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933章 被偷换的人生6(五千)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933章 被偷换的人生6(五千)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所谓有舍就有得,汤圆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为证明自己妖人那一世没有白白修炼,她在这个关键时刻,走了捷径。

利用精神控制数,在四十天之内,将两套房子都成功卖掉,获益220万,比预想中的多卖了二十万,既如此,那就少从卫家要二十万,他的目标就是三百万,成功让夫妻俩将钱转给他之后,他以直播的形势,成立了一个单独的账户,并在网上申明。

“从今往后,这件案子就算彻底了结了,我们不会再向卫家人追究什么,石磊在J市的房子也不用归还,这三百万我会一分不留的捐给真正需要这些钱上学的穷苦孩子和白血病患儿的救治。

日后我们夫妻俩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监督这些钱的最终去向。

我们夫妻俩会承担起梁爸宋妈的养老责任,我和儿子的姓氏也早晚会去换。

至于房子,我们早晚能靠自己的能力买到的。”

卫东做这些决定之前,已经和妻子以及父母商量过,考虑到现在网络暴力太过夸张,为了让那些杠精、黑子、键盘侠远离他们的生活,三百万全捐,一分不剩。

当然,宋妈也会撤销对卫家人的控告,从此以后,就真的没有任何关系了。

任凭恢复神智以后的夫妻俩在网络上如何蹦跶,叫嚣,卫东和梁爸宋妈,也都没再理会过他们。

在他们看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电话拉黑,永不联系。

就算他们报警,也没处说理,因为字是他们签的,人是他们去的,大活人,谁能控制谁?谁又能蛊惑住谁?

卫东更绝,黑了某营销大号,放了一段石磊和卫家夫妻俩的对话录音。

这下,证据确凿,看你们怎么圆。

而卫东这边,带着一家老小先去办理了户口迁移,改名换姓为梁泉,程序复杂,光这个就足足折腾了大半年。

往返J市和Z市,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趁着这个机会,他辞职了,原本想参加高考,可惜一没有初中毕业证,二没有高中毕业证,想要高考?成人高考差不多。

他们的户口之所以能迁到J市,也是因为他们夫妻俩卖了这套在Z市的二手房,加上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里,靠卖小吃,挣了大概三十万,加上二手房二三十万所得,拿出五十万,在省会N市,买了一套四室两厅,一百五十六平方的大房子,房子是二手房,可以直接办理入住和过户、落户,还是学区房,每平方一万一,首付百分之三十,每个月还贷六千二百多块钱。

这套房子是夫妻俩起早贪黑干到2021年年底才跑去N市看的一套房子。

因为是二套房,原房主也送了家具家电,所以2022年不等过年,他们就租了一辆货车,将在Z市房子里的家具家电全部拉走,这套房子他们早在两个月前就卖了,人家好心又让他们多住俩月,这才有了他们喘息的空档。

夫妻俩宁愿贷款,也没用那三百万的举动,可以说震惊整个网络。

与此同时,也证明了他们言而有信,对比下来,另外一家人的信誉就越发显得滑稽可笑。

虽然N市不是宋鸽夫妻俩长居的J市,可也就相差一百多公里,加之人都想要往高处走,没道理死扒着一个地方,孩子们为了他们俩已经从豫南省过来了,那么选择省会N市,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不过老爷子还得在J市租房子,他还没退休,周末才能开车(本来就有车)回N市,也挺辛苦的。

当梁泉提出要参加成人高考的时候,得到了全家的支持,成人高考不比全国性质的高考有难度,甚至说也就是走走形式,只要不是特别差,都能被函授一类的专科院校录取。

其实梁泉主要还是觉得他的身份证是95年,不能白白浪费这个年龄差。

27岁虽然是高龄高考生,听起来是那啥了点,但成人高考成人高考,自然是成年人的高考,年龄像他这样的也不在少数,他只有拿到了相对凑合的文凭,才能去报名自考,未来的路还很长,不拼一把就会觉得这辈子少点啥,文凭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他又不是没能力,为什么不考?

