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629章 四合院归属问题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629章 四合院归属问题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清明节前赵青青和丁振龙一起回了老家,要给祖宗上坟,爸妈还想探望外公外婆。

不管当初舅舅他们怎么对待妈妈的,妈妈还是割舍不掉这份亲情,虽说逢年过节都会给婶子寄钱,让她帮忙给外公外婆送过去,但今年如果爸妈亲自探望,那还是不一样的。

铺子没有完全的关,只卖中午一顿饭,是已经上手的江妮做的,每天只做一百份儿的量,卖完为止。

小料什么的都是赵青青提前调制好的,谭悦也会做,丁薇这段时间也回家帮忙,江妮要做的就是把面煮熟,浇上卤子就行了,所以不算困难,孩子有两位阿姨帮忙照料,时不时过去喂下奶即可。

本来赵青青是想让江妮坐满一百天的月子,可是江妮身体底子太好了,出了四十五天就已经没什么大事儿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赵青青就答应她过去帮忙。

到底是穷人家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干活,行事干净利索的江妮只是在店里面帮了几天忙,就让赵青青赞不绝口,太麻利了,记忆力也好,不管是算账还是前面招呼客人,她都非常拿手,虽然说话还带着乡音,但也没谁去笑话她,因为这年代普通话还没被广泛应用,说家乡话的人多了去了。

五十年代初期甚至追溯到清朝时期,普通话就被定性为国语,但能用的上这种语言的人还是小众,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不会普通话也没有什么稀罕的,尽管它推广时候不短,将近百十年,可真正能将普通话说好的,还是城市的那一批人。

丁薇平时在家也说家乡话,因为大家都说,她要是不说,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做生意,还是用普通话比较好,好在豫言也是最早的官方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为了让方言在京片被更多人接受,丁薇也会时不时的纠正他们的发音,即使说不完整,至少也要说一些当地人能听懂的语言。

不管什么时候,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城里人歧视乡下人都成了一种常态。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房子是丁振龙家买的,都以为他们是租的,所以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优越感,丁家人也不解释,甚至还有人拿租房子这事儿对他们家连番轰炸。

因为都很好奇,就一农村人,怎么能做到将这么大的房子拿下的,即便是个租,一般人也租不到整套院子,他们家人也不算多啊,用得着租这么大的吗?

居委会那边丁薇已经打了招呼,对外不要说这是他们家买的房子,谁说就是租,理由也被他们圆的简单,房主家之前下放的地方就是他们家乡,对他有过帮助,所以便宜租给他们,顺便看了房子。

可是丁家这又是将后罩房租出去,又是将倒座房进行改造的,谁相信这是简单的租房啊?

所以每天来吃饭的人,旁敲侧击想尽办法从丁家以外的身边人打听情况,结果都被‘不知道’轻松应对,其实丁薇也知道他们这么着急的打听,不外乎是看他们家生意好了,想盘下来,或者询问房主的联系方式,以更高的价格租下来。

丁振龙回老家之前就跟丁薇说过这件事。

“实在不行就把房子过户给你,对外公布拉倒,也让他们趁早死了这条心。”

可丁薇已经决定不要这个房子了。

“爸,你是咱们家的一家之主,你来做这个房主最合适,房子虽然是我买的,可是我们兄弟姐妹这么多,将来回家团圆房间少了还住不下,将来后罩房也能利用起来,咱家这房子规模,那以前可是王侯住的地方,整整三进院子,孩子再多也能转开,不用过户,爸爸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独门独院,没必要再来要求父亲把房子过户给她,反正这房子谁都知道是她出钱买的,以他们家兄弟姐妹的为人,是没人跟她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的,所以她又何必让父母心里面有疙瘩呢!

