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640章 开疆拓土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640章 开疆拓土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住校,更不是第一次出远门,所以丁薇还是蛮放心的。钍

丁香离开后,丁薇就开始帮着布置江妮的服装店,从灯光玻璃更衣室橱窗等多方面入手,花了五六百大洋进行重新装修,连地面都铺成了木地板,中间摆放特价款,墙上挂的都是当季的特色款。

就这么稍微一收拾,就引来不少食客驻足观看,而他们家的门头也就是日后丁薇所要创办的品牌——青薇。

俗是俗了点,但将母女俩的名字融入了其中,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日后如果品牌做大了,还能将兄弟姊妹的名字也利用到其中。

因为服装店要长期发展,所以去工商局注册了个体户,日后也是纳税大军里的一员了。

青薇服装店开的太过仓促,前期都没做好市场调研,加上这个位置又是在饭店旁边,算不上好位置,也就胜在是自家的,不需要操心房租。

不过丁薇也不打没有准备的仗,那么多衣服势必要尽快销售出去,否则就成积压款了。

温铁军在8月中旬之前,就已经将剩余的一千五百件衣裳都给他们寄过来了,从这点看,他的确很守信用,等闲下来了,她再画点设计图寄过去。钍

如今的美黛服装厂还没形成规模,她先用图纸换衣服,等时机成熟了,温铁军自己会过来跟她谈合作的事儿。

目前手里面已经三四千件货了,听起来多,但也算上了鞋子服饰和呢子大衣,还有温铁军寄过来的两千件衣裳。

除了成本在十五六块钱的呢子大衣,这两千件也算是高端衣服了。

平均定价在18.8——19.8元,成本七八块钱,两千件就是一万六。

也就是说,温铁军买下她的那张设计图,一共用了一万五六,在这个年代她能卖到这个价钱,着实靠他自己去做实验卖衣服了,顾客给力,捧了她一把,要不然,一万都够呛。

呢子大衣还有皮鞋内.衣运动鞋这些,他们店里都有,丁薇还特地让温铁军给她发了四个模特,有了这四个模特摆橱窗,就不相信没有顾客冲着她的搭配来。

等开学了,她和秀敏就是行走的广告,她还打算在宿舍摆一排货,急性子可不想这些货积压到明年,最好这几个月全给它们卖出去。钍

“你跑一趟南方就折腾这么一大摊子出来,可真能干啊,这得花多少钱啊,你现在回本了没?”

丁薇尬笑,哪儿回本了?

当初带了五千块钱去的,全都买成了货,后来妹妹虽然给她汇了2800,但她又合着L市的元分红,买了六千的货,一千的鞋,两千块钱的内.衣饰品,最后还买了两千块钱的呢子大衣,等于回京的时候,手里还剩下五千块。

总投入一万三,江妮这里差不多已经收回来四千多块钱,剩下的还没卖完,还不知道自己能赚多少。

“所以我得更加卖力的卖货才行啊,这几天我教江妮将这些货造了册,日后出入库都有账了,包括进销存这些,也都教了她,刚开始可能费点劲,但以后她就会发现很简单。而我要做的就是每天提点货到学校卖,周末了再找合适位置摆地摊,能卖多少是多少呗!”

“我还打算发展一些同学帮忙在宿舍卖这些衣服,鞋帽袜子裤头啥的。我这儿也算是一个小型的中转站了,她们可以来我这儿进货啥的。”

秀敏眼睛刷的一亮,“诶~这个可以耶,卖多卖少都是她们自己定呗,反正你走的是批发价。”钍

丁薇点头,“所以我等国庆节再去一趟南方,批发一些手套帽子围巾袜子啥的,”

国庆有三天假,她可以再请两三天的假,顺便再去看看丁香,还得去温铁军那一趟,谈一谈下一次订单。

南方小商品很多,这些小东西不占地方还巨能赚钱,正好温铁军这儿,她还设计了一款生理裤,内.衣目前还不是时机,可以到九十年代再推出上市,生理裤她觉得比卫生巾都重要,尤其现在女孩子都用卫生纸,要是能设计一款生理裤,那真能省不少事儿。

丁薇的想法有很多,连陈秀敏都忍不住感慨。

“你说你怎么不去当设计师呢?会计也行啊,你看你做的这些账目,连财务专业的马小霞都佩服不已。”

“那不是正好?可以让马小霞帮忙审核一遍,这样她就能在专业上更熟练了。”

