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唐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欲摘弓(二)

兴唐 第三百五十八章 欲摘弓(二)

作者:午后方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阅读。

第三百五十八章 欲摘弓(二)

今天又小爆一次,求一下本月保底***。

星期六大家休息时还会小爆一次,下星期也会时不时爆发,这段内容主角如何在论钦陵手底下讨生活,捡便宜,内容有些小爽,努力一下,更新速度带上来,也让大家爽一爽。

==============

“二哥,我还是不明白。”

“这就是汉人说的伐谋啊,或者是叫顺应天道而为。”说到这里,论钦陵自信地挥了一下手,随着他的手挥去,手上方的浮云正好让西北风吹拂,立即翻滚奔腾起来。

这种自信庞大的气势,作为最亲近的兄弟,论赞婆眼中都不由露出崇拜。

……

让众人坐下来,李威没有提军事计划,而是说了一句:“临行时,裴侍郎曾对孤说过一句话,若是仅在青海与吐蕃高原作战,唐朝诸将中仅卫国公一人能胜其一筹。”

破天就是这一句话,

大家十分讶然,这是何等的评价,若真是如此,意味着连指挥过洛阳等辉煌战役并且大胜的李世民以及另外一个名将李绩,仅能与论钦陵相提并论。其余诸人,比如候君集、李道宗、苏定方、契苾何力等人皆在其下。

这一句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到了平原地带,鹿死谁手,未必可知,可在青海高原上,仗着天和地利,今天唐朝无一人能敌。苏定方在吐谷浑驻军时虽胜过吐蕃人,可不是论钦陵出战的。再说,论指挥能力,薛仁贵真比苏定方弱?

论钦陵找到他大军八个弱点,他不知道,可能感到一些缺陷的地方,包括大胜之下,有些将士骄傲自大,再度轻视论氏兄弟,这是很危险的一种倾向。所以第一句,就说出这句话,及时泼一盆冷水,让一些人头脑清醒清醒。

“各位莫要看孤,那个盾谶是有人想害孤,逼孤到青海来送死的。去年盾谶没有出来之前,第一个察觉不妙的是裴侍郎,于是教导孤兵法,只是怕传出去会有非议,再说那时也不大确定,对外说是交流书法。孤指挥能力,也许是在各位之上,或者相仿佛,肯定不及薛仁贵将军、刘仁轨相公与裴侍郎。因此,有可能与论赞婆交战不落于下风,可真不顾一切,弃去自己长处,出城与论钦陵一战,孤必败无疑。”

又泼了第二盆凉水,正是为压住某些人的轻视与骄气。

“但我们有很多长处,比如武器,还有一个,就是城池。孤刚得到一个消息,吐蕃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大事。禄东赞颈部得了痈疽,在日布死去。论钦陵回去这么久,不仅是调兵,还新近继任了吐蕃的大论。在逻些城除了调兵遣将外,还要安排国事。这让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夺下洪济桥、百谷城、宛肃城、大拔斗谷、石城山等要冲。甚至还有时间让我们基本将所有要冲关卡及时地修了各个城堡关卡哨所,进行联防。再加上犀利的武器,充足的供给,这是我军最大的长处。而吐蕃人呢?时间很短,天渐冷了,当然天冷对我军更不利,可毕竟有城堡可守。但对吐蕃人同样有短处,天冷吐蕃能出军,可天冷到极致,出动几万大军可能,若是出动几十万大军,可不可能?再说,论钦陵身为大论,在此地也不可久留。我们至多坚持七十天不失误,吐蕃人必退兵。”

“一退兵,消耗、士气,对吐蕃人将是一场灾难,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会更多,论钦陵以后为国事所拖,想来青海不易了。那么青海孤就可以随意经营。在这里,孤想先问各位另一件事,为什么诸葛亮侥魏会失败?”

“蜀国国力小了,”不用想,连李敬玄也知道这个答案。

“是,蜀国国力小,可为什么司马懿指挥能力不亚于诸葛亮,但屡次对诸葛亮进攻忍让,而不去反攻蜀汉?”

“蜀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政通人和,不好攻克。”

“东南还有吴国的牵制。”

“魏国还有国内的矛盾。”

……

立即出来许多答案,但以前三种答案最多。

“正是,魏国国力矛盾,吴国的牵制,但最主要还是蜀国国内政通人和,伐必败。事实后来符坚执行了这个假设,讨伐东晋,结果淝水一战以至失国。但蜀国最后结果呢,诸葛亮一死,后主昏庸,魏国只派了两支轻军,立即将蜀国灭掉。大家看一看,现在我们唐朝是不是象强大的魏国一样,吐蕃象蜀国一样。而且论钦陵新近继位大论,本来噶尔家族专权,许多忠于赞普的大臣已经不满。只要他无功而返,因为穷兵黜武给百姓与各个部族带来的压力势必点爆。一旦吐蕃国出现***,到时候我们唐朝出征,胜利同样是水到渠成。这几年还要忍啊,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虽不及论钦陵,说出这番话也是不易了。