即使丁振龙和赵青青不在意这些,但丁薇信得过丁家人,所以不想去费那个事儿。

他们家正房有三间,耳房有两间,耳房如今住着她和丁香,房间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小房间保暖性比较好,正房三间中间是客厅,东边是爸妈住的地方,西边被丁薇打造成了书房,总的来说,正房是五间房。

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三间,大哥三哥四哥一间房,二哥单独一间,学生学习培训一间;西厢房目前秀敏、两位阿姨带孩子、江妮各占了一间,加在一起,就是六间房,这就已经十一间房了。

倒座房不算街门有四间房,后罩房不算后门,也有四间房,单单住的地方,有十五间房。

倒座房四间房谭悦只占了一间,而且人家上面住人了,下面是摊位,只窗口售卖,也有足够的地方堆货,其余三间房一间作为仓库使用,等回头店面扩大可以打通,中间的两间房外加谭悦这间都已经打通,人多的时候上面也会坐人,好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只有三十来度,没有后世动不动四十度以上高温来的可怕。

日后等孩子们大了,后罩房也可以翻修一下腾出来住人,这就是几百平方的优势,平均一间房都有十五个平方,十五间下来也有二百多平了,还不算抄手游廊,院子,影壁等标配了。

而且她所在的南锣鼓巷距离四合院不算太远,即使将来这边住不下,她也能腾出地方。

在丁薇这儿,亲情的价值已经远高于房子本身的价值了。

爸妈回家待了一个星期就抓紧回来了,当然也带回来了好消息,建党哥和护士嫂子去年十月结婚,如今已经怀孕四个月,丁建军和县城百货大楼的一位售货员谈起了对象,商量着五一订婚,十一结婚,爸妈这次来之前,连礼金都给了,因为到时候不一定能回去,索性提前把钱给了。

六三年的丁兰今年也二十一了,工作稳定之后,学校里也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尤其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就算家里是农村的,也不影响她本身的优秀,所以她如今正在和一位国营大单位的大车司机谈对象,司机在这年代可是有钱的代表,尤其这种全国各地跑的,更是油水丰厚的职业,据说人家每个月的工资都有一百多快,这还不算外快,如果加上外快那就更多了,单位的房子只要他申请就能通过,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好对象。

丁采莲给二婚头的男人生了个闺女,给李二菊奔丧的时候倒是回来过,匆匆走了,听三哥的意思,应该过的不太好。

丁采桑二婚的却过的比她头婚还要滋润,生了儿子之后地位更是水涨船高,加上夫妻俩单位也都分的有房,自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加上俩人的工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丁建立媳妇也生了个儿子,虽然姓丁,但夫妻俩常年不回老家,逢年过节也没见丁建立回来过,说是上门女婿也不为过了,毕竟孩子都是老丈人丈母娘给带的。

丁建新今年19岁了,丁建成17岁,俩人也到了该说媒的年纪,以前有一个坐牢的妈,没人愿意给他们说媳妇,自打这李二菊走了之后,开始有人愿意给哥俩说媒了,虽说都有正式工作,但彩礼很多都拿不出来,想要短期内结婚,怕是不容易。

丁建国作为丁家最大的一个男孩子,今年都二十八岁了,还没结婚,家乡像他这么大的,有的孩子都要上初中了,丁建国夫妻俩不是没急过,可以前也不知道儿子有向风不结婚,他就不找的想法,以为还因为和第一个分开了,一时之间走不出来,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小霞,而且俩人相谈甚欢,作为男方家人来说,肯定希望儿子尽快完婚。

可是小霞今年才大二,大学期间是不建议结婚的,丁建国也不想耽误小霞的学业,就想等她稳定下来之后再提,尤其他是军官,将来小霞和她结婚,还可以随军安排工作,她这京大毕业的,工作单位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总比回她原籍好。

但是在此之前,肯定要把婚事定下来的,在丁建国看来,媳妇年轻就行,到时候不影响生孩子他大就大了,也不差再晚这几年。

丁建设已经没有心理负担的结婚了,说不定今年孩子就能生下来,他们兄弟四个,谁生不是生?

他巴不得父母不要一直催他呢!

至于丁建平,人家已经学到硕士了,将来就是高知识分子,医院里学历最高的大夫,他晚结婚也没啥,毕竟跟他处对象的人,也是学医的,就算陈秀敏将来不考研究生,也不会跑到他丁建国的前头。

老小丁建树样中的对象更小,跟他小妹一般大,要不是出学早,现在高中都还没毕业呢,短时间内更不可能结婚,所以丁建国自我安慰说,不算老,不算老!

闺女甲流,熬了三个晚上,总算体温能控制住了,稳定了,明天开始就能正常更新,最近实在是忙,还要兼顾着搬家,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