马小霞虽然已经是孤儿了,但她的父亲是战斗英雄,她爸爸以前的战友也经常写信慰问她的基本情况,如果她将来愿意留京,相信也会有叔叔伯伯帮她实现,尤其她现在跟丁建国在谈对象,即便留不了京,也能在隔壁北省S市找到对口的工作,这么高的学历在这儿放着,多少单位都争着抢着要要啊!钍

丁薇不仅忙活自己的事儿,从陈秀敏、丁香开始,到谭悦马小霞,甚至就连安妮安娜以及江妮和她的女儿江宁,她都照顾到位了。

可以说,但凡她找回来的麻烦,她已凭一己之力承担了他们的所有,甚至还帮着给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江妮和江宁如今住在前面门面房里,每个月丁薇给她二十块的工资,她又是母.乳.喂养,家里家外都有丁薇贴补着,这些钱足够她们母女日常花销了,说不定还能攒下来不少。

江妮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报答这个家,只要店里面不是很忙,就带着孩子在后厨洗碗,孩子放到婴儿车里,这婴儿车还是丁振龙帮忙焊接,丁薇帮忙仔细铺好的,和后世的没什么两样,顶多没有后世的好看,但论结实耐用,怕是没人比得过。

当初安妮安娜的时候有人带,婴儿车直接做的是坐式的,如今轮到江宁了,丁振龙又给加了躺式的,总归家里有懂机械的,又有会设计的,孩子们一点也不遭罪,甚至还有不少人看了他们家的婴儿车想要从丁振龙这里定做呢。

不过除了自家孩子,丁振龙是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的,一是没那时间,二是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去厨房忙活做卤子呢!

毫无意外的,丁薇这学期开始之初,又拿到了上一学年的奖学金,因为参加了几次比赛,奖金高大三百八十块钱,相对比而言,秀敏只拿到了八十块钱,而马小霞更少,只有五十多块,但俩人都对此很满意,毕竟这学校就丁薇拿得多,谁试图跟她比,那都是脑子有问题。

因为守着家门口,所以他们家的饭馆经营到晚上八点,卤肉店则是什么时候卖完,什么关门,如果关门走,谭悦就会帮着带孩子,洗碗,打扫卫生,总之这个家的每一个人,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丁薇帮助他们之后,得到的最大安慰。钍

甚至连带孩子的张阿姨和孟阿姨,都因为他们家人的善良,每周回来都会免费从地里面薅菜,吃不完的菜都往主家拿,主家吃不了就拿到饭店做了卖,她们从来不收钱,送来的菜也都是当季的菜,有时候还会挖野菜给他们尝鲜,总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

主要丁家会做人啊,每周六下午就给她们放假回家,走的时候有卤肉了给卤肉,没有卤肉了就给凉皮凉粉,都是做好的,如今丁薇卖衣服了,有便宜的衣服,也会送给阿姨她们穿,一来一往感情就是这么积攒下来的,就跟走亲戚一样。

开学之初才收到丁香寄过来的信,这孩子整整军训了半个月,累的啥都不想讲,这不军训之后才想起来给家里来封信。

丁香分到的是八人间宿舍,有一个东北的,一个河北的,一个山东的,再来就是她这个豫南的了,剩下四个全部来自南方城市,等于四个北方,四个南方,性格也都不一样,但若论家庭条件,可能就数丁香的好。

“我在学校很低调的,把钱都存到学校里面的储蓄所,拿着学生证和户口本就能办理,一天就吃一顿荤菜,其余都是大家吃啥我吃啥,没用的东西不买,其实大部分东西我姐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就买了水壶水盆啥的,基本上光拿学校补助,就够花了。”

“我也是从大家的穿着还有被褥来看家庭条件的,也许是因为我姐给我准备的都是全新的?总归我记着你们的话,财不外露,被问起来也是讲‘因为我这次考得比较好,所以我的东西我爸妈就给买了全套新的’”

明明豫南已经成了老家,可丁香还是习惯性的说自己的家乡,从来没有觉得首都就是她未来的家,毕竟她的乡音未改,首都话也不会讲,她只是觉得她的家人在首都生存,从未觉得那里就是她未来的家。钍