正面作战,又是在青海,胜过论钦陵,休说李威,就是将后世十几亿中国人从中选拨,也让他们学李靖的兵法,能胜过论钦陵都未必能有,仿佛左右的不会超过五人。李威肯定不在其中。

或者会制造各种武器的专家,也不要造原子弹,在唐朝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尽管那个理论十分简单,高中课本上就有。可是能造出连发式的步枪与一些野战炮,再加上强大的唐王朝,吐蕃必灭无异。但后世分工精细,会造枪炮,可会制造精密的车床、膛床么?会制造精密的车床膛床会不会制作炮弹与子弹里的黄火药?会制造黄火药会不会提炼各种原材料,又会不会从各地将这些原材料找出来?还有,再请问会不会冶炼出好钢来,不仅是高炉冶铁,还要会转炉炼钢。不是后世,现在所有专业几乎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更勤劳的百姓,想要制造出来,必须精通几十个专业知识,那一个人能做到?就是做到了,对不起,你不会文艺,没有武力,不会指挥,只是一个匠人,朝廷会不会让你统帅三军?

“但论钦陵不会这么心甘心的。各位,孤能一天一夜连破曲水军,洪济桥,宛肃城,这就是计谋,可这些计谋也许在论钦陵眼里一文不值。孤就先说这此,下面开始商讨……”

……

“不过我还是不大明白。”

这一回论钦陵没有卖多少关子,但如何利用它点燃依然没有说。

“你看这个赏赐的名单上有多少胡人,蕃人,又有多少汉人?”

论赞婆又看了一眼,大多数是胡人与蕃人,这是无奈的事,因为所有将领中,唯有李谨行、黑齿常之与契苾明能让李威看重,其他人李威都不太放心,那么只好在发起战役时,以这三人为主。三人当中,除了黑齿常之几乎是孤家寡人外,其他二人多带着手下亲信过来,特别是契苾明,除了亲信,还带了一两万族人前来作为战士。因此,立功多是胡将蕃将。

“唐朝号称是史上最包容的国家,然而你再想一想,有许多蕃人与胡人在朝中为官,可是有没有人做过宰相的,而唐朝臣属与羁縻之地占了唐朝多少面积,又占了多少人口?除了天可汗李世民外,无论那个高祖或者眼前这个皇帝,甚至以自己有鲜卑人的血脉为耻!”提到李世民,论钦陵语气也变得尊敬起来,但他说的也是一个事实,唐朝控制的面积达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将羁糜的地方算进去,胡人蕃人居住之地要占上一半以上,人口也占了近三分之一。是很包容,可包容度做得还不够好。李威所说的那句话是事实,没有发自内心处,政策上优待,心理上排斥。

继续往下说:“唐朝也用了许多胡人为将,甚至让他们领军作战。可你再想一想,唐朝发起的数次大型战役,有几回让胡人做主帅的,没有。即使这样,那一次大型战役,不是汉人将领占多数?这一回唐朝皇帝依然如此,虽然用了李谨行、契苾明二位胡人作了一道统帅,然而其他各道统帅皆是汉人。但到了唐太子手中时是如何用的?你说此时刘审礼、韦待价、王杲、曹怀舜、王孝杰他们心中是如何作想的?”

论赞婆眼睛再次亮了。

这一分析,手中这个名单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啊。

李威也是没有办法,对手是论氏兄弟,一个疏忽,三军就能大败而归。汉人中不是没有名将,纵观唐朝一代,汉人名将也多过胡人名将,李靖前一辈不提了,到了这时候,还有薛仁贵、刘仁轨、裴行俭三位名将在世,后起之秀中,王方翼与程务挺,以及刘审礼手下的张虔勖就要绽露头角。其后又有郭元振、唐休璟、张仁愿,然后到王忠嗣、郭子仪等等,一代一代,几乎从未停断过。

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知道的,李威也没有权利调过来,所以只好就着这一堆材料,做饭菜,那么也只好重用李谨行数人。

然而这一任用,却让论钦陵找到了一个天大的楔机。

“那么最后一条呢?”

“还记得我那天说过的话?善战者伐谋啊,眼睛不能盯着青海,若盯着青海,你永远成为不了一个绝世名将。往远处看,远处是什么?”

“是中原,是长安。”

“长安此时在做什么事?”

“……皇上对这个太子忌惮……还有另一个王子野心勃勃……另外就是大批物资又送向青海,有一个太监作为监军使到来,”论赞婆一边想着,一边慢慢说道。

“是啊,唐朝长安中有许多人想致太子于死地,可是那个皇帝还没有昏到让十几万将士与儿子陪葬的地步。但他不会,可有人会,而且可以对我们大有帮助。”

“谁?”

“那个太监。”

“我也听说过,那个太监叫张桂东,可唐朝皇帝将他派来,是掣肘太子,防止他专军权的,必然是皇帝的亲信,掣肘太子会,可他不会想唐军大败。”

“难说啊,男儿最容易为之失误的四件事,酒、色、财、气。太监割去了***子,色谈不上了,气多半也没有了,酒在皇宫里勾心斗角,估计也不敢贪杯误事,可是财呢?若是有人送上让他足以心动的钱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