兴,想到明天初二要去姥姥家,又能得压岁钱,就高兴的龇牙咧嘴的笑。

“你可真是的,我想多睡一会儿,你一会儿一来,一会儿一来,得,我也不睡了,雪还下不下了?”

“白高兴了,就下了一会儿鹅毛大雪可就停了。难怪咱妈说越是大雪花,越是下不大呢,可真是这样,可是不下雪,就吃不到冰溜子啊。”

这年代的孩子都喜欢到处找冰溜子吃,因为还没被工业化污染,到处都是植被,所以八十年代的雪还是相当干净的,融化以后结成的冰溜子,也是漂亮剔透,成了孩子们的玩物,但也出现不少冰溜子砸人的事儿,作为童年的回忆,丁薇自然也吃过,又冰又凉又有一丝丝甘甜,就是在嘴里面过过瘾,其实也说不上好吃不好吃。

丁薇起床后将被子叠起来,枕头放在被子上,将三床被子堆到靠窗的位置,再在上面搭上一层床单遮盖住,窗户外面都已经钉了塑料布,这么做也是为了冬天不漏风,所以屋子里的炕一烧起来,二十来度,非常暖和。

自从进入冬天之后这炕就没断烧过,前院后院以及房子外面的犄角旮旯,全都堆放着柴火,这些都是爸妈过冬前张罗的,有玉米杆子,芝麻杆子,大树枝小树枝,玉米芯,好多好多树叶,这年代做饭烧火都靠柴火,到处都是树,人也没有后世多,所以柴火是烧不完的,只要勤快点,就不会挨饿受冻。

按照时间点儿,今年年初差不多就要经历八十年代的土地改革了,生产队将逐步在81—94年之间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他们家的户口人数,妈妈、三哥四哥、她和小妹五个人,最少能分五亩地。

对她来说,五亩地够了,太多爸妈也种不过来,毕竟他们还要上学,工作,将来能帮上忙的机会太少,尤其爸爸还有工作,基本上就靠妈妈自己种,五亩地可真不少了,机械化时代还没来,纯手工种植的时代,太不容易了。

二叔家.老大儿子丁建立,媳妇已经八个多月,快要临盆,所以过年没能回来,事实上他前几年过年也没回来,虽然很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他对家里这边似乎已经没了多少感情,媳妇怀孕,也是人家娘家妈照顾的多一些,就算不是上门女婿,得了老丈人家的照顾,自己家里这边自然就顾不上了。

再说如今弟弟们也都参加了工作,不管工资多少吧,至少都有工作了,他不争抢家里的房子,兄弟之间自然是各过各的,没了父母,分家也不需要通知。

老二丁建新在酒厂,老三丁建成在轴承厂,虽说都是临时工,一个月也就十八块钱工资,目前还都是农村户口,但两个人对目前的工作很是满意,甚至还找丁振龙的关系,找人组装了二手自行车,至少有六成新,赖好能骑几年,等转正式工了,再买新的也不迟,因为不是正式工,也不是城里户口,连住职工宿舍的资格都没有。

丁采桑如今也怀孕四五个月了,还不知道她这几天会不会回来,不过婶子说她逢年过节都会过来,父亲的忌日也会回来,算得上懂事了,起码比丁采莲强很多。

当然,丁采莲也有很好的理由,以前是上学,现在是工作,可能是习惯了她总不在家,丁家两房也对她没有任何的期盼和要求。

反而离得近的采桑,在嫁的不错,自己又有体面工作的情况下,更得家中长辈的称赞。

三房的两个儿子,老大丁建党在卫生院里当厨子,如今已经转正掌勺了,从学徒转正式第一年是27.5元,工作第五年才能转32.5元,老二丁建军在丁振龙的厂子里,如今学徒工第三年,明年才能转正。

丁兰就不说了,考上了首都大学,毕业后说不定能被分配到省里的高中或者初中任职,如果表现特别优异,还有留校任教的可能。

正因为王玉环生了个争气的闺女,所以他们家的门槛也快被踏破了,但都是给丁兰说媒的,两个哥哥也有,但很少,王玉环直接就将闺女的婚事挡了,想等闺女将来落实工作后再谈婚事,现在给她找对象,无异于添堵,她深知这一点,自然聪明的不接媒人的话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