丁香在给父母的信里面没有提及汤文明,也不知道他们俩到底如何了,看来只有丁薇国庆过去看她,才能打听到点虚实。

如今妹妹是大学生了,距离的远了,日后想要联系,除了书信电报,就是电话了,但长途电话打起来贼贵,丁香是不舍得这么浪费的,那也只能丁薇多跑魔都几趟。

这个妹妹是丁薇手把手拉扯大的,那跟自己闺女没啥两样,反观赵青青和丁振龙,除了带四个儿子费劲点,俩闺女真是让她省透了心,论感情基础,可能还不如这对姊妹花。

进入大四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明显比在其他三年长了,经过这几年的打磨,这些未来的医生们已经习惯了和大体老师进行近距离接触,甚至解剖小老鼠小动物也没从前那么矫情了,有些人克服了心理恐惧,还想转法医,真不是一般的强!

丁薇因为表现优异,早就是教授的左膀右臂,课堂上不明白的,课下同学们都喜欢去问丁薇,丁薇每次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走,她的强,已经成为整个年级,甚至是整个系的神话了。

因为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专业知识,所以丁薇的基本功扎实的历代最强,也属这一世没有偷工减料,认认真真的学习,包括药学和英语系那边,她都完美的无可挑剔,哪怕时间经常不够用,但她交上的答卷永远是最完美的。

有时候大家忍不住好奇,都去问陈秀敏。钍

“你们俩这么强,是不是每天都要挑灯夜战啊,这么拼,真的好吗?要不要给大家一条活路啊,你们越是拼,我们越觉得自己是废物!”

挑灯夜战的确是经常性的,但秀敏不好意思说丁薇挑灯夜战的不是专业课,而是她的小说吧?

白天的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上,晚上她就腾出时间去写小说,嫌弃手写太慢,丁薇还特意买了打字机,现在晚上听不见丁薇敲字的声音,秀敏还觉得不适应。

除了小说外,丁薇还有翻译的小说要忙,就每个月兼职翻译的钱,就够普通人家一家的工资收入了,好的时候能达到五百,一般的时候,也有一百多,所以丁薇的钱真的多的看见啥都想给家里补贴的地步。

秀敏在她的指导下,如今兼并学习的英语,也是被迫一路上涨,和丁薇在一起,还能练习口语,听力,因为丁薇的发音简直比听力的原因都要标准,她不会的语法,她总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她解惑,甚至还会给她演绎情景剧,张口就是阅读理解,这让秀敏佩服的差点要给她磕头叩拜了。

丁薇的词汇量之广泛,已经超出了陈秀敏的认知,最可怕的是她都没见这孩子背过单词,她都能掌握的倒背如流,这不是神是啥?

她哪里知道丁薇经历了那么多世,英语说的比外国人还要专业地道,这是熟能生巧的一个过程,甚至都不用特意去学就能达到这类高度,偏偏问起来,她还挺有一套说辞,什么多读多背多看多练啊,这些话在秀敏听来,根本就是废话,一点实质性的利用价值都没。钍

有时候努力一个下午,都没丁薇跟她讲半天话有用,为了提高她的英语水平,丁薇不仅给她要来了比较简单的兼职翻译,甚至还每天跟她练习口语,她的进步之所以这么大,也全亏了这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口语交流。

陈秀敏越成功越优秀,丁薇越是有成就感,因为这是她一路扶持起来的作品。

她这辈子,对丁香都没这么用心过,这个世界上,也就只有妈妈能让她有这个耐心了。

对比陈秀敏,她对汤文明的关心,就显得漠视多了,她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男人嘛,哪里用得着她一个小女生去扶持?说不定他还会觉得自己是在侮辱人,觉得丁香的娘家人手伸得太长了,觉得他的尊严受到了践踏,因为她知道自己父亲自尊心很强,是以丁薇就采取放养的方式监控自己的父亲。

江妮除了卖衣服外,丁薇还让她跟着马小霞做账,跟着谭悦学习简单的英语,到了周末她还会让她练习字体,因为丁薇发现,她的字实在是难看的不像话,甚至连谭悦都不如,就跟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的字体一样,这以后可要拿出去充当门面的,不学习不练习怎么能行?

谭悦几乎半个月都会收到丁建树的信,两个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受影响,因为丁建树时不时的会给谭悦送点惊喜,就这点来看,他们这直男哥哥们,还是很会哄女孩子开心的嘛!

