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炼狱终焉的指引 > 第一卷第二十八章:收容所政策

炼狱终焉的指引 第一卷第二十八章:收容所政策

作者:云水皆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3: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请问有些什么事吗?”依水温和的说到。

“我是想说梁天一教授的事情的。”陈云鹭说到:“学术问题应该是很严肃的,既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有造假的行径,那这些媒体上的文章就应该被认为是造谣,请你协助辟谣。”

“民众都认为他存在叛国行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辟谣。”依水摇了摇头。

“他们的观点没有什么依据,作为顶尖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外国的公司完全没有关联才不正常。而且他之前发的那些消息,也只是一个普通御正人的牢骚,我也经常说索塔冯哪里不好,外国有多么好。这不是不爱国,恰恰相反,这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更好。”陈云鹭解释道:“我和他有过交流,这是一个忧国忧民,十分期望祖国强大的诚实而正义的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也有很多爱国的言论,是绝对不会和叛国扯上关系的。”

“你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依据不是吗,你也没有什么分子生物学或是人类学的专业知识对吧。”依水淡淡的说到:“而且你对他的判断也只是基于表面的认知,怎么可能真的就理解他。”

“但是,没有任何依据就收到这种程度的网暴才是错误的吧。”陈云鹭摇了摇头:“疑罪从无,起码现在他不应该受到这种无妄之灾。”

“这是群众的言论自由。”依水摇了摇头:“我无权干涉。”

“我们可以控制…”说到这里,陈云鹭顿时停了下来,她一字一顿的说到:“是你干的好事?”

依水并没有正面回答:“高层对这个论文非常不满意,认为它伤害了御正这个国家,和御正人的民族感情。”

“所以就放任这种程度的网暴?对一个做过如此多贡献的老科学家?”陈云鹭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出于整顿学界的考虑,而且也有民众宣泄情绪的需要。”依水面无表情的说到:“我们的群众已经压抑了太久,需要有一个突破口。这对社会的和谐是有好处的。”

“开什么玩笑,你难道没有正义这个概念吗?”陈云鹭咬牙切齿的说到。

“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就是我眼中最大的正义。一切的行为,都应该以它为目的。” 依水直截了当的回答到:“陈云鹭女士,你已经是一个老编辑了,希望你能成熟一些,不要感情用事。有一个新的预期热点内容,希望你能完成采访。”

陈云鹭顿时哑然了,她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她知道,依水只是会为了与人类交流而做出各种情绪,实际对于她自身的决策毫无影响。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关于她所说的话,自己竟然完全无法反驳。再多说也无异了,她只能带着依水给的题目,忧伤的查阅起了资料。这是一个有关城市治安的内容,这几年,随着失业者和无业游民的急剧增多,社会治安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海州这样的大城市,即便是推行了很多政策,但依然无法完全根除这些游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决定在这些超大城市周围建立巨型的收留所,以此来减少中心城市的压力。

一番操作后,陈云鹭也与一家收容所取得了联系。双方约定好时间,陈云鹭便驱车前往了那里。来到近前,庞大的建筑群基础让她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就在这时,负责人也及时的赶到,对她表示了欢迎。

“以前吧还好说,首先是流浪人口并不多,也好管理,甚至可以逐人盯防。但是这几年实在是不行了啊,失业者太多,而且还有很多是外地来碰运气的,这世道,哪有什么运气让他们这些外地人碰,又不是什么厉害的人才。”介绍人叹了口气:“而且原来的策略是先在市内收容,之后遣返原籍。只可惜,这两年各地的财政状态不好,根本控制不了这些人。有一些情况下,甚至他们的原籍本身都不存在了。再加上有些顽固分子连自己的身份证明都毁了,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哪来的。”

“这些无业人士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靠偷,靠抢靠骗,甚至靠着自己流动性强的特点去进行更恶劣的犯罪。民众都深受其害。我们这里,就是将其收容,确保其衣食无忧,同时减少对市内平民的压力。”介绍人接着说到:“这个收留点大概可以收纳十万人,而海州这次预期建成十个类似的收容区。”

“十万人吗?” 陈云鹭点了点头,这个收容点和一般的小区大小差不多,十万人虽然挤,但是也能生活。十个收容区,那就是一百万人,想必能极大缓解海州流动人口的问题。

“那么,会为这些人提供些什么工作吗?”陈云鹭问到:“比如一些手工业,或者一些流水线作业的工作?”

听了这话,负责人脸上露出一丝古怪,但他还是很快恢复了微笑,轻声说到:“哪来的工作给他们做啊,就连海州本地的好人,失业都严重的要命。”

“这个收容所的建设也好,物资的供给也好,都能提供一大批订单,给无数的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负责人介绍到:“当然,如果有人确实有意愿有能力去工作,我们也不是不能提供协作。”

陈云鹭点了点头,走到里面,她发现这个收容所的首要特征就是安全。确实,作为安置这些社会不协调者的地方,如果可以随意进出,或是太过自由的行动,那恐怕会造成很不妙的后果。

“那边的食品区会每天配给定食,然后运送到这边来。每天各栋楼都有一个小时的放风时间,可以让他们出来走走。除此之外不可以出单元楼。”负责人接着说到:“居住区的主要工作人员就是维持治安,确保他们按照要求行动,还有就是负责配送物资,让每一个人都能吃饱。”

“全区有wifi覆盖,但是电子设备需要自己携带。”负责人最后说道:“我们的基础维持都已经做好了,生活的最低需求都能满足。这也算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吧。”

结束了采访,陈云鹭也回到公司。整理了一下拍摄的照片,又复读了一遍自己记录的草稿,陈云鹭便将这些丢给了依水。很快,这篇报道便被刊发了出来,作为新社会治理的一部分。

看着文章下面各大城市居民的赞美之声,陈云鹭忍不住叹了口气。确实,自己也遭遇过来自流民的盗窃和其他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如今措施一出,想必在这座城市里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适感都会高上一档。只是,这样发展下去,真的没问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