孩子们大了,文芳过罢年去药店找个工作先干着,也能帮忙接送下孩子。

至于摆地摊这事儿,父母也能帮衬着点,大家以前没有同住在一起,以后拧成一股绳,攒钱还房贷,早晚能将这日子过上去。

于是,在N省的第一个新年,就在这样的开年计划里,开启了。

成人高考的难度,哪怕不需要学习,梁泉也有信心通过,所以这方面的书看不看都没所谓。

他之所以一定要去考,也是因为很多专业证书的报名,需要专科或者本科学历证才能考。

为了追赶一下进度,他买了一套自考的资料,白天在家自学,下午三点开始准备原材料,晚上六点去新租的夜市摆摊卖辣条。

新夜市附近就是昌南大学,还是个小吃街,为了拿到这个摊位,可是掏了不少钱,最后人家还是基于同情他们的遭遇,才将位置给了他们,毕竟同期参加拍卖的人还不少呢,能获得一个摊位,那是极好的运气了。

单身匹马出摊,每天依然是三百斤,不去增多,也不减少,因为每天三百斤能卖完,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母亲和媳妇在家继续准备明天的原材料。

还要时不时关注一下网络上的求助信,确定真伪之后,会全家人一起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由热心网友以及相关部门帮忙调查真伪,随后再进行捐款帮助,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实到位。

梁家网红大辣条受到了媒体的报道后,生意非常火爆,而每天三百斤根本就不够卖的,但梁家人不贪心,也不贪图眼前的利益,只承受自己该承受的界限,就三百斤,不会再往上增加,也不接受预定,每天先来先得,卖完为止。

而且他们还不随便涨价,十块钱一斤,每人只能买一斤,如果想买多也可以,十五元一斤。

一涨价,果然想多买的人就少了很多,但也有不差钱的外地人,毕竟他家的辣条是真心好吃,甚至还有人建议他们批量生产,真空包装邮寄给外地的朋友,但梁泉却觉得,那样一铺开,全家人都得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在辣条这一行,已经有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他做的就算再好吃,也没有人家做了几十年的企业好,再说,这是个人的小作坊,如何能够保证卫生达标呢?

这都是吃入口的东西,当时买当时就能吃,没有任何添加剂,所以放不了太久,但如果真空了,又得保证最佳食用期,你没有食物添加剂可能保存得了吗?

所以,梁家人明智的放弃了这条路,专心摆他们的小摊位,每天能赚个一两千块钱,足够他们一家吃穿用度外加还房贷了,媳妇上班也好,不上班也好,压力并不大。

孩子已经在这边插班入学了,虽然掏了两万块钱插班费,但能有学位已经相当不易,别的也不敢想太多。

就这样,文芳在4月份正式上班后,他们家又多了项日常支出,婆婆已经退休,公公还要等几年,老两口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没舍得存,想要花在小家上,却被梁泉拒绝了。

说小吃摊已经很赚钱,他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帮忙照看孩子,宋鸽身体也不太好,白天虽然孩子们都不在家,但牛筋面都是她靠和面机、牛筋面机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很辛苦,他没有给他们工资,还要让他们补贴家用,实在不该。

毕竟老两口年纪大了,日后用得着钱的地方多的是,之前他们存款都花干花净,这个时候不存,什么时候存?

两厢一对比,宋鸽夫妇感动的落了泪,夫妻俩好生安慰他们,说一切都过去了,未来一家携手共进。

学习时间长了,也需要换换脑子,锻炼锻炼,于是他想到了送外卖,这个跑来跑去的,绝对能锻炼身体。

注册骑手号很简单,他也就中午11点,送到下午两点,能赚二三十块,有时候一二十,不多,但是真的很能锻炼身体,相当于给孩子们赚了零花钱,少是少了点,可积少成多也是多嘛!

晚上再去夜市摆摊。

成人高考春天报上名后,56月份会考试,就算再自信,也得抽空翻翻书。

其实也没啥可学的,因为只要考,基本就能考上,这类考试,压根儿就没有技术性,完全就是玩票的。

但就是这样的函授院校文凭,也是你自考本科路上的垫脚石,没有还不行,所以你嫌弃它,人家未必会巴结你。

文芳也是专科毕业,学的药师,倒是和现在的工作对口,将来有条件的话,倒是可以给她开一个药店,当然,为了这个目标,她也一直在学习。

夫妻俩都是有上进心的人,岳父岳母已经小舅子人都不错,正因为靠得住,从未索求过什么,所以在离开豫南省之前,他做了一个连文芳都没想到的决定。

不仅将辣条方子交给了文豪,连同当时他买的电动三轮车以及招牌,也一并给了出去。

当时就把文芳感动的落了泪,其实有些时候,她提出来,绝对没有他主动给来的效果好。

梁泉毕竟是女人心,知道嫁了人的女人不容易,文芳又是个顾家的好女人,人家娘家人在他们夫妻俩最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份恩情,梁泉都记着呢!