不过用老妈的话来说:“这还没娶媳妇呢,就把妹妹和老娘忘了,瞅瞅,这工资都花在人家身上了。”钍

这话说完,她又开始安慰自己,“还是我这三个儿媳妇管用,儿子不在身边,人家仨包揽了我的衣服,吃食,就连内.衣袜子鞋子都有人惦记着买,连你爸那份都算上了,真是好贴心,”

每次说到这儿,赵青青都不忘表扬丁薇。

“还是我闺女厉害,一下子给自己找来仨嫂子,这以后绝对不存在什么姑嫂关系了。”

每次听到这儿,丁薇都觉得一脸无语,不过话说回来,她这仨哥哥还真得感谢自己,毕竟你看,从秀敏到谭悦,再到马小霞,可不都是她招揽回来的?没有她,他们哪儿认识自己这优秀的媳妇去?

丁薇家现在北海公园的五十块钱租金(两间十块,两间十五块)尽数用来补贴孟阿姨和张阿姨的劳务费了,后罩房的四间房,每个月有六十块钱的收入,则用来补贴他们家的水电费,生活费。

门面房三间的水电也都从这里面出,每个月都能用完,基本上不需要补贴啥,主要还是电费高,电费除了电视电灯外,还有冰箱冰柜,所以耗费就多了一些。

谭悦那里坚持着每个月给她六十到八十块钱的分红,这些钱她都没直接用,而是单独存了一张折子,如今里面已经有差不多一千五百块钱了,钱就是这么累积出来的,你不花,它就一直在涨,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谁看了都会吃上一惊。钍

爸妈他们基本上每个月收入能达到一百到一百五了,不过这钱他们都没舍得花,尽数用来还账了。

江妮这里的钱丁薇也给她办了个账户,只要账上没有错,她也不需要天天去收钱点钱,但是她不允许家里放那么多现金,所以这些钱就让江妮每天去存一次,赶在储蓄所下班之前去存一次就行。

虽然有时候只有十几块,但多的时候也有百十块的收入,这一件件的衣服不就是这样收回本儿的?

丁薇和秀敏在学校就是行走的衣架子,她俩衣服穿的好看,就会有人问在哪儿买,丁薇一说自己那里有现货的时候,可是让不少同学吃惊。

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整个系里面都知道丁薇那儿有漂亮好看又实惠的衣服了。

一下课就有人到她们宿舍试穿衣裳,丁薇直接告诉她们青薇店铺地址,让她们到店铺里进行比对,在学校卖的,她都会比江妮那儿便宜一两块钱,学生嘛,钱都不多,比着社会上的,自然要少一点。

就因为她这个举动,让更多的同学都来她这儿买衣裳。钍

因为丁薇不仅有衣服,还有其他东西,不如头饰耳饰发饰,还有内.衣裤,帽子,袜子,鞋子,全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基本上是一站式购物,经常买东西的都会发现她这些小玩意儿不仅比供销社百货楼的便宜,还好看。

都是丁薇亲自挑选的,那眼光自然是贼拉好的,她不走量,那都说不过去。

在听说丁薇这儿招收推广的人之后,开始有人报名了。

“我要十块儿这样的手表。”

“我要十条这样的丝巾。”

“还有我,一盒钢笔,一盒手电筒。”

因为丁薇马上就要去南方,所以她记下每个人要的量后,就告诉他们国庆节之后货才能到。钍

而这也给了她灵感,正好孟阿姨的儿子初中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她之前曾在爸妈那儿提了一嘴,大致是想问问他们小吃店要不要人,丁薇手里面也没别的可以用的人,就决定先将孟阿姨的儿子叫过来看看。

孟阿姨一听丁薇这么说,高兴的合不拢嘴,因为丁薇的聪明能干,她是一路看过来的,如果自己的儿子能跟着丁薇干,那可比在小吃店帮厨有前途多了。

孟阿姨的儿子叫秦克强,八.九岁才上学,因不是读书那块儿料,念完初中就不读了,今年十七岁。

看起来挺机灵的小伙子,因父母都是本分老实的庄稼人,所以从这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看出了对未来的祈盼和紧张,毕竟丁薇和他也差不多大,但是她已经能做镇指挥了,可这孩子还没出过社会,难免会有些惶恐与不安。

初次见面的感觉还行,毕竟还没被社会所侵染,丁薇就点头留下了。

“你回家准备准备,这周五晚上和我一起去南方一趟,不过你要做好长期留守南方的准备,因为我需要一个人在那边给我张罗着备货,发货,这样我这边才能运转开,你先试着干干,不行了咱再说,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