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全宇宙的尽头 > 第75章 水球文明三

全宇宙的尽头 第75章 水球文明三

作者:刘智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4: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当于飞船本身静止在A处,施加额定单位能量密度后,B处空间刚好叠加到A处。

这时飞船就处在A、B处重合空间中,也称为紊乱空间。

紊乱空间的维持需要大量能量,一旦能量失去,空间将触发宇宙保护机制,自发恢复。

就像溅起水花的水面,水花过后就会趋于平静。

跃迁过程中如何精准确定目的地B处,并使飞船留在B处,这时就需要另一项技术的辅助——第四维度理论。

即在此空间叠加区域,模拟建立第四个维度,形成四维空间。

在上帝视角下,A处和B处空间就会显示出堆叠特性,就像千层馒头一样。

这时,就可以将飞船精确放置于B处,即完成了空间跃迁。

紊乱空间、四维空间充斥着无数混乱的空间之力,如何克服空间之力?

水球人在研究中发现,不管空间如何扭曲、甚至失控造成的空间急剧撕裂,状态都不会继续恶化下去。空间似乎有一种保护机制,去阻止空间的继续扭曲和撕裂,并愈合空间。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空间扭曲和撕裂的边缘,保护机制竟是一层能量膜。

随着研究的深入,水球人发现适当控制能量密度,就能激发这种能量膜的出现,并按照设想覆盖在普通物质的表面。

如是空间护盾技术出现了,所有的科学技术就在这一环扣一环的科学研究中迎刃而解。

当完美解决紊乱空间和第四维度理论这两道拦路虎后,跃迁就可以成功实现,也标志着该文明已进入四级科技文明中期。

但毫无疑问,这一全套复杂跃迁程序的背后,是数代水球科学家的忘我付出。

飞船在成功跃迁后,由于本身没有运动,所以不存在加速度,更不会有碰撞等情况,安全性极大提高。

随着对空间护盾研究工作的深入,水球人发现,不同单位能量密度的空间护盾,阻止物体和能量进入的特性也各不相同。但即使是最低单位能量密度的空间护盾,防御强互作用力材料也是轻而易举。

这也意味着单纯的物理攻击对空间护盾无效。

得益于空间跃迁技术的运用,空间传送技术——星门,也逐步完善。

同时,重力需要空间的传导,一旦空间扭曲甚至阻断,重力就无法有效传导。

反重力技术随之而生,物体随意悬浮成为现实,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此时四级文明的反重力物体悬浮与三级文明超导体迈斯纳效应下的悬浮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说两种技术在单位能量密度上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所需要的物理、材料等理论,难度完全是成几何倍数递增。

常温超导悬浮是通过磁场的绝对抗磁性来实现,而反重力技术是通过阻断物体所在的空间,切断重力传导,导致物体失重。

可以说,反重力技术适用于宇宙中的绝大多数重力场景,但紊乱空间又除外。只能随着反重力技术的进步,慢慢解决紊乱空间下的引力渗透问题。

解锁了反重力技术,才是文明星际时代的正式开始。

受益于反重力技术,以及伴生的能量护盾技术,水球人对黑洞、类星体的探索开始进入实质性步伐。

随之短距离光传送、光牵引技术也逐步出现。

光传技术,是四级、五级、六级科技文明使用最为普遍的科技,实质就是空间技术的延伸利用。

通过第四维度理论,将待传送物体置换在四维空间。此时,待传物体就相当于站在上帝视角,所处空间已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丝毫重力,可轻易穿透原来三维空间的一切物质阻碍。

但四维空间是建立在三维空间基础之上的,依然会受到时间场、空间场、电磁场等场的约束,要促使待传物体精准移动,就需要一种在不同维度空间都能趋于连续稳定的介质进行引导,光束就是唯一的选择,光传技术就这样出现了。

受制于时间场、空间场的存在,光传技术传输距离极短,只能在行星表面进行短距离传输,就距离来说,与空间跃迁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可光传技术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节能和便捷。

使用光传和空间跃迁,传输同一物体,光传只需要将物体置于四维空间,并施加能量护盾。

而空间跃迁则需要能量去扭曲空间,同时还需要借助四维空间,所耗能量明显高于光传。

尤其是在使用便捷方面,只要牵引光束能够照射到待传物体,传送便可完成。

但空间跃迁却需要长久蓄能,以稳定扭曲的空间,同时对周边的环境要求也极为苛刻。

多方面原因下,科技文明在未达到七级,攻克反物质链式反应前,短距离的人员物资传送仍以光传技术为主。

当然,物体在进行光传时,因为物体内部始终存在相互作用力,当置于四维空间后,内部原来的约束瞬间消失,相互作用力顷刻间释放,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比喻人的身体,内部含有多重压力,气压、血压等等,一旦无保护进入四维空间,各器官都处于上帝视角,没有任何阻碍的话,必然会喷涌而出,结果是极其可怕的,没有人会愿意置于此环境。

所以光传时,待传物体周边首先会环绕一圈圈亮光,其实就是通过空间场布置能量护盾和模拟重力,达到摆脱第四维度副作用和克服极限加速度的目的,最后待传物体在牵引光束的强大拖拽力支持下,从地表到近地轨道只需要短短几秒。

四维空间没有体现任何重力,并不是引力场消失了,而是第四维度阻断了重力场,导致重力无法传导。

随着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位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高,空间扭曲距离逐渐增加,单位时间内慢慢超过光速。

此时,即进入超光速曲率旅行阶段。这是四级科技文明的重要分水岭。

曲率旅行的出现,让宇宙不再遥不可及,探索范围成指数倍递增。

但要想推动科学理论的持续进步,始终离不开对宇宙的进一步持续探索和研究。

这就需要更高的单位能量密度,以达到提高空间曲率的目的,确保在宇宙中走的更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