所以将人家闺女带到外地之前,理所应当的照顾好她的娘家人,娘家人照顾好了,没有了后顾之忧,在赣西省才能更稳定。

梁泉穿越过来至今,没有和文芳同房过,每次他都以自己力不从心为由拒绝,刚开始文芳还奇怪过,甚至还让他去医院看,梁泉配合的和她一起去,结果医生也没查出来(施了法,能查出来才怪),吃药都不管用那种。

后来,文芳也看开了:“没事儿,好赖咱生过孩子了,你这样也是好事儿,省的出去拈花惹草了,以后你可得好好待我。”

知道丈夫的为人,也没想过丈夫会刷什么心机,她又不是丑女人,不应该被丈夫嫌弃,既然是没有原因的症状,说不定哪一天就好了呢?

梁泉知道自己对不起文芳,但他这情况,实在下不去口,索性装残废拉倒。

因为自己理亏,所以梁泉平时大小事都听人家的,如果遇到女人不讲理,他也不吵吵,等她冷静下来,再给她讲道理,文芳渐渐发现,丈夫似乎变了很多,越来越有智慧了,连夫妻俩的日常也变得更加和谐了。

6月考完成人高考,上了当地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学校的函授,随后他还装模作样的告诉文芳和家人,自己报了个计算机专业的培训班,实际上他都躲到图书馆看书去,因为专科证需要两三年才能拿到,每年交几千块钱的钱,网上听课,所以他只能趁机将想要考的证的工具书买回家看,等回头毕业证拿到了,再一个一个去报考也不迟。

辣条卖到5月底后,他就改做冰激凌,炒酸奶或者是冰粥,从6月卖到9月底,每天的收入一点不比卖辣条的时候少,过了十一,继续卖辣条,白天继续当骑手,但是早餐的点他也加上了,平均每天能有五六十块钱的收入。

每个月小吃大概能赚四五万,他跑外卖有个一两千的收入,文芳做店员,每个月也有四千多块钱,等同于他俩的工资正好够房贷。

四五万的收入里,家里的日常开支、孩子们的学费、保险养老等等,差不多得小一万,每个月能存四万块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十个多月下来,又存了近四十万。

夫妻俩这一年都去考了驾照,买车是迟早的事儿,不过还是想再等等,等到年底攒够了五十万,过罢年先还一部分,好歹把利息降下来,主要他们还是不习惯欠人钱的事儿。

至于那三百万,这一年里已经散出去了差不多一百万,捐赠都有证据,他们的直播号都有公布。

现在夫妻俩的直播号粉丝也有三四百万人了,但他们不像别人那样直播带货,虽然有不少商家过来找他们,但两口子还是干自己的事儿,梁泉送外卖,去图书馆看书,文芳上班时间看书,准备考证,都被网友拍到过,上传到网络,夫妻俩奋斗的样子,被众网友大力赞赏,甚至还有人催他们直播带货,却被夫妻一笑置之了。

时间进入2023年春节,他们的存款达到了六十万,原本想过罢年还贷款呢,结果夜市那边要拆迁,合同自动取消了,这意味着他们过罢年将没地方可以去卖了。

老两口思来想去建议道:“不行,咱们开个店铺吧?这样还稳定,贷款先不要还,慢慢支棱起来再说。”

开店啊?

梁泉现在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文芳的工作虽然轻松,但赚的的确不多,就凭他们如今的直播粉丝号,开一家店,也能很快被老顾客找回来,只是,做什么呢?

“那咱就开一个梁记小吃店吧?店铺过罢年就去找,也不需要太大,一二十平方就行,不做油烟气太大的食物,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少油少盐的,我多研究几种,不行阿芳你也别去上班了,我们咬咬牙,开店。”

辣条这个小吃还是要做的,这个不费太大的事儿,可以放在店里面,有买的,就给打包就行。

主营可卖生煎包、月亮馍、减脂三明治,其中粉浆面条、山野菜豆腐汤、甜豆浆可以提前做好一大桶,卖完为止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事儿,这几种可以卖到晌午,下午休息,到了晚上还是这几种,少做点,当然,也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对食物进行调整,除了生煎包有些油腻外,其他几种食材都很健康。

梁泉这么一提,大家伙倒是没多大意见,小吃店嘛,就是摩挲着来的,后期可根据品种再调和即可。

只是在提到外卖平台的时候,梁泉想了下,“先不注册吧,小本生意,先将实体店做好再说。”

平台扣得分成比例太高,又不想因此涨价,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过罢年找铺子,倒也不难找,正好还是在昌南大学附近,只不过店铺比预估的大了点儿,有三十个平方。

花费一个月进行装修,设计,厨房是开放式的,桌椅板凳也是全新的,房租每个月三千,年付,一共给出去四万,四千是押金,倒是也很合理,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招牌就叫【梁记小吃】并在门牌下面宣传直播平台号,于清明节之后4月6日正式营业,开业前三天,凡发短视频宣传,并关注本直播号的,都会赠送一斤的网红大辣条以表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